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他乡成都(散文)

精品 【八一】他乡成都(散文)


作者:燕山客 童生,997.1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19发表时间:2020-06-12 08:39:02

【八一】他乡成都(散文)
   每个人的心中定有一处魂牵梦绕的地方。那是故乡,也叫老家。梦里的她,总是那么美,那么宁静。总让人在想起她的时候,忍不住泪下。
   爱故乡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但当我离开故乡,见识过许多他乡之美后,我被他乡迷惑了。
   为了在不背叛故乡的同时又能爱上他乡,我总会给自己找个理由。这个理由必须是充分的,也必须是故乡所不具备的。
   不是每个他乡都值得我去找理由的,但有一座叫做成都的他乡,让我不需要太费力气就能找到爱上她的理由。
  
   一
   年轻时看过的一部电视剧,就是我给自己找的理由。剧中的刘备悲悲切切地喊道:“军师,救我……”
   羽扇纶巾的诸葛亮潇洒淡定地答道:“主公莫慌,亮,自有妙计。”
   没错,我为自己找的第一个理由就是大名鼎鼎的诸葛武侯。诸葛武侯是我心中如泰山北斗般的存在,堪称是集忠诚、智慧、仁爱、勇烈为一身的圣人。
   “如果说南阳是布衣孔明的蛰伏之地的话,那么成都就是诸葛武侯名震天下的巅峰之地。作为武侯的崇拜者,燕山岂能不来成都拜谒乎?”
   这句话是我说的,就在武侯祠的门口。身边站着的,是已在成都安家的友人。
   友人摸摸鼻子说道:“我是了解你的,你嘴上越是说得冠冕堂皇,心里就越是不以为然,虚伪。”
   我俩对视片刻之后,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起来。
   好吧,我承认我爱上成都多半是因为她的慵懒和温柔。不过,既然来到成都,武侯祠是绝对不容错过的。
   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卒于北伐前线的五丈原,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死后又被蜀汉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
   据《三国志》的记载,刘备于公元223年病故白帝城之后,灵柩运回成都,下葬于此,史称惠陵。而按照汉制,有陵必有庙,所以也就有了汉昭烈庙。明朝初年重建时,将武侯祠并入了“汉昭烈庙”,于是便形成了现在这样君臣合庙的武侯祠。
   跟着友人进入昭烈庙,门内共有六通石碑,两侧各有一碑廊,其中最大的一通石碑在东侧碑廊内。
   此碑名为“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是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立,由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写碑文,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之兄)亲笔书写,名匠鲁建刻字。由于这通石碑都是出自名家之手,因此被后世称为“三绝碑”。
   三绝碑的碑文对诸葛亮的一生做了重点褒评,特别褒奖诸葛亮的法治思想。裴度据史以评令人信服,碑文通篇辞句甚切,文笔酣畅,使人百读不厌。
   昭烈庙大殿内正中是刘备贴金塑像,左侧陪祀的是他的孙子北地王刘谌像。刘备像侧原有其子蜀汉后主刘禅像,因刘禅昏庸无能,不能守住祖宗基业,以致丧权辱国,于是在宋真宗时被四川地方官撤除,后来也就没有再塑。
   大殿两侧偏殿,东有关羽父子和周仓塑像,西有张飞祖孙三代塑像,既表现了关、张两人的不同外貌和不同性格,又反映了他俩武艺超群、勇猛过人的共同特征。
   两侧东、西廊房分别塑有蜀汉文臣、武将坐像各十四尊。东侧文臣廊坊以庞统为首,西侧武将廊房以赵云领衔。每个塑像如真人大小,像前立有一通小石碑,刊其姓名、生平。昭烈庙正殿西壁挂有木刻《出师表》,据说是岳飞亲笔所书,东壁悬挂现代书法家沈尹默先生亲笔书写的诸葛武侯的《隆中对》木刻。
   昭烈庙后即为武侯祠,供奉诸葛武侯的大殿门楣上悬挂“名垂宇宙”匾额,两侧为清人赵藩撰书“攻心”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此联在深刻剖析诸葛亮、蜀汉政权及刘璋政权的成败得失的同时,提醒后人在治国时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特别强调要“攻心”和“审势”。
   殿内正中有诸葛亮头戴纶巾、手执羽扇的贴金塑像,像前的三面铜鼓相传是诸葛亮带兵南征时制作,人称“诸葛鼓”。鼓上有精致的图案花纹,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大殿顶梁由乌木制成,上书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中“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名句。
   我看着羽扇纶巾的诸葛武侯塑像,追思其生平功业。既钦佩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算无遗策的指挥艺术,又感叹他鞠躬尽瘁,公而忘私的人格魅力,也为他出师未捷身先去而惋惜。此时此刻,唯有杨慎的一阙临江仙最能表达我的心情。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是啊,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千古功业随着时间地消磨都已不在。只剩下《隆中对》、《出师表》振聋发聩。赤壁的硝烟已经散尽,只留下拍岸惊涛与后来者共唱,一樽还酹江月。
   友人见我如老僧入定一般的样子,便在我耳边轻声说道:“知道你崇拜武侯,可并非所有人都和你一样的,刘伯温就对诸葛亮不服气。当年刘伯温来到武侯祠时写了一句话: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意思是你诸葛亮再厉害也只是三分天下,我刘伯温却能一统天下,我刘伯温就是比你诸葛亮高明。写完这句话之后,刘伯温还不罢休,命人拆下大殿门楣上的匾额,想换上他写的那句话。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匾额后面竟然有八个字,刘伯温一看,顿时目瞪口呆。你猜,是哪八个字?”
   我嘿嘿一笑答道:“那八个字是:小刘儿别闹,我是你前生。”
   友人哈哈大笑,导游和游客们纷纷侧目,我和友人只好灰溜溜地出了武侯祠。
  
