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宁静】背影(随笔)

精品 【宁静】背影(随笔)


作者:刘开阳 秀才,1951.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04发表时间:2020-04-22 09:55:05
摘要:剪切古今中外的几个背影,与友人分享。

一、哲学的背影
   人有时与不时。
   孔子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然而,就是这样贤良的颜回,却穷困潦倒,只活了二十九岁。苏轼说,盗跖省下一顿饭,就能让颜回再活二十九年,然而,造化却吝啬盗跖的一顿饭。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这是活在人间的老子,这是孤独的老子,这是通达世事之后无奈的老子。通读《道德经》之后,便知道他为什么要出函谷关了。如果说孔子是个积极的社会建设者,那么老子就是个冷漠的理想主义者。这个世界不可能回到小国寡民,也不可能绝圣弃智,所以也改变不了贫者贱富者贵的尴尬。所以,他就走了。
   老子骑着青牛出了函谷关,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个背影,人们只是推测他的去向,或者结楼著说,或者羽化成仙,或者飞入渺冥,唯独不能汩没于人世。
   老子的背影,是哲学的结局。
  
   二、爱国的背影
   那天夜里,我梦见屈原死了。醒来以后很难过,好几天都不跟人说话。然后写了一首小诗:夜梦屈原死,晓犹带泪痕。清绝如妩媚,影孤愈天真。
   梦里的屈原是一个单薄的背影,汨罗江畔的野草照样丰茂,野花照样开放,远处炊烟照样升起,太阳照样西落。他走在草地上,凝神看车前子的花蕊,嗅香芷的气息……
   我一直想看他那双眼睛,觉得那双眼睛应该近于女人,在深宫中、等待中、痴情中、幽怨中、决绝中的女人。这个世界上有数不清的道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数不清的高山大泽容纳朝阳落日,云霞溪水;数不清的城镇村庄可以寄身笑傲、冷眼旁观。这些他都知道,可是他不再进行选择。他心里只有灾难深重的祖国,执迷不悟的君王,即将沦陷的山河,只有《哀郢》、《怀沙》……
   在那个时代,接受教育还属于奢侈品,受教育的人首先得满足政治、军事的需要。可是等到政治将他抛弃,他从并不纯净的世俗中挣脱出来的时候,就只剩下满满的纯贞和才华。他在为理想牺牲一切,包括生命。他把心掏出来,给人间的兄弟姐妹看,给天上的神灵看,给护佑着楚国的祖宗看,让他们看个明白,看个够。
   这是第一个为道义殉身的读书人,给后世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让读书人的形象一下子高大丰满起来。后来的读书人受到鼓舞,他们沿着崇高、热忱的方向走下去,为真理、为正直奉献。然后又由此延伸,成为社会的脊梁。
   屈原转身离开的时候,背影是个美丽而高尚的迷梦。
  
