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难忘的商於之旅(散文)

精品 【星月】难忘的商於之旅(散文)


作者:王国平 童生,862.0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57发表时间:2020-05-30 10:46:53


   今年是庚子之年,近半年来,因疫情影响,让人过得忧心忡忡,为了自身健康安全,我一直未敢远行,只好在家憋屈着,眼看五一假期要到了,借着疫情解禁的机会,心情也骚动起来,就想出去放松一下。由于还不能出省旅游,最后把目光锁定了商洛地界,那里位于秦岭群山之中,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历史文化底蕴也十分深厚,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
   一、翻越秦岭
   五一早上,我和家人沿着包茂高速就出发了。在这春末夏初的季节,沿途空气清新,气候宜人。行驶两个小时后,巍峨的秦岭就横亘在眼前,瞬间就被那雄伟的气势所震撼。记得我在初中时,通过学习地理,就对秦岭有了全面的了解,它是一条非同寻常的山脉,不仅奠定了我国“南北差异”的自然格局,而且还是一座文化圣山。数千年来,华夏大地上部落和朝代的兴衰、思想文化的激荡、很多都发生在秦岭脚下,先后有西周、秦、西汉、唐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演绎出许多历史的灿烂和悲壮。秦岭山中的商於之地也曾是变法家商鞅的封地,“张仪骗楚王”、“商山四皓”、“终南捷径”等故事都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秦岭因此也被誉为中华民族的“龙脉”。
   进入绵延的秦岭,公路就像一条彩带在山中环绕,神龙见首不见尾。在秦岭中穿行,最大的特色就是隧道多、桥梁多,彰显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气概。车时不时一会钻进一会又钻出,但并不影响去观赏那美丽的风光。
   放眼望去,远处青山滴翠、山峰峭立,峰峰逶迤;脚下空谷幽静,溪水潺潺,鲜花盛开,每一座山都绿得如茵般地在流动,绿得可爱,绿得动心,绿得富有生命力,有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慨。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云雾山中有人家”等古诗里所描写的意境,山中随处可见,使我感到这是一次轻松的旅行。终于在穿越一条18公里长的隧道后,就从秦岭的北坡穿越到了秦岭的南麓。
   回想在古代要穿越一次秦岭,那注定是一次十分艰辛的旅程。当年李白路经此地时,曾发出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现在天堑变了通途,翻越秦岭就容易多了,不得不感叹时代进步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二、终南山寨
   来到秦岭南麓就到了柞水县营盘镇地界,本来要在那里下高速到牛背梁去,由于刚出隧道,手机就没电了,没有了导航的指引,一下就多行了几十公里,耽误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下午两点左右,我来到了牛背梁山下的终南山寨,这是大山里一座古朴的山寨。首先映入眼帘是在两侧石板房簇拥下的拱型山门,全部用秦岭片岩建成,粗糙里透着精细,无意中隐着随意,上方写着“终南山寨”三个大字,苍劲有力。在山寨大门左侧,有一块石头兀自矗立,上面雕刻着一枚大大的印章,写着“终南山寨”几个大字,许多游人争相到那里留下自己的身影,作为到此一游的留念。
   走进山寨,发现这里的院落、房舍材质也均以山石为主,建筑风格迥异,拙朴凝重,突出了“秦岭老宅”与众不同的风格,真可谓另辟蹊径,匠心独具。这里的每一座建筑、以及生产生活用具与青山、小溪、田垄、山林完全融合,呈现出大山深处别样的美丽。那古老陈旧的建筑让来到这里的人们有了乡愁的感觉,满足了对田园生活向往的心愿。
