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河如画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河●情】三月黄塘美如画(散文)

精品 【山河●情】三月黄塘美如画(散文)


作者:桃李人家 秀才,2973.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12发表时间:2020-04-23 11:56:01
摘要:明朝另一位诗人罗侨也来过黄塘村,同样留下一首很有名的诗篇,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的景象:“黄塘南下始兴江,水碧沙明亦可航。父老争迎参政急,督邮频报绣衣忙。人来且避青骢马,过去仍闻绿草堂。玲珑岩上高回首,却望它山是故乡。”

【山河●情】三月黄塘美如画(散文) 从始兴马市桥头沿河自东向西行驶一两公里,有一座古老的村庄,叫黄塘村。
   阳春三阳,我们趁着暖人的春风走进乡道。一排巨树绿满枝头,迎面而来,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偶尔有人骑着摩托车或自行车进出村庄,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最后消失在乡道尽头。
   最惹人注目的是,一株株巨大的古榕树临河而立,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从村头到村尾,总共有九株古榕,它们像一尊尊天神,从天而降,相约而来,前临浈江,后护村庄,傲然而立。
   古榕树身之粗壮,令人咋舌,不知要多少壮汉才能把它合抱过来,它们盘根错节,树枝千姿百态。有的斜逸而出,指向天空;有的横立半空,有一扫千军之势。
   进入村口,有株古榕枝繁叶茂,犹如一把巨伞,遮住天空,带来丝丝阴凉。其中一棵巨大的树枝,一副大剌剌的模样,像一位顽劣的老者,旁若无人,探出巨爪,遮住乡道,一副舍我其谁的感觉。哈哈,这可是一手遮天的架势呀!
   我们走进村头,询问老人:“你们知道这个村有多久的历史吗?”
   “反正很久了,具体有多久我们也不清楚。”老人们摇头回答。
   “你们村有890年的历史了。”我笑着告诉他们。
   “你们知道这些榕树的树龄吗?”我接着又问。
   老人们摇头说:“我们小时候,榕树就是这么古朴粗壮,瞧那些巨大的古榕树,少说也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吧!”
   别过村头的老人,我们走到村中,只见两株古榕立在河边,相距不过数十米,它们枝叶相交,亲密接触,犹似两情相悦,磨磨蹭蹭,依依不舍,不忍分离。
   村前的浈江河边,停泊着两只小渔船。嗬,这活脱脱是一幅山水画卷,美得令我心醉!我狂喜不已,迅速找到最佳的拍摄位置,拍下十几张照片。
   正在此时,一群鸟儿贴着江面飞来飞去,唧唧喳喳鸣叫不停。我赶紧又拍下数张照片,喜不自禁。
   继续往前走,见有一群老人坐在废弃的麻石上闲聊,有的用嘴嗑着瓜子。一群小孩则在大厅门前玩耍。
   被问及村中的历史掌故,老人们语焉不详,他们只是说,我们村以前出过大户人家,钱多得花不完。
   我读过有一些书,略知一些黄塘村的掌故。赖家先祖赖文玉从罗围村溯江而上,见这一带风光奇秀,地形状如宝船,便在此开基建村。
   赖文玉果然有眼光,这当真是一块风水宝地,赖氏家族后来人丁旺盛,财源滚滚而来,成为马市镇一带的望族。
   明清时期,黄塘地理位置优越,是南来北往船只的必经之地。这一带江河形成百舸争流的繁忙景象。官船、商船、木排、竹排在江河上来往穿梭,或停泊或靠岸,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这条江河上刻下无数诗人的足迹,留下无数动人的诗篇。曾经担任过明朝初年的左右丞相、著名诗人汪广洋在黄塘驿站留宿时,见黄塘江面壮阔,风景优美,他忍不住挥毫写下一首诗赞誉道:“天地孤峰生碧烟,江头好月向人圆。馆夫争道黄塘近,过鼓烧灯又换船。”
   明朝另一位诗人罗侨也来过黄塘村,同样留下一首很有名的诗篇,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的景象:“黄塘南下始兴江,水碧沙明亦可航。父老争迎参政急,督邮频报绣衣忙。人来且避青骢马,过去仍闻绿草堂。玲珑岩上高回首,却望它山是故乡。”
   明清两朝政府,都在这里设立过巡检司司署,加强河道管理。
   岁月远去,往事如烟,唯有临河挺立的那一株株古榕才见证了黄塘村繁忙的景象,记得那些历史鲜活的细节。可惜,古榕似高僧,仰首问旧事,古榕不言语。
   走过黄塘村赖氏宗祠前,只见宗祠已经破败。
   我站在宗祠的大门前,向里面窥望,可见宗祠已经倒塌,一片狼藉。在废砖碎瓦之中,在残墙断壁之下,长出了一株株绿色的青菜,它们吐出了黄花,怒放着生命,与破败的宗祠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
   村民们说,数十年前,宗祠毁于一场大火,仅剩下现在的模样。
   在赖氏宗祠大门产有,一株老榕树长得非常奇特。它的一棵老枝倒卧在地上,向西延伸十数米,可它似乎不甘心就此倒下,重新长出了树枝,顽强向上生长。这株古榕又像一位世纪老人,跌倒了,再勇敢地爬了起来,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令人肃然起敬!
