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成长】【宁静】拄拐的日子(散文)
4月16日,我在单位不慎摔倒,导致右脚跟骨结节骨折、右外踝骨骨折。工作二十二年来,从未请过病假的我,在家开始了拄拐的日子。
本应听苏轼老先生的话,“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但禁不住对这段自由时光的诱惑,还是把收藏在电脑里多年来创作积累的随笔、短篇、中篇拿出整理修改,鼓足勇气,准备投稿。
5月16日去医院复查,医生说骨折的地方开始模糊了,但脚踝、脚背怎么这样肿呢?爱人在一旁责怪我,说我是自作自受,不好好将脚抬平休息,天天在床上抱着笔记本电脑东整西整的。我说,我愿意。医生说,那好,你既然愿意就再多打两周的石膏。多打两周又怎样,反正一个月都过来了,我虽没接嘴但心里想。回到家趁爱人去上班的时候又开始折腾。
我整理好作品后开始寻找往什么地方投稿。查找了好几个网站后,终于鼓起勇气在5月23日,分别将微小说《际遇》、短篇小说《失落的爱》投到江山文学网和贵州作家网。让我意想不到的是5月24日均发表了,且《失落的爱》点击率一天便到了6000,真的是被惊呆了,原来我是可以的,原来阻挡我在文学这条路上前进的一直是自己的不自信。
年少时的我体弱多病,复读两个补习班才考取大学。最后一个高中补习班,在语文老师的鼓励下,我有机会将自己的作文《我》拿到讲台上去当成范文向同学们朗读,从此爱上文字。我高考填报的志愿是贵州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但因自己的分数不够未被录取,而被调剂到贵州农学院动物医学专业(兽医),但这并未影响我继续热爱文字,在学校里我参加了新闻通讯协会,努力学习怎样写新闻稿,看到自己的通讯稿发表在校刊上就沾沾自喜。参加工作后,我成为一名基层公务员。因工作性质我得以与各色人物打交道,因而看到、听到、得到许多值得创作的素材,一直爱好文字的我就有了创作冲动,但却忽略了基本功的训练,文字粗糙却爱编故事,文章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是家常便饭;标点符号也不规范,该是句号时打逗号,该是逗号时打句号。我仅靠读毕飞宇的《小说课》和《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便想在自己的写字世界里信马由缰。
2015年,我将自己胡编乱造的中篇小说《遇见》托一个朋友找贵州出版社的编辑老师指导,然而几个月过去,没有下文,朋友几次发来微信致谦,说编辑老师实在忙,抽不出时间看。我明白,编辑老师确实忙,但主要是我的小说不好、不够吸引人啊。受到打击的我沉沦了,失去向外投稿的勇气。
如今当微小说《际遇》、短篇小说《失落的爱》得以发表后,我感觉仿佛找回了失落的自信。接下来,我坚定地将所有的作品投向江山文学网,尽管《际遇》的点击率才不到300。因为我在江山文学淡泊宁静社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在这里,对每一篇发表的作品均有无私奉献的编辑给你写出精美的编者按,每个作品的下面,有文友对你指点、评论和鼓励,好一个热闹的文学大家庭,让人温暖,让人感动。
初访江山淡泊宁静社,仅是因为“淡泊宁静”这四个字,我的QQ、微博、微信名均是淡定若兰,所以点了进去,一探惊讶、细品出不来。浩渺若尘社长的《我向你走来》简直就是我此刻走向江山、走向宁静的心声;雪凌文字老师的《门前的樱桃与百合》唤起了我沉睡的乡愁;子骞老师的《就像在你身边》让我想到了自己平凡但不简单的父亲……老师们的诗歌、散文、小说篇篇细腻流畅,用情至深,一个个字像会发光的树叶,一段段编者按像树枝虬劲有力,一篇篇美文像果实累累如珠,淡泊宁静社团这棵树生机勃勃,谁会相信她仅仅才成立不到八个月?我拄着拐杖站在这颗树下仰望着、向往着,终于,鼓起勇气慢慢向她靠近。
