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新】我有两个印度徒弟(散文)

精品 【宁静•新】我有两个印度徒弟(散文)


作者:刘开阳 秀才,1951.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11发表时间:2020-05-17 09:06:32


   一
   陈经理说,你这个人干啥都行,堵在河堤上能挡洪水,装在墙上能当柱子,放在地上……我笑道,能绊人一脚是吧?我们俩就笑起来。不过,随后他就安排了两个印度人跟我学习,这两个印度人来到公司很长时间了,却一直都没有人带他们。就这样,几乎是来到印度的第二天,我就有了两个印度徒弟。
   这两个人都是学校刚毕业的学生,一个叫阿维内施,一个叫美梦。明确师徒关系之后,他俩很“驯服”地搬小板凳坐到我的办公桌旁边,一起用虎灵灵的大眼睛看着我,等待我发表高深见解。说实话,我也是第一次当老师,不知道该摆出什么样的姿势才显得更有师道尊严。我看着他俩,张嘴张半天没说出话来,好几年没说英语了,又在这样一个庄严的场合,脑袋里除了“Howareyou!”之外,竟然没想起其他词语来。
   说起来还是阿维内施反应比较快,开始进行自我介绍,然后又说起来到公司的感受。美梦倒是一直安静地坐着,只有大家看向他的时候,才说上几句话。我虽然在认真倾听,其实脑子里一片空白,二十六个字母在大脑皮层转来转去,却啮合不到一起去。旁边老李看着我额头冒汗、紧张兮兮的样子,笑呵呵地说:“这就是印式英语,你慢慢学吧!”
   我开始恶补英语,连上厕所的时候嘴里都嘟囔单词。等到酝酿得差不多了,又把几个关键词写在纸上,我开始给他们讲中国古代哲学:“两千多年前,中国有位了不起的哲学家,名字叫老子,是与释迦牟尼同时代的人物。他提出了一个有无相生的概念,认为‘有’,都是从‘无’中产生的。”
   这次该他俩急速运转大脑皮层了,迷惑地看着我。我指着窗外的办公大楼:“看到这座大楼了吗?如果我们想在这儿修建一座食堂,能不能行?”他俩摇摇头。我说:“你们看,这就是‘有’不能生‘有’;只有把这座大楼拆掉,把碍事的东西都去掉,把这儿变成‘无’,才能建一座食堂,才能产生‘有’。当然,如果一开始就没有这座大楼,那就更可以直接修建食堂了!”
   《道德经》的一个观点,就这样被我解释出来了,不一定很准确,但胜在贴近生活。从那以后,这两个人再看我的眼神就不一样起来。阿维内施说:“您之前在学校教过学生吧!知识很渊博啊!”
   看来,初步的师道尊严就算是建立起来了。
   我不知道有多少中国人通过这种方式与外国人交朋友的,但是从这以后,在与外国人沟通的时候,我都习惯从信仰、哲学、文化、历史入手,不知道唬住了多少人。
  
   二
   阿维内施是个聪明、开朗、活泼,遇事有主见,能很好处理问题的年轻人,一块儿来的新学员都围绕在他周围,俨然是个小小的领袖。这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广告里常说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句话。这个人的起点,明显就比其他人高一些。阿维内施的家庭条件很好,在加尔各答有别墅,有土地,哥哥在加拿大工作,而他自己显然经过了各种场合锻炼。接人待物、处理问题都从容自信,而且还能带动他人,感染他人。看到阿维内施,想想当时同样年龄的我,还纯洁得跟小白兔一样,就觉得惭愧不已。
   礼拜天上午,阿维内施带我去看公司给他们这些新生安排的宿舍。宿舍在考巴市里,一栋三层的居民楼,两人一间,里面有空调、卫生间。他向我抱怨,他住的房间是顶楼,住得也拥挤,而且离班车的乘车点远,却没有额外的交通补助。他们一起来的学生都对这样的生活条件不满意,一些人已经自己去找地方了。阿维内施看着我,认真地说:“如果公司想让员工好好工作,那就应该尽量创造好的食宿条件啊!”
   看着他的住处,想想自己的宿舍,虽然面积稍大两三个平方,可里面却住了七个人。早晨起床的时候,转身都得提前招呼一声,要不然就会踩到别人的脚,忍不住就喉咙发干。不过作为老师,我还是要给他讲一些道理:“嗯,这个嘛,首先应该想想你为公司做了多少贡献,然后再考虑公司给你的待遇。所以啊,自己先长长本事吧!”不知道为什么,在国内铿锵有力的语言,这时候却有些无力。
  
