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山水活力在南源(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山水活力在南源(散文)


作者:沈若尘 白丁,22.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64发表时间:2020-05-21 15:07:02

应南源村笔会之邀再次走进南源。似曾相识的南源山水,仿若一个俊逸的阳光少年,清朗、健美。踏入南源,扑入视野的,满眼尽是温馨、和谐、端庄的神奇和张力,诗意的蓬勃瞬间萌发在绿荫葱茏的南源。
   主持笔会的南源村党总支书记倪国民,是一位干劲十足,精力充沛,极有气质的中年汉子。从他那形神专注的双眼中,可以读出他的坚毅和向往。深知南源村的历史文化积淀,正是南源产业转型提升的切入点,因此正在猛力推动南源持续发展的“后浪”;他深知南源漫长历史时期形成的文化宝藏,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史价值。下决心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来盘活、扩大南源的潜在影响力,要让南源的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此刻,他用落地有声的铿锵语言,告诉大家:“南源是一块得天独厚的人文宝地,我们只有把他开发出来,集聚更强的乡村蜕变的活力,我们的经济发展才能更加具有持久力。”
   主席台后天幕上有倪国民亲自题写的一阕诗词:“村姑本自住西溪,素面朝天着布衣。盼得诗人挥妙笔,画成绝色万家迷”。
   这诗词向与会的作者和乡亲们传递了发掘南源村深厚的文化底蕴,探索乡村振兴、绿色发展道路的期待和决心。
   这个“后浪”是强劲的。也许这就是南源村深厚的文化底蕴使然,要振兴乡村,走文化发展的路子,就得期待这条路走得更远,更稳健茁壮。
   南源村首任支部老书记倪钦堂也趟过这一条路子。在参加笔会座谈的贾菊仙老太深有体会地回味着往事,说:“1952年冬天,南源掀起了办学扫盲高潮,办起了夜校。在夜校开学典礼上,钦堂支书在动员会上说‘共产党和毛主席帮我们夺回了地主夺去的土地、粮食,使大家不再饥饿,但是,还有一个宝没有夺回来!’什么宝呢?”
   “老支书说这个‘宝’就是文化。是大火烧不掉,大水淹不了,强盗抢不走,千百年来被地主老财霸占的文化,我们必须要夺回来!”
   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推动力,可以用事实来印证这样的一句话:唯有激流勇进者方可领略到江河源头的奇观胜景。
   相隔将近半个多世纪,南源村对于文化的崇尚依然一脉相承,时代在发展,南源在前进,而且后浪推送前浪的动力一年比一年强劲。
   是因为西溪湖文化在历史上多有闪光点,吸引众多贤人雅士集聚于此,抑或是因为南源山水润泽苍生,南源子孙志存高远,聪慧灵动。使南源山水生生不息,代有人才涌现,活力涨动。
   漫步在南岙村整洁宽阔的村道上,我突然想,这两者的因素恐怕是兼而有之的。“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文化的浸润如和风细雨,往往在不知不觉之中“润物细无声”。南岙,一个小小的山村,明、清两朝曾经出现过钟霆、钟铉,文、武两代进士;南源三堡现在有大学本科毕业生近百人。现时代新人才的喷涌,正是南源山水的活力所在。
   在南岙村道上,沿着淙淙作响的山溪,溯溪而行。
   数十年前的南岙村道和低矮破旧的民居已经没有了影子,一溪一路依山势微微登高的小路拓宽成五、六米宽的水泥马路;有上、下两闸控制,小溪被隐入地下,在缓缓地流淌着,俯下身来,侧起耳朵,可以聆听小溪“叮叮咚咚”悦耳动听的流水声;道路两旁一幢幢新颖别致、色彩缤纷,颇具个性特色的漂亮新楼房,不是用粉墙黛瓦可以形容的了。整个村子,明丽、清亮、齐整。陪同我前往的倪先生是本村的一位长者,一路上招呼的熟人很多。
   “今天是星期天,休息的人很多,嘻嘻哈哈都集在一起玩耍。”
   倪先生为此特意向我说明了一下。其实,从那些在路边与我们擦肩而过的村民身上,在他们的眼光里,我已经看到和感受到南源村经济向好,村民经济收入稳定,生活质量年年提高的闪光。这种生活富足圆满的喜悦之情,使南源充满了温馨、和谐、向善的气氛。这种气氛漾溢在每一个村民的脸上,对进入村子的陌生人也不再投来惊异,许是因为南源乡村建设的日新月异,名声在外,慕名而来的人多了,村民早已习惯了陌生人的注视。
