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宁静】吃饭其难, 足以常忧(随笔)

精品 【宁静】吃饭其难, 足以常忧(随笔)


作者:无雨有声 白丁,27.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04发表时间:2020-04-18 19:06:51
摘要:吃饭其难,足以常忧!世事维艰,惟君慎之!


   文学社的几位同学找到办公室,请我给同学们做讲座,我欣然应允。彼时,我正在备课。
   他们走后,我就琢磨该讲啥。过了两三天,仍不得要领。
   我认为,讲文学欣赏吧,高中语文课堂上不缺;讲文学技巧又担心会把孩子们引入重法轻道的歧途;讲文学创作方法或经验,孩子们现在更在意的是高考应试作文。
   思来想去,觉得讲生活素材较好,一来是这里包含文学创作思想理念;二来学生习作也同样存在素材积累和使用的问题;三是这个点便于启发他们学会挖掘生活。这样一想,觉得生活素材更有价值,于是,就思考确定讲座题目。生活素材如何抵达文学理想?讲课时间不允许宽泛地铺开,如涉及过多,难免蜻蜓点水,泛泛而谈。斟酌再三,就选了一个素材——吃饭。
   选吃饭这个素材,可不是灵机一现,是我觉得很多作品都有吃饭的内容,有把吃饭上升到文化层次,如《红楼梦》《金粉世家》等,有把吃饭当作反映时代社会面貌的,如《丰乳肥臀》《蛙》《透明的红萝卜》《白鹿原》等,还有把吃饭当作全书主要内容来写的,如章小东写的《吃饭》。当然还有很多如陆文夫、陆耀东等美食家关于美食方面的掌故和品味美食的感受等,那就另当别论了。
   前几年买到《吃饭》这本书,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虽如走马观花,但里面的几个人物还是深深地扎进心里。如为了吃饭什么肮脏龌龊的事都干的大卫,看似当代知识分子实则不如孔乙己的毕芦,因几次遭遇婚变而把最钟情的摩西杀害埋在院里的“狼外婆”,以读书的名义骗到留美签证结果混得一塌糊涂的千红等。
   今年放假时间太长,宅家无事,又翻开这本《吃饭》,不再是第一次那样狼吞虎咽走马观花地浏览了,再次捧读方知,章小东的吃饭包含的意义,有一日三餐在哪里吃饭,吃什么饭,怎么做饭,和谁一起吃饭的意思;有风俗不同,性格不同,工作单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情趣爱好各异而形成的各种吃饭行为方式习惯;她写的吃饭,更大意义在于解决生存、生计、生活问题的处境应对。作为旅美华人,一家子漂游异国他乡,以外来者的眼光和心理审视这个问题,难怪会这么振聋发聩。
   我从刘再复写的前言《民以食为天》,到作者的结束语,甚至熟背刘再复、阎连科的评论摘要,一一细读,并揣测字字句句的深意,始觉得章小东把吃饭这个问题看作是国计民生头等大事来写的,她谋生异域,不荫祖恩国助家情,完全凭自己和丈夫双手创造生活,切实体验生活本真味道。正如她自己所说:“我找到了吃饭,却丢失了味道,这是我在异乡的长梦里常常出现的味道,过去的味道,小时候的味道,我自己的味道……”
   阎连科说:“阅读章小东的《吃饭》总让人想起余华的《活着》。《活着》为了活着而不断地死去,而《吃饭》为了吃饭才活着。”
   为了吃饭才活着,和为了活着而吃饭,这是为民者的宿命。既是民众之一,则无法更改这一宿命,只好时时处处在意这个问题,方能一生不忧吃饭。三十多年来,我们国家的年青一代,尤其是年轻的90后、00后,心里压根没有把吃饭跟生存、生计联系在一起,他们更不会做出许多关于吃饭的痛苦的联想,他们心里所有的只是如何吃更可口的饭的问题。不管国家发达到什么程度,国民终究要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并且会面对吃上吃不上饭的问题,多看看类似的作品,多体验吃饭的处境,或许会更锤炼这几代人。
  
