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看点·新生】脱贫攻坚交响曲(报告文学)

编辑推荐 【看点·新生】脱贫攻坚交响曲(报告文学)


作者:湖北武戈 进士,10569.3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906发表时间:2020-06-09 11:04:50
摘要:郧西县在脱贫攻坚战中紧紧围绕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总目标,采取9883名干部职工包联(每人包联5户)、产业带动、能人帮带、企业帮扶、易地搬迁等扶贫方式,认真贯彻实施发展产业,开发脱贫一批;实施生态扶贫,易地搬迁一批;实施项目倾斜,重点带富一批;实施技能培训,扶智转移一批;实施政策兜底,保障供养一批;打响了一场脱贫攻坚的人民战争。

【看点·新生】脱贫攻坚交响曲(报告文学) 序曲
   上个世纪,毛主席他老人家就作出过总结:“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党正是依靠人民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取得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一伟大历史任务,并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伟大胜利。
   在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鄂西北老苏区国家级贫困县——郧西县紧紧围绕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总目标,采取9883名干部职工包联(每人包联5户)、产业带动、能人帮带、企业帮扶、易地搬迁等扶贫方式,认真贯彻实施发展产业,开发脱贫一批;实施生态扶贫,异地搬迁一批;实施项目倾斜,重点带富一批;实施技能培训,扶智转移一批;实施政策兜底,保障供养一批;打响了一场脱贫攻坚的人民战争。
   而这场脱贫攻坚的人民战争,正如一部气势恢宏的交响乐章,在郧西县这块3509平方公里的山谷中轰鸣作响,每一个跳动的音符,都汇合成奔腾不息的金钱河水,流淌在每个人的心房……
  
   第一乐章:不屈抗争
   今年六十七岁的魏登殿应该算是一个抗争贫困的代表人物。
   四十六年前,他从从中国人民解放军80201部队退出现役,回到了阔别5年的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坎子山村,又从老支书魏子兵的手里,接过了坎子山当家人的担子。那一年,魏登殿刚满21岁。
   当年的坎子山,粮食产量亩平只有50公斤,一个劳动日的分值,只有一角七分钱,全村170户,全都住在低矮的茅草房里,群众别说是能吃上饱饭了,连吃水都困难得很。魏登殿在走访摸底中了解到,第一生产队的社员代光玖从远处背水回来,看到快要干死的苞谷苗子后,一时想不开,怀着一腔悲伤,用一根绳子把自己吊死在自家的房后檐。五组村民邹克明卧病在床,其妻子往返5公里取水,回家时不慎跌倒,水桶摔破,水全洒了,气得她用麻绳寻短见,幸亏村民发现及时,将她救醒。魏登殿心里那个痛啊!简直没法用语言来形容。走访摸底结束后,魏登殿同身患铁骨瘤的老支书魏子兵抱头痛哭在一起。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坎子山的群众带出困境,让他们都能过上吃穿不愁的好日子。
