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堂伯父的情怀与爱(散文)
我正在家里吃饭,突然听见,在我家的牛圈里发出一种“嗖嗖”的声音,这声音很熟悉,像是一种解开牛绳子的声音。
我推开了门,走了出去,果真看见堂伯父解开我家的牛绳。他看见了我,笑眯眯地说,“吃好饭了没有?”
“嗯。”
在路上,我们赶着牛,牛走的很快,已经习惯性的。到了中午,牛的肚子已饿扁,天天如此,畜生的东西也了解主人的生活规律。
牛不分青红皂白,哪里有岔路口,趁主人的不留神,牛便偷偷摸摸闯进里去,啃到了一撮青草,挨到主人的鞭子它心甘情愿,停停走走。
赶牛的人走在后头,牛走在前头。我家的牛和堂伯父家的牛经常放在一起,日久生情,感情相惜。可是,走到了一条路,你争我斗仍然存在,时不时互相发出“甫甫”的怒骂声,甚至用犄角推开对方的牛。
“别打架,赶快走。”
堂伯父在身后背着小背篓,黝黑黑的皮肤,中等的身材,一双亮晶晶的眼睛。走在小路,一阵轻风吹来,舞动了树叶,凉透了心里。
农村人喜欢种橡胶树,这种树成本高,家有一两亩地的橡胶树,经济生活不愁吃、不愁穿,吃香喝辣,过上一种人上人羡慕的小康水平生活。
下雨过后,人们开始在自己的破地挖出一个坑,四四方方形,下了树苗,等到了四年过后方可收成。过程要注意管理、施肥、打农药、水的利用等等。破地的周围边得扎结结实实,要不然放牛的人不看好牛,牛会硬闯进去糟蹋橡胶苗。
沿着一条乡间得小路,旁边人家种了层层密密的橡胶林,有树的地方就有起风;有树的地方就有阴凉,安安静静的路上,听见牛哗哗的脚步声,以及橡胶园里散发果子的裂开声,“哒”咔嚓一下,裂开的核皮掉在地上。打破了炎热的天气,打破了人静静走在路上的心里。
把牛赶在了田间,有人的时候,牛听话似的安安稳稳啃青草,一动不动,等主人不注意它的时候,它们便开始东张西望,寻找机遇逃跑。我和我的伙伴放牛的时候,经常把牛丢失,原因在这。我们顽皮不听话,到了河边不管三七二十一直奔了过去,急急忙忙脱光了衣服,企鹅一样光溜溜跳入水里。从中午一直玩到了下午,牛怎么不走丢才怪。
牛也是一种有灵感性的动物,听懂人话。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是一些简单的话,例如“停下”、“走开”、“不要去那边”、“回来”一些话似乎是可以听懂的。牛啃着啃着青草,天气热了,受不了要找水“洗凉”,等身子凉了才上了岸,没人看管的情况下,东南西北随意牛的走过去,一直走到了丢。
堂伯父就坐在田间边的橡胶园林休息,中午时分,天气十分的酷热,半空中早已不见蜻蜓自由自在地飞翔,连那田间旁的河道流去叮咚叮咚响的小溪,用手一摸,水里被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发烫一样如同烧开水的温度。这样热的天气,人那能受得了。只能找大树底下好乘凉,远远地看着牛,牛也受不了如此热的天。走着走着,就想逃闯进林子。堂伯父走了过去,把牛又赶了下来,他寸步不离牛的影子,牛走到哪里,他就跟到了哪里,这种认真精神状态,让我在心中永久的佩服。
堂伯父帮了我赶牛,看牛,让我有一种闲聊的感觉,我来这里放牛,倒不如说来这里玩耍。也并非我家的牛去逃跑了,他才赶,别人家的牛,也一样,他也会帮人家赶牛的。乡里乡亲,左邻右舍,抬头不见低头见,何必见外。
堂伯父的情怀值得我去学习,能够帮助别人的尽力去帮助,举手之劳,何必挂齿。一个人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这种精神永永远远值得表扬。
在乡亲们的眼里,堂伯父的口碑得到村里人人赞扬,乐于助人、心地善良,关心自己家里,爱护自己孩子,负责任的情怀。生活简朴,勤勤恳恳,繁重的生活压力,日出而起,日落而归,也曾未有半句怨言,从不怨天怨地,感叹命运的是是非非,不公平待遇。