   旧时,黄塘共有八处码头。每处码头宽约三米,总台阶三十三级,全由红砂石条铺成。我们来到村前的一个码头。一对石狮子面朝江河,镇守码头。可惜,一只石狮子却被人偷走了,只剩下另一只破损的石狮子,孤零零地守在码头上。
   如今,只有这处码头保存完好,其余码头却难寻踪迹,早已掩埋在历史的尘土中。
   时过境迁,这个码头早已失去了当年的功用。我们沿着码头,一级一级地走到河边。台阶上覆盖着一层枯叶,微风吹来,枯叶乱飞。此情此景,悲凉沧桑。
   最后,我们走到村西。村西有许多泥砖瓦房,黄墙灰瓦,在一株株古榕的庇佑下,显得非常宁静。
   一阵阵微风吹来,古榕黄叶飘零,它们一片一片地落在灰瓦上和地面上,又无情地被微风卷起,随风而去,不知飘落何方。
   我心念一动,悟出一个道理,新叶出,黄叶落,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黄叶悄然扑向大地的刹那间,是那样的凄美。其实,人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一代代人从娘胎里啼哭着降临世间,经历欢乐与痛苦,体验幸福与苦难,然后又无可奈何地告别人生,痛苦地闭上双眼,悲凉地结束生命,转身扑向大地,最终成为一坯黄土。
   正午时分,我们仍在黄塘村寻寻觅觅。我们发现,黄塘村拥有好几座古围楼,这说明该村以前确实是财大气粗,富得流油。因为建造一座恢宏雄浑的大围楼委实不易,往往要举全村的财力,不知要花费多少白花花的银两。有的围楼建筑周期要耗时一二十年,方可完工。比如,隘子客家满堂大围,就有明确地记载,它前后花费了二十七八年的时间。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建一座围楼有多么的艰难!
   我们走近一座四方古围楼,这座围楼的墙基由麻石条垒成。墙壁上,爬满了一层不知名的绿色植被,绿油油的,非常漂亮,惹人喜欢。
   我们沿着围楼的高墙,穿过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小巷。围楼高墙下是一条荒芜的石阶路,路上杂草丛生,蝴蝶在曼舞。
   凝视着这一带的围楼,我想,这些围楼就像一个个大英雄,自从诞生之日起,便傲立村中,守护着古老的村庄,庇护着村民。到了今天,即便是破败的围楼,也像迟暮的英雄,同样美出了迷人的色彩,美出了老大哥的风范。
   有些围楼已经倒塌,可那一道道高墙依旧拔地而起,屹立不倒,无惧风雨,俯视众生。阳光照在残破的围墙上,泛起一阵炫目的光芒。
   围楼墙上的小植物,虽然长在墙角边,但它们同样热爱生命,不甘寂寞,面朝阳光,露出笑脸,努力生长着。
   烈日当空,我们站在围楼门外,只感觉到一股凉爽之气扑面而来。
   村里的屋檐下,静悄悄的,有的房前屋后挂着渔网,堆着木柴。
   古时候,黄塘村族中长辈非常重视教育,注重人才的培养。至今,村里有座“紫云轩书院”遗址。这座书院建于清光绪年间,大约有四百平方米,为两层砖木结构,培养了大批人才。
   传说,清朝嘉庆年间,黄塘村出了个赖日兆,他发了大财,拥有巨额财产,为朝廷效力。同时,他乐善好施,扶贫济困。朝廷赐给他一匹骏马。返乡后,他非常爱惜这匹骏马,小心饲养着。有一天,这匹马拉出了一大堆白花花的银子,于是,他拥有了更多的财富。据说,朝廷还特意给他颁发一块“为善最乐”的匾额,以表彰他的功绩。
   我们站在书院门前,凝视着残破的建筑,耳畔响起一阵琅琅的读书声,似乎闻到那股浓重的书香气息,看到学子们在此埋头苦读的情景……
   可惜的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场大火,令这座书院毁于一旦,令人惋惜。
   村中小巷纵横交错,一道道古墙古色古香,令我们留连忙返。
   我们花了三个多小时在黄塘村寻幽探胜。在与村民的闲聊中,我了解到,有识之士正在紧锣密鼓,计划把黄塘村打造一个原生态、有特色的古村落。
   广东省地方志办副主任刘卫考察黄塘村后说,马市黄塘村具有丰富的旅游开发价值,特别是村里的古建筑群众多,极具历史价值。他建议说,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充分挖掘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突出生态特色,切实做好村庄的规划和设计,进行合理的开发,并要巧妙地把历史典故融进去,以便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玩。
   我憧憬着,在如火如荼的乡村建设中,黄塘村的古围楼、古街道、古书院、古巷、古榕等客家建筑风物,在不久的将来,必将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它将以别致一格的原生态形象展现在世人的眼前。
   春光明媚,春光灿烂,这又是播种的季节。我们走出村口,虽是晌午时分,但勤劳的村民仍在田间挥锄忙碌,他们趁着春暖花开,赶种花生,或补种黄烟,把丰收的希望播撒在大地上。
   离开黄塘村时,不经意间,我蓦然发现,一行白鹭在河畔上空结伴飞行。我惊喜地掏出手机,要拍下它们飞翔的姿态,可它们早已消失在浓密的古榕中……
  