   走在小寨的巷子里,看到窄窄的巷子里到处都是山外来客,一波波乌泱乌泱的来,热闹非凡。店铺里出售着土灶蒸馍、八大件、腊肉、神仙凉粉、热米皮等各色风味小吃,独具陕南地方特色,香味浓郁。
   正行走着,忽然从不远处传来悦耳动听的旋律,我急忙随琴声走去,看见在一座古色古香的小楼前,众人簇拥中,有一位身着洁白汉服的女子,袅袅婷婷,裙裾飘飘,轻捋罗袖,露出十指纤纤细手,正在拨动着琴弦,演奏了一曲叫《广陵散》的古筝名曲。那琴声悠扬妙曼,即像小溪泉水叮咚,却又带着忧伤;好似那山谷的幽兰娴静,又不少那份轩昂的气概。那优美的琴声很快把我的思绪带到了远古,带到了云里雾里,使我情绪安静了下来,旅程的疲劳,瞬间都被这优美的旋律淡化了。
   《广陵散》是非常著名的古琴曲,传说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好琴,有一次,他夜宿月华亭,夜不能寝,起坐抚琴,琴声优雅,打动了一幽灵,那幽灵遂传《广陵散》于嵇康,这是天籁之音。
   在当时的社会,嵇康深恶那些乌烟瘴气、尔虞我诈的官场仕途,如痴如醉追求着心中崇高的人生境界,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摆脱约束,释放人性,回归自然。以嵇康为首的竹林七贤造就了“魏晋风度”的风采,这一精神奠定了我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基础,一直影响着后世。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到大自然界中去追寻“逸”、“游”的性格,在实现飘逸、游弋、逃逸的同时,都在努力寻找“归”和“返”的精神家园。几千年来,秦岭所独有的宁静也吸引了许多真才实学,却不愿被名利所困,不愿委曲求全的有识之士,甘愿到这山林旷野,过着无拘无束、清心寡欲、自由潇洒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方式成就了秦岭大山里一种独特的隐士文化。
   但也有些假隐士,最有名莫过于唐代初时的卢藏用,他二十出头就考取了进士,可谓是春风得意,却一直得不到朝廷的重用,仕途几乎没有上升的余地。有一次他跟一帮诗友对酒当歌,某个友人无意中讲起了姜子牙因归隐最终被周文王请出山的故事,卢藏用听后大受启发,决定尝试一下。于是,他大张旗鼓地住进终南山,然后,委托一帮朋友在长安城里给他制造噱头。
   就这样,终于有人邀请卢藏用出山,很快得到了重用,让他名利双收,这就是“终南捷径”典故的由来。通过隐居给外界制造噱头,来抬高自己的身价,这跟当今一些明星和一些钻营之人,善于炒作和包装来实现自己目的是一样的道理。
   三、夜宿山阳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度过,看着天色已晚,登牛背梁已没有时间了,就离开前往山阳方向行进。来到山阳县城后,已是万家灯火。我安排好住宿后,和家人来到繁华的街上,看到小城的“烟火”已在疫情后有序地回归,夜市灯火通明,啤酒烧烤,朋友谈天说地,热闹非凡。冷寂了几个月后,我又一次听到了那熟悉的酒杯碰撞声;又一次听到了火锅翻滚的冒泡声;又一次感觉到了生活的激情。
   我和家人一进入夜市,就被一位中年女老板笑脸相迎,引我来到一个小桌边坐下,热情地递上菜单。我被那份盛情所感染,要了几瓶冰镇啤酒,点了一些烧烤,有意去犒劳下自己和家人旅途的辛劳。身处吵杂的夜市,在美酒的熏陶中,心仿佛进入了另一种境界。
   多年来,我喜欢上了旅游,假期总是安排得满满的,有人问起我旅游的感悟,我说那是在吃苦中找到了快乐,在压抑中放松了身心,在知识匮乏中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有了“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的感觉。
   一天来,我沿途欣赏着秦岭青山绿水的美妙,体验秦风楚韵交汇处所特有的语言、饮食、民居等民俗文化,身心好像卸下了任何负担。这次疫情后的出行,非同一般,几个月来对疫情的恐惧,一部分人生命的早逝,认识到这大千世界不仅仅只有阳光,还有危及生命的黑暗,应该更好地去认识短暂一生怎么才有意义。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总要去面对许多复杂的事物,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有喜怒哀乐的,也有烦恼琐碎的,越在意,就越变得庸碌;若全不在意,又难以生存。因此,
