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室雅兰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雅香】牢中半月 • 八一零室(散文)

编辑推荐 【雅香】牢中半月 • 八一零室(散文)


作者:黑人阿明 秀才,1865.4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58发表时间:2020-04-09 07:36:40
摘要:入狱一周,黑人的牢房从八零九室调到了八一零室


   入狱一周,黑人的牢房从八零九室调到了八一零室。本来两个房间的面积和朝向是一样的,可是由于人均面积和心理朝向不一样,特别是由于环境和气场不一样,这间屋子显得格外宽敞明亮。在这里,我有了自己的衣柜和冰柜,也有了可以清晰看奥运的电视机,还可以在床的两边换手打滴流,更重要的是,可以与两位狱友毫无障碍的进行交流。
   在八零九室黑人住一床,在八一零室黑人住二床。旁边的一号床住着一位老先生,姓臧,属虎,和我的两位父亲同岁,今年八十有七。臧老面容清瘦,精神矍铄,本来已经要出院了,突然坏肚子,紧接着尿路感染,发高烧,这又住了下来。其实臧老早就患有癌症,可他既不动手术,也不做化疗,全凭豁达乐观的精神状态和积极有效的药物治疗,已将病变控制了十年。在医院里,臧老坚持不用人陪护,凡是自己能做的事情坚决不用别人帮忙,打滴流时要解手,自己翻身下床,举起药瓶就去了卫生间,他自己打饭,自己刷碗,自己洗衣服,自己去找医生护士研究治疗方案。每天早上他都要读一个小时的报纸,每天晚上他都要看两个小时的电视。说起国家政治、世界经济,滔滔不绝,井井有条。在他老人家的身上脸上,毫无病态倦容,我所看到的就是一股精气神,他一点也不拿自己当老人、病人和闲人,仍在学习,仍在思考,仍在不断的运动着自己的身心。在臧老面前,黑人觉得惭愧。
   臧老是黑人和月牙名副其实的师长,上世纪七十年代,月牙在辽大读书的时候,臧老是系主任;到了八十年代,黑人在辽大读书的时候,臧老是副校长。而这些,我们都是从别人嘴里知道的,臧老只说我在辽大工作过,早就离休了。后来我又逐渐知道了,臧老是山东人,四五年参加革命,后来加入东北民主联军,是父亲在回忆录中多次提到的在通河军政干校时从山东充实过来那批让人特别敬重的老八路,而那时的臧老,刚刚二十出头。解放战争后,臧老从部队来到了学校,他坦言,因为军人出身,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受到的冲击要比知识分子少,但是学习和工作的压力就会更大些。我能理解臧老的压力和努力,一个农民,一个军人,一个政工干部,要去团结和带领一群高级知识分子开创我们国家解放初期的教育事业,难度可想而知,成绩有目共睹,可这些在臧老那里,或缄口不言,或轻描淡写,他甚至谢绝参加辽大五十年校庆,这份淡泊宁静,更让黑人尊敬。
   臧老不仅谦虚谨慎,而且儒雅斯文。在病房里,他经常要把自己搁帘拉上,开始黑人还以为他老人家怕光,或是怕我们吵闹,后来才知道,他是处处为别人着想。他打屁针的时候把帘拉上是怕不雅,他吃饭的时候把帘拉上是怕饭菜的气味影响别人,他看到我有客人来时把帘拉上是怕影响我们谈话......臧老的老伴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无法过来照顾他,儿子忙,常派他的司机前来探望,要么就是订好外卖送到病房。有一天,臧老少见的着急了,在电话里大声对儿子说:你快来一趟,我的助听器坏了,什么也听不见了!臧老爱开玩笑,是那种看似一本正经的玩笑,那种让人先是一愣神而后才会反过劲来的玩笑,智慧而幽默。几乎所有的医生护士来到这个病房都要到臧老的床前逗他几句,几乎所有的护工、保洁、送饭、陪检等等工勤人员都乐于成为臧老的玩笑对象,她们感受到在这些玩笑中是尊重和亲切,有了这个爱开玩笑的老爷子,病房更像一个家,一个乐园。这些天,我只看到两次臧老不笑了,一次是高烧三十九度,另一次是听说过三号床的张老要出院了。
   张老其实不老,七十岁,大我一轮,十足的美男子——五官端正,身材匀称,一头白发银光闪闪,两眼黑亮炯炯有神,只是此刻的装束有些奇特:下身穿着病号服,上身半裸,乍看像“吊带”,再看是“子弹带”,最后才确认是开胸手术后的绑带。说到开胸手术,张老堪称本院心脏外科的传奇,在他的冠状动脉中先后下了十个支架,搭了三个“桥”,最后一次手术做了十多个小时,血液完全在体外循环。现在,他的心脏仍有一半是白色的,根本不过血。术后患者家属几次收到病危通知书,然而,一个月后,张老竟然从床上坐起来,在地上站起来——硬是打鬼门关闯了过来!
   张老的笑声和笑容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感染力,他是不笑不说话,边笑边说话,话说完了人还在笑,他不笑了你也得笑。用他老伴的话说:这个人的心也太大了,那么大的手术,九死一生,头天晚上我们都吓得睡不着觉,可他一宿到天亮,睡得那个实啊,连身都没翻。术后收到病危通知书,他看也没看一眼就给撕了,还对我说,别哭了,给我弄点好吃的......于是,黑人似乎明白了,创造这个奇迹的还是奇迹的本体,要是“小心眼”的话早就完蛋了,只有“大心脏”才有可能在坚持中等待机会,起死回生。想必齐主任也会同意黑人的观点:心越宽越大越不容易梗塞,梗塞了一半另一半也够用。
   人与人相见相识,总是有些缘分的。一床的臧老是我的师长,三床的张老的是我前辈——真没想到他是省纪委的老同志、老领导,而且也认识我的岳父,他们都是老纪委书记黎明同志的爱将。当然,也正是这个原因,张老和我岳父的经历比较相似,坚持原则,大胆办案,即便是遇上皇亲国戚也毫不手软,结果被他查处的人贿赂了令让查处的人,后来又主管了前去查处的人,这还有好吗,结果,他们这些办案人或是明升暗降,或是公开排挤,下场极其可悲。张老的命运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发生了黑白颠倒的变化,先是被调离,后又被挂起,一场大病,心肌梗死!此后,反倒释然了,哀莫大于心死,事业心死了,功利心死了,人也便重生了,于是才有了眼前这个满面春风,一身轻松的张老。是不是这也叫做因祸得福,小失大得啊,面对坚强而乐观的张老,我的身疾心病都算不了什么。
   其实,我与臧老、张老的缘分远不如二老之间的友情,说忘年之交、莫逆之交、生死之交毫不为过。几年来,他们俩已经三次同居一室了,不仅同病相怜,而且志同道合。只要他们俩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题,笑不完的噱头。凡是两人隔床对视的时候,都会举起拳头摇晃两下,以示鼓励。张老不舒服的时候,臧老就把凳子搬到他的床前,一坐就是半天,嘘寒问暖,情意绵绵;臧老发高烧的时候,张老就把护工派到他的身边,端茶倒水,取饭送药。难怪一听张老要出院,臧老的心情立马由晴转阴。
   说到张老的护工,也是八一零室的主人公,她的名字叫侯九雁,是嘉兴的媳妇葫芦岛的人。刚住进八一零室的时候,黑人真没看出她是护工,一是衣着打扮不像,二是举止言谈不像,三是和张老的关系不像,四是和臧老的关系也不像。在我看来,这个女人特别像张老和臧老的亲戚,那么亲切、默契、随和、主动,于是心里好笑:八零九室的两个护工是亲戚,八一零室的两个患者也是亲戚,这可太巧了。结果自然是我想错了,小侯就是那种把自己不当外人,把患者当做亲人的护工。她人长得不是很漂亮,却白白净净,温文尔雅,而且特别有思想,表达的逻辑和语言也十分清楚。
   小侯家里多年做服装生意,并不缺钱,只是当她在一场人生变故后转而信奉基督,就一直希望办一个救助病患老人的“养老院”,所以来到沈阳,想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积累资金和经验。在她心里,大家都是上帝之子,彼此都是兄弟姐妹,互助应在情理之中。她曾主动告诉护理对象的家属,病人已经康复,可以辞退自己了;也曾在儿女抛弃老人时义务坚守岗位,直至等到法律援助。这次护理张老,她在术后的一周时间里,每天只打几个盹,整个人瘦了十几斤,是张老生还的功臣之一。在这个病房里乃至整个病区中,无论谁有事,她都愿意伸出援手,用她的话说,能够帮助别人,是主在成全我们,难得的好事,心里感到特别舒服。在做护工的经历中,她看多了世态炎凉、亲情淡漠,但她从不骂那些忘恩负义的人,并说他们只是做错事的坏孩子,总有一天会醒悟的。
   黑人不是基督教徒,但是黑人尊重所有执着信仰的人,特别是那些求真向善唯美的人,那些心里装满了爱和信任的人,那些认定吃亏是福、助人为乐、善恶有报的人,如今在这个冷漠和癫狂的世界上,太需要热情和坚定的侯九雁了。不,应当是千雁结对,万雁成行!最近微博中疯转“希望二十年后的世界”,就应当是这样。
   (原创)

