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晓荷.暖】根(赏析)

编辑推荐 【晓荷.暖】根(赏析) ——读胡兴法《我的作坊村》有感


作者:雷开艳晨曦 秀才,2113.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28发表时间:2020-04-25 11:24:28


   一、等
   时间是味药,机缘是个奇妙的东西,人与人之间相识是偶然也是必然,一次乐平里之行,在诗意的端阳五月,受不住太阳的热情,躲在屈原庙前那棵古老的黄楝树下,与身边的两位帅哥交谈起来,并互留了微信。这一无意之举,让我在这个即将到来的五月,看到了其中一位——胡兴法老师的新作:《我的作坊村》。
   起初在他的朋友圈里看到新书介绍,附录了小说的几个章节,粗粗一看,那个笔调即刻吸引了我。
   “在村子发不出声响的人家,白天顶一朵云把自己遮住,晚上扯一床被子把自己盖上,像土拨鼠一样过日子。”\\\\\\\\\\\\\\\'
   “今天,我们留别人守着偏僻,举家进城,就让另一家人住了进去,他们像果树苗一样嫁接了我们原来的生活,我们把茬给了他们。屋白给他们住,田白给他们种,晚上的梦也白让他们做。”
   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或许,就是这种复杂的情感触痛了我。立马联系作者买了一本细细来读。
   今年以来,除了疫情宅家期间翻了几页《红楼梦》,再没看过其它的书。一来想着怎么挣钱讨生活,二来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发现眼睛看东西总是模糊不清,吓着了,决定让眼睛多休息。心沉寂到尘土里去,而《我的作坊村》撩拨到我了。
   文字是个奇怪的东西,一旦沾惹上,就躲不开、甩不掉了。
   静静地按捺住期望,等着书的到来,原来等待是一种很美好的感觉。
  
   二、寻
   书收到了,我告知了作者,他说期待我写写读后感。我在手机这头暗暗地笑了,我会写的,写读书笔记,可不是评论,我没那本事。
   拿到书,我已迫不及待了读了几章,我对他说,很喜欢这样的笔调,喜欢这种有根又无根的感觉。
   我没想到的是,一章章读下来,读到最后一个章节我的后记中,作者竟也提到了“写下我的根”,是一开始就读出了一点感觉么?
   是啊,写根、寻根,根是我们在这世上存在的起源,没有根的人就像没有灵魂。
   文中的“我”是作者吗?是又不是,不是又是。通过“我”,作者要去寻找他的根。
   寻根,怎么寻?回老家吧,那是你与这个世界接头的地方,是你与这城市连接的脐带。
   “我”的老家在朝阳观,一个偏僻的村民快要走光的村子。回老家,必走那条走出去的路,路不只一条,有的已被荒草霸占。“没人踩的路就死掉了”。路是有灵魂的,路的某一段或是尽头就是家。家与心之间,一头系着铃铛,摇一摇,铃铛会响,心会疼。
   一个人无论走得多远,无论他多么发达或者如何失败,他的血液里定流淌着一些根本的东西,是忘不掉的,此生不可磨灭。
   这些东西可能不是多么值钱,也许就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东西。比如:一头牛、一块地、一只羊、一个石磙、一只喜鹊、两个稻场、半间房、一截烟囱等等。
   可在寻根的“我”看来,是多么珍贵、多么难忘。因为它们的身上,承载了我的童年、青年,我的悲伤、我的喜悦和生命的过往,那是我生命不能缺少的一截,我的根在里面深藏,没有它们,我的根是干瘪的,有了它们,我的根才是粗壮的、饱满的,汩汩地流淌着我生命的泉水。
   农村的孩子对农村的事物有着莫名的亲切。作者在上部中,用了几个章节写牛。牛是农民的好朋友,城里的孩子知道骑在牛背上好玩,却不懂得牛对农村家庭来说多么重要。牛是财富的象征,是生活的希望,有了牛能耕地,就会播下种子,才会有粮食、有收成,有希望。
   那头黄牛病了,“父亲唱着他一生唯一唱过的这首歌,调子软得像根柳树条子,又像四月天那村子上空顺风飘的云。”
   这是寡言沉默的父亲,从没流露过的柔软的情感,软的不像父亲,像柔柔的女人,柔的心里一阵阵疼。
   黄牛最终没抢救过来,它死后,肉分给了乡亲,自家留的并不比别人多,骨头,一根根埋在地里,母亲生病需要牛骨头做药引时,父亲一挖一个准,它埋在父亲的心里。
   一缕炊烟,在村庄的上空袅袅升起。生长在农村的人,知道炊烟是有软有硬的,是有着各种姿态形状的。有软烟、有浓烟,又飘逸的,有厚实的。烟囱是信仰,也是儿时的欢乐。谁没有堵过一两回别人家的烟囱呢,甚至顽皮到堵上自家的烟囱。
   “几十步的稻场坎上,就是我们这个热闹的家庭,父亲、母亲、大哥、二哥、我、妹妹。当然,还有几十只鸡、一大一小两只猫、一条狗、墙洞眼里的一窝麻雀。”
   多么熟悉的画面,时光啊,你回来了么?
   读这隐忍的文字。我满满的情感呀,喷薄而出,那些年的故事场景,似跳脱出层层云雾,渐渐清晰,又渐渐隐去。
   作者与我同年代出生,也许那个年代的记忆是共同的,又是不同的。
   疯长的杂草荒芜了我们的内心。作者在找寻它的根。
   我的根呢,又在哪儿?
  
