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野蘑菇(散文)

精品 【流年】野蘑菇(散文)


作者:快乐一轻舟 进士,6532.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84发表时间:2020-05-20 13:16:38

【流年】野蘑菇(散文)
   蘑菇!真的是蘑菇!
   在乡间小路上,我正一个人行走,在小路旁沟渠边,被刨去了大杨树的土地里,蓦然发现拱出大小不等的不规则的半球形,乳白色,在晨辉的辉映下,晶莹剔透。
   刚看见第一朵,并没有太在意,以为是打碎的磁盘残片。但是,又看到它们东一朵,西一簇,散乱地拱出地面,圆鼓鼓,滋润润,就否定了自己的初始判断。不,是蘑菇,而且,是野蘑菇!
   对野蘑菇,我并不陌生,我小时候,在城外的野地里,采过这样的野蘑菇。
   大饥荒年代,地里所有的野菜——除了有毒的——几乎都被人们吃进了嘴里。味道鲜美的野蘑菇,当然更不能幸免。
   春夏之交和夏秋之交,每逢阴雨连绵之后的几天,城墙根、庄稼地头、沟渠边的大树下,凡是有烂树叶、烂草叶堆积的土质松软的地方,都很可能长出蘑菇来。
   雨后初晴时候,被饥饿煎熬的一些人,就饿狼一样四处出击,手里攥着一把铁铲,纷纷奔向有可能长出蘑菇的地方,弯下腰,低着头,两眼瞪得滚圆,寻寻觅觅。只要看见了白蘑菇的身影——其他颜色鲜艳的蘑菇不行,有毒——就像今天的人们中了大彩,欣喜若狂。蹲下身,小心翼翼,慢慢地,将蘑菇连根铲出,唯恐蘑菇在自己的手里支离破碎。然后,将蘑菇带回家,或煎、或炒、或煲汤,既解了馋,又填饱了饿瘪的肚子。
   我已经记不得跟着大人或者同伴采过几次蘑菇,吃过几次了,那样的经历并不多。但对吃煎蘑菇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
   把采回家的鲜蘑菇,放在平底锅上煎,煎着,撒点盐,等快熟的时候,蘑菇的清香气味,在面积很小的两间房里弥漫缭绕,把肚子里的馋虫勾引得几乎要从嘴里窜出来。等煎熟了,拿双筷子,用闪电般的速度叨起来,飞速填进嘴里,刚一嚼,蘑菇的清香里又隐隐含着一股肉味儿,就在唇舌之间急速蔓延,真是过瘾。
   可惜,因为数量少,每一次,都是浅尝辄止,吃了以后,感觉更馋,更饿。
   二
   1965年左右,我经常在地里看庄稼,有一段时间,邻居国增叔和我一起看庄稼。
   他是个苦命人,大饥荒年代,被饥饿所逼,偷了公家单位一些东西,被判了刑。等他回来,爹娘离婚了。爹在南方某大都市,又结了婚,长期不回家。娘也结婚了,在乡下。他回来以后,一个家,就剩下两间空荡荡的屋子。他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屋里,如果能吃饱,便一家人不饿。可惜的是,回到家里,当农民,吃饱饭,对他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儿。虽然如此,他却再也没有犯过那样的错误,而是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地在生产队劳动挣工分,或者靠给城里的单位拉土、运货等零活,挣点小钱,维持基本生活。
   我们在一起看庄稼的时候,有几次,我们俩在地里采了野蘑菇,他苦于不会做,就拿到我三叔所在的第三食堂去加工——那时候,时兴个人带食材,到食堂加工。
   我三叔在第三食堂掌大厨,国增叔和我三叔年龄大小差不多,我们两家又是世交,国增叔又带着我去,三叔自然尽量照顾。国增叔掏些零钱,算是加工费。我三叔再添点肉,炒一炒,炒出一大盘子,我和国增叔就着馒头,吃得美味香甜。
   还有一次,国增叔用手帕包了一大兜颜色白而发黄的蘑菇,又领着我到食堂里,让三叔加工。三叔一看,说,柳树上长的蘑菇说不定有毒,还是别吃了。
   国增叔无奈,只好扔了那些柳树菇,掏出一些零钱,让三叔给我俩炒了两盘子鸡蛋面,解了馋,填饱了肚子。
   三
   野蘑菇的发育和生长离不了大树的根系,到后来,城墙根住满了人家,所有的土地都种满了庄稼,树越来越少,野蘑菇也渐渐绝了迹。想吃野蘑菇,住在小城里的人,即使是农民身份,也成了痴心妄想。
