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新生】兄弟(散文)
一
凤凰广场的上空又飘荡起了欢快的歌声,被新冠肺炎病毒囚禁了三个月零八天的广场舞大妈,就像七十一年前,庆祝解放的秧歌队员那样载歌载舞,尽情欢唱。
在悠闲的散步人群中,有人推着一个轮椅,一边走,一边和着手里的小型电唱机,在沙哑地唱戏,听得出戏文的句子是《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的黑头戏。
轮椅上坐着个老头,六十多岁,他叫建华。他不到退休年龄,就成了偏瘫,脑溢血后遗症,连“挎蓝画圈”都不能了,只好常年坐着,至今坐轮椅的历史已经有七八年了。那推轮椅的男人比坐着的也小不了多少,看相貌就像一个模子里壳出来的一样,叫人怀疑这是不是一对兄弟。
是的,这就是一对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现在,弟弟使尽平生力气地唱包公,为的是让哥哥高兴,而哥哥则将一张大长脸扭在一边,现出一幅羞愧难当的神色,似乎在对以往的行为深深地自责与忏悔。
二
见华65岁,河大毕业,中学校长退居二线。弟弟见林62岁,文盲,终身未娶,眼见已过花甲之岁,仍是孤身一人。
见华姊妹5个,他是老大。
俗话说“长兄如父”,但见华却从未尽过“如父”的责任。且不说对于三个妹妹,他向来没有关心过她们的未来,就连眼前这个有点“差窍”的弟弟他也一向是漠不关心。
见华从小就聪明,上学后更是门门功课都是班上的前几名。
见华的父亲见四娃是个老实疙瘩,除了到队里干活挣工分以外,没有一点挣钱的本事与能力,因此见家在村里是个多子女贫困户。
好在遇到了文革期间的不交学费上学,才能使见华能上满小学上初中,直到高中毕业。
然而见林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见华上学之后,七口之家需要挣工分养活,见四娃就把见林留在家里参加生产队的劳动。这本来应该是老大的事情却摊到了老二的身上。
见林老实,干活不惜力。什么活儿都跑在前头,那年为生产队捋梿籽,他第一个上到树上。不小心踩着干树枝,从一两丈高的树上摔下来,摔了个脑震荡。
躺了一星期,醒过来后,以前的事情,好些都想不起来了。大脑常常断电,说话断断续续,奇怪的是,对于听过的戏词还能记得一字不差,偶儿哼它三两句还有板有眼的。
但不敢听他说话,三句话说不完就“嘿嘿”憨笑。人们说那是被摔“差窍”了。
见四娃说:“差窍也好,省得跟他哥争学上!我集中力量把见华供成。”
见华高中毕业回乡锻炼二年,被推荐为工农兵学员上了开封师院。毕业后,经过统一考试,被录取为中学教师。见家人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在重视学历的年代,本科毕业的见华被任命为中学副校长。几年后,校长退休,见华扶正。
三
成为中学校长的见华身价倍增,不费吹灰之力,娶了在公社计生办上班的褚妞子为妻。从此,见华过上了双职工的生活。
如果见华两口子能从工资中拿出一部分用于老家父母兄妹的生活,虽然不算多富裕,见家也属于村里的殷实户。
渐渐有人羡慕见家的光景,甚至有人张罗着为见林提亲。见四娃两口子当然高兴,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已的孩子早成家呢?那怕是个差窍儿子!
但见华却不同意,当父亲兴冲冲地赶到县城,就弟弟说媳妇儿一事跟他商量时,见华却说:
“憨子说啥媳妇儿!”
见华的媳妇儿褚妞子说得更不好听:
“给他娶媳妇儿还不是叫俺出血!憨子娶信球,将来再生个二蛋娃子,还不是坑住俺俩儿了?”
农村的习惯是谁有本事谁当家。老见家里就数见华两口子有本事。因此这两口子一表态,见林的媳妇儿就泡了湯。
四
在女方的家人面前,把见四娃父子说得一朵花一样,信誓旦旦,要为人家智力缺陷的女儿找个好婆家,到这里却热脸贴了冷屁股!这个好心的媒人可作住大难了。
幸好这个村里还有个“差窍”名叫宋科,也是那次从树上摔下来的。
宋科比见林小几岁,没有见林跑得快,就落在后面,见林上到树梢的时候,宋科刚上到第一个树杈上,见林从上面掉下来刚好蹭着宋科,所以两人就一前一后摔在地面。
宋科的脑震荡比见林的更严重。宋科的家境也没有见林好。父母早亡,跟着哥嫂生活。宋科摔伤痊愈后,哥嫂心疼弟弟不让他干活,把他送到学校。怎奈他什么也学不会,一连蹲了三级。看看个头太大,无法与小孩子们一起上学,只好回家。
国家开始扫盲了,哥哥又把他送到扫盲班,还是学不会,看来这辈子就是文盲的命了。
对于见林和宋科的情况,媒人都是了解的。但她却不知道见华对弟弟,竟然如此薄情寡义!只好把眼光转向宋家。
谁知媒人向宋科的哥嫂一提此事,宋家哥嫂喜出望外,憨弟弟竟然有人介绍对像!立即按照农村习俗安排见面、相亲、订婚、结婚,不到三个月就把新娘娶到了家。
这对憨夫妻也没有让人失望,三年两胎,儿女双全。
宋科夫妇虽然不识字,可都知道干活挣钱,不怕出力流汗。干不了轻巧活,就干粗笨的活。宋科在家里养猪,媳妇儿出去给人看孩子当保姆,两人天天两手不拾闲,不仅能把一双儿女养大,还供他们上学。
更让人意外的是,儿子、女儿都不憨。现在女儿己经大学毕业,考到县中医院上班,儿子正在实习,半年后就可拿到大学毕业证。
眼见这一对憨夫妇后半生有了依靠,哥嫂看在眼里,舒坦在心里。
五
老宋家的日子红火起来了,老见家的日子却越过越“趴窝”。
三个女儿相继出嫁,老两口也先后蹬腿上了西天。只有见林一个憨子守着五间老房子。
土地早已下放承包,见林一个孤老头儿自己种地,自己做饭,一人吃饱全家不饥,倒也自在。
家乡搞起了旅游,有人要买了见家老宅,扒掉建设农家宾馆。
见林说要一万,投资人说不跟这种人讲价,就给一万吧。
这事被见华两口子听说了,连夜驾车赶回老家兴师问罪,说:“这老宅属于咱弟俩的,谁让你当家,才卖了一万块?”
弟弟吓得两手揪着衣角,说不出话来。
见华看跟差窍兄弟也说不成,就改口说:“行了,卖就卖了吧,幸亏遇住你哥好说话,把我那5000给我吧。”
见林两手一摊,说:“钱大妹子保存着。”
见华大吃一惊,道:“什么,大妹子抢了先?她是想独吞啊!”
于是不敢怠慢,速速赶往妹妹家。
一顿大吵大闹之后,见华两口子终于拿到了他们应得的一份5000元现金。
六
见华突然得了脑溢血,倒在了课堂上。那年他才56岁,褚妞子55岁,刚刚退休,正迷上了广场舞。
褚妞子天天在家伺候见华,看得心烦,这才又想起了见林兄弟。
于是,开上大众越野,就把见林接到县城。她说:“见华是你哥,你不来伺候谁伺候?”
这不,褚妞子在队列中翩翩起舞,见林在一边引吭高歌,都是在让这位退休的中学校长高兴!
见华呀,你好幸福!
关键之时,还是兄弟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