   三、悟
   为什么要寻根?一定是内心丢失了什么东西,或者内心里没有了东西,无论哪样,都是悲哀的、可怜的、恐怖的,就像一个没有心的人。人没心不能活。一路上,我们寻寻觅觅,丢丢捡捡。我们丢掉了什么?又捡拾到了什么?
   在朝阳观,“我”捡拾到了那么多的回忆,那么多的故事,及故事里活着或死去的人。
   坚守在朝阳观里的年轻人我的同学周扬,一辈子待在朝阳观的周洋的哥哥周石,出嫁后丈夫意外去世,继续在这里生活的周枝,曾经共住一间房的郑升与周木,在“我”们一家离开村子后,搬来住“我”们家的陈宝、吴香夫妇,老光棍曾么,还有我们一家人的过往,在朝阳观里的苦难与幸福。
   所有这些,都是“我”想找回的。
   可是,有的东西一旦失去,就永远也找不回来了。
   村里的人,他们善良、淳朴、愚昧、落后、无知、天真、热情、恋旧、思变。远行是一个个生命的开始与终结,是性格环境使然的宿命,他们可曾悟到了什么呢?
   人是矛盾的,渴望着改变又怕改变,向往美好的生活,又怀念已逝的光阴,那些溜走的光阴里,包括一稻场的风,一屋子的星子、月光,一地的包谷秆子……它们在岁月里消逝又永恒。
   我们呢,走到生命的尽头,给这世界留下什么?丰厚的物质财富?宝贵的精神财富?或者人死如灯灭,赤条条来赤条条去,什么也不曾留下?
   作者是有所悟的,他的悟必将给他今后的生活带来欢笑,让他以后每走一步路都是那么踏实、那么自在。
   我呢,悟到了什么?
   朝阳观临着宋家垭,我总是很亲切的看成宋家嘴,一字之差,相隔万里。宋家嘴是我的娘家,我出生的地方,我出嫁以前一直呆着的地方,若问我的根在哪里,那儿就是。
   出嫁的女儿像浮萍,生养她的地方是家。嫁人后,这个家就要被淡去,要去营造另一个家了,似乎生养她的家只是为了后来的家做准备。准备了二十几年,交给另一个男孩儿后,家便放手了、放飞了,把她的根扯起,让她到那个家里重新去扎根,飘飘荡荡、起起伏伏,根越扎越深,直至枝繁叶茂。这是个好结局。
   那些扎根不深的,被风吹起的根不知又安放到何处?
   落地生根,人的双脚是要踏在坚实的土地上,才会走得稳,走得安心,走出一个好结果的。
  