   二
   绵绵细雨把石板铺就的街道洗得光可鉴人,街道两旁的花灯酒幌五颜六色,把古色古香的街巷映衬得生动艳丽。喜欢街边一些店铺的巧思,因其在街边水道旁安放了精巧的小水车,借用小水车把水道里清亮的水缓缓提起导入石槽之中,清水通过石槽再缓缓流入窗前栽种的翠竹、花圃里。随风摇曳的细竹还有艳丽的花朵,为这喧闹的古街,制造了一小片宁静的空间。
   在成都,你的脚步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而在锦里,你会不舍得迈出脚步。在锦里,你可以轻轻吐出积压在胸中的烦闷,拾起久违的心思,整个人放松下来好好品味这故蜀民俗。不需匆匆而过,应该慢慢地走,把平时舍不得的时间,毫不吝啬地全部留给自己,送给锦里。
   我来得恰是时候,这时节的成都恰如一位诗人吟诵的那样。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圣杜甫,这位与李白齐名的诗人,当年一定来过锦里。只是诗圣的心情必不如我这般悠闲,否则也不会发出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感叹。诗人在感叹大唐由盛而衰的悲哀,百姓流离失所的苦难,自己空有报国之心却无力施展的郁闷。所以我想他当初到锦里是逛不出什么好心情的,最终只会大醉而归。
   我也想买醉,不同于诗圣的情绪,而是出于内心的满足。不必大醉,酒意微醺即可,不影响我漫步锦里就好。
   诗圣说的锦官城即是锦里。《华阳国志•蜀志》中有记载:“州夺郡文学为州学,郡更于夷里桥南岸道东边起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锦宫也。锦工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故命曰锦里也。”
   锦里也曾经是成都的代称,这里自秦汉时期就以织锦闻名,所以历朝历代在这里设置专门管理织锦事物的官署,其官俗称锦官。
   蜀锦闻名遐迩,能够使用蜀锦者,非富即贵。唐以后更是将蜀锦作为宫廷专供、御用之物。蜀地号称天府之国,桑蚕种养很是发达,加上达官贵人们对蜀锦的需求,于是便造就了锦里的繁荣,织锦也带动了商业的繁荣。
   如今的锦里再也听不见日夜不断的织机声。唯有一声声绵软地叫卖声,似在召唤着锦里昔日的荣光。
   当然,这里仍可以看到个别店铺中摆放的老旧织机,也会有人表演织锦的过程,也会看到各种鲜艳靓丽的锦缎,但算不算蜀锦我就没有发言权了。
   不在这方面多做探究,怀古可增添趣味,但不可过于缠绵进去。因为这里还汇聚了各色川味小吃,凭吊完诗圣的忧国忧民之后,还是让我们学学诗仙的浪漫洒脱,做一回金樽清酒斗十千的豪客。
   张飞牛肉配上五粮液或是当地土酒最为合适,点了三大炮、肥肠粉再来瓶啤酒也是极好的。这里还有各式的小酒吧,坐在花篱内蓉树下,吃着美食,品着美酒,看着周围的青砖灰瓦,思绪在古今的时光里来回穿梭,顿觉有种说不出的惬意。
   羡慕成都人的悠闲,说说笑笑不紧不慢,没有大都市的紧张和快节奏。那种胜似闲庭信步的姿态,那种发自内心的舒缓,让我紧绷的神经彻底松弛了。我懒懒地倚在栏杆边,任时光悄悄地溜走,而我只需品酒观景便好。
   友人之前就说过,到成都要“拜武侯,泡锦里”。武侯自然是要拜的,而且也拜过了。至于锦里,我不是正在泡吗?友人的一个泡字,把逛锦里的心态展现得淋漓尽致。诗圣的高屋建瓴,诗仙的浪漫飘逸我学不来,我是个俗人,只把自己的身与心交给锦里,泡进这凡间的锦里,愿得大自在。
   微晃着穿行在巷陌之间,高墙内不时伸出的红花,墙上精美的砖雕吸引了我的目光。正待拍下留作今后的谈资,不想身后传来清脆的笑声。回头看去,却见几位身着素雅旗袍的女子婀娜行来。盘起的发髻在细雨中缀满细小的水滴,宛若珠簪满云鬓,耳垂上的明月珰随着一颦一笑微微摆动。
   成都女子皮肤细嫩,体态娇小,胆子却颇大。姐妹几个见到酒意微醺的我之后并不胆怯,她们窃窃私语之后发出一阵笑声,与我擦肩而过时,那如画的眉眼撒过来一片眸光。本已摇晃的我,只得伸出一只手假作抚摸墙上的砖雕来化解尴尬,不想却招来更多的笑声。
   我心中暗道:“谁说没看到真正的蜀锦,刚才的这不就是吗?”
   细雨不停,却不扰人。漫步前行,我沦陷在这锦里之中。
  
