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婚礼进行时(小说)
一
我是婚礼主持人银子,我将会给你们讲述一段又一段浪漫且感人的爱情故事。
这本书的第一个故事,是一段跨国恋情。
黎明黎先生和栗江春栗小姐的故事。
黎先生黎明,是一名军人,两年前自愿加入了非洲维和任务,做了一名危险系数很高的军事观察员。
其实他已经退役回来好几天了,只是悄悄地瞒着他的女友,今天他把所有与婚礼相关的工作人员都请到了现场,目的是策划一场完美的求婚。
我作为婚礼的主持人,自然也在邀请之列。
黎明心里其实很忐忑,他和栗江春小姐见面的次数很少,他不确定他心爱的女孩儿愿不愿意嫁给他。
我问他:“既然不确定,那你怎么有信心去表白的?”
他说:“军人嘛!行事就要一步到位。”
我很佩服他的勇气,同时心里也期待他能够求婚成功。
当他换上军装,昂首挺立地站在我面前,军人的那种阳刚之气让我坚信,他一定能够成功的。
我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目的地走去,准新娘那边,早已有人把她骗到现场。一路上我都与新郎唠嗑着,问着他在非洲的情况。
他说,两年前他去非洲维和,按照联合国规定,每名观察员只能携带100公斤的物品。照理说,每个人都应该是把最要紧的优先带上,而他优先带上的,却是心爱女孩儿的一张照片,用一个精美的相框表着。
这张照片,曾让他度过了最艰难,最危险的时期。
我也听他的兄弟说过,这个阳刚帅气的大男孩儿,是在激烈的枪炮声中打了个越洋电话,向女友表白的。我很好奇,维和官兵还能随时拿手机打电话吗?
黎明说,现在全世界差不多都覆盖网络了,只不过是2G,3G或是4G的问题。上网不行,但打个电话还是比较顺,只要不涉及透露机密都没问题,就是话费太贵。
于是我就问他了,为什么忽然就表白了呢!
他说他执行维和任务的那个国家,已经打了二十多年的内战。他所坚守的那个哨所,平均每天都有二十多颗炸弹落在附近,甚至还有违反军控条约的白磷弹在附近爆炸,环境非常危险。
就在那天,忽然有个哨所失联了,呼叫机叫不上,手机也不通,外面正在激烈地轰炸,也不敢跑出去看是怎么回事。
等到轰炸窗口期的时候,那个哨所已经被炸成了废墟,坚守在那里的战友倒在血泊之中。
这件事对黎明的心理压力很大,让他真正见识了战争的残酷,生命的脆弱。明明上一刻还在跟战友互相鼓励,而下一刻却再已听不到他的声音。
黎明下哨回来和战友一起挤在防空洞里,但他怎么也睡不着,脑海中都是惨烈的画面。
防空洞外,不时传来爆炸声。他忽然很害怕,他想如果自己就这样走了,那该多遗憾啊!他还有好多事情没有做,还有好多愿望没有实现。如果自己就这样走了,这个世界上便不会再有黎明,他心爱的女孩儿,便永远不会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个叫黎明的人在暗暗地喜欢她。
当时黎明的想法很简单,只是想告诉那个女孩儿他喜欢她。所以那天晚上,黎明拿出手机,要给心上人打电话。
可是防空洞里信号几乎没有,他只能拿着手机慢慢地一步一步挪到洞口,终于有了微弱的信号。
中国与非洲有五六个小时的时差,所以黎明那边晚上十二点的时候,中国渝城已经差不多要天亮了,此时的江春还在迷迷糊糊地睡着。
黎明说:“等待电话接通三十秒真的很漫长,感觉时间在那一刻是凝固的。外面爆炸的声音接连不断,担心她接通了可自己没听见,于是就一会拿起电话放在耳边,一会又放下来看看界面。就这么拿起又放下,放下又赶紧拿起。”
漫长的三十秒过后,电话终于通了,江春的声音是迷糊又惊喜的。
黎明把在心里酝酿了很久的话,一字一句的对江春说了出来。本来信号就不好,他还说得结结巴巴的,让江春那边听着更迷糊了。中国人的思维是曲线似的,表白的话一般喜欢委婉的告知心意,不会直言。作为在感情上比较腼腆的军人,就更难以启齿了。
而且黎明觉得,一个军人面对敌人时可以刚强勇猛,但是在面对心爱的人的时候,还是要浪漫一下吧的。所以黎明表白的时候也委婉了一下。可能是太过委婉,让江春那边越听越懵。黎明真急了,他干脆对着电话大吼:“栗江春我喜欢你!栗江春我看上你了!”