   四、诗
   作者的语言是凝练的,富有哲理的,是欲说还休,有意遮掩的,不说破,不说尽,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天空无限宽广。
   他的语言是诗意的,乐平里出了个大诗人,诗魂就在那里长驻了,秭归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孕育美人也育诗人。诗意的土壤出诗意的文字,原来,不仅散文可以诗意,小说也一样能富有诗意。
   我喜欢这些诗意的文字。
   “在作坊村,时间像个老情人让你可信。她天天到来,推开你的门,揭开你的被子,一遍遍摸遍你。”
   “新太阳是鹅黄色的,嫩的像蛋黄在流动,一扬脖,一吸气可以喝肚里去,这样明朗的阳光,所有东西会生出一个明朗影子。”
   “晚上,星子和月光掉了一丈厚,白花花的一层又一层,堆了半墙高,杂草从这拆掉的半间房里,齐刷刷地站起。”
   “朝阳观的太阳是一把一把的,像攥在谁手里的几棵柴。”
   这样的句子有很多。
   诗意不是阳春白雪,不是不食人间烟火,我认为恰恰相反,真正的诗意,是能在平凡生活里过出来、体会出来的,是漾着生活的气息吐出来的芬芳,是能看见能摸着,能触碰到的。
   诗意,在心中,也在手中。
   我喜欢这些哲理的文字。
   “搬走一个屋场、一个村子,也是很快的事,可总有一些东西,一下子是搬不动的。”
   “空荡荡的五组啊,像一只被人扔掉的旧鞋,穿鞋的脚已走在远方的道口,脚跟朝向村子,脚尖朝向四面八方,早已回不来了。”
   “人让一个村子荒凉,村子让人荒凉。”
   “我回头又看见了矮门,它矮得可怜,像我某年的个儿,某年的心境。”
   这样的句子也有很多。
   还有的句子,你懂吗?
   “狗的舌头是把锅铲。”怎么讲?
   因为人一来,狗舌一搅,屋场就热闹起来。人一来,菜一下锅,锅铲一搅,锅里就嗞嗞地热闹起来。
   雨淋不进一条路的骨缝;石磙碾过我们的收割;喜鹊将村庄从夜里捞出;稻场是张脸,等等,你懂吗?我略知一二,我在这些语言里,让我的思想去遛了个弯儿。
   这些句子读起来有着说不出的感觉。文学的意境大概就是这样,让你想说,又难以言说,你懂,你心里有欢喜、有悲伤、有认同、有无奈,都在这一字一句中了。作者不说尽,读者不说破,哲理与诗意站在中间,微笑着看你们,看这个世界。
   每一个字都是咣当一声响。
  
