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正】故道谷雨(散文)
鲁西北平原黄河故道的清明时节,正值春旱,很少下雨。但清明过后,谷雨之前,南北风交替上场,就会带来雨水。“雨生百谷”,此时的雨,确实珍贵如油,是故道人此时的最盼。好在老天从未辜负故道,每年的谷雨时节,总会给故道送来一场或更多的降雨。
一场雨,已足以缓解春旱。今年就更喜人,清明、谷雨之间,不到半月,竟下了三场雨。彻底赶走了春旱,这知时节的好雨,真可以称为名符其实的谷雨了。
一
清明节后几天,清晨,在雷声中醒来,满耳都是细雨敲窗的声音。春雨果然没有爽约,终于在大地的期盼,人们的睡梦里蹁跹赶到了。云低垂着,被北风吹着向南急走。云彩向南,雨涟涟,多年不曾关注天气的我,突然想起小时常挂在嘴边的农谚来。如此说,应该会是连阴天?查看手机天气预报,果然,一连几天的雨。
雨,落向南水北调的河道,把自己隐进清澈的长江水,匆匆北行;雨,打在河道两岸杨柳树的枝头,把还带着柳絮的枝条洗得愈发青翠;雨,撒进无垠的田野,帮正在拔节的小麦迅速窜苗,让绿色的麦田充满无限生机。
比起麦苗油汪汪的深绿,故道果园里树木的绿色要清淡一些,掺杂了鹅黄的明快,那是嫩芽初上的浅绿。杏花早已谢去,涩涩的青杏正挤满枝头,在雨中欢快地随风摆动;桃李枝头已经残败的花,被雨打下,只留刚刚长出的简约新叶。这些给人们带来赏心悦目颜色,点燃了故道春天的花,已经度过了自己的闲适花季,现在要集中精力孕育果实了。
古桑树群静立在雨中。嫩黄的叶片在枝头招展,正等待青翠将它们连接成片;树下黄白色的沙土被细雨打湿成深褐色,把雨中的野草花衬托得更加醒目。节节草、苦菜、茵陈蒿、灰条条……都喝够了水,卯足劲伸展着身躯。
再不欣赏,春就要远去了,故道的停车场停满了车辆。脱离了疫情的困绕,终于获得自由的人们,专程从城中赶来踏青赏雨。尽情呼吸着雨中清新的空气,大人们拿手机记录故道的美景,孩子们在斜织的细雨中大声欢叫着奔跑。不过在温泉度假村前,人们都自觉放慢脚步,降低了说话的声音,他们知道,从湖北抗疫归来的白衣勇士们正在隔离休息。这知时节的好雨,或许就是老天专为他们特别降下的洗尘雨吧,但愿黄河故道的安宁能让他们尽快恢复身体。
小雨不慌不忙地飘落。雨洗的新绿在枝头跳跃,干燥的空气被雨滤湿,人们焦虑的心也得到滋润。一切都朗润起来,故道里欣欣向荣。
二
一场春雨,已经让人欣喜,没想到雨过风停没几天,很快又下了一场雨。
雨是半夜来的。先是被呼呼的风吹醒,很快就听到了沙沙的雨。马上没有了睡意,“夜阑卧听风吹雨”,是我的最爱,怎么能错过春季这难得的听雨时光呢。况且,还有雷。第一声雷,响在了楼前东南远处,似乎隔着连绵的阻隔传来,雷声低沉而悠远;随后的雷,就到了楼的前后。雷声激越,震荡着耳膜,也涤荡着内心的阴郁。
雷电交加,雨也大了起来,风、雨、雷、电,终于凑齐在春天的深夜里,让人的心底生出一丝欣喜。在春天的自然现象中,最喜欢的就是春雷了,一直以为,春天的雷声具备震慑邪恶的力量,不惟带来雨水,更能振奋人心。望着白亮闪电中漫天的雨,我长舒了一口气。这个春天,心情被疫情压抑得太久,这春雷春雨来得正当其时,足以能够扫除积聚在人们内心的阴霾。
骤雨不终日,夜间的雨也是一样,天亮前,雨已停了。鸟雀呼晴,破晓侵檐语。我早早起床,随众人骑车去故道探望新雨后的森林。
桑树上,已褪去花的椹果藏在树叶后,正以每天可见的速度长大着。不同于别的果树的先花后果,桑树的聚花果是和桑叶一起长出的。雨后的椹果长得更快,它们要和拔节生长的麦苗比赛,赶在麦熟的季节贡献出自己甘甜的果实。
椹果还需等待,春茶却正当其时。茶者,南方之嘉木也。陆羽对茶叶的评价,让故道人羡慕了上千年。被世界粮农组织评定为世界重要农业遗产后,故道的古桑树吸引了天南地北的游人,也引来精通茶叶制作的客商,他们用不同季节的桑树叶,炮制出不同口感和功效的桑叶茶。令人心仪已久的茶,终于在故道落了户。
没法和南方的春茶比时间,毕竟纬度高,黄河故道的春天来得晚,春茶的制作也晚得多。谷雨前,桑树芽刚刚冒出,正是人们忙着赶制谷雨茶的好时候。用甘醇的故道水,泡一杯青绿的桑叶茶。古黄河、古桑树的味道从茶水的芬芳中飘逸而出,美美地喝上一口,就能体味到故道春天特有的气息了。