奈何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声剧烈的爆炸声响起,声响覆盖了黎明的话,黎明自己都没有听见自己说的是啥,也不知道心上人听到没有。就在黎明打算再吼一声“栗江春我要娶你”的时候,营长来了,黎明不得不立马挂掉了电话。
黎明被狠狠批了一顿,整个防空洞都是营长训话的声音。因为黎明这样做非常危险,虽然此国内战双方不会炸维和营区,但误伤误炸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各国维和部队都会施行各项管制和静默措施,以避免招来灭顶之灾。黎明这样做不仅把自己置于险地,也影响到战友们的生命安全。
黎明的手机被没收了,还差点记过处分。黎明知道自己一时冲动的后果有多危险,他处在深深的自责中。于是他就把这件事给放下了,没听见就没听见吧!这件事莫要让其他国家的维和战友听了去,搞不好要笑话自己,远在他国,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形象,因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中国。
过了好几周后,黎明辗转拿回了电话,首先给父母报了平安,然后拿着电话久久不语,不自觉的就把电话拨给江春了,那边的声音简直要激动坏了。
黎明很意外,作为一个男孩子,他远没有一个女孩子来得大方爽快。
江春直接问黎明,是不是喜欢她,那天是不是跟她表白了,她有没有听错。
而作为被动的追问者,他只需要回答一个“是”就行了,这远比在心里打一万字的表白腹稿来得容易。
而黎明也是大方回应“是”!
然后,两人互倾心意,就这样,黎先生有了女朋友,栗小姐有了男朋友。
那天,黎明在营区里向战友们得瑟,眼纹都要乐出来了!
两人会时常通话,栗小姐会问,非洲那边风景怎么样!
其实非洲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全是荒凉的土地,沙漠,这里有山有水有蓝天,有鲜花有丛林!
“有中国的风景好看吗?”栗小姐问。
肯定没有!
非洲还有些什么?
黎明说,中国有的,非洲都有,唯一没有的,就是和平!
那里的人友善吗?
那里的人很可怜。
那里的人生得美吗?
那里的人生得沧桑。
有时候黎明这边会有“砰砰砰”的轰炸声,栗小姐会问他,是不是有炸弹。
黎明会跟她说,不是,是“烟花”,当地的习俗罢了。
其实黎明也不算说谎,这些炸弹,没有扔中自己,,就是当量大点的烟花;扔中了自己,才是索命的炸弹!
每天在炮火声中睡去,黎明已经习以为常,普通的声响已经吵不醒他们这些维和官兵,只有当量大的航弹才会稍稍将他们惊醒。
至于习俗?
不就是几十年的战争吗!
两人聊的,不过是琐碎日常,栗小姐会问他一些非洲的人文地理,黎明知道的都会告诉她!
其实说是“时常”通话,哪有那么“时常”,维和任务繁重且危险,黎明每天都在高度紧张当中。
中国维和军人服从命令,与人为善,吃苦耐劳,很多行动队都希望营长能给他们排一个中国的军事观察员。
所以当联合国维和部队在野外建立了一个NOP(夜间观察哨)时,黎明被派了去。
这个时候双方已经协议停火,黎明他们放哨的目的就是监督双方是否有武装冲突行为,站好和平的岗,避免非洲百姓再受战乱的苦。
那天晚上他们四个维和军人,都来自不同的国家。
在晚上,风大,寒冷,抬头看星星,就开始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女友,拿出手机一看,居然有微弱的信号,就打了一个电话,中国那边的时间比非洲快五到六个小时左右,栗小姐正在吃宵夜,而黎明在吃晚餐。
栗小姐问黎明吃的什么?
黎明看了看手中的面包加榨菜,说自己吃得很好。
其实非洲物资极度匮乏,就算联合国再有钱,也买不到粮食和蔬菜,有时候还会断粮,连面包都没有。
所谓的榨菜,也不过是我们吃的海带丝那样的包装,那样小的一袋,一人一袋。
二
那非洲的星星好看吗?
星星肯定是有,不过好像隐在了纷飞的灰尘中。
非洲的空气一定很新鲜吧!
新鲜,干燥中带着淡淡的火药味,还是可以的!
只聊了一会儿,他们就挂电话了!
