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暖】油桐记忆(散文)

精品 【晓荷·暖】油桐记忆(散文)


作者:一鸣蝉 举人,4396.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76发表时间:2020-04-30 11:24:17


   家里有一盏桐油灯,一直搁在窗台上,从没见拿来用过。
   据说,那是母亲陪嫁时带过来的。灯台是竹筒做的。灯提梁是竹篾弯的。灯台上架一铁盏,灯座上流满了油垢。显然,之前已没少用过。
   但从我记事时起,煤油已取代桐油。桐油的价格,远贵过煤油。谁还会用一盏桐油灯。
   我那时还小,对于桐油,只是听说,从没有见过。只知道,桐油是桐子榨的。
   最早见过桐子(籽),是我上学以后,一次夜晚在家里做作业,煤油灯忽然没油。有大过我的伙伴,不知从哪里弄来几粒桐子,对我说:“这个剥了点上,能照上一会儿的。”于是敲开桐子外面的硬壳,从里面取出一粒雪白的仁来,然后用一截细铁丝戳上,划一根火柴就点着了。点燃时果仁都冒着油,只是还裹着着浓浓的黑烟。我于是想,怪不得以前用桐油照明,原来一粒桐籽,都可以点燃很久。
   其实,对于桐子树,我是从小就见过的。村子对面的山脚下,就曾经栽着几棵。但栽下的年代不是很久,桐子树长得不是挺高大。
   小时候放牛、或者砍柴,我们来到山下,便爬到桐子树上玩。秋天里,桐子树上的叶落尽,地上的落叶铺了一地。树上的枝,光秃秃的。
   夏初的季节,桐子树上开满白花,一朵一朵,招人喜爱。花落去后,便长出一片片树叶来。
   桐子树是阔叶树种。这树叶,是我见过最阔大的树叶了。叶心形,足足有两个巴掌合起来那么大。所以有时候,我们就摘了树叶,卷成喇叭状(或漏斗状),然后掰几根尖刺,别在树叶合起来的接缝处,做成一个个喇叭形的容器。然后用这容器,舀了山上的山泉水喝。有时候摘了山上的刺泡,也用桐子叶卷了包了,带回家里。让父母也能尝尝。
   也有时候,有人会从山上摘些桐子叶回家,洗干净晾了,然后磨了米粉,用桐子叶卷了包了,做一顿米粉粑粑。于是搁锅里蒸了,山里人叫“桐子叶粑粑”。端午节的时侯,我们这地方没有粽叶,便有人摘了这桐子叶,拿回家包“粽子”。形状包得跟粽子没有两样,且一片树叶就能包一个“粽子”。
   春夏季节,桐子树发出新枝。我们便常常割了树上的嫩枝,在枝端留出指头长的一截,然后沿树皮划上一圈,让树皮剥离木枝。然后拿了这剥离后指头长的一截树皮,削去一端的外皮,削薄了,挤扁,含在嘴里,吹出长长的哨音。
   据说,早年时,曾有一支迎亲的唢呐队。那迎亲的队伍,在翻过一座山坳时,那唢呐的哨嘴忽然坏了,吹不出声来。那唢呐手正急时,忽然发现山坳处有一棵桐子树,于是灵机一动,对大家说:“走了这么远路,大伙也累了,就停下来歇会吧。”那些抬送嫁妆的小伙子,早已累得不行,一听就连忙响应。就在大家歇息的当口,他悄悄地走近山坳的桐子树,从树上割下一截嫩枝,用一柄短刀,做了个哨嘴。然后继续吹送着,将送亲的队伍迎回了家。不然,那将是一场多么令人难堪的尴尬。
   村子对面山下的桐子树,终是没能长成林子。许是土壤太贫瘠,许是没有专人维护。其实,那原本就是山脚下的一点荒坡地,只是队上时,见那空着,便随便栽了几棵桐子树。也许原本就没打算能收获桐子。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那几棵桐子树,就渐渐从我记忆中淡去。只是随着年龄的越长越大,我就越来越多的听人说起桐油。
   谁谁谁家又在打家具了,漆家具时用了多少桐油。谁谁谁家女儿出嫁,打了多少台“嫁料”(女儿出嫁时,娘家打制的陪嫁家具),都是用桐油漆的。这便是那个年代,男娶女嫁时的唯一攀比了。于是偶尔打听到有人家嫁女,便总会有人问:给女儿打了多少台“嫁料”,四台、六台、还是八台?倘听得是八台,那便是那个年代最豪奢的了。便有人四处传着话:那人家家底厚实,父母也舍得,女儿出嫁时,打了八台嫁料。
   其实,桐油不是最好的漆料。最好的漆料,应该是树漆,我们那儿又叫“真漆”。不过,真漆太昂贵。不管古代还是现代、或者当时,那都是一种奢侈,没多少人家能用得起。那漆具若从古代传留下来,便是“古董”。
   当然,还有一种更廉价的漆,那是一种混合漆,我们这儿叫“清漆”,漆在家具上没有光泽,容易退色。所以,用桐油上漆,那便是最讲究的了。
   桐油防腐、防潮、防木质受湿后的膨化和裂变。漆在家具上,光泽、透明而润腻。
   当然,那桐油的上漆,是有一定难度的。那桐油上漆之前,需要一定时间的熬制。熬“生”了,那桐油涂上去会渗透,没有光泽;熬“老”了(也就是熬过了),那桐油就会变成一团,涂抹不开。有些冷却后,甚至变成油团(凝胶)。所以,一般的师傅(木匠或漆匠),没有过三、五年经验不行。把握不了那火侯。
   那熬制好的桐油叫“光油”,一般只在那人家打制家具或“嫁料”时才这么讲究。而平常时候,人们打制些桶呀、盆呀什么的见水器具时,便只需在那上面涂上几遍桐油就行了。那只是为了防水、防潮、防裂变,越渗得透越好。
   那年,父亲要打一担水桶,便从外祖父家扛回一根杉木。水桶打好后,父亲说要买些桐油涂上。母亲说:“算了,那桐油太贵。”
   父亲说:“再贵也得涂呀,不然,那水桶一泡一晾的,三、两天就开裂了。”
   后来,父亲就买了两瓶桐油回来,黄澄澄的。那时候的桐油,是用用过后的五百毫升的吊瓶装的,一瓶也算是一斤吧。
   那水桶,一直用到我离开了家。
   在外面漂泊久了,我有时候就想:等我不再漂泊了,回到家里,我就在我家门前栽两棵桐子树,不为收获多少桐子,兑多少桐油,把日子“涂”得如何光鲜。也不为像孩提时,割了那树上的嫩枝,作一个哨嘴,把声音吹得如何响亮。我只希望能在盛夏季节里,摇一把蒲扇,于那桐子树的树荫下纳凉。或者,摘几片桐子叶,包一顿“桐子叶粑粑”。
   淡静、安详。

