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回到《龙船调》的家(散文)

编辑推荐 【家园】回到《龙船调》的家(散文)


作者:劳神 秀才,2017.8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967发表时间:2020-06-10 08:44:35


   1
   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的《龙船调》,是从我的故乡柏杨坝民间《灯歌》演变而来的。
   湖北省利川市柏杨坝镇地处鄂渝边关,1952年之前隶属四川省奉节县,1952年以后划归湖北利川县。明末清初,江、浙、湘、鄂的移民到柏杨坝定居。“川盐济楚”时期,云阳至利川的古盐道南来北往,如今利川至重庆市奉节县、云阳县的公路在集镇交汇。古往今来的交通,推动了边区经济交往,也带来了民间文化的交流,推进了巴楚文化的融合。
   《龙船调》的母本是柏杨坝的《灯歌》。说起灯歌的起源,年过八旬的柏杨坝民间老艺人聂成介绍,在清康乾盛世,柏杨坝古镇上“玩友班”、“狮灯会”、“国术研究社”等民间文化组织非常活跃。从四川请来川剧教练长期坐镇打唱,将丰都县著名鼓师接到柏杨坝安家落户,传授灯歌锣鼓、薅草锣鼓、耍耍锣鼓等。古镇上逢年节都要表演彩龙船、车灯、狮灯、龙灯,还要上演“人大戏”(川剧)、皮影戏。柏杨坝的薅草锣鼓、山歌、淮书(评书)、竹琴、花鼓、民间小调、民间唱本、盐挑二歌、孝歌、哭嫁歌等民间文化艺术也在民间广为流传。
   新编的《柏杨坝志》记载,柏杨坝的灯歌也称灯调,是由清朝初年的落第秀才谭功朝(鼓师、歌师)和奉节县人乔国富(幺妹扮演者)等人将本地传统民歌、锣鼓调和花灯唱腔融合而成的,距今已传承了300多年。
   从我记事起,每逢正月初一到十五,乡下的大人小孩都要穿上过年的新衣裳,成群结队从四面八方赶到柏杨坝集镇,从上街撵到下街看龙船、看车灯。多年来,古镇上唱彩龙船都是民间艺人谭永新扮武生,谭永新在川剧团当过演员。每当他手执桡竿出场,一个潇洒的亮相,便赢得掌声一片。扮演艄公的聂成,手执桡片,尾追船尾,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滑稽逗趣,让观众乐不可支。从10多岁登台唱彩龙船,唱车灯的陈文菊,凭着婉转悠扬的唱腔和娇羞妩媚的扮相,几十年来一直是观众心里最喜欢的“幺妹”。
   “锣鼓咚咚响,心里就发痒”。灯歌表演进入高潮时,演员们合着打击乐的节奏和乐队的伴唱,围着龙船车灯飞旋起舞,翩跹进退。当幺妹唱到“阳雀叫啊捎着莺阿哥”这一句时,娇羞地向观众问道:“妹娃要过河,哪个来推我嘛?”帮腔的锣鼓队和围观的人齐声回答:“我就来推你嘛!”这时,人群中一个肩上驮着小孩的汉子也情不自禁地也跟着高声大气喊了起来,旁边的妻子很是嫉妒,猛地将丈夫一推,又狠狠踩丈夫一脚:“你就来推,推你个花心萝卜!”
   2
   我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走访了一些相关人员,摸清了柏杨坝民间《种瓜调》演变成《龙船调》的过程:1954年夏天,柏杨坝民间艺人丁鸿儒参加全县文艺调演,在县城旅社休息期间哼唱当地民歌,优美的乡音土调,引起了来自江汉平原的利川县文化馆干部周叙卿的极大兴趣,他当场记录了这首歌的主旋律和歌词,邀请一些民间艺人对歌词进行反复修改,整理出了《种瓜调》的曲词脚本。随后周叙卿步行几十里山路到柏杨坝组织民间艺人排练,1955年春节参加利川县第一届民间文艺会演获得一等奖。
   随后,周叙卿和县文化馆舞蹈工作者黄业威对《种瓜调》进行再加工,保留原有的曲调、衬词、副歌,去掉彩龙船实物道具,由一人领唱,众人合唱或二人对唱,以夸张虚拟的表演动作,增加了歌舞的情趣和艺术感染力,定名为《龙船曲》,参加恩施地区参加演出获得大奖后,周叙卿又等人又将《龙船曲》改名《龙船调》。
   恩施土家族音乐家孙邦固从专业角度分析了《龙船调》演变过程:柏杨《种瓜调》本来唱的是播种季节和劳动过程,与拜年的风俗并没有内在的联系,仅道具为彩龙船。而船与水却有着必然的联系,改编者取其彩龙船划船的表演形式和《种瓜调》曲调,融入民间新年拜年的习俗,加上山区拜年又免不了跋山涉水,“妹娃要过河,哪个来推我”的唱词就顺理成章了。
   1957年3月,《龙船调》被推荐参加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大会,汪营农民歌手王国盛、张顺在北京演出时,先是二人对唱,然后分别由一个唱,一个吹木叶,最后两人合唱。这一表演形式充分展示了农民歌手高亢嘹亮的音域和民族特色,《龙船调》受到了中央领导的赞扬。
   1959年9月,《龙船调》参加了湖北省专业剧团音乐舞蹈曲艺专业剧团的汇演。恩施地区歌舞团参演人员毛中明等人后来接受《湖北日报》采访时说,《龙船调》演完,掌声、欢呼声不断,不得不多次返场演唱,谢幕达7次之多。时任省委书记王任重、省长张体学观看了演出,张体学当即要湖北省歌剧团学唱。随后《龙船调》由武汉歌唱家刘家宜灌成音乐唱片传唱全国,又被歌剧《洪湖赤卫队》的主要演员王玉珍唱到日本。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王结实、谢莉斯、李谷一、彭丽媛、汤灿等一批著名歌唱家将《龙船调》搬上全国大众文艺舞台,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把《龙船调》列为全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2004年1月,宋祖英在“维也纳新春音乐会”上演唱《龙船调》,震撼了世界音乐殿堂,2007年《龙船调》乘上“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响彻太空。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当《龙船调》回响世界音乐殿堂,响彻太空的时候,《龙船调》的发掘人周叙卿却早已长眠于地下。“文革”期间,周叙卿也没有幸免于难,造反派将他十多年搜集整理的民间歌曲书稿全部焚烧,还对他没日没夜地进行批判,周叙卿经受不住身心的摧残,含恨跳进绕城而过的清江河,结束了他40多岁的生命。周叙卿万万没有想到,若干年以后,他呕心沥血“打造”的龙船,不仅壮美了一条清江,而且驶向了世界!