   四十六年来,魏登殿带着152户462个回汉村民做了四件大事,这四件大事谱写了一曲不屈抗争的乐章。一是用三年时间建了110口大小不一的水窖;二是用6年时间,修通了一条从坎子山到虎坪的5.5公里出山路,和20公里通组到户的公路;三是用两年时间解决了照明用电的问题;四是用五年时间消除茅草屋;为了实现“消茅”目标,魏登殿再一次发动群众,在坎子山建起了10余口砖瓦窑,自己烧制砖瓦,改善居住条件,让村民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瓦房。
   今年刚满五十八岁的邓龙雁,是上津镇吴家沟村一组村民。七年前,老邓和他人合伙在北京承包建筑工程,结果因建筑老板潜逃,合伙人也卷款潜逃,导致老邓亏损100余万元,灰溜溜地回到吴家沟。为了尽快摆脱困境,向来不服输的老邓,又找朋友借了两万块钱,买了一辆二手小四轮,结果没开多久便出了车祸,致使他的丈母娘当场死亡,还摔伤了妻子阮班琴和同村乡邻潘世才,花了两万多元治好了潘世才和阮班琴,却使阮班琴落下了腰和胳膊的残疾。好在潘世才理解老邓的难处,并没有过多的向老邓讨要赔偿。因为那个时候,老邓一家7口人连吃饭都成了问题,一直靠着借粮度日。
   2014年,党的扶贫政策春风吹进了“五沟六梁十面坡”的吴家沟村,老邓一家7口人被列为精准扶贫对象。不服输的老邓重新燃起了抗争贫困的斗志,他将原来基本抛荒的5亩茶叶地重新整理了一番,当年就见了效益,后来慢慢发展到123亩。2016年,老邓在上津集镇买了一套价值19万元137平方米的楼房。2018年,老邓经营的123亩茶叶终于见了成效,他通过自己炒制茶叶,获利27万元,又通过帮别人炒制茶叶,获得加工费近7万元。如今,老邓不仅是天龙茶叶合作社的中坚会员,也是很多茶农的炒茶师傅。
   今年52岁的周顺礼是湖北口回族乡上川村村民,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前,周顺礼一家7口四代人住在上川村七组高山上,蜗居在三间矮塌塌的草房里,家里除了吃的不成问题外,经济和居住条件特别困难,全家人一年四季都没有几件像样的换季衣裳,弄得老周总觉得自己比别人矮了三分。
   老周被列为精准扶贫对象后,不想拖了包联干部何荣琳的后腿,在包联干部的帮助下,争取到5万元的扶贫贴息贷款。老周用这5万元贴息贷款购买了十几只优良种羊,通过滚雪球式的发展,羊群由小变大由少变多,后来发展到六十多只山羊。养羊赚钱后,老周又在西安开了个小吃店,让儿子周官洪和儿媳石永珍经营着,2019年的年收入超过了10万元,实打实地实现了脱贫目标。
   今年53岁的朱义喜是上津镇石庙村三组人,2003年在陕西河津煤矿挖煤时,因矿洞塌方事故受伤,导致朱义喜高位瘫痪,使全家三口人彻底陷入贫困深渊。
   十七年来,朱义喜经常在“对不起妻儿”的自责中以泪洗面,好几次萌生了“轻生解脱”的念头,却都被细心的妻子徐成彩及时发现而阻止。
   2014年,朱义喜当之无愧地被列入精准扶贫对象。
   龙影渔具公司的诞生,让一心好强的朱义喜看到了生活下去的曙光。在包联干部的帮助下,朱义喜成了龙影渔具公司的编外工人。公司老板陈群亲自给他送来待加工的鱼钩和相应工具,让他在家里加工鱼钩,每加工一个合格的鱼钩挣二分钱,朱义喜在72岁老母亲胡申彩和妻子徐成彩的协助下,每天平均加工鱼钩2000个,每月收入可达1200元;加上儿子在外务工的工资收入,朱义喜在村房附近买了一套近百平米的楼房,一家3口人树立起了生活的信心。
  
   第二乐章:能人带动
   胡朝柱是个很奇怪的能人。
   怎么个奇怪呢?他人虽然很聪明,却不会写字。政府文件、报刊杂志他都能认得下来,却只会歪歪扭扭地写下自己的名字。这还是他当上村支部书记后学写的三个字。
   当年为了提高扎制扫帚的工效,他可是想了很多办法。开始他在土墙的牛子眼里别根木棒,在另一面拽紧扎制扫帚的绑绳;后来又在门槛上拽紧扫帚的绑绳,最后发明了一个半自动的扎扫帚机。当他请电焊工按照他画的图纸焊制扎扫帚机时,电焊工横竖不知道那是个啥玩意儿?问他是不是补鞋机?老胡笑笑却没有作答。直到电焊工到他家里看过后,才知道那是他自己发明的扎扫帚机器。你说他聪明不聪明?!