   人有时太需要给自己一点时间,去享受下心中的宁静,找一方完全属于自己的天地,静心去感受一下心灵的空寂,这不需要很久,可能是一盏茶的工夫、一场深夜田野里的蛙鸣,也可能是一次开心的旅游就够了。这样会使你有了一种不惧岁月的坦然,时光也会在这样心态中减缓了脚步,让你感觉到人生脚步也会走的从容。
   四、金丝峡的风光
   第二天来到了著名景区金丝峡,它位于群山之中,下了高速还要经过几十里难行的山道才可以到达。这里是丹江的源头,下游修建的丹江口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多年来一直对国家经济建设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步行在峡谷里,我随着人流拾级而上,向丹江的源头走去。一路上清风拂面,空气格外清新。峡谷间时不时有粉色的、红色的、紫色的花朵从一片翠绿中跃然而出,在迎接着游人的到来。
   金丝大峡谷的水让我记忆最为深刻,丹江那涓涓细流蜿蜒穿行于峡谷之中,非常清澈,看上去像碧玉一般。沿途山的缝隙中不断有泉水涌出,在跌宕的地形作用下,形成了各种形态的瀑布,有的飞流直下,声如奔雷;有的水气蒙蒙,珠玑四溅;有的奋力撞击着山石,激起千万朵水花,在阳光下幻变为五彩缤纷的水珠,耀眼夺目。峡谷瀑布虽没有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概,但也展现出个性十足的奇妙。
   这是一个非常适合放松的景点,沿途不断变换的风景滋润着我的心情,在对大自然鬼斧神工惊叹的同时,让我完全的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得到了一种平和、融于自然的心态,十多里山路的穿越,一点也不觉得累,实乃一种至高的享受。
   五、棣花古镇
   游完大峡谷,在丹凤县休息一晚后,第三天,带着对作家贾平凹故乡的崇敬之情,带着对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三过棣花时留下的名句“遥闻旅宿梦兄弟,应为邮亭名棣华”的好奇, 驱车来到了棣花古镇。
   棣花古镇古称棣花驿,早年因盛产棣棠花而得名。走进古镇,首先映入眼帘是贾平凹题写的“商於古道,宋金古城”八个大字的招牌旗杆。听着导游介绍,这个古镇曾是“北通秦晋,南连吴楚”商於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历来多种文化在此交织和融合。在古代,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曾经让古镇商家云集,人文荟萃,李白、杜浦、王维、韩愈、白居易等都曾经光临此地。
   没走多远便是“平凹老宅”,走进第一座建筑是“贾平凹文学馆”,看见门口的楹联上写着“文章高白雪,布衣傲青云”。馆内展示着贾平凹各时期的文学作品,还有个贾平凹的一座身像,只见他举着一支大毛笔,活像举着个大拖把。
   再拾级而上,就到了贾平凹的老宅,门口有一块巨石卧在草丛中,或许这就是散文《丑石》的原型吧。老宅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四合院。我怀着敬仰心情迈入现代文豪的故居,院中“贾平凹文学艺术馆”、“贾平凹影音馆”、“贾平凹书画馆”等相继排列,看到一本本贾平凹不同时期的文集和一幅幅照片,展示了多年来在这条艰辛道路上,他所取得的非凡成就,也真正体会到了他那不屈不挠的创作精神,使他的生活因文学而变得多姿多彩。
   这里处处散发着浓浓的书香气息,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贾平凹那优美的文章。我在这里徘徊了很久,看到大门上写着“流光溢彩追梦人,笔耕不辍文学路”,这不正是对他勤奋的写照吗?看到“心似平湖家山风物皆融笔,眼如凹镜世态人生全聚来”的一幅楹联,也不正是对他取得不凡成就的赞颂吗?