   三
   美梦的名字很漂亮,人长得却很一般,与阿维内施站在一起,差别就更大了。很多人都看过《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那部电影,里面主人公的遭遇非常值得同情。可是我想说,男主角演绎的人根本不像从贫民窟出来的老实孩子。因为真正从那里走出来的人,有些印记是抹不去的,可那个演员身上却一点儿都没有。
   美梦走路的时候,两条腿尽可能夹得紧紧的,有点像羞涩、造作的姑娘,明显是长期谦卑逊的生活状态让造成的。他的眼神有些游移,像是在看你,可你看他的时候,他又“飘”了。我不知道为他到底吃过多少苦头,经过多少挫折才变成这个样子的,因为在我的感知里,每个孩子在青春年少的时候,都应该是心比天高才对。
   在印式英语中,他们把所有的“b”都读成“p”,把“d”读成“t”;再就是在所有单词中,不论音标怎样标示,“r”都要发音……我给两个印度徒弟看过音标之后,阿维内施很快就纠正了自己的发音,当然我也尽量纠正自己中式英语的问题,然后我们开始探讨印度的贫民窟、哈努曼,偶尔还说一说泰戈尔的诗歌。可是美梦一直坚持自己的口音,而且声音很低,语速很快,元音、辅音混乱不清,很多时候需要写在纸上才知道他的意思。
   美梦的家就在附近,他的父亲是煤矿工人,母亲是家庭主妇,他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都在学校读书。家里只有一辆摩托车,不过他家有自己的洗浴间,不用去水质很浑浊的河里洗澡,这是让他很骄傲的事情。其实阿维内施是专科学校毕业,美梦才是正规的本科大学生。然而,在接触的过程中,你很容易将两者混淆。
   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却时时注意自己对美梦的态度,悄悄维护美梦的尊严。他那双眼睛里,包涵着太多敏感、易折的信息,让人不忍心让他再受挫折。在分配工作的时候,我通常会选择数据统计,整理文档等适合一个人完成的工作给他。而需要跟外人打交道的,比较有挑战性的工作,一般都交给阿维内施。
   这些东西不一定跟人的聪明才智有关,而是跟性格有关,身份有关,经历有关。
   作为老师,我尽量把自己知道的东西传授给他们。有时间的时候,我打开图纸,和他们两个一起讨论热力系统、工艺流程、规程规范。遇到我也不知道的问题,就带着他们一起去请教行家。有些人说,你不需要这样用心的,按照印度人的习惯,他们学点东西就会跳槽。可我还是在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扮演好一个老师的角色,不光因为他们是我的开山弟子,还想让他们因为我记住中国。
  