   五、慢
   人们形容做事快的人“一快有三毛”,读作品也是一样,初读、再读,领悟是会有所不同的。我因着喜欢,因着心底的荒芜与饥渴,一古脑儿的把这些文字吞下去,咽得直翻眼睛。
   作者懂意识流,用意识流来写,我不懂,我只是看、咽、吞,再像牛吃草一样反刍,我这算意识流程。
   作者在后记中说,“读他的文字不能快,只能慢慢读,你一旦偷懒或读快了,你就会噎住,你就看不懂了。”
   怎么办呢,我迫不及待地读了一遍。眼前总是有黑影在晃,时不时要抬起眼望望远方,再继续看下去,天有些阴,我开着小台灯读下去。
   我读懂了多少?读出了什么?我有所言,有所不言,那些不言的就是没读明白或者等以后读明白的。愚钝如我,莫见笑。
   慢下来,归家的脚步慢下来。“我”第二次回去,是因为住我房子的陈宝夫妇误食毒菌死了,钥匙重新回到了我的手中。陈宝的父亲陈义来到房子里,与曾经住在这里的儿子儿媳作个告别。
   打开门,洗脸架倒在了堂屋中央,药箱子不在原处被挪动了地方。这些现象,陈义说,应该是陈宝、吴香夫妇在他们死后,他们的魂灵回来过了。
   大自然的有些现象,人类目前无法解释。解释了又能怎样呢?管它真与假呢,他们的魂灵来过就来过,没来就没来,可我相信他们是回来过的,你要问我为什么,我不知道,我就是相信。
   陈义步行先走,“我”骑摩托车后行。
   “我”又一次孤独的、独自一人在老家呆了一会儿。“我”的身体、“我”的灵魂,暂且放下。“我”要和这里的风、这里的草、这个曾经被父亲视为脸面的稻场再多待一会儿,停下“我”匆匆的步伐,扯掉“我”心里的毛躁,静一会儿、躺一会儿。
   “我”不知道下次是什么时候回来,再回来时,老屋又变成了啥模样?风雨雷电、杂草、老鼠、蛇,是不是又合谋把老屋霸占?谁知道呢?没有人住,安们就是主人。
   风啊,你们慢些刮吧;雨,你们慢些刷;霜,你慢慢打;草,你慢些长;我的老屋啊,你慢慢斑驳,我的脚步,慢慢走。心呢,我的心裹挟在从稻场边吹来的一阵风里,慢慢飘远。
   我终将离去,书总会看完。
   阖上书页,我惶恐起来,有个声音在我耳边回响,“每个字写下去,就像一个人诞生,要有仪式感,不能随随便便,每一个字就像一个要活一辈子的人,不能让它白活,要一个字一个坑,每个字敲出来都要发出哐当一声脆响。”我是不是一个合格的读者?是否对得住那每一个咣当一声响的文字?莫见怪,莫见怪。
   慢读佳作,或在一个清明的午后,夕阳西下的傍晚,万籁俱寂的深夜;或在一个有风的日子,有阳光的日子,有雨的日子。独自一人,如品香茗般,浅尝慢饮,在时光里小坐,品文字之妙。有这样的光阴在等着我吧?
   我们终将回归现实的世界,作者说,“余下的世界,在我构筑小说中这些时,早已悄悄成形了,我已附带着大赚了一笔。嘻嘻,我还想个什么呢?”
   我本俗人,俗解世间事。大赚了一笔钱吗?哈哈,那就再俗一把,继续赚。
   祝小说大卖!

共 49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本好书的初闻,静等,相识,相知。等待的过程美,静下心慢慢来一次灵魂的邂逅,如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更美。深邃富有诗意的语言,灵动的思绪,分不清是因书的诗意描写感动,还是作者的优美感悟而感动。故乡的根与生命的根交融着永远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终其一生追寻的答案在哪里?也许是永远流淌在血脉中的一块田,一只羊,一只喜鹊,半间房……惟有坚实的扎根于泥土,才能开出最美的花,结最好的果。读得深,解得彻,悟得透。谢谢老师的芬芳文字,感谢对晓荷的支持,力荐赏阅。【编辑:萧垦】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萧垦        2020-04-25 11:28:51
  “诗意不是阳春白雪,不是不食人间烟火,我认为恰恰相反,真正的诗意,是能在平凡生活里过出来、体会出来的,是漾着生活的气息吐出来的芬芳,是能看见能摸着,能触碰到的。”老师的感悟真好!谢谢老师的分享。
2 楼        文友:萧垦        2020-04-25 11:46:19
  向老师学习,安静的读书,让我们的脚步慢下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
3 楼        文友:雷开艳晨曦        2020-04-25 11:52:21
  感谢编辑!遥祝春安!
   一本好书,我读之有感,文笔浅薄,写之有愧,作者见谅!
   一并感谢阅读的朋友们,敬茶!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