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现代诗歌 >> 【宁静•新】雨天入东汉墓园(组诗)

精品 【宁静•新】雨天入东汉墓园(组诗)


作者:詹海林 进士,11117.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74发表时间:2020-05-24 09:09:55


   一、墓园
  
   雨点击落到雨伞上
   力度很足,仿佛在提醒什么
   一千年过去了,墓中人的灵魂还在
   跟园里的缅枙子、木姜子花一起
   接受天空的洗礼
  
   我们无法想象他们生前的样子
   一袭汉袍,缀上了石榴花的颜色
   他们釆摘荔枝的欢欣,是不是
   与一条叫做珠江的河流有关
  
   他们肯定想象不到后世的繁嚣
   让所有的空间都那么拥挤
   把他们制作的精美陶器都挤破了
  
   只有鸟鸣还保留着那个朝代的语言
   在外人听来,总觉得有点悲伤
   它们唱人生如酒
   偶尔可以酒醉一场,糊涂一时
   它们唱人生如花
   大雨过后,花却落了满地
  
   二、在龟岗荷花池前
  
   荷花比我想象中的荷花,开得快
   没有旁人的荷塘之畔,草长得更快
   得到雨水和鸟声的滋润
   荷叶圆润,香气一阵阵散发在空气里
   池畔的凤凰花,也微微笑了
  
   这一刻与花相伴,能听到花语吗
   如果不是一座山的阻隔
   满池的荷花能否不染风尘
   我相信她出了污泥能亭亭玉立,却挡不住
   来自污浊尘世的空气
  
   在这安静的一刻
   我和雨后纤尘不污的荷花
   签了一纸诗意的合约
  
   三、东汉石人
  
   昨夜大风大雨
   可有一把来自东汉的雨伞
   给你挡雨遮风
  
   过去的光阴都是繁华之后的寂灭
   往日的草堂,你还挑灯看剑吗
   在胡马争鸣的年代
   王谢堂前燕,贫棲谁的家
  
   活着有太多苦情的故事上演
   红䄂添香也不过是短暂的月光
   不照龟岗上的古墓
  
   你也在风雨中失去生存的耐性
   砂岩层层剥落,历史如同柔软的落花
   在我日复一日的惆怅里,失去痕迹
  
   四、古石刻走廊
  
   贺从家塾、敦厚里、水边屋
   走完不足百米
   却能听到轻微的叹息声
  
   遥远的时光,不再沉重
   只要抬起脚步,就走完了
   在古代,有人要用一生才能走完
   已经听不到先生说之乎者也
   听不到邻里的家长邻短
   有的是鸟声和蝉声
  
   我沉醉在浓缩的历史遗物中
   目睹一只半卧草丛的古代铁牛
   期待它站起来,向我走来

共 9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从考古学的角度上看,东汉时期和西汉时期的墓葬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墓葬形制等方面,西汉末年至东汉,木椁墓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砖室墓、石室墓,墓葬结构逐渐趋于复杂,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耳室、侧室等部分,另外,壁画墓、画像砖(石)墓是这一时期墓葬的一个巨大特点,其内容包括了神话故事、孝悌故事、劳动场景、夫妇对账、耕种、庖厨等反应墓主人日常生活形象,特别注意的是,到了东汉末年,薄葬之风逐渐兴起,所以在墓葬中我们很少看到金银器,大多以瓦器、陶器进行随葬,南方地区多以朱书镇墓瓶等带有一定宗教色彩的器物来寄托死者升天的欲望。棺材材质有很多种,比如柏木、楠木、楩木、樟木等,而且不同级别的人选用的材质是不同的,当然还有用石头做成的石椁。而此诗突出一个雨景,雨天入东汉墓园,营造清冷的意境。“一千年过去了,墓中人的灵魂还在”这些灵魂,经受时间的洗礼,也经受雨的击打。它们的样子如何?只能从历史的烟云里臆测一二。后浪淹过去并且推陈出新,那个朝代的语言、风土人情早蒙上了厚厚的尘埃。“大雨过后,花都落了满地”尘归尘,土归土,任何人生总有结局,落花随风而去,未免有些凄凉了。诗二写龟岗荷花得到雨水和鸟声的湿润,荷叶阔大而香气悠远。荷花代表出尘不染,但这个尘世太过污浊,那么安静下来,息心静虑,颂扬的是高洁品质。死亡是人生常态,谁都不可逃避,但要留清名于后世,生命才具有深远的意义。诗三写东汉石人,“过去的光阴都是繁华之后的寂灭”往日草堂,王谢堂前燕,还有太多苦情的故事,一路演下去,都是虚空一弹指。千年的月光,以及砂岩层层剥落,历史一路浩荡下去,都成了柔软的落花。但人类悲欢,历史洪流仍在继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运行久远。西汉晚期开始出现的石室墓,到东汉在某些地区盛极一时。墓室中雕刻着画像,故称“画像石墓”。墓室的结构和布局,也是仿照现实生活中的住宅。有的石室墓,也绘有彩色的壁画。东汉时期,四川省境内的砖室墓往往在壁上另嵌一种模印着画像的砖,称为“画像砖墓” 中国古代棺椁并称,都属葬具。西汉中期以后的各种横穴式墓,特别是东汉的砖室墓和石室墓,墓室本身就起了椁的作用,可称“砖椁”和“石椁”多有石刻出现。诗四写古石刻走廊,便是属于此类墓葬。抚摸遥远的时光,在浓缩的历史遗存中抒发感慨。这组诗歌内敛而含蓄。这种分寸的拿捏,存乎一心,最是考验诗人的心智成熟与艺术的功底。全诗于冷静的细节呈现中,反衬出诗人对于历史兴衰的悲悯情怀,通过入东汉墓园表达对生死的思考,却又不着痕迹,不可谓不独具匠心。【编辑:刘文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526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文龙        2020-05-24 09:10:52
  感谢诗人赐稿宁静。奉茶问候!
回复1 楼        文友:詹海林        2020-05-24 11:17:37
  刘老师的编按可读性强,感谢了。
2 楼        文友:淡泊宁静社        2020-05-24 19:35:46
  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淡泊宁静社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