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香】合唱纪律(随笔)
◎合唱纪律
在音乐学院观看职工合唱团的演出:熟悉的环境,熟悉的歌声,熟悉的朋友,熟悉的感动。演出非常成功,尤其是《大江东去》《小河淌水》《你的居所如此美丽》《黑龙江波涛》堪称经典(一大一小两老外)。只是《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天路》还没有完全达到曹丁合唱音乐会的水平,差距不是艺术水准,而是艺术感觉,或者说艺术风格(差别)。男声的整体实力稍逊女声。个别领唱的水平还有待于提高。中间加的歌舞表演有些掺水的感觉,稀释了合唱的艺术含量和观众的欣赏情绪。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这支合唱团的合唱纪律,这是他们的水平高出其他合唱团的重要表现和重要保证。它来自于二十年的传统积淀,也来自于马楠老师的训练特点,真是特别喜欢马楠老师,今天的一个拥抱更是那种结结实实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其实,当观众的感觉也不错,远看庐山更清楚更美丽。回来的路上给朋友们发去祝贺演出成功的信息,尤其强调:艺术至高无上,友谊地久天长!最后还是想重复一句:无论哪个合唱团,都要好好学习这支合唱团的合唱纪律,都要好好学习这支合唱团的训练质量,都要好好学习这支合唱团的指挥权威。再次表达我的友情和敬意!
本来单位又添烦心事,但是中午看蝈蝈,晚上听合唱,所有的烦恼便烟消云散了:)我说过,天伦之乐和天籁之声是当下黑人的烦恼之堤,快乐之源。再次感谢我的朋友们,在台上,他们那么好看,更好听。
◎一百年前
陪家人去医大一院,诊察后需要四五个小时等待结果,在哪等呢——医生是对症下药,黑人是投其所好,中兴大厦离得不远,可以去八楼吃午餐,可以在七楼看电影。可是坐到即将放映《泰坦尼克号(3D)》的一号厅里才知道,今天真的不是个好日子,那条被认为“上帝也不可能让它沉没”的豪华巨轮,正是在一百年前的今天撞上冰山,永远的沉入了北大西洋海底。还有一个巧合,十五年前是在老东北电影院看的这部电影,十五年后是在“新东北影城”重看这部片子。尽管都在太原街上,可现如今那个曾经留下了我们这一代人许多美好记忆的“东北电影院”已如“泰坦尼克号”一样,永远的沉入了历史的海底。一百年前后同演一部悲剧,十五年前后同看一部电影,我的目光同样落在露丝的年轻貌美和衰老沧桑上。物是人非,物是人非啊!所不同的是,当时看这部电影是视觉为上,如今看这部电影是听觉优先。从片头、片尾,特别是片中“船头飞翔”的主题曲《我心永恒》,到片子中的宴会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特别是沉船前那几位乐手演奏的经典乐章,真是美如天籁,动人魂魄。只是黑人的动机和效果没有完全统一起来:本想缓解一下患者的神经,没想到让人家眼睛红红的走出影院。还有一点点杰克遇见托尼的感觉:买电影票的时候被告知凭票可以免三个小时的停车费,可把车开出来的时候又被告知,这个优惠条件是在晚上,交钱吧,二十元整。也许今天真的不是个好日子。一百年前的冰冷海水……
◎南北温差
初到沈阳的翠儿母女真是挺有福气的。来的时候是晴天,大幅回升的温度让她们一出机场便打消了许多顾虑,何况黑人的车里暖风习习。第二天闲来无事,恰好可以在两面有窗的房间里尽情观赏漫天飘舞的雪花,也算弥补了南人北上却不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审美遗憾。第三天、第四天孩子考博,于是风停雪住,云开日出,这真是天随人愿哪,于是在昨天和今天都给翠儿发去祝福信息。昨天的信息是:“天气好,运气好!心态好,状态好!母亲好,女儿好!人安好,才是好!!!”今天的信息是:“又是好天气,再接亦再励。上午捷报来,下午中街去。兴隆逛百货,故宫祭八旗。老边饺子香,大帅府传奇。”
本来是想陪她们母女好好逛逛沈阳的,可这奇怪的翠儿硬是不让,包括日前听说她想去看昭陵,黑人说我陪你吧——司机兼导游,保暖亦保险。可她推三阻四,最后到底是独自去了风雪陵园。于是想到她们来的时候,为了不让我接,竟然戏言愚人,心中隐隐不快,晚上把这事说给月牙听。月牙的理解是,这正是南方人和北方人的文化差异,或者说是你和翠儿的不同之处。北方人希望客人越实心越好,南方人希望主人越省心越好;你喜欢热闹,为朋友从不怕麻烦,翠儿喜欢清静,最怕给朋友找麻烦。于是也便想明白了,就天气而言,是南热北冷,就处人而言,是南冷北热。但我还是更喜欢四不像那样的南方人当中的北方人。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