   大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小城里的集市上开始有了人工养育的黑平菇,我看见了,赶紧买到家里,做汤,炒肉,确实还有蘑菇的鲜美味道,总算是满足了对蘑菇的口腹之欲。
   再后来,香菇、杏鲍菇、鸡腿菇、金针菇、蟹味菇等也上了市,香菇、杏鲍菇,用来炖肉,蘑菇的味道渗进肉里,两种味道融合一起,滋味便浓香醇厚。鸡腿菇和蟹味菇用来做汤,不加多少调味品,鲜美的味道便十分诱人。
   但是,比起当年野蘑菇自然天成的鲜美,总觉得有些欠缺。
   四
   前些年,我看了藏族作家阿来的中篇小说《蘑菇圈》,感慨无穷。
   生活在青藏高原一个偏僻的小乡村机村的藏族人,在饥饿年代,把野生蘑菇当成救命的食物,也看作上天赐予的天然美味。
   藏族少女斯炯从年轻时开始,就发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蘑菇圈。蘑菇圈不仅是陪她度过孤独岁月的神秘境界,更在饥荒中成为她的救命稻草。天性善良的她用自己悄悄采来的野蘑菇救济了许多人:她用野蘑菇挽救了她的情人曾经的工作组长刘元萱奄奄一息的性命;用野蘑菇让她和刘元萱的私生子胆巴安然度过饥荒年代;在夜色里,将野蘑菇偷偷放到全村人门前,也因此换来全村人拿羊肉和鹿肉来做回报。
   只有斯炯自己知道的神秘的蘑菇圈,是她谋生的摇钱树。天性未泯的淳朴和良知,又让她懂得有节制地采挖和保护,而不是竭泽而渔。后来,她还对企图以利益收买她以达到对蘑菇圈野蛮开采的商人进行了抵制——即便是刘元萱的女儿丹雅,也毫不通融。
   这部中篇小说中的蘑菇圈,代表着大自然对人的赐予;斯炯对蘑菇圈的态度和行为,代表着人类对大自然的合理求取;企图野蛮开采蘑菇圈的人,又代表着人类对大自然的野蛮掠夺。
   小说中有好些关于关于野蘑菇的迷人味道的描写,仅举几例:
   “油煎蘑菇、罐头烧蘑菇、素炒蘑菇,蘑菇面片汤。说到这里,蘑菇这个词的魔力开始显现,斯烱脸上浮现出了笑容。组长那严厉的脸也松驰下来,现出了神往之情。她干枯的嘴唇嚅动着,轻声说,还有烤蘑菇。”
   “晚上,斯烱把一朵朵蘑菇切成片,用酥油一片片煎了。香气四溢的时候,她想,这么好闻的味道,全村人一定都闻到了。”
   “一朵一朵的蘑菇上沾着新鲜的泥土、苔藓和栎树残缺的枯叶,正好在新劈开的木柴堆上一一晾开,它们散发出的香气和栎木香混在一起,满溢在整个院子。”
   每读到这些文字,便让我对野蘑菇的天然清香深深痴迷,也勾起我对野蘑菇鲜美味道的美好回忆。
   五
   斯炯的蘑菇圈里最珍贵的蘑菇是松茸。据网上的资料介绍,松茸是蘑菇中的极品,是松栎等树木外生的菌根真菌,具有独特的浓郁香味,是世界上珍稀名贵的天然药用菌。
   小说中写道:“去年,阿妈斯炯在离村子六公里的汽车站上还只卖五毛钱一斤。这一年,一公斤松茸的价钱一下子就上涨到了三四十块。”
   一年过去,松茸的价格以近乎七八十倍的价格在飞涨。
   据网上资料说,截止到目前,世界上能产松茸的地方很少,我国只有西藏、四川、云南等地是主产地。而且,还没有人能研究出栽培松茸的技术,所有松茸都是野生的。由于人们的大量开采,松茸已经成为濒危物种,特别好的松茸已经卖到一两千块钱一公斤。
   从阿来的《蘑菇圈》读到松茸的时候,我只是把它当作一道不可企及的人间美味。不曾想,去年秋天,我竟然吃到了松茸这蘑菇中的极品。
   大女儿产了二胎,女婿心疼她,想给她增加营养,就网购了两盒鲜松茸,一盒让我大女儿及婆家人吃,一盒送给了我们。
   我老伴打开包装精致的盒子,只见一根根松茸并排躺在盒子里,每一根都像一把伞——只是伞盖肥厚伞形小,伞柄粗短而已。伞盖呈褐色,伞柄为白色,都有纤维状的茸毛鳞片。菌肉白嫩而肥厚,极像胖嘟嘟的小婴儿。刚打开,一股浓郁的特殊香气就扑鼻而来。
   我已经了解到鲜松茸价格不菲,更知道它的珍贵,当然不敢暴殄天物,急忙在网上搜索鲜松茸的制作方法。一搜索,才发现,最好的办法,原来就是大饥荒年代我曾经见过的煎制方法。
   我们结合回忆,又参照网上的方法,把松茸切成片,放在电饼铛上,淋点儿油,撒点儿盐,煎一会儿,来回翻动一下,等松茸的鲜美味道被高温激发出来,就开始品尝。叨一片,吃进嘴里,那个鲜美啊,无法形容——有阿来的《蘑菇圈》在,我怎么形容也显得词拙。
   当时,我就感慨,“这一辈子,能吃上鲜美的松茸,也算是人生一个小确幸啊!”