   三、凄凉的背影
   马援征西讨、南征北战的时候,其实整个大军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不停征战的意义。
   马援功劳很大,品行很好,口才很棒,而且不居功,不自傲,除了稍微有些大大咧咧之外,没什么毛病。可是这样一个人,死后还要蒙冤。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跟刘秀有关。
   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为数极少的真正白马王子:能力、权势、才貌、性情都出类拔萃,我猜当时的女人肯定都发疯般地想嫁给他。而且刘秀太学出身,弥补了他老祖宗刘邦出身流氓,学历不高的遗憾。
   刘秀定下的基本国策是不诛杀开国功臣。可是,人心是世界上最靠不住的东西,它朝三暮四、朝秦暮楚,甚至都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没什么理由可讲。那么,该如何稳定人心,如何让立下功勋的文臣武将不恃宠生骄、守住本分?
   刘秀采取的策略是,除了用丰厚待遇消减他们手中的实权,还经常给他们看反面教材。翻开史书就会发现,从战争一开始,刘秀的手就没有停下过:跟他在昆阳一起破王莽百万大军的李轶,立过大功遭贬谪的邓禹,心自生疑的庞萌(总觉得庞萌造反更像一场别人强加给他的阴谋),小过见废的伏湛,逼迫自杀的韩歆……
   最无辜的就是马援,他不幸成为杀鸡给猴看的那只鸡。其他人还有些理由,而他就像一盆清水,白白地被政治这盆脏水搅混了。
   如果你是个正直的人,也许经常会遇见这种尴尬,我老实肯干,为什么还要在单位受到领导“另眼相待”?也许没什么原因,只是领导驭下的一个手段而已。连这么好的人都没好果子吃,你们这群坏蛋就老实点吧!美帝国主义更是经常使用这一招,为此还起了个专用名词:假想敌!
   马援也许早就意识到自己尴尬的作用,所以矍铄哉的老翁还要出去打仗,所以他最后要老当益壮、马革裹尸,而具有讽刺意义的事,功劳越大,这种危机就追得越紧。
   当然,刘秀也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有问题,所以让儿子娶了马援的女儿做皇后,到了刘秀的孙子汉章帝的时候,更为马援平反。
   读《后汉书》,我常觉得范晔文笔一般,因为里面好些情节写得太过平淡了。例如刘秀带领部队渡滹沱河,若是司马氏的手笔,肯定要生动许多,至少要增加回头就能看到追兵的胡子,飞蝗一样的箭矢跟紧脚后跟之类的细节;再例如刘秀本来就是个顶级的皇帝,然而在历史上却没有归入顶级的人物行列,就是跟范晔宣传不到位有关;再例如马援,这样的人写来都不催人泪下,千古哀叹,实在说不过去……
   当马援带领大军远去的时候,背影是凄凉的,充满了无奈。
  
   四、勇士的背影
   公元1127年,北宋徽、钦二帝被金人掳去,一起被掳走的还有大量皇亲贵戚、王公大臣。他们中的吏部侍郎李若水,痛斥金人背信弃义,詈骂不绝,最后被割舌处死。金人说:大辽灭亡,死节的忠臣很多,南朝只见到李侍郎一人而已。
   读到这儿,心一颤。或许国家兴亡、朝代更替是无可奈何的事,可是,这时候国人的骨气哪去了?为什么连这种时候都被当做夷狄的辽国远远抛在后面?在灵州、燕京,同是亡国之人,宋人在受金人折辱的同时,还要受辽人的蔑视。这件事成了蛮夷打击汉人最好的武器,从那时起,民众对权高位重者的鄙夷,冷漠越来越甚,对自己付出血汗所供养的人群越来越怀疑,这些影响了社会的凝聚力,进而影响到整个民族的自信。从那时候开始,族人对自己越来越狠,对外面的人越来越畏惧。应该说,几百年后被西方用枪炮打开泱泱大国之门不是偶然的,社会制度落后是一方面,缺少向心凝聚力是更重要的原因。这些都是慢慢积累的结果,从那时候起,国人越聪明,便越狡猾;读书越多,便越怕死;社会经验越丰富,越容易捣地叩头;自己磕头之后,还转过头来对后面的人洋洋自得。
   社会有分工,就像天上有日月星辰。孔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然后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劳心者就是君子,劳力者就是小人。在开始的时候,君子和贵族是不分的,他们虽然不生产、不经商、不服徭役,还有各种特权,但是他们肩上的责任更大。太平时管理国家,引导人民;动乱时稳定人心,挽大厦于将倾;危亡时挺身而出,杀身取义,舍身成仁。他们高高在上,所以一言一行都是民众的榜样。他们的影响力是巨大,他们奢侈,国家就浮华;他们急躁,国家就动荡;他们好大喜功,国家就到处都是谎言;而他们懦弱,国家就要任人宰割……
   一千多年前,傅介子和两个力士在宴会上刺杀了楼兰王,让在西汉和匈奴之间摇摆不定的楼兰彻底站在西汉这一边;再往前,霍去病的五万军马横扫匈奴,封狼居胥山,杀敌一直追到今天的贝尔加湖,那时候的中国人,是何等的英武!
   然而到了北宋,与李若水同殿为臣的刘延庆,带了十万精兵围住垂死边缘的几百个辽兵。本来是要痛打落水狗的,结果到了晚上,辽人一起大叫:“我们的主力来了,我们的主力来了!”未动一刀一枪,十万人屁滚尿流,死伤无数,上演了人类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奇迹。
   我一直在寻觅,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君子与贵族之间就有了裂痕?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就再不能重合?
   这世上依然有数不清的英雄好汉,数不清的重义守信的仁人志士。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在民族危亡的时候照样可以挺身而出。可是在北宋和南宋,朝廷官员数不胜数,除了岳飞等几位英雄,还有几位官长有铮铮铁骨?
   李若水死后,从他衣襟里搜出来的诗说:胡马南来久不归,山河残破一身微。功名误我等云过,岁月惊人还雪飞。每事恐遗千古笑,此生甘与众人违。艰难犹有君亲念,血泪斑斑满客衣。
   李若水果然与众人相违,他的背影,是中国士大夫的沦陷。
  
