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宁静•新】期望(随笔)

精品 【宁静•新】期望(随笔)


作者:刘开阳 秀才,1951.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67发表时间:2020-06-04 21:48:30

儿子一岁生日的时候,我在印度没法回国。
   参加周岁宴的哥哥,向远在天边的我打来电话,祝贺儿子长得平头正脸、额宽眼阔,看起来很体面。儿子这时候不过粉嘟嘟的一团,哪里有什么“体面”了?初闻疑有恭维,然后心潮澎湃,造化倘有深恩,便是无数折磨的回报了。“体面”不过是父辈的期望罢了。
   我的家在鲁中。往南走不多远,是连绵不断的山丘,往北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一条小河顺着山谷蜿蜒而至,到村边的时候已经舒缓、恬美。河边绿树浓荫,水畔百草丰茂。不时光顾的鸟雀,自在从容的虫蛙,偶尔吐几个泡泡的鱼虾,让乡村的日子平静而诱人。村头的小山不过二三百米高,站在山头看下去,根本看不到院落,冬天的时候枝丫交错,夏天来了满眼是绿,大叶的梧桐,笔直的杨树,还有枣树、石榴、桑树,把家家户户藏得严严实实。土地不算肥沃,粮食可以自足,没有富商大贾,民风自然纯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民工潮已经比拟洪水,这儿的人却依然故我——为生计忙碌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肯背井离乡的人却寥寥无几。
   比起大多数安分守己的乡亲们来说,父亲是个雄心勃勃的另类:他多才多艺而且傲上,走到哪里都要像个人物,到哪里都想占据C位。但所有才艺都是止于会,没有一样可以登堂入室;所有尖巧都止于戏谑,没有一样可以赚到一个钢镚;自以为是个书生,却没钱买书;不擅长种地,却靠黄土生存。
   我一直不太喜欢《随园诗话》,作者袁枚自夸的成分太多,而且书本里选的东西,不是尖巧就是像脑筋急转弯。只有第一卷的第一段却喜欢得很:“古英雄未遇时,都无大志,非止邓禹希文学、马武望督邮也。晋文公有妻有马,不肯去齐。光武贫时,与李通讼逋租于严尤。尤奇而目之。光武归谓李通曰:“严公宁目君耶?”窥其意,以得严君一盼为荣。韩蕲王为小卒时,相士言其日后封王。韩大怒,以为侮己,奋拳殴之。都是一般见解。”
   父亲定然没看过这段文字,所以也成不了英雄。真正的成功者应该是在有意无意之间,像他这么孜孜以求,矫情外露的人,怎么可能被幸运之神垂青?
   ……
   我们兄弟两人,只有我骨子里像父亲。
   我们都尽量躲着父亲,他写毛笔字,我们躲着,他弹扬琴,我们躲着,他信口开河,我们躲着,他喝醉酒,我们更躲着。只是有些东西是通过血脉传承的,怎么躲也躲不了的。
   教政治的老师说:“热情奔放,容易上当!”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大笑不止,却不知道自己早就掉进了那个圈套。轻浮的性情,耳边不断的怂恿的声音,让我在同伴之间格格不入。慢慢的,在人群之中显得孤愤、落寞。然后学业受阻,情感困惑,未来遥远。我开始脾气暴躁,控制不了自己,开始在意别人的目光,总以为大家像看待怪物一样看待我……年龄越长,周围的世界就越奇怪,偏偏又不知如何应对。
   漫长的心理青春期,漫长的寻找自我的过程,漫长的人间。
   渐渐地,我能理解父亲了。他开始的时候想当英雄,然后是游侠,最后想成为一名刺客——他不过是一辈子都没走出天真、困惑的青春期而已。
   幸运的是,我喜欢上了读书,而且沉浸在其中,我爱上了书中的世界。于是,人生虽然停滞,却没有出现太多偏颇。虽然一事无成,却也心安理得。
   学校毕业之后,我选择了四海漂泊。这其实是个自我流放的过程:我在人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只好借助于最原始的办法。而这一流放就是一辈子,任凭人生耗费在忧愁与哀叹,烦躁与孤独之上。
   当我离开那个年龄段,许多少男少女用同样的问题来请教我的时候,才知道除了少数天才,人人都要经过这个阶段的,只不过很少人像我一样,赖了好长时间都不肯长大。