   很多年过去了,熟悉和了解老胡的人都还记得,当年他为了把扎制的扫帚卖出去,硬是骑着辆除了铃子不响浑身咵咵响的破自行车到十堰卖扫帚,扫帚卖完后,又哼着谁也听不懂的山歌,沿着老白(老河口至白河)公路回到观音镇黄土梁家中。
   后来他从外地引进铁扫帚种子(正名长冬草,又名棉花子花),开始自己租地试种,获得成功后又动员本村的乡亲们种,并且承诺由他负责回收,担心村民不放心,他就先付一部分订金,就这样慢慢发展起来了。现在他用铁扫帚扎制的扫帚根本不愁销路,就连北京环卫公司也给他发来订单,很多工人师傅加班加点地加工扫帚,要不了几天又会把满库的扫帚成品销售一空。
   2014年3月,刚刚过罢春节,老胡正扶贫车间建设工地上指挥作业,突然感到浑身乏力、胸闷头晕,继而昏迷倒地,工人们看到他这种情况,连忙呼叫镇卫生院的救护车,将他送到县医院抢救。县医院经过会诊,发现他是心血管堵塞,必须立即进行搭桥手术。病愈出院后,几个跟他比较要好的儿时玩伴开玩笑说:“没想到你老胡也有怕死的时候啊!”老胡正色地说:“我不是怕死,而是现在还不能死,你看这脱贫攻坚战刚刚打响,我要是死了,那么多扶贫对象会很伤心的。”说罢,老胡爽朗地哈哈大笑,感染得那几个开玩笑的玩伴也呵呵大笑……
   老胡的老伴汪令霞不仅是老胡的贤内助,还是他的研发经营高参。由汪令霞研制出来的健身棒、小挂件、孝子手、水果篓、水果盘等工艺成品,2019年在省城武汉参展时获得了湖北省“楚风巧手”(创新创意类)一等奖。如果不是县妇联的工作人员报漏了,去年她极有可能获得一个国家级大奖。目前,她的扫帚工艺制品在线上线下都销的很火,销售利润几乎占据了扫帚产品的百分之五点多。
   老胡的扫帚专业合作社终于成了气候。
   原先他只想带着乡亲们同他一起扎扫帚致富,现在赶上了脱贫攻坚战,老胡的恒达扫帚更是成了观音和周边十三个乡镇的排头兵。
   今年疫情期间,大多数人为配合抗击疫情禁足在家,胡朝柱的扫帚加工厂同样不能复工,老胡就在电话中鼓励大家在自己家里加工扫帚。67岁的贫困户汪令涛在家中扎扫帚,一个月扎了2000把,疫情过后往扶贫车间一交,每把扫帚5元钱,1万元现花花的钞票装进了老汪的腰包,把个老汪高兴得脸上的皱纹像菊花一样绽放。汪令涛全家5口人,妻子徐辉兰常年在扶贫车间工作,年纯收入达到4万元。
   如今,恒达合作社年产扫帚600万把,销往湖北、四川、陕西、北京等10余省市,年产值达4500余万元,辐射带动1.98万户农户增收致富,其中贫困户达8240户。
   42岁的王致亮是关防乡关防铺村三组人。精准扶贫正式启动后,王致亮闻讯从青海回到家乡,牵头成立了关防铺村乡亲扶贫协会,经会员郝丰贵、王致让、张世文、黄大成等人一致推举,由王致亮担任了关防铺村乡亲扶贫协会会长。
   2016年4月,当王致亮了解到乡初中从钟坪迁址到集镇后,由于资金匮乏的问题,教职工周转房无法动工,80多名教职工只好挤住在学生公寓里,每间宿舍挤进6名教职工,师生休息极不方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质量。如果长此以往地下去,肯定会造成教学质量下滑,这怎么行?!王致亮毫不犹豫地投资370万元,新建教师周转房80套,于2017年4月交付使用。
   为了鼓励教师扎根关防,安心教学,为关防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王致亮决定从2016年起,公司每年拿出20万元奖励九年级优秀任课教师,首批奖励基金于于2016年8月30日兑现到优秀教师手中,教学成绩最好的姜礼成获得了15000元奖励。
   2017年4月28日,王致亮又带头捐资80万元,在关防乡初级中学成立了“关防乡九年制教育扶贫基金会”,吸纳70多名成功人士为基金会捐资261.84万元。使陈霖、李新杰、刘祥、刘硕等100名贫困学生每学期获得了500元以上的奖励扶助金,获得中考奖的优秀教师已达80余人次。
