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浪花·感动】忆立夏(散文)

精品 【浪花·感动】忆立夏(散文)


作者:李湘莉 举人,5089.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77发表时间:2020-05-13 06:06:59

【浪花·感动】忆立夏(散文)
   一
   昨日收到朋友祝福“夏祺”,立夏了么?我简直不敢相信日子有这么快的脚步,下意识点开日历,“叹浮云苍狗,忽而又今夏”两句诗跳出,真是如庄子所言,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忆起孩时的立夏,我有太多美好的记忆,那是无声岁月的真实痕迹,打开来看,是一帧乡村生活的水墨长卷,是繁花正艳的诗卉,是岁月可回首的温暖意境。虽去日不可追,但那些画面犹可回忆。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干支历四月的起始。“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立夏,除了对农事上的重要指导作用,还流传下来各种有意思的习俗。
   记忆里,立夏是我们小孩子在那“青黄不接”日子之后最盼望的一个节日。节日那天,有吃鸡蛋和米粉肉的风俗,更搞笑的是早饭后,还会玩“斗蛋”的游戏。现在想起,心里仍然充满着无限的快活与幸福。
   每年的立夏时节,正是莳田打紧时,可农人不会怠慢属于岁月的节日,那怕生活无法尽善尽美,他们也要用心去触碰光阴赐予的美好,哪怕在岁月的薄凉不均里也要放逐一场流年的清欢,不辜负,不蹉跎,在清苦中拾捡一朵温暖,轻和岁月的节拍,吟唱着日子的诗。
   例如,割一刀猪肉,也都要享受吆喝着的美妙感觉,更喜欢借机相聚,将人情的生疏变成促膝的熟稔。
   生产队里总有几家农人提前养好了一头大肥猪,在将近立夏莳田正忙之前,猪户人家便嘴叼烟卷,腋下夹一把长柄伞,挨村挨户去订肉。那时,猪户人总喜欢站在我们村头的那棵大柿子树底下,对着在农田里犁地耕田的村民吆喝着:唉,我家立夏有猪杀,没订肉的来订肉。农人听到吆喝,纷纷勒牛停犁,对着村头柿子树底下的猪户扯着粗厚的噪音回应着:我家还没订肉,帮我记下数哩,我要两斤。报完数的农人接着只低着头,认真地看着脚下的犁沟,一声声呵斥着疲惫的牛。这个农人,绝对是在赶“工夫”,眼看秧苗已长高,插秧的日子掐指可数,得抓紧时光,多犁几垄。也有几个性子不温不火或是热心“好玩”,或是想让牛儿歇息一会的农人,停犁卸丫,打牛上岸,任牛儿拖着牛绳在田埂上啃着溅满水渣的青草,自己干脆带着一身的泥巴,三五两步来到村头柿树下,与猪户聚在一起,一把掀开头上那顶泛着汗渍、早已油光发黑的草帽,一屁股坐在柿子树下。猪户早已递上了卷烟,随便掏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几张满是皱褶、卷着角的“小字本”,一支不到二寸长的,像被狗啃了的黑色铅笔头,歪歪扭扭地记着“狗子”三斤,“五狗”二斤,“懒痢”一斤半……柿子树底下,环境也算不上优美,农人越聚越多,有扛着铁锹的,有肩背牛丫、手提笼嘴套赶路的……由于农人的那份淳朴,诚挚,却成了大伙眼光最“繁华”的地方,大家谈笑风生,声音清脆悦耳,飞上柿子树的枝头,都可以与雀儿媲美了。乡村新鲜事是没有的,而这些平凡的杂事却给村里人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乐趣。
   我常常想,订猪肉,也是农人最原始的计划经济,精打细算,就是想把日子过得充裕一些,也不失美好与奢华。
  
   二
   为立夏,村里的农妇也有打算,早已相约。她们在自家里的米缸里取出几升,粘米糯米各半,掺和在一起。我看见妈妈还扔上了几片风干的橘皮,就着灶膛里用稻草燃起了温火,来回在锅里翻炒,米粒在锅里欢快地跳动,发出“噼噼啪啪”颇具韵律的节拍。不一会儿,米粒油光水亮和着橘皮泛着暖暖的微黄,散发出特有的香味,妈妈快速用锅铲铲出,盛在早已洗净晾干的簸箕里,就等着邻居相约一起去来把米变成香喷喷的米粉。
