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看点】口福栾川十九味(散文)

精品 【看点】口福栾川十九味(散文)


作者:荥阳家族 童生,565.8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99发表时间:2020-04-06 16:42:56
摘要:栾川历史悠久,五六千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栾川人在长期的生活中,不仅开发、建设了栾川,还发明、创造了许多当地的特色小吃。这里介绍几种民间常见的几种小吃的传说故事,以飨读者。   

【看点】口福栾川十九味(散文) 栾川历史悠久,五六千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栾川人在长期的生活中,不仅开发、建设了栾川,还发明、创造了许多当地的特色小吃。这里介绍几种民间常见的几种小吃的传说故事,以飨读者。
  
   一、栾川豆腐
   黄豆和黑豆在农粮专家的分类中属于粗粮还是细粮,笔者不太清楚,但在山区农民的眼中,除了大米、小麦,其它品种都算粗粮,包括豆类在内。从营养学的角度看,这种分类或许不太科学,但笔者只好依传统的认识将其归入粗粮谱中。
   听说,对于豆子,起初人们只知道炒熟了吃,或者与麦子掺在一起磨豆面,直到有一天,一家人为了养活一个没有母亲的婴儿,无意中发现了黄豆可以制作豆腐,这才给人们提供了食用黄豆的最佳途径。
   据说,婴儿的母亲是难产死亡的。那时候,没有牛奶,也没有奶粉,婴儿每天只能喝稀面汤,偏偏这一年起秋旱,玉谷没有收成,秋庄稼中只有最耐旱的黄豆收成较好。这一家夏粮凑合到秋熟,黄豆便成了主食。婴儿怎么吃?炒豆吃不了,面条不会吃,家里人就想办法把豆子磨碎,泡胀,磨成浆,再煮一下让婴儿喝豆汁,谁知,喝了一段,婴儿倒也魄壮。
   这一天,婴儿的大娘害娃子(怀孕)想吃点酸东西,婴儿的大伯就去坡上弄了一捆酸不尖(一种叶可食用的酸味植物)回来,把叶子摘了准备榨成酸汁让老婆喝。刚把酸汁制好,婴儿又哭了起来,大概是饿了,大伯就把酸汁放在灶台上去给婴儿做豆浆。他把豆浆刚烧开,老婆在喊,先把酸汁端过来。他本来要端豆浆的手一犹豫,把酸汁撞翻到豆浆里,这时,奇迹发生了。锅中豆浆立刻变成稀稠分明的“豆腐脑”,这是后人起的名字。当时,婴儿的大伯不知如何是好,婴儿在哭,媳妇在叫,豆浆却变成了这样,咋办?管他如何,先尝尝还能吃不能,一尝鲜嫩可口,毫无异味。只好如此这般向老婆说明,老婆一尝,稀的还有酸味,稠的味道还可以。也就喝了几口酸汤解了谗,然后就让婴儿喝,婴儿吃起这新鲜的玩意可来劲了。停了几天观察婴儿也没有闹肚子。
   过后,婴儿的大伯就想,既然孩子喜欢吃这种东西,我何不再做一点,于是他就按那天的程序,做酸汁、烧豆浆,然后一兑,又做成了。经过反复试验之后,他把这一做法告诉了乡亲们,因为做成的食品像人的脑浆,所以被命名为“豆腐脑”。
   俗话常说的“一物降一物,酸浆点豆腐”就是这样来的。
   在做成豆腐脑的基础上,人们又把豆腐脑压制成块,成为豆腐,这就不仅可当稀食,也可过后煎炒、烧煮,豆腐的吃法也丰富了起来。
   栾川豆腐在南北川质量标准各有不同,北川是越硬越好,因为豆腐硬,说明浆出得净,买家不吃亏,被称为“秤勾勾住卖”的豆腐,这在秋扒、潭头较为流行。而在南川,则是越软越好,因为软豆腐嫩,老少皆宜,热调冷做都可以。这种豆腐在三川最流行。早晨,你到三川街上,可以看见分散在大街小巷的豆腐小车在冒着热气的颤巍巍的豆腐旁边,都有一个大口瓶子(或是罐头瓶子),满瓶的红辣子水与热豆腐一道引发着人们的食欲。早起赶路的、赶早的、赶早集的,或是到了半晌没吃饭的都会叫住买豆腐的,调一、两斤热豆腐,就着车边吃完再走,筷子是卖豆腐人早备好了的。有的一大块豆腐能叫热调吃完。
   现在流行于洛阳的,在省城都出了名的就是这种栾川豆腐。
   栾川豆腐,酸浆点就,柔软可口、鲜嫩宜人,且耐煮耐熬,已成为知名品牌。栾川人常常引以为自豪,来了客人,总要先点一道栾川豆腐,栾川人到省城去,总要给老朋友捎一块栾川豆腐,而省城人得到了这样的礼物后,总爱向朋友炫耀:我家有块栾川豆腐。
   洛阳就有栾川人在专卖栾川豆腐,听说每天都供不应求。这些豆腐都是在栾川做好拉到洛阳的,据说,只有栾川的水做出来的豆腐才好吃,听说栾川人也曾在洛阳试过,用洛阳的水楞是做不出栾川豆腐的味儿,是商业性的经营策略,还是果真如此,笔者就不清楚了。
  