   如今,王致亮已从青海建筑市场转型办教育,在西宁市创办了“湖北荆楚高级中学”,并且获得了国家教育部门的正式批文。
   52岁的张飞是涧池乡金龙山佳旺鹿业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之一,也是胡泽风、许祥等122个贫困户心目中的活菩萨之一。
   2015年9月,张飞和堂弟张学平,堂侄张忠国三人一起,在郧西县工商局注册成立了鹿鼎种鹿科技公司,并成立了“金龙山佳旺鹿业专业合作社”,带动金龙山、松树坪、上营、下营等四个村加入佳旺鹿业专业合作社,累计发展社员366名,其中贫困户122户。
   要是搁在往年,农民种植的小麦、玉米只能望天收,在雨水充沛的年景,每亩小麦能收个二三百斤就不错了。有人私下算过一笔帐,玉米成熟后,每亩最多能收600斤,按市斤九角钱的高价算,每亩玉米也就值个五百四五十元钱。而卖青麦、青玉米秸杆,每亩却能卖到1500~2000元,是平常收益的三到四倍以上。据鹿鼎公司的总经理张飞介绍,佳旺鹿业专业合作社侧重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残疾人,贫困户交售的青麦、玉米青秸杆,每斤比非贫困户多给0.1元,仅此一项,鹿鼎公司每年就要多支出10万元以上。还有残疾贫困户在鹿厂就业,一年又是20万元以上。
   金龙山村一组村民胡雪峰,全家7口人,父母患“三高”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弟弟又是个精神病患者,但是张飞看中了胡雪峰这个小伙子的聪明劲儿,建厂之初就把胡雪峰派到东北吉林省双阳区学习养鹿技术(养殖、防疫、诊治、割鹿茸等),学成回来后被聘为鹿鼎公司的常年技术员,头一年月薪4000元,第二年以后到现在都是月薪5000元,公司还管吃管住,胡雪峰年纯收入6万元。
   今年47岁的许祥,于2006年在陕西韩城煤矿受伤致残后,到哪打工都没人敢用,呆在家中是“死马一匹”,家中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硬是穷得叮当响。张飞把他招进鹿鼎公司做些力所能及的杂工,除了每月4000元的固定工资外,还有2000~3000元年终奖。聋子储成耀也是一样,每年在鹿鼎公司做零工,收入均能达到1.8万元至2万元以上。加上他卖青草青禾的收入,每年都能收入个一两万元。看来,他们的脱贫是没有任何问题了。

共 861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恢弘大气的报告文学,用“不屈抗争”“能人带动”“立志奋飞”“合力帮扶”四个乐章,热情讴歌了郧西县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的令人触目的伟大成就,用如椽之笔塑造了一大批脱贫攻坚战中的英雄群像。这群人中有带领一个村的农民脱贫致富的村支书,有带领一大群人脱贫致富的农村的能人,也有奋力拼搏带领一家人脱贫致富的农民个人。还有相互帮衬共同致富的“合作社”式的人物群像。材料详实,文脉顺畅,如果没有占有大量的资料很难完成这片鸿篇巨制!欣赏佳作,问候作者!【编辑:荥阳家族】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荥阳家族        2020-06-09 11:08:58
  以实例说话,以数字说话,使这篇报告文学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欣赏武总佳作!敬茶并祝文安!