共 35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三月黄塘美如画》作者寻幽探胜黄塘村,洋洋洒洒地写下这篇游记。利用移步换景,结合历史传说,嵌入美妙文字描写。首先映入眼帘一株株巨大的古榕树临河而立,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九株古榕,它们像一尊尊天神,从天而降,相约而来,前临浈江,后护村庄,傲然而立;其次看见的是可是一手遮天的,村口的那株古榕枝繁叶茂,犹如一把巨伞,遮住天空,带来丝丝阴凉;和村里老人的对话,是全文静中有动的中心点。浈江河边,停泊着两只小渔船。嗬,这活脱脱是一幅山水画卷,美得令我心醉。著名诗人汪广洋和另一位诗人罗侨在此题诗,增加了黄塘村的文化古韵。黄塘村宗祠已经破败。一株老榕树长得非常奇特。它的一棵老枝倒卧在地上,向西延伸十数米,可它似乎不甘心就此倒下,重新长出了树枝,顽强向上生长。黄塘共有八处码头。一只石狮子却被人偷走了,只剩下另一只破损的石狮子,孤零零地守在码头上。黄塘村拥有好几座古围楼,这说明该村以前确实是财大气粗,富得流油。这些围楼就像一个个大英雄,自从诞生之日起,便傲立村中,守护着古老的村庄,庇护着村民。到了今天,即便是破败的围楼,也像迟暮的英雄,同样美出了迷人的色彩,美出了老大哥的风范。村里有座“紫云轩书院”遗址,牵扯出赖日兆乐善好施,得马拉银子的传说。广东省地方志办副主任刘卫考察黄塘村后说,黄塘村具有丰富的旅游开发价值。在不久的将来,必将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它将以别致一格的原生态形象展现在世人的眼前。最后文章结束在一行白鹭飞进古榕树里。文字描写唯美,富有吸引力。如同高明的画家勾勒出一幅幅美景画面,引人入胜。语言简洁。推荐赏读!【编辑:婉溪清扬】【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423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婉溪清扬        2020-04-23 11:59:05
  岁月远去,往事如烟,三月黄塘的美,使人难于忘怀。问好作者!谢谢友友的来稿!
2 楼        文友:婉溪清扬        2020-04-23 12:02:43
  那一株株古榕见证了黄塘村繁忙的景象,记得那些历史鲜活的细节。 新叶出,黄叶落,花开了,又谢了,人生也是如此,这是心念中的大自然规律。祝友友写错愉快!
3 楼        文友:婉溪清扬        2020-04-23 12:05:09
  憧憬未来,感受如火如荼的生活,那三月黄塘的美,诗情画意般,使人难忘。感谢作者支持山河!祝生活愉快!
4 楼        文友:极冰        2020-04-23 12:07:35
  感谢老师赐稿山河如画!o(* ̄︶ ̄*)o
极冰
5 楼        文友:极冰        2020-04-23 12:21:19
  黄塘村的古榕树,写得好传神。
  
   一说,像天神。从村头到村尾,总共有九株古榕,它们像一尊尊天神,从天而降,相约而来,前临浈江,后护村庄,傲然而立。
  
   二说,进入村口,有株古榕枝繁叶茂,犹如一把巨伞,遮住天空,带来丝丝阴凉。其中一棵巨大的树枝,一副大剌剌的模样,像
   一位顽劣的老者,旁若无人,探出巨爪,遮住乡道,一副舍我其谁的感觉。哈哈,这可是一手遮天的架势呀!
  
   三说,像情侣。我们走到村中,只见两株古榕立在河边,相距不过数十米,它们枝叶相交,亲密接触,犹似两情相悦,磨磨蹭蹭,依依不舍,不忍分离。
  
   四说,像世纪老人。 在赖氏宗祠大门产有,一株老榕树长得非常奇特。它的一棵老枝倒卧在地上,向西延伸十数米,可它似乎不甘心就此倒下,重新长出了树枝,顽强向上生长。这株古榕又像一位世纪老人,跌倒了,再勇敢地爬了起来,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令人肃然起敬!
  
   笔墨传神!o(* ̄︶ ̄*)o
极冰
6 楼        文友:极冰        2020-04-23 12:24:37
  凝视着这一带的围楼,我想,这些围楼就像一个个大英雄,自从诞生之日起,便傲立村中,守护着古老的村庄,庇护着村民。到了今天,即便是破败的围楼,也像迟暮的英雄,同样美出了迷人的色彩,美出了老大哥的风范。
  
   这比喻很有意蕴,既说明了围楼的重要作用,又说明了围楼的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
  
   好游记!o(* ̄︶ ̄*)o
极冰
7 楼        文友:极冰        2020-04-25 19:47:49
  恭喜老师散文加精!请您加我QQ438533094,我拉您入山河文有群,以便交流。o(* ̄︶ ̄*)o
极冰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