   二、宝珠糍油馍
   来栾川旅游的人,随便到那个农家宾馆都能吃上糍油馍。这是与栾川糁子汤相配的主食。
   栾川农家的糍油馍饼薄而多层,油而不腻,柔香可口,风味独特,最大的特点是耐饥。吃了以后上山游玩,五六个小时肚子不会饿,是其它地方的油馍不可企及的。
   糍油馍耐饥的特点源于“糍面”,也就是不经发酵的面。栾川人很会做面食,且善于用食碱,尤其是蒸馍,你到农家去,家家女人蒸的馍都渲腾腾,白生生香中带甜,叫人涎水欲滴,可为什么还有这不发面的做法,而且叫“宝珠糍油馍”呢,说起来这里还有个令人心酸的故事。
   有一贾姓富户,家有土地三五十亩,虽不算地主,倒也养着几个长工。户主贾和谐,中年丧妻,膝下无子,续妻年方二八与他成婚,好几年并未有一男半女,贾和谐认为问题在自己,并不责怪娇妻。怎奈老夫少妻,比不得少年夫妻聊聊我我,宝珠常有难言之衷。
   长工中有一小伙,姓赵名林,长得身强力壮,高大威猛。面膛红润,堂堂一表。宝珠见了常常心跳加速。那赵林虽穷,也是性情中人,宝珠的表现使他心若明镜。
   这一天,贾和谐有事外出,赵林便假装肚疼在长工屋里休息。宝珠听说赵林有病,心中十分挂念。待丈夫一出门便赶紧来到长工房探望。
   谁知那赵林假装熟睡,趁宝珠俯身探视之时,伸开双臂将宝珠揽在床上。干柴烈火就这样燃在了一起。自此以后,二人便一发不可收拾。那贾和谐照常该外出外出,该在家在家,却发现娇妻比原来可爱了,走路轻巧,话音温柔,美目增光,还时不时哼个小曲儿。老贾见娇妻高兴自己也快乐,宝珠说啥他都听啥,看看到了麦收季节,地里的活一天比一天紧了。宝珠看赵林们的饭食还是荒春的标准。十分心疼。她想,赵林天天干重活,吃的饭不耐饥怎么行。幽会中已感觉他体力不支,长期这样,不累垮了吗?于是她就给丈夫建议,在麦忙季节给长工变变饭食。贾和谐答应了。
   啥饭最耐饥呢?宝珠与赵林商量,赵林说:不发的糍面馍最耐饥。要是有油就好吃啦。宝珠说,那就烙成油馍。宝珠亲自下厨房烙糍面油馍。
   这油镆是宝珠用心在烙,所以烙出来的油馍特别好吃,麦天过后,长工们吃不上油馍了,贾和谐却隔三差五地叫宝珠专为他烙油馍吃。于是赵林也经常能吃上糍油馍。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宝珠和赵林的事,先是叫长工们觉察到了,然后传遍了村子,直到宝珠怀了孕,才传到了贾和谐的耳朵(或者贾和谐是故意这时候才知道的)。
   这一天,贾和谐见宝珠面色发黄,干呕不止,便问:“怀上了?”宝珠见问,吓得浑身哆嗦,明知丈夫不行,自己怎么会怀上呢?情知被丈夫发觉,心中十分恐惧,扑嗵一声跪在地上。
   贾和谐嘿嘿一笑,说:“这事我早就知道,不过是想借个种续续贾家香火。我不怪你,谁叫咱老贾不行呢,但你得依我一件事:今晚,你们最后相会一次,不能让他知道我已察觉你们的事。也不能让他知道你已怀孕。好好再侍候那小子一回,完事后我有话对他说。
   这一晚,赵林与宝珠的幽会产生了三种滋味:贾和谐听着媳妇与长工做爱,心中像打翻了五味瓶,几次想冲进屋去;宝珠心中七上八下,先前的感受早已不复存在;赵林只觉得太不尽兴,对其中缘故百思不得其解,几次想停下来问个究竟。好不容易等到完事,贾和谐一脚踏开了门。赵林被吓得瘫在床上,宝珠早已泣不成声。
   贾和谐指着赵林说:“小子,我贾某对你不错,你竟然这样对我!转而对宝珠说道:你这个臭婊子,我真想叫你骑木驴游大街。罢罢罢,看在你们年轻初犯的份上,我今天饶了你们。”
   说着,贾和谐转身到屋外端进一个黑瓷大碗:这是一碗蜂蜜水:小子,把它喝了,永远离开这里!
   赵林那敢说半个“不”字。慌忙起来穿好衣服,端起碗喝了下去。一对年轻人并不知道这种时候喝下这一大碗蜂蜜凉水意味着什么。赵林满怀愧疚地收拾行李走了,宝珠一脸茫然。只有贾和谐露出奸笑。
   赵林病了,而且一病不起,医生说,那是不治之症,没有半个月就见了阎王。
   而被关在家中不准出门的宝珠却并不知道,还痴痴地想着与赵林相见。直至生了孩子,才知道赵林已死,于是万念俱灭,待到孩子刚刚摘奶便出家做了道姑。
   一桩红杏出墙的故事就这样以悲剧而告终,而宝珠烙的糍油馍却流传开来。谁家来了客人,来不及发面,或是主人干重活需要耐饥的食物,女主人便会拿出烙糍油馍的本事来,时间长了,人们还总结出了烙糍油馍的歌诀:烙馍先烫面,垫油反复擀,热锅搭面饼,翻甩甩甩翻!歌诀的意思就是:烙糍油馍的面要烫面而不要发面,在制做过程中是先垫油,再擀饼,饼擀得越薄越好。锅烧热后再搭上,然后要翻着甩着,翻甩的越勤,起层越多,吃起来就越香。因为这种馍是由宝珠首先做的,所以人称“宝珠糍油馍”。然而,这个名字往往引起人们不爽的回忆,于是平时就省掉了“宝珠”二字,年轻人只知道叫“糍油馍”。而被来栾的游客称其为“栾川糍油馍”。
  