共 32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调侃把住院病房称之为牢房,在住院的半个月里遇到了不少人和事。这个病房叫801室,黑人住2床,一号病床住着一位臧老先生,已经87岁了,臧老患有癌症,可他既不动手术,也不做化疗,全凭豁达乐观的精神状态和积极有效的药物治疗,与癌症抗争了十年,臧老坚持不用人陪护,他一点也不拿自己当老人看仍在学习,仍在思考,让黑人觉得惭愧。臧老不仅谦虚谨慎,而且儒雅斯文,淡泊名利让黑人尊敬。三号床的张老让黑人感慨,心越宽越大越不容易心脏梗塞,就是梗塞了一半另一半也够用。人与人相见相识,总是有些缘分的。一床的臧老是作者的师长,三床的张老的是作者的前辈,还有张老的护工,给了黑人很多感悟,心里装满了爱和信任的人,那些认定吃亏是福、助人为乐、善恶有报的人,如今在这个冷漠和癫狂的世界上,太需要这样的热情和坚定。作品感情细腻,质朴中流露真情,行文朴实,文字很有渗透力,画面感强,是篇接地气的作品。推荐阅读。【编辑:闲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20-04-09 07:41:38
  欢迎赐稿,期待更多精彩。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回复1 楼        文友:黑人阿明        2020-04-10 07:44:47
  医院是个坏地方,也是个好地方;住院是件坏事情,也是件好事情。这个地方和这件事情好就好在可以俯瞰生命和仰读人生。
2 楼        文友:浩瀚        2020-04-09 08:38:34
  把病房喻为牢房,也只有受过疾病折磨的人才有深刻体会。同感。保重!
我希望我奉献给读者的是心灵鸡汤而不是地沟油。
3 楼        文友:黑人阿明        2020-04-10 07:44:01
  医院是个坏地方,也是个好地方;住院是件坏事情,也是件好事情。这个地方和这件事情好就好在可以俯瞰生命和仰读人生。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