共 225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讲述了多年前家乡的桐子树和桐油。从作者的叙述中,我们不但了解桐子树,而且对于桐油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作者带着很深厚的感情叙述了家乡桐油的各种作用:桐油不但可以用来刷家具,而且也可以来桐油来照明。家乡那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桐子树和桐油却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亮色。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越发怀念家乡的桐子树。此文表达了作者对桐子树的无比喜爱之情。感谢您对晓荷社团的大力支持,祝创作愉快!美文推荐赏读,欢迎继续投稿!【编辑:张爱珍】【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509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张爱珍        2020-04-30 11:25:39
  感谢您赐稿晓荷,遥祝安好!
回复1 楼        文友:一鸣蝉        2020-04-30 13:04:13
  谢谢编阅。遥祝远安!
2 楼        文友:聆雨        2020-04-30 13:01:24
  记得我们小时候,捡它去榨油,以前山寨里的木房子都需要刷它防潮防蛀,以前父辈编箩筐,会用它在生产中用来起到润滑作用,现代工艺竹木制品也少不了它用来光滑表面,防潮。
回复2 楼        文友:一鸣蝉        2020-04-30 13:12:21
  是。不过我们那儿自小时候见过几棵以外,就再没有见过了。祝安,问好!
3 楼        文友:萧垦        2020-04-30 13:51:49
  家乡过去桐树也很多,现在几乎看不见了,老师的文章浓浓的乡情,欣赏了!
回复3 楼        文友:一鸣蝉        2020-04-30 14:08:03
  谢谢临读。遥祝远安,顺致文褀!
4 楼        文友:何叶        2020-04-30 18:05:30
  又读蝉老师佳作,老师的文总是那么朴实有感情。非常好!学习!
何叶
回复4 楼        文友:一鸣蝉        2020-04-30 19:05:19
  谢社长垂顾。奉茶……
5 楼        文友:何叶        2020-05-09 22:21:26
  恭喜恭喜精品!期待更多精彩!
何叶
回复5 楼        文友:一鸣蝉        2020-05-09 22:31:37
  谢谢你深夜还在关注。祝安!问好。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