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新】维多利亚纪念馆(散文)

精品 【宁静•新】维多利亚纪念馆(散文)


作者:刘开阳 秀才,1951.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00发表时间:2020-05-25 10:15:31


   一
   我们有一整天的时间在加尔各答逗留,几个人一商量,就决定去参观维多利亚纪念馆。
   纪念馆售票口的牌子上是这样写的:外国人150卢比,印度人10卢比。同行的小李哼了一声,这倒是符合印度人一贯的风格。
   早就听说,当年的英国人以非常低廉的价格买下加尔各答市中心土地,一平方公里不过是几百卢比。但当我们走进这座纪念馆的时候,还是不得不惊叹英国人挥霍印度土地的奢侈。在繁华的城市中心区域,这个占地64英亩的纪念馆,除了那座著名的中心建筑物,零星的几座雕像,就是大片、大片的空地。中间点缀几棵繁茂的大树,几个清浅的水塘。
   印度人在草地上休息、聊天,鸟雀在喝水、觅食。几个同事追着小松鼠跑来跑去,要跟它们合几张影。这种已经吃得肥肥胖胖的小家伙,隔几步就能看到一个,有时候也成双入对的出现,有时候在落叶草丛间站直了身子探头探脑,有时候两手抱着果蔬吃得津津有味。它们看起来并不怕人,可当你真得走近,它又倏地一声没了踪影。
   维多利亚纪念馆的印度女性,不论是青春美貌的少女,还是端庄典雅的少妇,都选择了能把身子裹得严严实实的服装,大多是民族服装纱丽,也有少数人穿着牛仔裤。我绕着公园走了一圈,在摄氏三十四五度的环境里,竟没有一个女人是穿着短裤或者裙子的。然而,那些年轻的男男女女已经很坦然地搂在一起,手拉着手,眼睛望着眼睛,身子挨着身子。从这个缩影里,就能看到社会风气也在急剧变化的印度,它正突破过去的保守,只是那层外衣依然很结实。
   我们是从维多利亚纪念馆的北门进去的,正中心的轴线上,是当年倡议修建纪念馆的柯曾爵士的雕像。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去世之后,继任印度总督的柯曾爵士就提议建一座带着美丽花园的,庄严宏大的纪念堂来纪念维多利亚女王。他先后募集1050万卢比,由当时英国建筑学院的校长威廉•埃莫森主持设计、组织,由艾森特•J•艾施任总监,前后用时二十年才完成建设。纪念馆北侧有一个嘴里喷水的石狮子,分别流到四个水槽中,象征着印度的四条主要河流:恒河、克利须那河、印度河和祝木纳河,也代表着大英帝国在印度首先要确保的使命。事实上维多利亚纪念馆的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中间间断了好长时间,要不是因为乔治亲王于1914年在新德里表示,因为维多利亚纪念馆进展不如人意,英属印度政府有可能要迁都到新德里,也许这个庞大的,美丽的建筑就成了半拉子工程。
   维多利亚纪念馆,是当年英国殖民印度的烙痕,可是在这里,不论是花草树木,还是大理石建筑,英国人的铜像,都显保存、保养得非常好。这种养护程度,超过对加尔各答市政府的维护,更不用说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怪味熏天的火车站、汽车站等公共建筑了。再就是偌大纪念馆里,虽然只有主建筑群里有厕所,但草地上却没有像别处一样屎尿横行。对强者的敬慕,对文明的向往,以及对自己的自许,看似矛盾又牢固地粘合成印度人的性格。
   刚到印度的时候,我问一个印度人,你们对英国人普遍什么看法?那个人说,当然不好了,谁会喜欢侵略者?我接着问,那为什么选择英语作为国语?对方回答,就是为了方便交流啊,不然咱俩现在能彼此沟通吗?像平常一样,这个印度人只说了一半的事实,把英语作为国语,确实让印度很好地融入国际社会,但另一方面,印度人是以说英语为荣的,如果是“上流人士”在一起,他们一定是说英语,而不会是印地语。
   在很多人心里,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一个是美国,一个是英国,一个是印度。印度人仰望这两个国家,然后扭头蔑视其他国家。
   即使在维多利亚纪念馆外面,也能看到吹着长号的,站在纪念馆最顶上的胜利天使。有人把纪念馆比作一艘荡漾在水面上的白色帆船,我倒觉得当时英国人的想法未必这样简单,花费了大量心力物力在印度的大英帝国,怎么会仅仅满足于做艘漂浮于水面上的帆船那么简单?而且从整体结构看,虽然圆顶的建筑,白色大理石的墙体充满浪漫的欧洲情调,但是设计思路遵从的就是四平八稳,更像是大英帝国准备牢牢扎根于印度,并且要千秋万代继续下去的决心。
  