   隔壁张婶端着米在我家门口吱一声:禾妹子,一起去“对下”“打对”吧。“对下”是我们家乡话,就是磨坊;“打对”就是用脚反复踩方木一头,起敲打作用,直至大米粉碎。我妈妈“唉”一声,走进橱房,端着炒香的米,迈着轻快的步子,径直去了“对下”,大家一起把米倒进石臼里,我妈妈和张婶手扶横杠,一人用一条腿踩在一根大方木的一头,使另一头高高翘起,两人同时轻轻一松脚板,方木落入石臼里,敲打在大米上,发出“咚”的声音。石臼旁蹲着胡婶,趁方木翘起的那一秒,用手伸进石臼,搅动大米,使大米均匀受力,每一颗都成为雪白的米粉。“打对”的人“嗨吆嗨吆”喊着带有韵律的号子,方木一上一下,“咚咚咚”,应和着传出浑厚的声音。蹲在石臼旁搅拌的胡婶伸手搅拌时,灵活得像蜻蜓点水,一上一下,富有节奏。她的手又像胡蝶儿,翩翩能舞。我们几个在“对下”一角忙着用细枝挑逗“沙猴子”的小伙伴被那富有节奏的音律,吸引了过来,放下“沙猴子”,丢了树枝,一窝蜂地涌到大方木的一头,也要把小脚踏上,跟着大人一起喊起了“嗨吆嗨吆”的号子,大人腾出一只手,扶着我们一起一上一下“打对”。孩子们不懂规律,该松时还踩着,方木敲打的节拍被打乱,搅拌的人就不好把握了。大人们本想叫开孩子,可看着孩子们“嗨吆嗨吆”地叫着,脸儿露出像花儿一样的笑容,只好摇摇头,也跟着笑得像花儿样继续踩着大方木,只是多了一道工序,她们偶尔停下方木的敲打,用根木丫支起敲打这头的方木,伸手多搅米粉几下,然后松开木丫,重新敲打。“嗨吆”声、“打对”声、孩子们的欢笑声,组合成了一段祥和悠扬的旋律,旋律穿过“对下”的瓦片,随着风儿萦绕在乡村的上空,寂静的乡村仿佛被点亮,洋溢着快活的气氛。经过方木反复敲打,米粒全部成为白花花的米粉,大家停止了“嗨吆嗨吆”声,七手八脚忙着从石臼里掏出米粉。米粉不用秤称,你一碗我一碗,多点少点不计较,大家高高兴地端着米粉回了各自家里。就等着立夏的那一天蒸香喷喷的“米粉肉”吃了。
   在农妇的心里,“打对”的快乐与吃米粉是一样的,不可少。或许,她们吃的时候还有“打对”的旋律响彻在耳畔。我更相信,米粉的芳香,是打出来的,劳作总是很美,往嘴里扒拉米粉的时候,婶子和妈妈的笑声总不断。
  
   三
   古老的乡村流传着一句谚语:“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为了不耽误多插立夏秧,在立夏的前一天,爸爸会加班加点把要插秧的那几丘田全部耕耘好,让妈妈头天就拔好秧苗,天一亮就插入水田。母亲还有匀出时间,好好为家人准备一顿“丰富”的立夏饭。
   立夏那日清早,妈妈去水田里插秧,爸爸则去杀猪人的家里取回猪肉,收拾妥当,切成三指宽的大小,盛在一个绿色的塘瓷大碗里,撒上盐花,切点姜沫,倒上事先准备好的米粉,用手搅拌均匀,搁置于碗柜中,滋养味道,等到前半晌时,爸爸便抽空回来蒸米粉肉。
   立夏这一天,全村的大老爷们在水田里,一手扶着犁铧,一手举着竹鞭,呵斥着牛儿前行,眼睛偶尔瞅一眼日头,偶尔也会对着牛儿半开玩笑半举鞭:走哩,快走上几圈哩,要回去蒸米粉肉喽。每当此时,田里像炸开了锅,农人们一边干活,一边你一句我一句开着玩笑,搭着腔,充满着各种欢笑、忙碌、嘈杂的,更多是奏着一派祥和的音。
   质朴的农人不会因为生活充满艰辛,而沮丧着脸,而放弃享受生活的乐趣。也许他们更懂得生命的苦短,永远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做事,维持着像孩子一般纯洁的心灵,制造出生活的乐趣。
   我想,一碗米粉,几片肉腥,在很多人眼中,算不上美食,可在农人心中,和着对日子的虔诚,普通的食物,也会散发出芳香。
  
   四