   三、雪儿面
   你吃过不用油做的卤面条吗?也许你会说:谁不知道,做卤面全凭大油。不用油,卤面还有味道吗?
   我这里说的就是既不用大油,也不用植物油做成的卤面条。这种面条不仅可以充饥,而且可以健脑,防治高血脂和高血压。
   但原创者当初可不是这个意思。
   在一个离乡镇二三十华里的山村,有一个姓董的姑娘叫雪儿,她母亲早亡,与父亲、弟弟一块儿生活,做饭、家务自然就落在了她的身上。在雪姑娘十八岁那年,认识了一个山外的小伙,二人情投意合,姑娘虽然没到小伙家去过,小伙子却经常来看她。小伙子的家在镇上,当时公路不通,来一次得翻几道山粱,过几条小河,足足一大晌才能走到。他每次来,姑娘心中十分甜蜜,可小伙子却要付出艰辛。然而越是这样他们的爱越深。小伙子是教师,不到周末不能来。小伙子爱吃卤面条,每到周末,雪姑娘总做卤面。
   明天又是周末,雪姑娘又要做卤面了。可家里的油没了,雪姑娘叫爸爸去买点油。可是爸爸说,今天邻居家盖房子,要他去帮忙,得两三天时间。雪姑娘只好自己去买油了。谁知她出门走了不到半里路,却见小伙子迎面走来了。姑娘喜出望外,一问才知道,今天学校提前过周末。他就起了个大早来了。姑娘只好随小伙子折了回来。几个荷包蛋下肚,小伙子说:“我去买油”。姑娘说啥也不让去:你已跑了这么远的路了,不能再去,还是我去吧。小伙子说:要不咱谁也别去,中午不吃卤面不就行了。姑娘说:不行,卤面一定要做。要不,我今天做一顿不用油的卤面让你尝尝?好哇,只要是雪儿做的,不用油,吃着也香。于是雪姑娘便动手做了。
   雪姑娘从木板棚上取下来一些核桃,对小伙子说:“你把这些核桃砸开,把仁放在瓢里,我先把面和上,然后去摘豆角”。“行。”小伙子非常顺从。姑娘先和了面,又去摘回豆角,用剪子把豆角全部剪成两瓣。面也擀好切成,开始烧火。待锅烧热时,雪姑娘把核桃仁放进锅里炕焦,再用勺子挤压,锅底被从核桃仁中挤出的油弄得油乎乎的,趁着热劲,把葱、姜、蒜放进锅里,只听到“哧啦”一声响,散发出一股核桃油的香味,这时将豆角放在锅中炒……
   核桃仁卤面做好了,小伙子盛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间夹杂着炒熟的核桃仁,吃口面条,就一块核桃仁,那个香味,要超出普通卤面条的几倍。小伙子一连吃了两大碗。看着小伙子津津有味地吃,雪姑娘开心地笑了。“饱了吗?”“饱了,可不够。”“啥意思?”“吃饱了还想吃。”
   后来,小伙子把这种做法带到了学校,老师们很会总结,他们说:“与猪油卤面比起来,核桃仁卤面香而不腻,鲜美可口,是纯正的绿色食品。他们问小伙子是从哪里学来的这种做法,小伙子笑而不答,只说:“这叫雪儿面”。
  