   二
   读罢章小东的《吃饭》,自然联想到很多作品都写到了吃饭的问题。
   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丰乳肥臀》《蛙》是他的三个标志性作品。《透明的红萝卜》写的是一个饱受继母虐待又受到外人欺侮的小黑孩性格劣变的故事,小说一开始就讲到“队长披着夹袄,一手拿着高粱的饼子,一手捏着一颗剥皮的大葱……两个腮帮子像秋天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人们一齐瞅着队长的嘴。”写队长的吃是点出那个时期队长的张扬跋扈,当权者可以填饱肚子,而普通人民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享受。那个赤脚光背,像谷地里被风吹动着的稻草人的十岁的孩子要忍受的除了饥饿还有寒冷。黑孩儿做小工就是为了有一顿饭吃,生存的本能总是不由自主地引导着他把目光投向吃的东西。小铁匠动不动就让黑孩去偷地瓜和红萝卜,因为黑孩视觉上的幻觉,他把红萝卜看成了有着金色外壳包着银色液体的透明的红萝卜,从此对红萝卜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甚至幻想:“泛着青蓝幽幽的铁板上,有一个金色的红萝卜……那萝卜晶莹透明、玲珑剔透,透明的、金色的外壳里包孕着活泼的银色液体。红萝卜的线条流畅优美,从美丽的弧线上泛出一圈金色的光芒。”《丰乳肥臀》是莫言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就是这部书中,写到极其困难时期,母亲(上官鲁氏)为了不让儿女饿死,利用加工粮食的机会,偷着往嘴里塞豌豆,用肚子装着豌豆,回家后呕吐出来,洗净做成饭喂养孩子。还有在极其困难时期,管理员拿着馒头,边走边吃,身后跟着一位妇女,为了吃上那个馒头,哪位妇女跟着管理员走了。小说《蛙》开头部分写到我和同学在学校吃煤块觉得奇香无比的情境,把吃饭现实化到无以复加。
   莫言的重要作品不同程度地触及到国人的敏感神经,似乎想揭开民族的疮疤,让天下人尽皆知。但莫言没有那么卑劣,表述这些难以累述、感情上也很难为人接受的创痕,恰恰是想为这个民族的未来减少饥饿和疾困唤起人们的警醒和良知。
   鲁迅的《伤逝》叙述了一对有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新作为,敢于突破传统、冲破藩篱私自结合的新青年子君和涓生,终因吃饭问题失败得一塌糊涂,子君竟至于活活饿死的惨剧,把知识分子吃不上饭的困局展现出来,当然不只是为了揭示,更大的意义在于警示。
   巴金的《寒夜》何尝不是这样,在抗日大后方的重庆,一对知识分子因为无法解决生计,辗转飘零,困居在一日不如一日的生活“寒夜”,找不到黎明的出口。
   陈忠实的《白鹿原》写西安曾经遭受的那场惨绝人寰的大饥饿,多少人因吃不上饭抛尸街头?
   这仅仅是吃饭的问题吗?吃饭问题只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吗?
   古今中外,为了吃饭而苦苦挣扎的人,吃不上饭而病饿死去的人,把吃饭的碗弄丢的人何止千万百万?这些人有几个能进入作品?孔乙己、祥林嫂、阿Q、黑孩、子君、上官金童等等等等所有在作品中演绎吃饭问题的人物何止千万?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尽述人类历史上的饥饿和疾困。
   那么我们就该问一句,一向自诩地大物博的国家,何以始终无法摆脱穷民受饥挨的悲惨处境呢?
  