   在南方,立夏以后的日子也难耐,暑气上升,寒热对流,身体不能一下子适应,我小时候就经常犯“疰夏”。住外婆家时,蹦蹦跳跳地缠在外婆跟前,偶尔也遛出去跟村里的小伙伴逮知了、捉蝈蝈。如果我不爱动了,懒懒地睡在正厅方桌旁那条宽宽的长凳子上。这时,外婆就会跑过来,伸出温柔的手,轻轻摸着我的额头,试试体温,如果发现我有发烧,外婆准会一把把我抱上床,嘴里嘟嘟囔囔的“埋怨”我妈妈的话,嚷道:就知道干活,不懂什么要紧,什么可缓。其实我心里知道,妈妈对我照顾很好,从来都没忽略我,是外婆对我爱得太深了。外婆安顿我,要我好好躺在床上,然后转身急急忙忙地在抽屉里拿了几个鸡蛋,迅速磕开一个洞,掀开我的衣服,把蛋清滴在我的后背上,用手触摸着鸡蛋清,在后背慢慢地匀开,再轻轻地从上往下捋。反复地捋着,擦拭着,蛋清变成像肥皂一样的白泡泡。不一会,外婆从我背上清理干净白泡泡,嘴里嘟囔着:这个妹子,怎么这么重的“寒气”呢!外婆的语调带着哭腔,脸上爬满了阴云。接着重新磕了一个鸡蛋,重复着刚才的那一系列的动作,直到用完三个鸡蛋,背上的泡泡才逐渐变少。以前我曾听外婆讲过,越是白泡泡多,证明“疰夏”严重,要搓着蛋清没有白泡泡出现为止,证明“寒气”出来了,方可停下。外婆找来几张大草纸,敷在我的后背,嘱咐我不要动,在床上好好睡一觉。
   每次我“疰夏”,外婆都会用鸡蛋清帮我擦拭,美美睡上一觉,必将好转,我已不知是什么原因蛋清能治“疰夏”,也许是蛋清具有清热解毒的功能吧。那时,我特别崇拜外婆,觉得外婆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人,有外婆在,我什么都不怕。
   乡村有一种说法,“吃了立夏蛋,热天疰夏难”。疰夏,从医学上来讲,是因暑湿之气外侵,困阻脾胃,或暑热耗伤正气。其实就是天热,有了中暑的先兆。一旦疰夏,人会乏力倦怠,眩晕心烦,恶心胸闷,四肢无力,精神蒌靡,头冒虚汗,伴有低热。一般老人和小孩,体质虚弱的人容易“疰夏”。
   所谓“安于日子”,可不是一句空话,需要多少生活的智慧,只有一家人温暖相守,才有安宁。
  
   五
   为了让我少犯“疰夏”之苦,妈妈相信“吃了立夏蛋,热天不疰夏”,每年立夏时,一定要准备好鸡蛋和鸭蛋,让全家人吃上“立夏蛋”。平时家里的鸡蛋、鸭蛋要攒着变卖换钱贴补家用,只有家里有篾匠、木匠做工,或是来客人了,妈妈才会舍得煮鸡蛋,可立夏这天,妈妈出奇的大方。
   乡村流传立夏饭要有“十八子”的习俗,“十八子”大概就是要十八种带“子”的食物,如葱子、蒜子、鸡蛋子……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立夏饭的“十八子”是很难凑齐的,但这鸡蛋子,妈妈怎么也不会少。妈妈来到卧室,小心翼翼地打开柜子里的抽屉,像取宝贝一样,谨小慎微,生怕一失手,就摔个粉碎。在妈妈内心深处,这碎的不是鸡蛋,是妈妈的心,是全家人这一夏的健康,是妈妈对全家人美好的期盼。妈妈心里默默数着,数着她美好的日子。妈妈找出过年写对联时剩下的红纸,细心地在水煮鸡蛋的外壳上涂抹一番,让一颗圆溜的白鸡蛋顿时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彩蛋。
   在我眼里,我的妈妈是一个愿意时常保有寻觅美好感觉的心的女人,不论是生机盎然或枯落沉寂,她都能制造出美,那美,原不在事物了,而在感觉,在心灵。
   “丰富”的立夏饭煮好了,妈妈怀着一颗对日子无比敬畏、无比虔诚的心,来到正屋大厅的香案旁,供上茶饭,点上三柱香,朝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拜拜,放响一挂爆竹,烧上纸钱。妈妈嘴里念念有词,祈求着菩萨或神灵保佑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保佑全家人健康平安,子孙后代兴旺发达。
   乡村里还流传着一句谚语,“吃了立夏子,雷公打不死”。作为习俗,吃立夏蛋又与雷公雷神有着密切关系。鸡蛋圆溜,象征一家圆满,吃立夏蛋,能祈祷夏日平安。人们面对的将是雷雨变得非常频繁的酷暑苦夏,为自然天灾和身体亏损而生不安。质朴的农民心怀无限虔诚,用这一整套“以形补形”的仪式,达成平安无羌的愿望,从中消除着心中的不安。我想,这既是朴素的农人对自己辛苦劳作的犒劳,也是对身体强健,无病无灾,平安幸福的一种美好的寄托。
  
   六