香椿也是如此。雨前香椿嫩如丝,雨前为芽,雨后就成了叶。春雨才过,芽叶被冲洗得干干净净,正是吃香椿的好时候。故道的香椿树,就长在田间地头,如果觉得好吃,尽管随便去採。千万不要洗,在树上摘下,直接塞进嘴中就行。滑嫩的感觉,香醇的滋味满口,正是故道春天的滋味。
树林永远都是鸟的世界。三两只野鸽子在空中飞翔,成群的麻雀在道旁觅食,喳喳的喜鹊在林中穿梭。不过,最让人心底明快,不觉生出愉悦之情的,就属戴胜鸟嘹亮的叫声了。正是孕育新生命的季节,绚丽的戴胜正在桑林里呼朋引伴。那具有穿透力的声音,在高大的桑树间悠远传递,像雨后蓄势成长的嫩叶一样新鲜。咕咕咕咕,插秧播谷,又一年的春耕要开始了。农人们,更从报春鸟的殷切呼叫中,感受到催种的迫切,已在忙着备耕了。
正是树木长叶的时候,桑、梨、杏、桃……棵棵争发;杨、槐、榆、柳……枝枝旺盛。此时最醒目的,就属田间地头的泡桐树了。厚厚的花瓣组成的花,喇叭一样簇簇挤满着枝头,泡桐花开得正灿,把整棵树包裹成一团紫色的祥云。泡桐的花期长,从清明开到谷雨也不会残败。开花的泡桐,间种在同样高大杨槐中,紫绿相间,向游人展现的,正是黄河故道谷雨时节最原始的底色。
已经很满足了。短短十天时间里的两场雨,让故道充满了勃勃生机。
三
天空重新放晴,温度很快上升,谷雨节气就要到了。
谷雨前一日,晴空万里。心中思忖,又要过一个无雨的谷雨节了。好在故道人没有奢望,“谷雨难得雨”,多年的体验,早已让他们习惯了不下雨的谷雨日。
没想到下午就开始上云,晚上,出去散步时,天气更是阴沉下来。一起散步的人们正在议论,天气预报说今晚会开始下雨。那样最好,过一个有雨的谷雨节,正是很多故道人的愿望。果然,步散到半截,湿润的空气中就多了细细的雨丝,于是赶快回家。
还是没能跑得过雨脚,快到门口的时候,雨已经密密地织成网,把整座世界都罩了进去。
没有雷,雨下得安静。躲在窗后看雨,心内充满了期盼,希望这雨能一直下到明天。“谷雨下雨,缸里有米”,要是有一场谷雨日的雨,就不仅顺应了节气,还会呈现出一个五谷丰登的好兆头,那才是对农人最大的安慰。尤其是今年,世界疫情之下,粮食生产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
仔细听了很长时间,我在雨声中沉沉睡去。无雷的春雨容易让人安眠,一觉睡到天明。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是否还在下雨。窗外,雨在微微的风中画着弧线,窗玻璃上的水正在向下流,雨还没走。终于等来了一场实打实的谷雨。
云彩薄薄的,太阳在云中露着月亮一样银色的圆脸,雨不大,估计下不了多久。果然,不到中午雨就停了。不过已足以让人欣慰,雨水已经足够,农人们终于不用再担心今年的旱情。
寒潮天气结束,人们已在忙着种棉花、玉米、花生、大豆。万物生长的季节,也是各种害虫萌生活跃的时候。农田里,果树下,也有一些人在喷洒治虫的药剂。
带着甜味的泡桐花下,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正在用朱砂书写谷雨贴。“谷雨日,谷雨晨,奉请谷雨大将军;茶三盏,酒三巡,送蝎千里化为尘。”谷雨日,书写、贴挂谷雨贴,是家乡的风俗。清乾隆六年的《夏津县志》记载,“谷雨,朱砂书符禁蝎。”在故道,这个风俗一直延续至今。
其实何止是蝎子,蛇、蜈蚣、壁虎、蟾蜍,民间流传的五毒,都是谷雨大将军镇压的对象。只是今年的被镇压对象里,多了那看不见的冠状病毒。聪慧的古人早就习惯了瘟疫的发生,更学会了在谷雨这个由春转夏的特别日子,用多样的方法预防、驱除病虫,镇压邪恶,祈求风调雨顺的美好年景。
风又吹起来了。已经干透的榆钱,随风在空中翻飞;泡桐树下花落满地,枝上的绿叶已迫不及待长出,要替代满树的花给即将到来的夏日遮风挡雨;倒是槐树的绿叶间,正冒出白色的槐花,带着淡淡甜味的花香弥漫,槐花已开始了和泡桐花的接力。
“大地回暖谷雨下,暮春过后夏季来”。谷雨已过,马上就是夏天。真是难得的一年,谷雨,终于把自己化成一场应时雨,给故道的春天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