   三
   章小东是现代作家章靳以的女儿,她的丈夫孔海立也是《文学月报》《文艺报》主编孔罗荪的儿子。
   到美国后,巴金、李泽厚、莫言都曾经是他们家的座上宾。他们不必为了生计而奔波,结果到了美国后的初期,章小东竟然到饭店端过盘子、做过饭,在私人小报馆挣过微薪,为了节省开支,买的肉和菜也几乎是打折促销的。他们亲身体验中的感受比穷困至极挣扎在生存线上人的感受当然好得多,但他们能够从另一个层面告诉读者吃饭的不易和解决吃饭问题的意义。
   《乔家大院》《走西口》《大境门》《茶马古道》《闯关东》哪一部写的不是吃饭,再看天下芸芸众生,哪一个能彻底摆脱吃饭问题的困扰?绝大多数人都在为吃饭而一生忧劳。
   中国的政治家们深深懂得百姓吃饭问题的重要性。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在《梁惠王上》阐述的王道,已经说得非常明白。我国当代的政治家同样把国计民生当作头等大事。刚解放的中国,有多少人吃不上饭?有多少人在饥饿中逝去?60年代初期的三年极其困难时期,我国遭受到了什么,很多经历过的人仍然记忆犹新,甚至思之色变。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了70年顽强拼搏,我们才真正解决了百姓的吃饭问题,但不排除有很大成分是进口粮食起到一定作用。国家领导人为了打破“中国养不活中国人”的魔咒,从刚解放起,就带领全国人民修渠垒坝,拓荒垦田,筚路蓝缕,也鼓励支持科研人员在农业发展上致力于改良土壤、培育新品种,提高单产面积。不仅养活了国人,农业生产还支撑起第二产业,也极大地改善了国人生活。
   袁隆平作为其中的科研代表,一生致力优选水稻新品种,不断扩大种植面积,除了解决中国的粮食生产问题,还帮助非洲提高了粮食产量,解决全世界数十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最近几年,我国致力于贫困人口全部解困奔向小康,做了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没有做过的惊世之举,目的很明确,就是让所有的贫困人口吃饱饭,吃好饭,过上安居生活,把我国社会经济的短板补上来,整体进入发达阶段。国家层面全面解决、彻底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估计没有一个发展中大国能够做得到、能够做得这么好。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都应该懂得这一切的重要性。
  
   四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如我,以裸工资打拼,实质就是谋一碗饭,所以我面对各项工作都战战兢兢,唯恐饭碗端不起来。大多数从农村走向城市,出身贫寒家庭的打工族,包括吃公家饭的工薪一族,内心其实都有谋食的担忧。
   章小东孔海立夫妇谋食海外当然是想吃一碗更舒心的饭,他们为之付出很多,也终如愿。众多作家从原来的生活困窘到扬名中外,他们因为时时谨记吃饭艰难而使作品烟火气息浓厚,让读者不忍卒读。《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几次获奖却没有路费领奖的体验,让人不胜唏嘘感叹。曹雪芹“举家食粥酒常赊”陶渊明“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杜甫“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等等,足见饭并不好吃,纵有学识满腹也可能食不果腹。还有很多仁人志士,心怀天下,忧念黎庶,甚至舍己倾囊,兼济贫困。因此,不论任何时候都切莫轻视吃饭问题,我国十四亿人口,哪一张嘴都需要一日三餐,一旦重现六二年的危机,难以想见会有多少人万劫不复。“贫穷的国家产生出杰出的作家,苦难是优秀大脑的训练营。”众多作家把吃饭写进作品,忆往之苦远不及忧思寄远更有价值。
   吃饭从最基本的维持生存,到谋生养家糊口,再到治国安邦施策平天下,更至于美食享乐烹饪娱情悦性,可谓遍及社会生活各个层面。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草卧夕阳牛犊健,菊留秋色蟹螯肥。”“王四酒家风味好,黄鸡白酒嫩菠青。”农家富足小康的生活,想着都美,多少久历尘宦之人为之倾慕思归。
   看过《红楼梦》和《金粉世家》的读者,有人会期羡花花公子纵情声色日费千金的游娱生活,现当今,平民家庭的孩子不同程度存在这种心理甚或至于类似行为的,难以尽数。成人拥有优渥生活者,花天酒地几成风盛。国家高层深知其害,但屡禁不绝,仍有人枉顾后代,行侈我素。岂不知贾王史薛富可敌国的大家族,贵为一国总理的金家都只有一个结局。我辈中60后以前的人既知饥饿之苦深重,自当忧勉;已然成家立业之辈也当奋念古训,约己示后,勤勉尚俭;年青一代尤其是00后众,切不可认为国富民强,物力雄豪,理当纵情享乐,若你们一代皆如此,吃饭之难,实不远矣!
   回到讲座话题,如此之多作家奋如椽巨笔,吃饭之思,所述岂止吃饭?素材之于作文,吃饭之于做人,之于治国理政,之于文化传承,都是根基,万不可废。
   吃饭其难,足以常忧!世事维艰,惟君慎之!