   再回头望去的时候,才发现人生也许并不复杂,就是恒心、毅力、忍耐加上脚踏实地而已。如果稍微豁达、智慧一点,那就更大有可观了。只是之前没人告诉我,或者那样的话有人提起过,却没进入到心里来。
   老方问我,你算过命吗?我一笑,自己的命运还用得着别人告诉吗?他又问,那你觉得自己的命运如何?我笑了笑,没有说话。过往的种种,早已将人生磨砺得剔透,并且性格中的疏懒、散漫,对权势的淡漠,让未来变得不堪一击。
   走出青春期的我长长舒一口气,这时候小家伙也正式“面世”了。电脑里有儿子的照片,是他的各种造型,翻看速度快的时候,就能看到他在那里手舞足蹈,忍不住就开心微笑。“厉夜生子,燧而求火。凡百有心,岂特与我!”再读陶渊明的《命子》诗,更忍不住心有戚戚焉。况且养儿方知父母恩,于是连同父亲的种种荒唐行为,也一并原谅了。
   现在,我把看到的、经历到的人生不加隐瞒地写出来,是想告诉我的儿子,当年他的爷爷,他的父亲是怎样失败的,希望他不重蹈覆辙。虽然不一定管用,但总是一番苦心。
   儿子结实、匀称,哭声嘹亮。长得像他母亲多一些,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个俊美的男子。庄子说,生而长大,美好无双,老少贵贱见而皆悦之,此上德也。那我可爱的儿子呢?也许造化对这个家庭捉弄得太多,到了该补偿一下的时候了。然而父亲兄弟三人,父亲长得最眉清目秀,活得也最尴尬;我们堂兄弟几个,我算是齿白唇红,颠沛流离却倍于常人。也许,仅仅是容貌还算不得可靠的证据,人生的图画,总需要彩笔描绘才能落到实处。
   生我养我的村子叫潘庄,接近五千村民,却没有一户姓潘的人家,倒是刘氏子孙散布其间。通过名字,就可以想见其间的沧桑变迁。村南头有棵老槐树,也有近千年历史,老树早就中空,新枝又重新繁茂,而且一棵参天的榆树在它怀中直冲云霄。站在山上,可以看到远处峰峦起伏,沟壑纵横,虽然没有高山峻岭,却也温婉有致,大大小小的村庄错落其间,早就跟大山融为一体。再往西就是济南府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条公路从村边修过,乡亲们才恍然大悟,仅仅是几个山头,竟然将繁华与封闭隔绝得那么深。
   三十年前,潘庄就已经是济南的一部分,加上我在济南市中心区域安家落户,儿子应该算标准的济南人。算起来济南这个地方山明水秀,然而造化却吝啬得很,五千年来,出现的人物屈指可数,甚至连惊天动地的战役都没发生过几次。汩汩的趵突泉水,四面荷花三面柳的大明湖,松柏蔽日的千佛山,还有连绵不断的山川沟壑,荒芜得有些过分,莫不是在等什么人物?
   你看,我又犯了父亲和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开始好高骛远,不自觉将浮华的东西种植在儿子的身上。只是父母对儿女的拳拳期望,几个能够避免?

共 254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由哥哥电话里夸“我”儿子长得周正体面开始,使“我”疑惑他在恭维“我”。 继而阐述了所以有这种想法的原因,那就是曾经父祖两代人因为好高骛远,而使人生变得狼狈不堪,作者把两辈人犯下的错误毫不隐晦地指出来,就是希望儿子能从中吸取教训,反映了作者希望一代更比一代强的拳拳期盼。一篇很有想法的文章,推荐文友共赏。【编辑:想飞的企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611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20-06-04 21:50:43
  越发感觉老师学识渊博,佩服。
告诉你多少次了,1+1=3,怎么还成天2、2、2的?能不能长点儿心?
回复1 楼        文友:刘开阳        2020-06-04 23:23:30
  辛苦企鹅,多多交流
2 楼        文友:淡泊宁静社        2020-06-05 08:07:10
  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淡泊宁静社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