   3
   《龙船调》从边陲古镇走向世界,极大地增强了柏杨人的文化自信。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政治运动中,集镇上一些民间老艺人的命运历经坎坷,但没能动摇他们对《龙船调》民间文化的痴情坚守。集镇上的民间艺人大多在集镇上开店做生意,春节前后正是生意旺季,这期间偏偏也是筹备春节文化活动的时间。听说要排练节目,他们马上丢下手头的生意,有的给家人打声招呼,有的连招呼不打就走了,直到顾客喊买东西,家人才晓得守在店里做生意的丈夫早已溜了,没奈何就放出狠话来:“晚上回来洗碗水都不留给你喝,看你穷快活去!”话虽这么说,到了晚上,妻子还得把饭菜热在烤火炉上,等候排戏的丈夫回来。
   柏杨坝文化站站长冉崇万任职16年间,和妻子黄家翠几乎没有回过团堡老家与亲人团聚。亲人们常年在外打工,难得过年回家团聚几天,可是冉崇万两口子这时候因为组织春节文化活动脱不开身,亲人们要到柏杨来看看也被拒绝,说是没时间陪他们。
   2003年,我回老家过春节期间,采写了一篇新闻通讯《龙船调故乡的“夫妻文化站”》登上了《中国文化报》,就因为这篇报道,冉崇万成了全市文化系统的红人。2008年,冉崇万身患癌症去世,他的妻子黄家翠继续在柏杨镇上的的演出队演唱《龙船调》。
   多年来,冉崇万和继任的文化站长陈秀莉在《龙船调》故乡接力扮演着“艄公”的角色,先后推出了全友发、聂成两名州级民间艺术大师,将全友发推为利川灯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还将柏杨民间艺人推向中央电视台和凤凰卫视等媒体,向世人展示龙船调故乡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
   1994年5月,中央电视台《地方台30分钟》播出了柏杨民间老艺人演唱的《龙船调》以后,龙船调的故乡好戏连台:央视和凤凰卫视曾三次到柏杨坝拍摄灯歌原生态表演,拍摄了《龙船调》、《薅草锣鼓》等专题片,两次邀请民间老艺人到央视演播大厅录制节目;柏杨坝原生态灯歌被央视收入《民歌博物馆》,以柏杨坝为代表的“利川灯歌”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柏杨坝镇因此被命名为“湖北省优秀民间文化艺术(民歌)之乡”、“中国优秀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岁月不饶人。柏杨坝一批民间老艺人已先后离世,即使健在的也过了古稀之年,随着人们对文化生活需求的变化,传统的采莲船、车灯演唱渐渐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为了推进龙船调故乡民族民间文化薪火相传,从2011年开始,镇文体服务中心组织聂成等民间老艺人深入各村宣传发动,挖掘人才,建立了灯歌传承基地、民歌传承基地、农村文艺辅导基地,在全镇28个村建起了“百姓大舞台”,目前全镇58个村建起了130个文艺表演队和健身队。
   不久前,我回柏杨坝见到了镇文体服务中心主任陈秀莉,上午她在忙着协调文化惠民“户户通”工程,中午又赶到柏杨坝农民艺术团“调兵遣将”,兵分三路到重庆石柱县和本市旅游景区演出。忙完这些,陈秀莉一边吃饭一边向我滔滔不绝地谈起了文化站在新时期传承《龙船调》的近况。
   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过声乐,又在沿海城市当过歌手的陈秀莉,对新时期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颇有见地。她认为,一成不变地继承传统,那就只有继承,没有发展。传统民间文化有很多精华的东西,只有取其精华,在传承与发展中不断赋予新的风格和特点,才能使龙船调故乡的民间文化艺术老树焕发新枝。
   2014年,柏杨坝镇邀请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杨军、谈焱焱创作了柏杨坝镇镇歌《龙船调的家》,聘请国家级导演夏冰打造了“一乡一品”广场舞精品舞台艺术《龙船调的家》,锣鼓歌舞《围鼓咚咚醉酒歌》。2015年7月和9月,柏杨坝农民艺术团参加了中国民间文化全国巡演。柏杨坝农民艺术团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全省百佳社会文艺团队”。
   柏杨坝农民艺术团除了保障社会公益性演出之外,还积极探索走市场化演出之路。演出时间从年节逐渐延伸到喜庆集会和休闲;演出阵地从街头和舞台扩展到旅游景区和乡村民宿;演出形式从单一传统文化习俗表演,逐渐变成了多样化的群众文化歌舞活动。
   龙船调故乡灯歌传承注重从娃娃抓起。柏杨坝民族小学成立了全国首个“土家族童声合唱团”,每周一课,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民间老艺人口授心传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创作的节目参加了国家重大演出活动。
   “《龙船调》的家,就在利川柏杨坝,绿水绕青山呀,一步一景都是画……”2017年9月9日,央视七频道播出的《乡村大世界》以柏杨坝民间艺人们演唱的柏杨灯歌开场,又以柏杨歌舞《龙船调的家》结尾。这期《乡村大世界》的播出,再一次把人们的目光聚焦到《龙船调》的家。
   以《龙船调》为代表的民族民间文化,在龙船调的故乡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焕发出新时代的风采。
  