共 44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以选题为牵线,吃饭切入正题,从《红楼梦》《金粉世家》列举到莫言的诸多作品,以章小东的《吃饭》为主线,套用作者章小东的话:这篇文章写出了吃饭的种种味道,过去的味道,小时候的味道,现在我们自己的味道……与其说吃饭的味道,更大价值应该在于探求人生的存在意义,鲁迅的《伤逝》,莫言的《丰乳肥臀》《蛙》《透明的红萝卜》,巴金的《寒夜》,陈忠实的《白鹿原》等等,既描写吃饭的各种生活场景,更在于探求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为解决生存、生计、生活问题而显得那么卑微,可怜,发人深思。作者并将吃饭一事很自然地谈到了国计民生方面来,从而点出要旨:吃饭之思,所述岂止吃饭?素材之于作文,吃饭之于做人,之于治国理政,之于文化传承,都是根基,万不可废。吃饭其难,足以常忧!世事维艰,惟君慎之!此随笔看似平常事入手,却能引经据典,纵论古今,微言大义!诚推荐诸位文友共赏!【编辑:老书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426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无雨有声        2020-04-18 20:31:15
  老书生编辑辛苦了!快速编发小文,有给与如此盛誉,实不敢当。副标题一个读字误为度。抱歉!
2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20-04-18 21:52:32
  文章一直在讲述着吃。也难怪,民以食为天吗!不同的食物、不同的吃法,代表着不同的时代,也反映出这个时代的特点。为了活着吃饭,还是为了吃饭活着?为了吃饭而吃饭,还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唉!确实有点绕。不过,人活着就要吃饭,这是永远不变的真理。只有踏踏实实工作,才能端上饭碗,只有端上饭碗了,才能吃得饱……吃,永远说不完的话题。美文拜读了。
告诉你多少次了,1+1=3,怎么还成天2、2、2的?能不能长点儿心?
回复2 楼        文友:无雨有声        2020-04-19 11:22:47
  谢谢点评!
3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20-04-18 23:36:56
  欣赏无雨有声老师精美的散文。一篇由“吃”引出的文章,旁征博引,洋洋洒洒、风趣幽默。欢迎无雨老师来到宁静,祝你创作愉快。为方便交流,可加宁静群号 690147790,也可加我Q号 1781249695 若尘
浩渺若尘
回复3 楼        文友:无雨有声        2020-04-19 11:22:22
  社长大人亲临不胜荣幸!谢谢盛赞!你我已是好友。就是被你误认作的“老乡”,我重新注册了一个江山ID,专门在宁静发文。看到贵社蒸蒸日上快速成为第二社团,真为你们高兴!来这里就是试着发几篇,看看精品评审的眼光。如果不认可,我就告辞。
4 楼        文友:淡泊宁静社        2020-04-19 09:24:36
  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淡泊宁静社
5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20-04-26 11:04:10
  请无雨有声老师从QQ发信息给。我找不到你,无法交流。
浩渺若尘
6 楼        文友:悬壶        2020-05-03 18:04:43
  好文,拜读学习了。请老师加我QQ869743997
悬壶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