   二
   当年的建造者曾经有意把维多利亚纪念馆建造成第二个泰姬陵,于是大量的白色大理石被广泛运用,可是主设计人反对简单地模仿,于是,一座印欧混合风格的建筑便诞生了。
   走进纪念馆,是高高的穹顶和各式各样的浮雕壁画,然后就是大量的展品。纪念馆据称是收集英国统治印度时期各种文物资料最多的地方,包括当时的绘画、建筑、民生,英国人使用的武器等。
   然而让我感到奇怪的是:从入口处展览墙上的图片、标示牌开始算,整个纪念馆至少有1/4的地方全是泰戈尔,泰戈尔在思考,在写作,在会客,在踏春,还有他的故居,他用过的东西,他的绘画作品,他获得的荣誉,他的政治观点等等。后来我咨询过许多印度人:“维多利亚纪念馆不是英国人用来纪念维多利亚女王,把英国在印度的那段历史变成永恒记忆的建筑吗?就算后来归印度管理,不应该成为谴责英国对印度残酷统治的地方吗?为什么里面有这么多东西关于泰戈尔的东西?诚然,泰戈尔是印度人的骄傲,可那就更不该与侵略者放在起了,何况泰戈尔的故居就在不远处,完全可以把展品独立出来,来完整再现这位伟人的一生。”大部分被询问者想半天也回答不上来,只有一个人正面回答了我的问题:“纪念馆在印度土地上,我们想摆啥就摆啥!”
   再往里是油画、绘画,记录当时印度的一些照片等,大厅的中间摆的是当年英国人进入印度时使用的早期火炮,还有漂洋过海的帆船模型。
   在这之后,是介绍当时英国人境况的展厅。有一张图片的文字旁白是这样写的:刚来到印度的英国人住在狭小的,既不舒服,又不卫生的小房子里,过着艰苦的日子。英国人很快就受够了这种折磨,决定在印度建设宽敞、舒适的大房子。
   也许有人会说,你说的情况,或者图片资料恐怕有误吧,谁会背井离乡、漂泊万里,专门出来受罪呢?但我们反过来想一下,如果当时不是很多英国人在国内生存困难,就算诱惑很多,谁又会离开故乡,到又脏又乱又热的印度呢?
   2014年,在非洲加纳,在沃尔特河汇入大西洋的入海口,我看到那儿有无数小岛,每一个小岛都被私人买下了。大西洋的朝霞黄昏美不胜收,周围环境也好,可上面的住户,要么是日本人,要么是韩国人,或者其他亚洲人,却没有一个欧美人。就算这儿风景再优美,在没有生存压力的时候,没有一个西欧人、美国人愿意久居在这里。几百年前,如此多的白人之所以走遍这个星球,爱探险是一个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混口饭吃——也许很多事情撕下华丽外衣之后有些让人沮丧,但真实比虚假要长久,也经得起推敲。
   大英帝国曾经的辉煌是毋庸置疑的,但这份荣耀是否均分到每个国民的头上却不一定。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是大英帝国最鼎盛的时代,英国的战舰在世界范围内游弋,有数不清的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无数国君向维多利亚女王臣服,无数的财富源源不断的运向英伦三岛。
   然而,同时代英国最伟大作家狄更斯笔下的普通的英国人的生活,却艰难得让人沮丧。不论是《老古玩店》里小奈丽一家,还是《雾都孤儿》里的小偷、强盗、孤儿、小店主,日子都非常拮据。而肮脏的伦敦,永远散不去的浓雾,也让它成为邪恶帝国堡垒的象征。在罗伯特•特雷塞尔写的《穿破裤子的慈善家》中,那些为费税、房租、日常生计而苦苦挣扎的下层劳动人民,显示出在当时的世界之都,普通人的生活,与已经沦陷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差无几。而生活的压力,工业化带来的欲望,更让英国人备受煎熬。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大英帝国能有这么多殖民地的原因之一:要是所有英国人都依恋在温暖家里,谁又走出家门来维持大英帝国的全球统治?
   还有一张很有趣的绘画,画中是一个神父在忏悔室里接受别人忏悔,可是神父自己却迷惘得不得了。画家把黑暗的忏悔室画得灯火通明,神父的脸清清楚楚,不像是神职人员,反倒像一只剃掉所有毛发,抹上白粉的猿猴。
   这大概就是印度人对传教士最初的印象吧,大概他们实在搞不明白那个人蹲在黑黑的小屋里的人到底在干什么。
   我们把时光倒流回四百年前,甚至更早一些,第一批或者第N批英国人刚刚来到加尔各答的时候,他们满怀热情,而当地印度人对他们也很友好。然后呢?然后就是印度人有自己完整的世界,英国人也有自己的世界,两者之间做些买卖,弄些粮食,收集些香料,产生一些摩擦。英国人给印度带来了新的东西,而印度人把他们当做稀奇的外来人,彼此之间仅此而已。
   其实,最开始进入印度的东印度公司并不是侵略者,而是倒爷,赚的只是贸易差价而已。当然,作为殖民者,也少不了用一些强迫或者卑劣的手段。
   不过英国人很快就变了脸色,露出了獠牙——他们想要获取更大的利益,就要打破印度七千年来形成的,自给自足,自我封闭的社会结构形态,就要与印度社会发生冲突。
   如此看来,那只看上去无辜的,甚至是孤苦伶仃的“人猿传道士”就远没有画面中那么可笑了。按照西欧人的传统,这些人肯定是充当了文化侵略的急先锋,而且深度参与了殖民扩张行动。一直到今天,很多种姓比较低的印度人还在源源不断地投入上帝的怀抱,成为英国国教的信徒。
   当然,如果没有英印的冲突,如果英国人一直蹲守在自己的堡垒里,也许就没有急速现代化的印度。他们会永远相安无事下去吗?是否就像全世界的唐人街一样,逐渐成为当地社会的一部分?
   然而,英国人还是发动了对印度的进攻,九百人的英军,不但用手里的枪,还用手里的钱和甜言蜜语贿赂打败了几十倍,几百倍于他们的印度军队。他们开始真正掌控这个国家,接着要求印度人种植英国工业需要的靛蓝,控制食盐,开始掌握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然后又把这个国家作为跳板,把魔掌伸向了中国、东南亚。
   当然,英国人并没有单纯的进行侵略。因为如果是单纯的侵略,就没法解释印度人要把维多利亚纪念馆养护的如此精心。也无法解释印度把英语作为国语,至今大部分印度公司都在英国上市……
   当年,英国人是“买下”加尔各答,而不是占领加尔各答,他们把自己成熟的,契约社会的制度引到印度来,为这个国家留下了丰厚的政治、经济遗产,为了笼络印度,当年维多利亚女王还专门来到印度,举行盛大的加冕仪式,将自己加冕为印度女王……
  
