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新】嘎拉哈里遗落的童年(散文)
嘎拉哈取自动物后腿的膝盖骨。动物有四条腿,却只有两个嘎拉哈。孩提时代常玩的嘎拉哈有两种,猪嘎拉哈和羊嘎拉哈。猪体型巨大,吃食糙杂,猪嘎拉哈自然也粗笨,骨质粗糙,抓玩久了还会变黑。羊就不同,体型纤细,只吃草料,细嚼慢咽的,取下来的嘎拉哈就小巧玲珑,骨质如脂玉般细腻,越玩越亮,惹人喜爱。
嘎拉哈的制作过程也很讲究,它是连接动物大腿和小腿的重要关节,表面凹凸不平,筋膜极多。要放在锅里反复煮,煮至筋肉软烂,才容易剥离。用刀片把凹进部分的筋头一点点切割干净,再用红钢笔水片浸泡染色,等红色渗入骨质后,拿出来晒干,一副精巧的嘎拉哈就制作完成了。
传说金兀术少年时曾猎杀四种最凶猛的野兽,成为无数少男少女的偶像。女真人为了让孩子学习金兀术的勇敢,便让孩子们抓玩野兽殡骨上的嘎拉哈。玩嘎拉哈就一代一代传了下来,传到后来,已与勇敢无关,只作为孩童的一个游戏项目。
儿时的游戏很多,跳绳,迈大步,踢毽子……那时我上学早,同学都比我大两三岁,我又生得瘦小,腿不够长,跳绳、迈大步都比不过同伴,分组时没人愿意带我。即使她们带我玩,我也只当“老梢儿”。老梢儿是个尴尬的角色,一般都是复活环节,我跟着跳一下,或是别人迈大步时,我迈小步,让对方够不着,靠取巧为自己队赢得比赛。老梢儿在游戏中可有可无,半天才能参与一次,实在没意思。我最喜欢的就是歘(chua三声)嘎拉哈的游戏了,因为这个游戏我玩得好。
嘎拉哈以四个为一副,每个嘎拉哈又分“坑儿”、“背儿”、“真儿”“轮儿”四个面。嘎拉哈平放时,深深凹陷的那一面称为“坑儿”,相对一面鼓起的一面称为“背儿”;立起时,像耳朵轮廓的一面叫做“轮儿”,相对的一面叫做“真儿”。
嘎拉哈主要有两种玩法,掷嘎拉哈和歘嘎拉哈。掷嘎拉哈是把一堆猪嘎拉哈扔出去,找同面朝上的,谁多谁就赢,这种玩法完全靠手气,没什么难度,我不太喜欢,歘嘎拉哈就有意思多了。
歘嘎拉哈时,把四个嘎拉哈同时抛在炕上,尽量把口袋(沙包)扔向上方高处,在口袋下落的同时,把嘎拉哈调整好方向,让尽量多的嘎拉哈同一面朝上,这个过程叫做“搬”,再次抛口袋时,抓起同面朝上的嘎拉哈(至少两个)并接住口袋,抛两次口袋算歘一次。若接不住口袋,或碰倒了别的嘎拉哈,就算输了,由对方接着歘。歘嘎拉哈是计分制,同时抓起两个同一面朝上的嘎拉哈计五分,抓起三个计十分,四个二十分,游戏结束时,谁的分数高谁胜。
歘嘎拉哈是一心几用的游戏,眼睛要盯着上方的口袋,还得瞄准下方的嘎拉哈。受地心引力所限,口袋的下落过程很短,要迅速抓起嘎拉哈,还要准确接住落下的口袋,玩者必须手疾眼快才能完成。
歘嘎拉哈时是锱铢必较的,真儿是真儿,昧儿是昧儿,一点含糊不得,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不相让。自然不能让,游戏的乐趣就在这争争讲讲中呢。
歘嘎拉哈水平差不多的,彼此惺惺相惜,总爱往一块凑;水平相差太多的,只能在旁边看看热闹,当个老梢儿。当年,我靠着嘎拉哈,还真歘出不少坚实的“革命友情”。
我喜欢玩嘎拉哈,自己却没有嘎拉哈,只能玩同学的,或是去伯母家跟堂姐一起玩。伯母家有一副漂亮的羊嘎拉哈,还有一大袋子猪嘎拉哈。每每见堂姐拿着嘎拉哈袋子,哗啦啦倒将出来,我都羡慕不已。小孩子总是一会好一会恼的,堂姐若是不高兴,就不让我玩嘎拉哈,我只能干看着。那时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一副羊嘎拉哈。
小时候养猪的人家很多,养羊的极少,想凑齐一副羊嘎拉哈极其不易。而我别说羊嘎拉哈,就是凑几个猪嘎拉哈也艰难得很。我家年年养猪,却不是年年杀猪,即使杀猪了,也会卖些猪肉出去。人们都喜欢买后腿肉,我家留下猪嘎拉哈的机会就很小。偶尔留下一只猪后腿,我央母亲给我多煮几次嘎拉哈,母亲也是不肯的。父亲工资微薄,家里多半靠母亲赚钱。忙完自家活计,还要兼顾姥姥家的零活,那时的母亲就像一只陀螺,从早转到晚,哪有功夫给我弄这些。
记得小学五年级时,我和堂姐同班,父亲是我们的班主任。一个临近暑假的午休时间,我跟堂姐闹了点矛盾。具体是因为什么,我已记不清,只记得是因为歘嘎拉哈。堂姐犯错在先,却把责任推到我身上。当时很多同学都在,她们替我抱不平,有个同学直接跑到父亲那告状。父亲来到班级,不由分说地给了我一个耳光。那是父亲第一次打我,我哭得很伤心,暗暗发誓,一定要自己做一副嘎拉哈,以后再也不跟堂姐玩了。
孩子的誓言哪里作数,没过几天,我又和堂姐玩得不亦乐乎。
暑假过后,我升入初中,要去几公里外的学校读书,便不再玩嘎拉哈了。在最为盼望的时候,我悄然失却了童年。可惜在童年结束前,我终是没能拥有一副自己的嘎拉哈。
结婚后,家里买过整只羊,我颇具仪式感地割下羊嘎拉哈,蒸煮、除筋、染色、凉晒,专心又细致。完工的那一刻,看着玲珑剔透的羊嘎拉哈,却没得到想像中的欣喜和满足,原来愿望是有期限的,一旦过了便找寻不回。
我又自问,我念念不忘的是童年的嘎拉哈,还是嘎拉哈里的童年?我是把童年遗落在嘎拉哈里,还是在嘎拉哈里走失了童年呢?这些都不重要。童年在记忆中模糊又清晰,丰盈且匮乏,但丝毫不影响我感慨和怀念,每每忆起都是微笑入帘。
有些遗憾不必弥补,也无法弥补。就让遗憾成为遗憾吧,点点遗憾是生活的底味,比完美更动人。
拜读佳作,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