   吃罢早饭,孩子们三五成群,怀揣鸡蛋,来到晒谷场上。晒谷场上地势平坦宽阔,平时就是孩子们的乐园。大家掏出鸡蛋,我的鸡蛋红灿灿,小伙伴们投来羡慕的目光,此时,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比吃了鸡蛋还美。大家找一块干净的地方,趴在地上,开始斗蛋游戏。蛋分两端,稍尖的为头,稍圆的为尾,蛋头对蛋头,蛋尾对蛋尾,来回相撞,破者为输,最后胜出的就是“蛋王”。
   如今,这样的游戏,在孩子们看来简直太可笑,其实,游戏是一种心情的释放,那种快乐,未必就少于当下的什么手游之类的。即使是蛋碎而失败,孩子们也认为是大吉大利,是敲开了一个美美的夏天,每个孩子都是名副其实的“蛋王”。
   孩子们开始“斗蛋”游戏,声音如潮一样翻滚,笑声成串,不绝于耳。顿时,村庄的上空就像过节一样,空气中有一种愉悦和祥和的气韵在流转和飘散,只是看不见,摸不着。我相信这种气韵能冲淡着人们的辛苦。农人们坚信“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的说法,总是冒着难挡的酷热,在水田里劳作,谁也舍不得去树荫下休息片刻,连喝杯水的时间也不愿腾出。他们“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和卖炭翁的“愿天寒”一样,这种“反常”,正是农人的真实生活。如果没有对农民生活深入的了解,我们是不可能由衷地理解农人这种“反常”心态的。
  
   入夏的温暖,日子的甜美,农人的笑声,孩子的顽皮,同时点亮了一年又一年的立夏时光,即使凉薄的岁月也有了温度。隔着时光的距离,点点滴滴都是无以复制的美好。今日,我蓦然回首,感觉立夏就是一串串紫藤花在燃烧,氤氲着岁月的幽香。
   我在城市生活,那日,做了一个梦,妈妈敲门,端着一碗喷香的米粉,笑盈盈的。
   岁月不冷,立夏就暖。日子丰满,情怀不减。最美的回忆,在立夏。
  

共 522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每个季节都是一首歌。立夏,是繁荣的开启,是温度的升华,更是一曲生活歌谣的领唱。作者追忆立夏的点点滴滴,写成温暖的乡俗乐曲,吟唱着曾经的日子,表达着爱时光,爱节令的变化,爱人爱家爱天地造物的美好情感。一则“夏祺”的祝福,勾起了对一个季节的回忆。在立夏日,小孩子斗蛋,大人们正准备杀猪,吆喝着订购猪肉,山野里回响着日子的快乐。女人们相约舀米“打对”,雪白的米粉,在“打对”的杆子的一起一落里诞生了,美好的日子就是这样在立夏日被升华到一个崭新是的高度。大老爷们在农田里劳作,收工了,捧着米粉碗,畅想着日子,赶牛的鞭子都充满了柔软的味道。想想立夏时,作者小时候总是“疰夏”,外婆用那些土方驱寒疗疾,充满着对外孙的爱。大概作者的“疰夏”,就是我们胶东一带所言的“苦夏”吧,看描述的情形很相似。一颗慈母心,一副“十八子”的爱,不仅仅是数字的吉利,更是爱的赞歌。孩子们的“斗蛋”更是将立夏的节令推向了高潮。这篇散文,很有立夏的温度,那些农事和农人对立夏节令的敬重,立夏日子里的民俗民生,都充满了暖意。这是江西井冈山一带的诗意立夏,当年革命的火种从井冈传播,如今,立夏的暖意从那里传导到江山了。从总体看,文章不求奢华,朴素为务,给人以温热的情怀感染。所叙事情,都是立夏的习俗,但却是生动的故事,并非是来自地方志的传记,有着鲜活的力量。一个季节的歌谣,动听的不仅仅是节令的蝶变,还有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富于智慧充满浪漫的乡亲亲人。文章在无华中透出诗意,在诗意里填满生活,如水乳交融。恰当地引述了当地关于立夏的谚语俗语,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使文意更加精粹。文章情感朴实而真挚,对生活的感悟颇多看点,读来耳目一新。民俗与情怀,故事与乐趣,都相融而生,读后,如饮井冈浓茶一杯,若喝禾河赣水一碗,乡土在字里,情感因夏而浓。力荐佳作,也让我们的立夏多些文学的韵味。【浪花诗语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513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5-13 06:09:33