   四、叶子扁食
   叶子扁食是一种介乎于混饨与水饺之间的食品,是一种扁食不扁食,面片不面片的一种食品。说它是扁食吧,但馅却很少,说它是面片吧,却包了一点馅。扁食就是素水饺。因填好馅后随面皮的半园形捏就扁状而得名。而叶子扁食则因填馅少,所余面皮(叶子)较多,被称为“叶子扁食”。
   叶子扁食起源于栾川县最讲究吃的三川镇。三川镇处于栾川与卢氏的交界,是栾川的西大门,战时为兵家必争之地,平时是商贾云集之所。三川人会说、会吃、会做生意。而叶子扁食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
   仅就其发源地,你就可以猜想这是一道怎样的美味了。叶子扁食的馅特别讲究,你想啊,谁都知道,吃包子是吃馅的,要是没馅,那不相当于在吃面皮吗?所以卖包子的、卖油角儿的,或是卖饺子的,无不都在馅上做文章,那么,叶子扁食能以极少的馅赢得食客的青睐,那馅的水平肯定是极高的。虽然馅量极少,却能显出味来。
   那么,这种馅是怎样做出来的呢?这里还有一段故事:

共 22316 字 5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一篇与美食有关的散文宏篇,每一个章节都能勾起读者的食欲。文章从栾川豆腐写起,最后写到槲包的传说,每一种美食的形成都有一个非常传奇的经历。都说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栾川这方水土却成就了十九种与众不同的美食。虽然很多种美食都是栾川人情急之下的创造,因其用料的选择和制作方法的独特,这才使当时急中生智制作出来的食物成了一种可以传世的美食。例如包皮面、檞包、妈子菜馍等等。应该可以说,作者对栾川的各种美食还是很研究的,不然写不出如此的宏篇巨著。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4140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荥阳家族        2020-04-06 19:07:16
  谢谢武戈老师的精彩评论和倾心推荐!
2 楼        文友:若海若蓝        2020-04-07 00:23:56
  天下小吃在中原,俺也是河南人!汗颜,先生的十九味,小生也是食之八九!弘扬中华美食,感动。央视新闻有句精典,豫见中国,河南老家!问好先生,春安万福!
只码字,不管事,不问事,不惹事。
回复2 楼        文友:荥阳家族        2020-04-07 12:10:55
  谢谢老师的鼓励和一直以来对学生的关心和支持!祝春安愉快!
3 楼        文友:陶桃        2020-04-07 12:01:44
  洋洋洒洒两万余言,尽览老师家乡美食,令人向往。祝郑老师创作出更多的美文分享!敬茶!4895
回复3 楼        文友:荥阳家族        2020-04-07 12:11:37
  谢谢老师的鼓励!给您敬茶!
4 楼        文友:荥阳家族        2020-04-07 12:09:18
  真诚感谢武戈老师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和爱护,精心阅读拙作,精心批审拙作,向我们家乡栾川的山泉溪流,让人清心养目,精神振奋。不辜负老师的精心栽培,我会好好努力,争取取得更好成绩报答老师对我的希望。祝老师春安康泰,生活愉快!
5 楼        文友:大地琴韵        2020-04-15 12:45:09
  祝贺郑老师佳作获得精品,再接再厉再现佳作,致礼!
6 楼        文友:荥阳家族        2020-04-15 14:41:03
  谢谢编辑老师!谢谢评审组各位老师!谢谢大地琴韵老师!荥阳家族向各位问好!
7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04-27 08:49:59
  恭喜获得精品,祝贺荥阳家族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