每一天的清晨,堂伯父起得早,替堂伯母喂鸡、鸭、猪,起火烧饭,洗衣服之后,又来到院子的旮旯角落拿起一把扫帚,一个人低下了头,默默地扫地,扫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望着他家的土泥院子,如同水泥地板一样,平平整整,干干净净。天天如此操劳勤恳,片片落下的树叶,扫了又扫,坑坑洼洼的土路,补了又补,也能扫出精精光光的水泥地板来。
堂伯母生病了,去大城市探病住院,医生无能为力,连连摇头。堂伯父的心碎了,一条又一条的皱纹悄悄爬满了他那张苍老的脸蛋,堂伯父带妻子有病在身出了院,回了家,四处八方打听高人草药的下落,有一点点的希望,他都永不放弃精神,亲自过去学习采集草药。堂伯母一瘸一拐走路,血液的短缺,不通顺,麻木状态,医学的角度上去分析,列入白脑血病症状之类,随时有生命的危险。村里人议论纷纷,认为堂伯母没有来日方长的希望。堂伯父不相信别人的谣言,不相信命运的不公平。哪怕一点点的希望也争取,也努力,再苦的日子一个人扛着,背着。春去秋来,日复一日,堂伯母奇迹出现好转,能走了起来。虽然不能像从前那样来去自如,但是生命得到的保住,才有希望。苦了堂伯父多少日日夜夜在床边的陪伴,从结婚的那天起,没有排场的酒席,没有鲜花的热烈,花花绿绿年轻人的世界,牵手走进最美的夕阳红,一直到白发苍苍永不分离。爱的情怀多伟大,爱的力量默默地耕耘之下,才能使一个病人重新振作起来。
堂伯母的病刚刚好,爱喝酒的二儿子也犯起了病。他孩子打小就喜欢喝酒,宁愿空着肚子也不忘记喝酒。少喝怡情,多喝伤身。堂伯父绞尽脑汁,千叮嘱万叮咛,让他的儿子远离喝酒,少喝一点酒也好。村里已死去的那些人,多多少少不都是酒惹的祸根。他的二儿子长大成人了,父亲面前服服帖帖,马首是瞻,走出了大门一步,把父亲辛辛苦苦交代的忘得一干二净。
有的人看见堂伯父的二儿子,在外面打工的日子,把酒当作了宝贝,对酒当歌。朋友出去散步,他一个人封在宿舍里喝酒,以酒快活似神仙,醉醺醺,舞枪弄棒,醉酒对影成三人。外面的人纷纷扬扬把他传开了,村里的人也纷纷议论这件事是真实的,他连睡觉都把酒放在了枕边,深怕万一的丢失,深更半夜什么时候醒来,什么时候再喝一两口之后,才能舒舒服服睡了下去。
喝酒成了忘我精神,神仙般的最高境界。如此一来,时间久而久之,堂伯父的二儿子真的生病了。那一天喝酒把自己给灌醉,自己已回房间睡觉,要起来方便一下,醉酒到身,神仙也成凡人间,走路东倒西歪,把自己重重地摔了下去,从此再也起不来。堂伯父从外面回到了家,看见家门口躺下的孩子,一挣一扎,努力爬起来,也怎么站不出来。堂伯父走了过去,抱了一下也抱不动,儿子人高马大,自己随岁月的离去,渐渐缩小了自己。只有靠背着儿子,和借一根电杆的拉力,才沉沉把儿子拖回了房间。
第二天,我们知道了这件事情,纷纷过去问寒问暖,但是堂伯父的二儿子张了嘴也不会说话,以点点头回话。
“我们去问打车的费用。”堂伯父最小的儿子对着我说。
“可以”。
一辆白色的小轿车“的士”,箭一般飞到了村中,来到了堂伯父的家。堂伯父的二儿子走不了路,“酒精中毒”不言而喻,麻木了整个身体部位,几个年轻连背带拖,才把一个活生生的病人,艰辛放进了车里,去到城市医院照X光射片,并且住了下来。
一个月过后,堂伯父的二儿子出了院,人利索了一些,走路也是一瘸一拐,说话不清不楚。真所谓人活了一辈子,从孩子到成年人,看见了一个人从孩子学习说话,吱吱喳喳,到了会说话,又变成了小孩子一样,重新开始学说话,吱吱喳喳。住院的那段日子,堂伯父的最小儿子回来管家,留下了堂伯父一个人在医院。坚强的男人,铁一样的硬,在暴风雨来临之际,时间久了也会垮掉。堂伯父的日子又怎么一路走过来的,会不会在无人的情况下,也会默默地流下眼泪呢?
爱一个人很难,更难的是爱一个家庭里的每一个人更难。情怀悠悠,爱也悠悠。
祝福写作快乐,生活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