  立夏的歌儿,婉曲缠绵,诉说着这个节令的故事,表达着不一样的温暖情怀。请欣赏佳作《忆立夏》。感谢投稿浪花,期待佳作连连。问候作者夏祺。若有打对的米粉快递一碗来好吗?感谢。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5-13 06:45:34
  编按太绝,就是一精干的诗篇!有一种“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的无比亲切感!而君不从故乡来,也知故乡事,那会让人产生怎样美妙的想法呢?太好!辛苦了!敬井冈浓茶一杯!
2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05-13 07:53:50
  读湘莉老师的《忆立夏》,我感觉哪是回忆,简直是在给读者放一部夏日里的乡情连续剧。通俗,特色,有趣,温馨,热烈。既有独特的风景如画,勤劳朴实的农家乐,更为诱人的就是湘莉老师家乡的美食文化,真有边欣赏美文,边有垂涎欲滴为感觉。风景独好,立夏热闹非凡。男人田里插秧劳作,杀猪贺夏,女人“打对”米粉,蒸制传统的米粉肉。更是乐坏了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吃着美食,玩着彩蛋,逮知了,捉蝈蝈。就是儿时的调皮的作者得了“疰夏”,在外婆的爱抚下都显得如此温暖有趣。湘莉老师家乡的立夏时节,无疑比我们北方的年还热闹,简直就是个美食节啊!真让习之羡慕嫉妒恨啊。习之明年特邀怀才老师去江西湘莉老师家乡度立夏,享受那米粉肉的醇香和那玩彩蛋的乐趣,如何?
回复2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5-13 09:25:14
  能来,太好!湘莉一定亲自炒米“打对”做上香喷喷的米粉肉,彩蛋,管够,正宗乡下土鸡土鸭蛋。然后,舀上一飘赣江水泡上甜又香臼井冈山的大
回复2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5-13 09:27:52
  能来,太好!湘莉一定亲自炒米“打对”做上香喷喷的米粉肉,彩蛋,管够,正宗乡下土鸡土鸭蛋。然后,舀上一飘赣江水泡上甜又香的井冈山茶叶,登上井冈山赏杜鹃,可好?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5-13 08:18:19
  16年前,我曾经出差南昌,在以排档吃过江西的米粉,没有对比,不知心里老师母亲做的米粉怎么样,应该是更地道吧?我吃米粉,有辣子就好,味道出来,头上冒汗。是这个感觉吧?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5-13 09:33:23
  怀才老师在南昌吃的是粉条,如果喜欢,湘莉愿意亲自下厨做上一碗,让老师吃上地道的味。说到粉条,湘莉还有故事,哪天细细道来,精彩不精彩那先不管。
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5-13 08:35:19
  疰夏,中医指发于夏令的季节性疾病,症状是微热食少,身倦肢软,渐见消瘦。据考证,正是我在编按里说我们胶东一带所言的“苦夏”。疰,读若“伫”。
怀才抱器
回复4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5-13 09:43:58
  是,是北方说的苦夏,也可以说是“发痧”。“发痧”好可怕,没人扶着就要倒地,我小时候经常犯。现在想想还怕,不过那蛋清搓拭还真管用。
5 楼        文友:雨中太阳        2020-05-13 09:59:31
  再读湘莉姐美文,感觉特亲切,尤其是看到里面的一些美食,又勾起我想回老家的欲望了,要知道我可是个吃货哟。立夏时吃粉蒸肉,记忆尤新,那浓浓的香味到现在还让我回味无穷。太阳祝湘莉姐夏怡宁安!
