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感动】说说写诗那些事(随笔)
一
随便谈谈自己三年来的一些写作感悟吧。没指望能帮到谁,只是自说自话。
做任何事都有一个艰难的瓶颈,就像身体锻炼之初始阶段,必然会出现肌肉酸痛。熬过了那个痛苦期,控制好节奏,养成了习惯,一切就水到渠成一样自然了。但在最初,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虽然才刚起步,但绝不能松懈。那时候就不能求进度速度,而是要保质。蜗牛一样地爬,也要爬到底,爬得像模像样。这就给自己以后的道路设置了基础框架,也就是格局、档次。
天赋优异的人不是没有,我也真的遇到过,想象力叹为观止的那种天才。我们中文科班出身的人,对于品鉴文学应该没问题,可天才不会止步于品鉴。这是怎样学习也无法企及的天马行空,尤其在诗歌一道,天赋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一个诗人最终抵达的高度。我可以肯定,自己是没有天赋的人,这个在三十多年前我就一清二楚。我就是靠咬紧牙关下苦功,才一点一点得窥门径。再在不断的勤学苦练中打磨技巧,慢慢成文成句,才得了写诗的一些皮毛。
有人惊讶我经过短短五个月的写诗练习,居然可以进步这么快。这其实没什么可意外的,这么多年的书毕竟不是白读的。而对于诗歌的理解,在我的骨子里还有不曾磨灭的印迹。我凭的就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很强的学习能力,严苛的自律,不懈的努力。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一天不落地阅读加练笔,我从来不为自己找借口偷懒,实在累了就歇一歇,再站起来又是一条勇往直前的女汉子。如果我练习满一年,也就意味着我写了足足起码五百首诗,而阅读量肯定是以万首计。这样如果还不能进步,那我就实在对不起自己的智商情商了。
年轻的时候并不觉得自己聪明,从来没当过学霸。回过头去总结那个年轻女孩,我会用一个词——纯情。是生活历练慢慢让我成为一个可甜可咸、可柔情似水亦可锋芒毕露的老妖精。如今我倒是很自得那点小聪明,学习方法当然很重要,死读书、读死书的人注定不能自由翱翔。这些所谓的独门绝技嘛,上不得啥台面,我也就私下里教教小徒弟玩儿。总而言之,文途武道,都有一个触类旁通的总则,学习能力的强悍能够弥补很多先天不足,让自己少走弯路。而如若再遇上几个良师益友的适时指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自行潜心消化觉悟,那就“妥妥滴”了。
二
再来说说所谓的诗歌风格。很多次我被不同人指出的一个共同毛病就是,往一首诗里塞的意象太多,不如短小精悍地把一件事说深说透。但我确实说的就是一件事啊,我反思。诗歌之百花争艳百家争鸣古而有之,不然那些词牌变体是怎么来的?诗歌的留白注定一千个读者可能有两千个哈姆莱特,心境起伏、晨昏冷暖,造成读后感都可能不同。我在围绕一个中心打转编织,但旁人可能看到的都是杂乱无章。幸好,我的文字只是自己的玩具,不介意旁人的眼光。只是技巧这个硬伤确实让我苦闷,我还是得不断磨练。我从不介意承认自己的不足,就像我毫不介意承认一个老女人的年龄。年轻貌美自然好,但我可以优雅地老去,也甚好。年轻人学东西快当然好,但在我这个年纪还能这样努力去打开一个新世界,领略精彩学习,同样很好。起码,我应该不会得老年痴呆。
还是继续扯诗歌风格。很多人说,慢慢地就会形成自己的风格。我心里的一个小人马上跳了起来,写一种样式,就像只有一款衣服,那也太没劲了!坚决不干!确实,我就喜欢千变万化,风格迥异。有些名家的诗,具有极高的辨识度。我是玩家,我就要生旦净末丑全来一遍。我是妖精,今天要做小狐女,明天要做鲤鱼精,后天可能又要玩一张画皮。当然啦,首先我得有足够的妖力化形,不然,别在半道上露出自己的大尾巴,一下子被哪个臭和尚拘了魂去,锁在什么塔下面了。那就悲剧了。