  
  
  
  
  

共 41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生动的叙述,厚重的内容,介绍优秀民歌《龙船调》的起源和流传。作者的的故乡柏杨坝就是《龙船调》发源地,文中生动详实地介绍了柏杨坝的历史文化和风土民情,感悟以《龙船调》为代表的民族民间文化,在龙船调的故乡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焕发出新时代的风采。优美厚重的散文,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0-06-10 08:46:34
  优美厚重的散文,介绍优秀民歌《龙船调》的起源和流传,感悟以《龙船调》为代表的民族民间文化,在龙船调的故乡柏杨坝薪火相传。感谢赐稿支持,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2 楼        文友:劳神        2020-06-10 08:59:16
  秋觅老师的编按,成为这篇散文的点晴之笔!
3 楼        文友:陕西西安张昆        2020-06-10 09:03:46
  心有主见,不听传言,莫论人非,笑对人间。
   早安[微笑][微笑]
4 楼        文友:陕西西安张昆        2020-06-10 09:06:39
  人生风景无数,谁能回头再度,珍惜当下每步,笑看夕阳落幕。平安健康永驻,收下我的祝福,早上好[玫瑰][拥抱][红包]????????????????????
5 楼        文友:陕西西安张昆        2020-06-10 09:07:12
  时间是种极好的东西,原谅了不可原谅的,过去了曾经过不去的。也许你偶尔想回到之前的时光,但你知道,人始终要学会向前看。各位早安!
6 楼        文友:陕西西安张昆        2020-06-11 07:49:15
  这世界上,从来不会无路可走。努力的人,披荆斩棘,伤痕累累也会艰难地走过去。无论你活成什么样子,背地里都会有人对你说三道四,不申辩不计较一笑了之,就是最好的蔑视!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