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近体诗临屏讲座(赏析)
大家好,今晚又到了梦笔诗社导读时间了
春天悄悄离去,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从草木皆兵中到回归正常的生活,不知不觉又是夏天到了。
岁月是如此恍惚,流逝的事太多太多,喜欢写诗的人,总是用诗记忆生活的点滴。于是,诗人笔下的主题会随着季节的变迁而跟进。
今晚,让我们来一起欣赏两个诗友的作品。《望兴安岭杜鹃花》《谷雨》,都是应时诗作。
导读一:《五绝·望兴安岭杜鹃花》
回身改路途,任鸟隔云呼。
不敢一人入,山深花太姝。
这是一个平起入韵式五绝。说到五绝,许多人是怯步的。
原因是五绝真不好写,怎么才能在短短的20个字里完整地勾勒出画面,给读者呈现你的思想,确实是诗词文字组织里的一个技术活了。
这首五绝,无一字是生僻字,通俗易懂,却入情入味。整个诗,你只须解决姝字的含义,意境便一目了然于心。
我们来读起句:回身改路途。这里用了开门见山的写作方式,看似突兀,实则自然,因为立意是《望兴安岭杜鹃花》,交待得很清楚。所以读者在这里直接了当的被带入了主题,也就是能感觉到诗人在兴安岭看杜鹃花过程中的一个动作。
我们继续来欣赏承句:任鸟隔云呼。意思紧扣上句,我们来把起承二句连起来读:回身改路途,任鸟隔云呼。因为不继续往前走了,所以任云那边的鸟儿怎么呼叫我也不过去了。这里“任鸟隔云呼”很灵动,感情丰满,把鸟拟人化,比兴手法纯熟自然,鸟儿像一个好客的山中朋友,吱吱喳喳地叫唤着来人,几个字,就给读者充满了无限想像。
再看转句:不敢一人入,意思浅白,无须解释。这句平仄是“仄仄仄平仄”,属于孤平。这里说一下五绝或五律仄句的平仄问题,这句就是典型孤平,但这里孤平是合适的,古今习惯约成,不犯格律平仄问题。至于韵句孤平,五言律诗里则尽量避免。
看尾句:山深花太姝。姝字指美好,也指美丽的女子。转结连起来读:不敢一人入,山深花太姝。意思还是很直白的,甚至都不用解释,但是诗人给予读者的想像空间是无限大的。花很美丽,为什么不敢一个人走进花丛深处观赏呢?原则上似乎说不通。但细细品味这个姝字,也指美丽的女子,还有作者通篇所表现出来的意境,是不是又很自然了?原来,作者把满山的杜鹃花比成了美女,所以怕羞不敢走得太近观赏。
总的来说,这个五绝写得很有情趣,用简单的字,直白的语气,给读者以回味无穷的意境。铺垫转结都很自然,通篇章法有序,笔力见功。
导读二:《七律·谷雨》
光影收春藏画卷,绵柔细雨正堪怜。
参差碧树舒新叶,络绎黎民耕玉田。
鸟语尚能招我醉,花开曾几为谁妍。
相看南北连佳色,共赏祥和万里天。
这是一首仄起不入韵式七律,主题《谷雨》。谷雨是清明过后的一个节气,春天最后一个节气,也是春夏交接的一个时间点。谷雨来临,雨水增多,万物生长就旺盛起来,也表示夏天就来了。
我们来看首联:光影收春藏画卷,绵柔细雨正堪怜。首联首句很好,把春天收起来藏进画卷里,尾句个见则感觉跟进的意思稍弱,特别这个怜字,来得很悄无声息的突兀。这也许是作者本人的感觉吧,作为读者,我也无所揣测了。但诗终究是给人读的,所以尽量在词类的生活与情感的合适性上择用为好。
来欣赏颔联:参差碧树舒新叶,络绎黎民耕玉田。对仗工整,给读者呈现一静一动的不同视角。这颔联,意象上很流畅与自然,参差对络绎也是非常的细致到位,从这些词性上的选择上可以看出作者有很好的文字功底。但这联的个别字则有待商榷了,如尾句“络绎黎民耕玉田”,这里黎民的黎字,个见有失自然。黎民是天下百姓,很广泛的含义,而耕田的是农民,这句应该用村民或村农或许更贴。
颈联:鸟语尚能招我醉,花开曾几为谁妍。这联对仗首词:鸟语对花开,鸟语即鸟的语言,鸟的声音。鸟语,大部分人应该都会看作主谓词组而并非偏正词组。如果这里拆开解释语字作动词用指说话,这句意思感觉有些牵强了。
尾联:相看南北连佳色,共赏祥和万里天。个见尾联意境还是比较平常,并没有太多给予作品好的想像,或者给读者呈现什么比较有广度的意思,或者有升华的空间。
一首诗收结是重中之重,收得好能提升意境的想像空间,能拓宽读者的思路;收得平常,则会让读者有索然无味之观感。
总结这首七律,句子流畅自然,意境布局合理,在一些细节上的处理都是可圈可点的。
个见还是欠些用词用字的凝炼,和收尾随意些。
这就是今晚导读的所有内容,以上均为个人见解,不当或不到之处有请各位诗友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