看到我像初学走路的孩童一样蹒跚而来,淡泊宁静社团的老师们向我伸出了热情洋溢的手。子骞老师不厌其烦地数次给我调换稿子格式,给我指导了标点符号的问题,让我心怀感激;雪凌文字老师给我写精美的编者按,在我的作品下发表评论鼓励,在淡泊宁静社团编辑群里给我打气,让我信心满满;悬壶老师两次为我的小说写编者按,让我的作品有获得精品的机会;想飞的企鹅老师在编辑我的散文时,为一个字专门征求我的意见,认真的精神让我佩服;范虞人老师为我编辑了在淡泊宁静社团的第一篇作品,让我喜出望外……
特别是浩渺若尘社长,在百忙中反复亲自给我修改稿子让我受宠若惊,她的一句“好好努力,我最看好你”给了我无穷的动力。在帮我修改《四叶草》这篇小说时,她从摘要、到错别字、到标点符号,一一修改,反复征求我的意见,认真细致地推敲,经她修改后的小说摘要画龙点睛、让作品得以重生。面对我粗浅的文字,浩渺若尘社长没有将我推出门外,不断地给我加油,耐心地告知我要反复修改,她说:“文章就像自己的孩子,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会有很多人喜欢。要认真对待文章的细节,这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尊重,也是对读者的尊重。”
我记住了,社长,今后我一定将这句话当成我写作的座右铭。
尽管才走近淡泊宁静社这棵树,但我已经从编辑群里感觉到了这个大家庭轻松愉悦的创作环境、相互帮助的无限热情。QQ编缉群里的老师们每天都有交流,有的天还没亮就发声,有的夜深人静仍然守候。特别是悬壶老师一发声,群里就像在过“六一”儿童节,老师们个个怀有少年心,所以字里行间有满满的生机。哪个老师的作品成精,大家兴高采烈的争着祝贺道喜,比自己的作品成精还要开心。
我从来不敢相信,隔着电脑屏幕、手机屏幕能结识到这么多文学前辈,并得到大家的无私帮助,老师们对新人的包容让我感动,老师们对新人的培养和鼓励让我难忘。最让我钦佩的是,老师们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写作、编辑,不计报酬、不计付出,默默奉献。
所以,我提笔写下了《拄拐的日子》。第一稿写完,只检查格式和有无错别字后,就激动地将稿子投出。老师们一如既往地反应快,不一会儿,雪凌文字老师就给我写了精彩的编者按将文章编辑推出。
我,膨胀了。
直到子骞老师提醒我:“你的两篇散文一般,《再读〈花冠病毒〉》(赏析)浅,一篇《拄拐的日子》罗列众文友作品,本想退稿,可还是想给新人新作展现的机会,于是推出,但暂时不宜蓝豆。”我才反应过来,自己太心急,没有写深写透、没有反复修改就莽撞投稿。我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尽管子骞老师安慰我:“你也别过于纠结,反正全在你的文集中就是。”我还是很难过,为自己的急于求成,为自己的莽撞行事。
虽然此时我的文集中已有六篇拙作,其中一篇还在老师们的帮助下变成红豆,虽然此时悬壶老师和雪凌文字老师让我提供简历和照片便可申报,让我在江山闪亮登场,但我还是按下了暂停键,反思自己,审视自己。
就在这时,浩渺若尘社长的强心针来了:“拄拐的日子太短,建议扩充,把事情写细,抒情,把在宁静的所见所闻细写……”
于是我重新打开文稿,开始修改,才有了以上的文字。写到这里,已是深夜里一点,读高三的儿子从房间出来准备洗漱休息,看到还在客厅沙发上敲打笔记本电脑键盘的我,心疼地责怪说:“妈妈,是我要高考,还是你要高考?怎么还不休息,石膏虽拆了,但你的脚还是肿的哦!”我伸出舌头向他做了个鬼脸后说:“儿子,是你高考,我也要高考,争取我们俩都能考进自己心仪的大学。”
是的,江山淡泊宁静社就是我的大学,今后我将用心给自己出试卷,然后用情努力答出一份份合格的答卷,争取早日被它录取,我已经错过了许多时间,再不能等了。
拄拐的日子,幸福满满,江山里一篇篇美文润泽了我荒芜已久的心灵,我流浪多年的灵魂终于找到了安放的地方。
拄拐的日子,何其幸运,在江山淡泊宁静社遇见这么多可敬、可爱的老师,你们都是我的贵人,是你们让我走出在黑夜里摸索无门的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