   离开贾平凹故里,从宋金桥桥洞下通过,就来到宋金一条街。这里呈现宋代时期的建筑风格,在现代中透着古色古香的韵味。还有一座历史悠久的二郎庙,是我国仅存的三座金代庙宇之一,堪称金代建筑艺术的活化石。
   在这里,我感到了尘封已久的秦、楚、宋、金文化,既有先秦文化的温柔婉转,又有大宋汉民的含蓄内敛,更有金人游牧民族的粗犷豪迈,每一座建筑都有着说不尽的故事。
   自己仿佛在时空中穿行,来到清风街,这是一条仿唐宋时期的小街,白墙灰瓦的房屋下挂着红灯笼和旗幡。入街的牌坊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清风徐来,犹见商於汉唐柳”,下联是“秦腔乍起,且醉棠棣宋金人”,据说是贾平凹亲笔书写。
   街上商店如云,商品琳琅满目,有现榨现卖的“老街油坊”,有细润的“荞麦凉粉”,有可口的“手擀杂粮面”,还有在石臼里手工打制的牛皮糖、花生瓜子糖等。
   在一个店前,我看到女老板正在做红薯粉丝,在征得同意后,我也拿起一个瓢,把红薯粉加水拌好,在开水锅上,拍打着糊状的粉面,洁白的细丝就从瓢的孔里漏下,一接触水面,就变成了黄黄的粉丝。我老家是红薯产区,小时经常做粉条,但已经多年不做了,此次体验十分开心,瞬间勾起了我尘封的记忆,也唤起了那淡淡的乡愁。
   出清风街,站在宋金街和清风街交界的风雨桥上,贾平凹老师笔下的荷花塘就映入我的眼帘,当时的小荷塘如今已变成千亩荷塘。
   我翘望远山,湖光山色,亭台楼阁相互映衬,魁星楼河岸屹立,法兴寺古朴典雅。这里既有江南山水的美丽,又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缠绵。谁说文人的笔没有力量?正是因为有了白居易、有了贾平凹,棣花古镇才增添了光彩,才有了今天游人如织的场面。
   几天来我走进了秦岭,走进了商於之地,在自然中体会到了一股青春的气息,在文化熏陶中扩展了自己的心胸和视野。
   近些年,多数人进入了城市,加快了生活的节奏,每天都在繁忙中穿梭。不知何时起,那远山、那水、那恬静的过去又成了我们记忆里的美好,“从前日子”成了我们生活里的向往。去看一眼云雾缭绕,去听一声大山的风声,守住一份山村宁静,已经成为我们心中的“桃花源”了。
   三天的旅程结束了,还不能完全了解商於之地的悠久文化,未免有些遗憾。其实在生活中,遇见即是告别,有的美丽可能只有一面之缘,以后不再相见,但我依然期待下一次的商於之旅。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已经刻在了我的记忆,在疫情过后,使我又一次反思人生,在充满欲望的生活中,人不能永远忙碌、浮躁,应该适时地去放松,保持一颗心的纯粹,就会得到一种平和、融于自然的心态,即便你很不顺当,但只要拥有这样乐观、健康的心理,就一定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这是仅次于健康的一件事,何乐而不为呢?
  

共 537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从小就对这座巍巍大山心驰神往。这次,跟随作者细腻的笔触,翻越秦岭,来到终南山寨,走过美食街,聆听《广陵散》,领略峡谷飞瀑,神游棣花古镇。一篇游记,纵贯古今,把自然风景、历史典故、名人轶事融入其中,写得肌骨丰盈、枝繁叶茂,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诚为游记之佳作,值得一读!【编辑:沧桑战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606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沧桑战神        2020-05-30 10:59:58
  谢谢王国平向星月诗话投稿。一篇短短的游记,为大家展示了秦岭绝美的自然风光、浓厚的人文气息,表达了作者对恬淡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真谛追求。欢迎再次投稿!
2 楼        文友:杨静        2020-05-30 11:04:55
  王老师的游记堪称一绝,值得学习推广,问候祝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