回复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06-09 11:14:00
  感谢荥阳家族老师拔冗编辑拙文。这是最近帮县委宣传部采写的一篇脱贫攻坚报告文学,上午才完稿。
2 楼        文友:只留阳光        2020-06-09 12:23:50
  奋战在前线,体验变成详实的文字,展现了郧西脱贫致富路上的几类人的精神面貌,文字朴实动人,主旋律作品,大气恢宏。向武总致敬。
温暖向上,以心相交
回复2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06-09 14:37:58
  感谢阳光社长的关注,其实我挺不喜欢写这类御用文章的。
3 楼        文友:天生我才        2020-06-09 13:06:03
  武总编这篇报告文学肯定来之不易,多少具体的人物事迹,多么翔实的致富数字,既描述了人物形象也宣传和肯定了党的扶贫政策。经典之作,值得拜读。向武哥敬礼敬茶。
回复3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06-09 14:38:52
  这是3天实打实的采访所得啊。感谢天生我才老师的关注和雅评。
4 楼        文友:者夫        2020-06-09 13:11:29
  写得好,为我提供了一篇学习的范文。我正为州文联的任务犯愁,这下好了,读了一家子的大作,我有勇气完成我的脱贫攻坚报告文学了。祝一家子笔建!
回复4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06-09 14:41:41
  是的,各地都要求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出书,没办法,只好被宣传部抓了壮丁。感谢一家子老师的关注和雅评!
5 楼        文友:榕树        2020-06-09 19:18:05
  向武戈老师问好,有幸欣赏到你这篇浩浩荡荡的脱贫攻坚交响曲,本人也是一名脱贫攻坚队员的妻子,深感脱贫攻坚战役不易,然而这群战士却在最艰苦的地方却谱写出了一曲曲动人的脱贫攻坚赞歌,文章笔调清新朴实,内容丰富实在,一曲听完,不禁让人竖起大拇指,感谢分享美文!
回复5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06-10 07:10:15
  首先感谢榕树老师的关注和雅评。其实这是一篇御用文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官面文章,不过被我写得太实在了。
6 楼        文友:覃敏善        2020-06-09 21:56:47
  用丰富的事实和详实的数据说话,宏伟的篇幅,有深度又有广度,着实有说服力。谢谢武戈老师奉献如此精彩的佳作,学习了,受益匪浅!问侯老师,夏安!
回复6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06-10 07:11:59
  为了写好这篇文章,我整整乘车跑了三天,采访了60多人,中午都没休息过。感谢覃敏善老师的关注和雅评。
7 楼        文友:东辰        2020-06-10 04:56:20
  报告文学一一
   这个领域没有涉足,今赏老师范文甚喜。好爱文字。老师文章深度好文。不仅欣赏,学习了。
   早上好,恩师武戈老师,想您曾经岁月。
回复7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06-10 07:13:16
  报告文学既有新闻的性质,又有文学的物质。感谢东辰老师一直以来的关注和雅评。
8 楼        文友:花保        2020-06-10 06:54:52
  非常动人的报告文学,让人真切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奉献的力量!欣赏佳作,受益匪浅。问好武总!
历经磨难铸就非凡人生,矢志不移方见英雄本色!
回复8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06-10 07:16:20
  感谢花保老师的关注和雅评,你们的鼓励才是最令人感动的。(微笑)
9 楼        文友:山涧戏水        2020-06-10 20:32:59
  武老师文章朴实感人,向老师学习。
我的笔名还有:寒竹雪、网络飞鼠等。
回复9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06-11 06:37:13
  感谢山涧戏水老班长的关注和雅评!
10 楼        文友:若海若蓝        2020-06-12 11:07:54
  唉,醉了醒了,毛主席说实事求是,现在又在浮夸了,攻尖扶贫,任重道远,不是一句话一句口号。未来之中国和未来之地球一样,富人和穷人的世界!问好武总,呵呵!
只码字,不管事,不问事,不惹事。
回复10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06-12 14:30:58
  感谢蓝蓝老师的关注。你好像写错了一个字,是脱贫攻坚不是攻尖扶贫。(偷笑)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