   四
   在工作之余,他们俩成了我了解印度的向导,我们会在周围的乡间城镇流连。道路两边的波罗蜜树高大繁茂,等到从树干上直接长出来的菠萝蜜,长到像口袋那么大的时候,菜市场很快就有了折合人民币一毛钱、两毛钱一公斤的菠萝蜜在出售。成熟的菠萝蜜不容易储存,而且当地菠萝蜜太多,根本吃不完,于是当地人在果实刚刚长成型的时候,就把它们从树上摘下来,去掉外边外边硬壳后用来熬汤、炒菜。如果没有人告诉你,你根本想不到那些冬瓜一样的东西是菠萝蜜的瓜瓤。
   芒果是这儿的另一特产,同样是铺天盖地。道路两边很多芒果树,家家户户的小院里也不缺少芒果树。市场上出售的芒果价钱不高,而且味道很好。这儿还盛产香蕉,西瓜也很甜,这儿的西瓜是论个卖的,折合人民币的话,一个只要一两块钱。离这里几十里的地方还有一个木瓜园,出产世界上最大的木瓜,十几公斤、几十公斤的木瓜随树可见。
   不过最吸引我的不是这些,而是随处可见的菩提树,随处可见的印度教神庙。在阿维内施和美梦的帮助下,我认识了哈努曼的神庙,毗湿奴的神庙,梵天的神庙。当然,更多的是毁灭与创造之神湿婆的神庙。
   这些神庙各具特色、千差万别。有些占据着村镇的中心位置,气势宏伟、香火鼎盛;也有些神庙就栖身于街头巷尾,或者个人院落之前,规模大小类似于国内的祭台、社龛。而数量更多的是分布在旷野的神庙,这些神庙或者在树下,或者在桥边,或者在田间地头。
   这些神庙非常简单。例如最常见的湿婆庙,高级一点的,外面会有一个铁皮壳子,大约有二三十公分高,带一个庙宇形状的尖顶。而壳子里面,要么是张塑封照片,要么就是一根小巧的铁叉子。而简陋一点的,就是一根用厚铁皮裁剪成的铁叉子,然后上面绑一段红绸。还有些连铁叉子也没有,只有几块鹅卵石堆叠在那里,同样是湿婆的道场。
   千万不要小看这简单的设施,有这些铁叉子、石块放在那儿之后,这儿就成了湿婆的产业了。而按照印度的法律,神仙和俗人一样,都是有产权的,任何人想占用天神的地方,需要经过神的允许。
   由我们公司承建的巴考发电厂,总投资100多个亿人民币。而在2012年,从业主到分包商,坚决抵制在升压站区域施工。四个月之后,工期已经拖不起了,这时候才有印度人说起拒绝在那里施工的缘由:在升压站的正中央有一棵棵菩提树,不知道是谁在菩提树下放了一个鸡笼大小的神龛,然后这棵树就变成神产了。只要湿婆不同意,谁也不能侵占神产,所以从业主到分包商只好下令停工,全都束手无策。
   说起来还是中国人有办法,在得知这种情况之后,同胞将这棵大树周围的土全部挖掉,半年之后,大树枯死了,相当于天神同意了,工程才得以继续。
  
   五
   阿维内施告诉我,湿婆不但是印度教里面权力最大、神通最大的神祇,还是印度的性神。根据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记载,湿婆与妻子一次做爱就达100年,中间从不间断,天地间的众神都被他超强的性能力吓坏了,请求他们停下来,湿婆这才射精,而精液就喷洒成恒河,这也是为什么印度人称之为圣河的原因。
   印度教徒非常崇拜湿婆的生殖器,崇拜程度,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仅仅是从巴考镇到考巴市的短短十几里路上,各种各样的湿婆庙有十几家,里面供奉的全是湿婆的生殖器,只不过有大有小,有高有矮、有粗有细而已。只有具备相当规模的神庙,才会有湿婆的雕像。
   来到印度之后,只要有机会我就在印度的大地上四处漫游,乡间、城市、野外、森林。而随处都能看到湿婆的生殖器竖立在那里。有时候就想,遍地都是湿婆的生殖器,这算咋回事呢?
   生殖崇拜大概是每个民族都要经历的过程,然而传承六七千多年都没有一点褪色,也许只有印度这样的国家才能做到。生殖崇拜浸润到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连全世界流行的瑜伽,其实也是生殖崇拜的产物。
   与狂热的生殖崇拜相反,印度反而是个比较传统的社会。婚外情很少,婚姻的稳定性远超过一般国家。死了丈夫的女人很少有改嫁的,女人从一而终,一直是这个国家的主旋律。
   当然,印度又是个极其矛盾的社会。在好多地方,庙妓之风至今很热烈。很多人家主动把自己刚刚十来岁的女孩子送到庙里供那些僧侣淫乐,而且这家人还会引以为荣,觉得这是敬畏神明的最好表达方式……
   那天,我和阿维内施在一户富裕人家的门前神龛前驻足,同样没有湿婆的雕像,而是个是个三层的祭台,下面是个莲座一样的基座,最上面是个红色的突起。外面跪着一头牛,是湿婆的坐骑公牛南迪。
   我在参观神庙,当地的印度人围了过来看着我,有些人的眼光温润而和善,有些人就那样直勾勾地看人,仿佛眼球不会转动。我这才意识到,在这儿,自己可就是彻头彻底的“老外”了。
   半年之后,阿维内施就离开了公司,去了新的地方。临走的时候,我到考巴市给他送行,他很伤感地跟我告别。我心里也不是滋味。
   回来的时候,书记拦住我谈心:“你看,幸亏没给你这个徒弟涨工资吧,就知道他干不长!”……
  