那天晚上,其实并不太平,所谓协议停火,也不过是纸面文字罢了。
黎明所在的夜间放哨所,方圆十里,遭到了轰炸。
离他最近的,不过三米,
“砰”的一声,炸得黎明瞬间耳鸣,爆炸的弹片横飞。
好几块弹片把他炸伤了,其中大腿处已经被划伤,额头上也被划了一道伤口,最严重的,还是肋下,尽管穿了防弹衣和厚实的军装,但因为离得实在太近,弹片已经飞射进他的身体里。
黎明感觉弹片离他胸腔很近,他甚至不敢大口呼吸,因为他清楚的明白,根据联合国的规定,维和步兵营一级医院是不具备开胸手术的条件的,这要是刮破了胸腔,他就凶多吉少了!
他看着身边的战友,都负着大大小小的伤,行动困难。
哨所已经被炸成了废墟!
他强撑着,在废墟里找传呼机,万幸,还能用,及时向上级汇报了情况,上级指示,原地待命,等待救援!
于是黎明又帮扶着另外三位外国籍的战友,寻了个稍微安全点的地方,等待救援!
在这漫长的等待当中,折磨着黎明!
鲜血在他身体里流走,黎明为自己做了简单的止血,他尽量尽量放浅呼吸,甚至是不呼吸,这段时间,极其的煎熬!
这个时候,黎明摸出了怀里的照片,出任务的时候,他就带上了这张照片!尽管把照片放怀里,有厚厚的军装和防弹衣,照片上还是穿了个洞,然后弹片穿过这个洞,射进他的身体。
有时候黎明都在想,如果没有这张照片做的一点点缓冲,拇指般大的弹片会不会直接射穿他的胸腔。
照片上的人,说不上太漂亮,但是温柔!
她的眼里,也是温柔的,因为她是个幼师,她总是把孩子们的爱透露在眼睛里!
另外三位战友负伤也不轻,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
其中一位问黎明:“How much longer?(还有多久?)”
黎明浅着呼吸说:“Soon, the bomber has left。(快了,轰炸机已经离开了!)”
此时,已经停止了轰炸,应该是联合国那边交涉成功,双方暂时停战吧!救援的人已经在路上,很快就到了,黎明看着照片,这样跟自己说。
整整两个小时,当救援车队赶到时,黎明觉得自己头晕眼花快失去意识了!
万幸,弹片没有刺破胸腔,就差那么几毫米。
随军医疗队现场就给他取出了弹片,医生都为自己捏一把汗!
他并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女友,军人,有血性的军人,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的!
这次生死一个来回,让他的心更加的坚强,就更加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他将养了几周,期间女友给他打电话,问他在干什么?
黎明说,他在种地。
种地?在种什么呢?
在种和平!
结果了吗?
结了,但是还没成熟。
至少,现目前是停火了。
黎明又问她,你又在干什么呢?
栗小姐说她在浇花!
浇什么花?
祖国的花,开一朵,浇一朵,繁荣昌盛一朵朵!
黎明说,真好,他们一个种地的,一个浇花的,好般配!
栗小姐告诉他:“你责任重大,花是长在地里的,若你没有种出和平,哪里会开出繁荣花朵,哪里还会有我这个园丁,给孩子们浇水,传授知识!”
黎明一直认为,他们两个之所以走到一起,是因为三观相似,他们有着共同的观点,共同的理念。
几个月后,黎明接了任务,要远出进行长途巡逻,作为一名前线军事观察员,要将实时情况报告给上级。
这个国家,饱受战火的洗礼,有许多反政府武装人员,老百姓手里都有枪。
黎明从小生长在和平安定的中国,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阵仗,不管男女,老老少少,手里都拿着荷枪实弹,这些人常年征战丛林,有些妇女,甚至身怀六甲,有的儿童不过十二岁,却从八岁开始做童子兵,在丛林里打了四年仗。
黎明甚至内心深处,惧怕这些拿枪的孩子,作为一名军事观察员,是不允许配枪的,他在这里的处境,可想而知。
经过联合国协商,这些人愿意交枪,停止战争。
可是,其中有一个孩子,叫卡瑞尔,却不愿交枪,这就不得不需要进行劝说了!
谁去呢?
作为中国人,当义不容辞!
黎明走进丛林,单独与卡瑞尔交谈。
他记得他说的第一句话是:“Boy, the war is over, hand over the gun!(孩子,战争已经结束了,把枪交了吧!)”
卡瑞尔用枪对着黎明:“Go away!(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