   五、麻木的背影
   1945年8月,济南。
   一辆辆军车从城市中间穿过,没有喇叭乱响,没有马达轰鸣,没有横冲直撞。这是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回国的日本人,一改过去的飞扬跋扈,尽可能把自己缩成最小。
   正午,车队停了下来,日本兵下车吃饭。这时候,有人趁机拿了一杆枪。吃过饭的日本人,拿起自己的武器迅速登车,可有一个人是空手的,他也往车上挤,而车上的同胞根本不接纳他,一次次把他推下来。这个人错过第一辆车、第二辆车,直到整个车队走完他也没能上车。
   这个日本兵懵了、怕了,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这时候的他,已经不是十恶不赦的魔鬼,而是变成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干干瘦瘦,个头不过和步枪差不多高,一看就是营养不良。
   没过多长时间,第二队车队又来了,他拼命挥手,使劲哭喊,可是没有一辆车停下来,没有一辆车接纳他。车上的好多人表情麻木,目光呆滞。帝国荣耀、武士精神这些词语,已经离他们要多远有多远。弹丸之地的岛国,在持久战之后被榨干了血肉,只剩下死硬。而一纸投降书把这份死硬折断之后,没有外在粉饰的他们,便只剩下干瘪、虚弱、人心惶惶。
   那个日本人兵在恐惧,在哭喊,瘫在地上。有人看不下去了,让那个恶作剧的人网开一面,将武器还给这个日本人,然后这个小孩子才得以攀上后面的军车。
   我的初中历史老师,是当时这个插曲的见证人。他说,当时好多看人在大街上啊,不止是在看这个日本兵,也看滚滚而来的汽车,滚滚而去的汽车。
   从他的角度看去,看到了好多人的背影,同胞的背影,侵略者的背影。楼宇房舍的背影,远处还有千佛山的影子。那些蹂躏足够大好河山的外来者走了,只留下一地鸡毛。那么将来呢?会是什么样子?有什么命运在等待大家?
   抗日战争与中国历史上所有战争都不一样:楚汉争雄时,刘邦打败项羽,就登上了皇帝的宝座;魏晋时,司马懿慑服了曹爽,魏朝就结束了;明末,满清的军队占领了北京,就名正言顺定鼎中原。
   然而抗战不一样,日本人占领了北京,占领了南京,一次次打败抗日军队,但还是没有迎来胜利,而是陷入更深的泥潭。为什么?因为这个国家已经由家天下改为公天下,不论愿不愿承认,民众都已经代替少数统治者,成为这个国家的主体和主人。
  