   六
   我跟阿维内施相处融洽,几乎无话不谈,还时常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美梦显然也很想加入进来,虽然那扇门一直敞开,也没有门槛,可美梦还是小心翼翼地,每次都需要鼓足勇气。
   礼拜五快下班的时候,美梦告诉我,明天他要去跟心爱的女孩子说“我爱你”了,不知道她会不会同意。我说肯定没问题,只要你有足够的勇气。然后美梦告诉我,那个女孩曾经是他的邻居,彼此有好感,明天他打算去验证一下。我知道现在的印度,年轻人的结合主要还是父母之命,然后就问他,这也是你父母的意思吗?他说不是,现在只是谈恋爱,这个女孩的年龄才18岁,还是个在校的学生。我不禁对他刮目相看,说起自己二十好几的时候,还像头孤独的野狼一样,只知道对月嚎叫,大家就都哈哈大笑起来。
   然而,大笑过后,阿维内施继续和我高谈阔论,美梦又蜷回到自己的角落,有些东西,绝不是一两次和谐的相处就能改变的。
   阿维内施走了以后,美梦勇敢挑起了更多的责任,话多起来,人也活泼起来。而且这个小伙子居然很善于撩妹,这是我意料不到的。
   大约是阿维内施走后的半个月,美梦很严肃地跟我说:“我需要你的帮助!”

共 611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我有两个印度徒弟》以朴实无华、诙谐幽默的的语言描述了“我”在印度工作时的一段经历。两个徒弟分别叫阿维内施和美梦,都是学校刚毕业的学生,他们没有工作经验,所以由“我”来传授工作技能。两个人有着两种性格,阿维內施反应比较快;美梦给“我”的感觉有点不善交际。可是“我”由于来自异国他乡,和他们交流有点力不从心。所以恶补英语,最后终于可以正常交流了。由于受着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向他们介绍中国的历史,两个人听得有点迷惑。中国有句话叫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终于以己之长树立了师道尊严。印度也是古国,这里我不做太多论述,因为我不了解印度。文中,“我”因材施教,他俩也学到了不少技能,并且成为了我的印度向导。他们给我讲印度的湿婆、领我去看印度廉价的水果,最后,由“我公司”投资兴建的发电厂停止了。阿维內施半年之后离开了,美梦告诉我他要向心爱的姑娘表白了。半个月之后,美梦找我帮他助拳,应该就是帮他打架的意思,只不过就让“我”露一下腱子肉而已。因为他对另外一个女孩来电了,有了情敌。看到这里,我才感觉到为什么印度爱情电影为什么那么好看了,原来他们那里情种太多。阿维內施曾经告诉我,他的种性是婆罗门,不吃肉,只吃蔬菜。他说美梦的种性应该不高,这是印度的法则。“我”在印度的时间不长,愈加感觉到这个古老国度的神圣,想尽快打开看看里面的风景。此文让我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下印度,确实不错。美文推荐文友共赏。【编辑:想飞的企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519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开阳        2020-05-17 15:49:31
  企鹅费心啦,印度是个神奇的国度,也是个有太多矛盾之处的国度,希望能慢慢介绍给大家。
2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20-05-17 17:14:36
  感谢老师赐稿宁静,期待精彩不断。以后向我们多多介绍一些异域风情,出不去也想让心随着您的文字去飞。
告诉你多少次了,1+1=3,怎么还成天2、2、2的?能不能长点儿心?
3 楼        文友:淡泊宁静社        2020-05-18 08:32:59
  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淡泊宁静社
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5-20 15:36:49
  这篇散文,读感相当别致,两个弟子,让我们了解的不是他们,是开阳老师啊。我马上有个感觉,我尽管对泰戈尔有着热爱,热爱的是他的胡子里的诗歌,却不知是否属于什么阿波罗,还是吠舍的。文化的融合,非一日之功啊。我们中国多派出像开阳老师这样的人物,看看能不能融化这个棕色的世界。文章充满了睿智,非一般文字刻胜之。
怀才抱器
5 楼        文友:倦鸟        2020-05-29 19:31:07
  开阳老师经历颇丰啊,在中国,人也是分等级的,不过不是以姓分,而是以钱分。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