   我在维多利亚纪念馆流连了很长时间,推敲大英帝国做过的那些事情,当走出维多利亚纪念馆回头看时,我看到的不仅是一座漂亮的建筑,还有大英帝国执行的对内对外各种政策,以及带来的持久效应。今天,中国已经变得强大,正大踏步走出国门,而大英帝国的许多做法,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有一个命题更深深进入我的脑海里,那就是当我们中国人出现在某个国家,如何能做到在身边时能获得尊重,离开后让人依恋?
   这是个宏大的课题,在这中间,一半是实力,一半是智慧。

共 433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从一个普通游客的角度,看印度这个充满殖民历史印记和故事的维多利亚纪念馆的过程,从印度女性的保守穿着与开放的行为,以及建设维多利亚纪念馆,都无不体现印度人“对强者的敬慕,对文明的向往,以及对自己的自许,看似矛盾又牢固地粘合成印度人的性格。”又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和分析殖民者,“那只看上去无辜的,甚至是孤苦伶仃的“人猿传道士”就远没有画面中那么可笑了。按照西欧人的传统,这些人肯定是充当了文化侵略的急先锋,而且深度参与了殖民扩张行动。”作者以边游边分析的思考,带给了读者从多角度去看待印度人对待外来文化侵略,以及形成自己的民族性格的根源。文笔生动有趣而犀利,通过参观维多利亚纪念馆,从而解剖印度人的民族,眼光独到,细节描写入微,笔墨生动有趣。推荐各位文友共赏!【编辑:老书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527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老书生        2020-05-25 10:17:22
  文章生动有趣,不仅仅是游记散文,更是一篇民族性格描写的好文章。问候作者!
回复1 楼        文友:刘开阳        2020-05-25 12:06:14
  老师多多批评,多多指导
2 楼        文友:花花一世界        2020-05-25 15:30:22
  跟着刘老师的文字旅游,收获很大。堪比《带一本书去旅行》,刘老师可考虑出书了。实力也是智慧的堆垒!
回复2 楼        文友:刘开阳        2020-05-25 15:35:41
  谢谢赏评,翻译了两本书,关于历史哲学的
3 楼        文友:淡泊宁静社        2020-05-26 08:41:40
  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淡泊宁静社
4 楼        文友:悬壶        2020-05-26 17:43:29
  依然优美的旅游散文,拜读了。
悬壶
回复4 楼        文友:刘开阳        2020-05-26 18:24:11
  欢迎来坐,多多指点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