女人不仅要丽质更要励志!
回复5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5-13 10:05:50
  用“五花肉”做米蒸肉越好吃,咬一口没牙齿,油而不腻,唇齿留香。要得就是这个味,回吉安,来吃米蒸肉,哈哈哈
6 楼        文友:圈圈是句号        2020-05-13 10:11:33
  工作之余,窗外微雨后的天气,读老友《忆立夏》如同亲身经历。桩桩件件的事情好像陪伴老友身边参与进去。渐热的辛苦劳作中有了孩子和美食的参与才有了欢乐和甜蜜。国日子可不就是苦后才可以察觉到甜吗。文字里我品读出了我的生活里没有的软糯和淡淡的甜米味。
随性而活,性如流水
回复6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5-13 10:30:13
  那时候的日子虽然苦,但感觉幸福的心比较敏感,偶尔的一块米粉肉或一个蛋都是满满幸福的体验!我隐约有点为现在的孩子担忧起来,他们简直快丧失体验幸福的能力!感谢老友!
7 楼        文友:岚亮        2020-05-13 12:36:37
  老妹子文思泉涌,写技炉火纯青,夏天乍到,夏文便信手掂来。通篇洋洋洒洒,字字珠玑,妙趣横生。遗憾的是,没看到粉红色的回忆,哈哈!超赞!
回复7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5-13 14:20:11
  夏天夏天悄悄过去,留下许多小秘密,压心底压心底不能告诉你……哈哈,老哥,你的一言,你的一语,老妹悄悄的写在日记里,温暖了我的心里,多年的夏天把你回忆,哈哈哈
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5-13 15:50:29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可看看湘莉老师的立夏,带来的是喷香的米粉,不一样的解释,给这个夏天涂上了生活的色彩,好美。
怀才抱器
回复8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5-13 17:22:30
  一声“夏祺”寻旧梦,梦里点滴皆为情。可惜湘莉笔浅难于见纸端,今日丑媳妇儿见公婆,露相了,哈哈哈,管它,就这样。
回复8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5-13 17:58:59
  一声“夏祺”寻旧梦,梦里点滴皆为情。可惜湘莉笔浅难于见纸端,今日丑媳妇儿见公婆露相了。哈哈哈,管它,就这样。再谢老师不嫌不弃!拥抱一下吧!
9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0-05-14 09:50:14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是一帧乡村生活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卷繁华正艳的山居夏景诗,是一本回首岁月的温暖回忆录。纯朴的山民们热情呀,端来了芳香扑鼻的米粉,还有那让人垂涎欲滴的粉肉,可惜梅骨到访来迟,都被怀才老师、岚亮老师和习之老师吃光了吧?没事!梅骨不会怪罪。选一个良辰吉日,组团前往这革命的圣地,亲自动手,割猪肉,磨米粉,享受吆喝着的美妙感觉,再让牧童奏响一曲暮归的竹笛,放逐一场流年的清欢。那个场景一定充满了烂浪漫和诗意。湘莉老师以为如何?祝贺湘莉老师精品迭出,精彩继续。原谅梅骨迟到的祝福。奉茶三杯,问候夏祺!
回复9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5-14 11:31:20
  梅骨老师你太客气了,能来留墨鼓励,乃是湘莉三生有幸,如果你能和怀才他们几位老师组团前来井冈山革命圣地一游,湘莉一定盛情款待,
回复9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5-14 11:37:18
  梅骨老师你太客气了,能百忙抽空留墨鼓励,乃是湘莉三生有幸,如果你能和怀才几位老师组团前来井冈山革命圣地一游,湘莉一定盛情款待,米粉肉,咸鸭蛋,还有井冈绿茶,井冈翠竹的嫩笋一并奉上,十里长廊的杜鹃风景独好,湘莉站在赣江堤岸,翘首以待你们的盛情到来。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