我认真琢磨过好些年轻诗人的诗,我承认他们的技巧确实很好。但反反复复地读啊读,读到最后就只剩下那些小技巧了,里面深刻的东西太少。我们这一代人的诗观可能还是有些不同,恢宏大气的东西必须能写,心里的格局一定要大。诗言志,文载道。小灵巧是其中的一个技艺,必须会一点,会多些自然好,但建立一个文塔诗林的基础还是靠实实在在的内涵。我是如此定位自己的写作的,所以技巧学多少算多少,不能变成邯郸学步,最后不知所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事方式,这些作为成年人都是各自的权利。我之学习是自己快乐的事,无关名利,我就是要把一种游戏玩得好一些而已。我不会给自己找疏懒的借口,我曾经历的艰难苦难,也都不动声色地熬过去了。以泪洗面有用么?且不说求救无门,就算有,我还是愿意自己扛。习惯孤独的人,就要让孤独成为一种安宁的常态,自己在其中淡淡花开,静静挺拔。所以,我的诗歌,就是那种安慰孤独的句子。
因为我性情孤僻,所以我的文字与外界接触很少,结交的文友也少。文人圈的乱象原本见识得也少。这几个月算是见大世面了,看过了很多让我目瞪口呆的奇葩事奇葩人奇葩诗。各种啥体啥体就不去说它了,反正我是绝对接受不了那种低俗的下流诗和浅薄的口语诗。没法子,当年写作课老师就是这样教导的,我历来是个怕老师的学生。诗,是要来表达最值得表达的东西,玩技巧最终都会成笑话,人们很鉴别的。
三
我最后要说几句的就是关于模仿与抄袭问题。以我之籍籍无名,从不稀罕自己的文字很招摇,没想到也会有一天被人堂而皇之从几首诗里,各偷几句,凑成一首,再明目张胆地发朋友圈。对了,那个人加了我的微信才一天,立马就下手了。过两天,有文友也很郁闷地发过来她被人仿写抄袭的诗。那种无底线的人,他们当然配不上文人的称号,因为他们已经丧失了起码的文化道德。偷书不算偷么?窃诗不算贼么?我只能冷冷地回帖怼了一句,就把那人删了,在公众号上把对方列入黑名单。远离之,拜托不要再看我的诗文,因为诗文是个性的,我不要一个和我长得一模一样的抄袭者。
在我自己的学习过程里,我就没有直接仿写过,除了一个练习群里要求的唯一一次。这跟书法上的描红临帖完全不同,因为诗文所代表的就是个体思想,它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性。任何直接抄袭,或用仿写变相抄袭,都是可耻的行径。我可以坦然地说,一路走来,我从来没有仿写抄袭过一个句子,这就是我的风骨,是我对文字的虔敬。我可以走得缓慢,但每一步都是属于我自己。我学习别人的好诗,是沉浸在那种语句或意境里,具体的遣词造句、意象运用,我绝对不会抄袭。那么多中文词汇,难道就找不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方法?实在没有,那就多读书吧。
我没想当诗人,不需要任何虚衔,我珍惜自己的每一点努力,也同样敬重别人的思路和笔墨。所以,最恶心抄袭。在所有文学体裁里,诗歌的抄袭当然是最便利的。我这样默默无名也真不错,起码让嫉恶如仇的我少了些烦恼。顺便说下投稿问题,前几天有人建议我的散文诗投某个大刊试试,我一笑了之。偶尔心血来潮了,奔着奖金去,我会随便扒拉几句征文。但正经向杂志社投稿,我还是不愿意的。首先自认水平有限,其次看看一些大刊发表出来的诗,我也饱受惊吓。最后,我还是坚信,我们升斗小民是斗不过横七竖八的潜规则的。不必委屈自己的文字,也不必把那些平台当作衡量自己水平的标准。我笔写我心,我心傲天地。不要因为那些名利、那些期盼乱了自己的方寸。
世人看我太疯颠,我笑世人看不穿。我安静入世随俗,其实又早就出世。我筑一方特别的结界,安置我的桀骜不驯。外表的光洁遮蔽了内心的峥嵘,所有山高水长与常人走的不是同一个方向。不需人夸颜色好,我本来就挺好!。
关于诗歌创作,给我很多切身的感受,说出来,心里淡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