   在美美地享受松茸的鲜美时,也美美地享受着孩子的孝心,享受着人间真情的温馨。
   六
   我偶尔遇见野蘑菇的那天早晨,站在它们旁边,倾身低头,细细地欣赏了一好会儿,拍了几张图片,并没有蹲下身子,把它们薅起来,据为己有。
   在我的心里,如同《蘑菇圈》里的斯炯看待蘑菇圈里的那些野蘑菇一样,它们也是有灵魂的美好生命。它们的生命能在这世间延续多长时间,只看它们的造化,无论如何,我都不能亲手扼杀它们的性命。就像当年古人的“君子远庖厨”,一颗不忍之心总还是要有的。
   又隔了几天,在发现野蘑菇的原处,我竟然又看见三朵野蘑菇,只是,菌体已经干瘪,颜色也开始发黄,心里暗自唏嘘感叹一番。
  

共 348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清新质朴的散文。文章以野蘑菇为线索,串起了对往事的回忆。儿时,正赶上饥饿的年代,大自然无私馈赠的野蘑菇,便成了大人孩子解馋饱肚的佳肴。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工培植的蘑菇占据了市场,也逐渐取代了野蘑菇在饭桌上的地位,这些蘑菇种类多,味道也十分鲜美,但是,比起当年野蘑菇自然天成的味道,总有些欠缺,令人不免回味当年采摘野蘑菇、煎制野蘑菇的美好。文章插入对藏族作家阿来的中篇小说《蘑菇圈》的介绍,更勾起了人们对野蘑菇的向往。《蘑菇圈》提及的最珍贵的蘑菇松茸,后来被女婿作为礼物送来,在享受松茸的鲜美时,也为文章平添了人间真情的温馨。文章取材于生活,叙述自然流畅,细致的描写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引发读者无限向往。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521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20-05-20 13:18:55
  欣赏美文。问好作者。祝安。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回复1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0-05-20 15:00:37
  谢谢,您辛苦了!
2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0-05-20 15:08:35
  感谢素心如玉编辑的编审和精彩的编按语!
已是人间不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
3 楼        文友:和气致祥        2020-05-20 18:07:39
  又一篇好文,高产而且高质!吃蘑菇也是我的爱好,除了没有困难时期吃蘑菇的经历,以为在城市没有那个福报,其它经历基本都有,九十年代的连锁饭馆“小背篓”,专门涮各种蘑菇,还有韩国烧烤煎炸蘑菇等,更是我这个素食主义者的爱好,松茸也是在那里品尝的,干松茸打鹵倒是时不时的。好文章勾起人的回忆。
回复3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0-05-20 18:58:37
  谢谢惠顾和精彩留言,我小时候,吃是人生第一位的需求,那时,蘑菇主要跟救生有关,现在,才能从从容容把它当做美味品尝呢。
4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0-05-21 20:03:49
  野山菇对我这个从小在山里长大的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一篇清新质朴的好文章,让我又美美地回味了一下童年时光里采野山菇几多趣事。文字贴心暖味,让读者也认知野山菇的形态特性,知识性好文章。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4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0-05-21 20:17:41
  谢谢,你应该比我更熟悉野山菇了,期待你也写一篇野山菇!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