   倪先生带我来到南岙村道的顶头。左边是一条被茂密的山草所淹没的,通向山坳里去的泥沙小路,倪先生跟我说:
   “这一条路,就是我们南岙人在传说的‘状元龙’,你看它的身子在树蓬里弯来弯去的,龙头往右转进了山泉水潭里,活灵活现的。”
   “右边是被誉为南源十景之一的上闸潭影”。倪先生指点着路右边的山泉水潭继续说。
   上闸潭影背靠着浅翠深绿的崇山峻岭,面向千亩西溪湖浩渺水波,朝晖夕映,气象万千;潭中方寸之水,清可鉴人;潭后众山绿荫堆叠,轻浅黛绿苍翠;潭边绿树枝叶摇曳,迎风招展;万千光影投入潭中,波光粼粼,似有千山万壑奔于此间,颇有小方圆大天地的意韵。
   明代有诗人曾在此留诗曰:“最宜柱杖沿溪望,远近诸峰碧翠环。”
   我的面前,千多年的西溪湖,三千多亩水面里,烟波浩渺,数十里岸堤,翠柳成行,微风过处,碧波荡漾,柳丝轻拂,水面上,夕阳斜照,渔舟晚唱;背后。覆船山、瑞象山、冷湾山、大山等山把依山旁水的村子环绕,使峰碧翠环,绿影横陈,烟霞苍苍的南源三堡,卧波伏崖,尽显天时、地利之祥瑞。从哪一角度来看,南源都是一处难得的山水胜景、人文福地。也难怪历史上有那么多的达官显贵,把自己的生前身后交给了南源,使南源山川大地、湖光山色熠熠生辉,活力四射。
   被一大片清粼粼的湖水所吸引,沿着湖岸,来到离南岙不远的许氏渔庄。
   这里,除了与大路交叉搭接成丁字状的一长块土地外,200多亩湖面被隔成大小不同的网格状,一条条小路伸向湖泊的深处。清粼粼的湖水,在微风的吹拂下,泛着轻轻的涟漪;岸柳下,树荫里,不少垂钓爱好者,正凝神关注钓杆头上的细微动静,静悄悄地互不干扰。
   许氏渔庄掌门人许杏娣,是被誉为当代“渔娘”的70后女能人。曾经获得过“全国城乡巾帼建功先进个人”“浙江省双学双比女能手”光荣称号。2001年开始,从单纯以养殖为主业经营渔场,她一步步拓展相关产业,走过了渔场最困难的时期,2018年还被确定为区级职工疗休养基地。
   “有山有水又遇上了好的形势,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只要勤动脑筋肯吃苦,困难总是暂时的。”我问她是怎么扭转困难局面的,她乐呵呵地笑着回答。
   我问:“你现在的名气那么大,都快成了传奇人物了,用了什么什么好办法?”
   “南源山好水好,我开发种养殖产业有了很好的基础,近山又近水,开拓了垂钓,四季鲜果采摘等休闲服务项目,抓住旅游旺季,利用自己的鱼、鸭原货加工成腌腊旅游食品,受到绍兴、上虞和外地很多喜欢垂钓、采摘朋友的欢迎,老朋友带新朋友,朋友越来越多。”
   “2018年被确定为上虞区职工疗休养基地以后,营业额比以前,又有了新的提高,差不多达到20%左右”。
   “吸引顾客没有别的,做好服务是关键,不能有丝毫的放松”。他读懂了我钦羡的眼神,很认真地跟我说。
   从南源回来以后,收到许杏娣发给我的微信说:“你写好了文章,先给我看看可以吗?。”又补充说:“我鱼塘里养的是四大家鱼还有甲鱼、河虾、白条、昂刺、罗非鱼。还有四季鲜果杨梅、水蜜桃、樱桃、春香柚。”最后又加上一句:“有朋友需要时可以来找我!”
   我觉得,业精于勤这句话,放在许杏娣身上是特别合适的。

共 286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南源是个美丽的地方,然而建设这片山山水水,是要付出辛苦和汗水的。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接触到了一个又一个实实在在,勤勤恳恳的带头人。打造这片山水就需要这样的带头人,也让这片山水更富于美感。飘香的水果,欢腾的鱼塘,都在印证着这片土地的殷实与厚重。作者以忠实的文字把所见所闻都呈现在读者面前,文字详实而精美,让通篇文字通透亮丽!感谢赐稿菊韵,祝创作丰收,佳作频出!【编辑:孤独小男孩】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0-05-21 15:11:01
  一篇游记把南源这个美丽的地方,呈现在读者面前。文字详实,精美而亮丽,非常值得一读,以此推荐!再次感谢作者的赐稿,敬茶!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05-21 15:23:50
  学习游记散文
活到老学到老
3 楼        文友:沈若尘        2020-05-23 11:41:18
  谢谢孤独老师的辛苦编辑和热心荐读!
4 楼        文友:沈若尘        2020-05-23 11:43:35
  谢谢黄老师的阅读、留言!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