   六、逆行的背影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了全球。而这成了对世界各国生存能力、耐受能力、管理能力,以及民众与政府契合能力的大考。
   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了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子都知道的事情。而现在的疫情,为各国经济发展按下了暂停键,很多行业甚至休眠了。那么,在这个六十几亿人口的星球上,当一多半人“宅”在家里的时候,人们的基本生活如何维持?社会生活如何组织?国家安全如何稳定?在一些国家,武库常备,民生却是寅吃卯粮,在这种情况下,又该承受怎样的煎熬?一些国家在这时候变得歇斯底里、不可理喻,也就一点儿也不奇怪了。
   这份考卷有好几道大题,而考试的第一题就是家里有多少“余粮”;第二题就是政府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威信度;第三是民众的向心力、爱国心……
   这时候,国与国之间的差距显现出来了:有些国家积极应对,表现很好,有些国家却总想作弊,或者干脆想弃考、罢考,忙着甩锅、怨恨、大吵大闹。在巴西,忍无可忍的黑帮代替政府维持秩序;在印度,民众基本上处于无着状态;英国,计划“全民免疫”,也就是向疫情投降;而美国,尽管政府的喇叭一直在响,可是民众的回应却不那么给力,于是确诊病例越来越高,高到高不可攀……
   在这场大考中,中国显然得了高分。
   2020年4月份,我从祖国边陲城市回到家乡济南,在这个新冠肺炎患者已经清零的城市,看到街上川流不息的车流人流,看到菜市场商品琳琅满目;看到志愿者在履行职责;看到街道办事处的人在尽忠职守。还有数不清的普通人,戴着口罩的他们,按照各种要求接受检测、检查、登记。没有人松懈,也没有人过度紧张。
   当然,谁也不能忘记,在年初武汉疫情严峻的时候,无数逆行者慷慨赴国殇,他们为了同胞直面生死。他们中间的大部分人,我们叫不上名字,他们中的所有人,自觉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连接在一起。
   他们都是普通人,也都是英雄,留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背影。这次的背影是一个集体,迈着整齐划一的脚步。其实,我们每个人也都在里面,贡献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力量。
   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全民奋勇向前的时代,几乎不承认怀才不遇的时代,也不承认自怨自艾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在我们周围就有网络红人、致富能手,甚至是炒作名人,有无数人在无数领域崭露头角。这是个被平常人的努力感动,又被平常人努力所改变的年代。
   在这次大考中,所有中国人是作为一个整体在世界舞台上出现的,谁说一个帝国的崛起必须要发动战争?在这场战“疫”的过程中,中国人显示出的磅礴力量,已经超越无数对手。
  

共 519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随笔背影,从题目上被我理解成了一个人,类似于朱自清的散文。可是文章内容是贯穿古今的一篇美文。文中列举了老子、孔子、刘秀、屈原……等历史名人。讲述了他们处世之道,为人之本。说句良心话,我对于历史人物了解不多,是不敢做出任何评价的。文章最后提到了新冠病毒。读到这里,我似乎明白了作者题目背影的用意,原来他是借着历史人物的影子来引出这次新冠病毒。确实如作者所说,这次的疫情对于中国人是一次考验,对于抗击疫情这张卷子,超越了无数感染病毒国家对于这次疫情的防控,我们得了很高的分数。中国对待这次疫情,在历史上留下了特别清晰的背影。佩服作者才思,推荐文友共赏。【编辑:想飞的企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429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20-04-22 09:56:07
  拜读老师美文,佩服作者才思,期待精彩不断
告诉你多少次了,1+1=3,怎么还成天2、2、2的?能不能长点儿心?
回复1 楼        文友:刘开阳        2020-04-22 09:57:49
  老师辛苦
2 楼        文友:淡泊宁静社        2020-04-22 11:30:44
  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淡泊宁静社
回复2 楼        文友:刘开阳        2020-04-22 13:53:20
  谢谢老师,辛苦辛苦
3 楼        文友:悬壶        2020-04-22 14:37:38
  此背非彼背,影哉忆旧影。
   涛涛好故事,晰晰伟岸中。
  
   好一个《背影》,学习了。
悬壶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