   三
   成都的夜依旧细雨绵绵,送走友人之后,不甘寂寞的我准备去闻名已久的宽窄巷子。叫了出租说了地名,不想却被司机师傅嘲笑。他告诉我,你要说清楚到底是去宽巷子还是去窄巷子。我说反正就是那块地方,管它是宽还是窄。司机师傅说,你还没正真体会什么是窄什么是宽。
   很诧异,我的印象里叫巷子的地方再宽也宽不到哪里去,再窄也能容得下人走过吧。司机师傅笑而不答,驱车把我送到地方。这是一片老街区,看了铭牌上的介绍才知道,这里的历史可以追述到清康熙年间。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准噶尔部窜扰西藏。清朝廷派三千官兵平息叛乱后,选留千余兵丁永留成都并修筑满城——即少城。
   清制规定森严,满蒙官兵一律不得擅离少城染指商务买卖。靠每年少城(今天的人民公园)春秋两季的比武大会,论成绩优异领取皇粮过日子。满蒙八旗的勇武早已随着历史湮没,留下的只有这一栋栋的老宅子和一宽一窄两条巷子。
   如今这片区域在保护老成都原真建筑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旅游、休闲为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巴蜀文化氛围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成为了“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
   漫步巷子之中,旧时的光阴似乎倒卷而来,若不是不停闪烁的霓虹,不时传来的歌声,还真的以为是走进了过去,走进了历史当中。
   巷子里的梧桐是时光最好的见证,雨丝落在梧桐叶上发出沙沙的微声,滴水檐流下的水滴连成了一线,不停地砸在石板上的浅坑里。古色古香的老茶馆、精美的门头石雕、雨中挂着红灯的老客栈、随着微风探出墙头的翠竹、细雨中默默开放的鲜花、古旧的院门以及门上不再发亮的铜环,都在默默诉说着这里承载的故事。
   顷刻间,那些霓虹歌声渐渐消散,耳畔放佛响起沿街的叫卖声、店家的吆喝声、父母呼唤儿女的声音,这一切是从心底里发出的,它唤醒了我藏在心中很久地记忆。
   挨着每座古老的院子慢慢走过,仔细地看着那门、那院、那房。院门有关的有开的。每当遇到开着的院门,我都要走进去看看,看看那精美的影壁,看看那幽深的过道,看看门楣上的楹联、看看门上悬挂的灯笼,还有那窗前的美人蕉,墙角边的细竹与花草。
   一路走过,思乡与回家的感觉不停在心里荡漾。成都的雨夜,在宽窄巷子里,多了一个远方游子的情殇。
   现在的宽窄巷已不是当初的样子,虽然还是那两条巷子,还是那些屋舍厅堂。但是那些原先住在这里的人却不知去了何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里少了生活的气息与沉淀,多了过客的惊奇和感叹。坐在老茶馆里,眼前的茶盏中升起袅袅的茶香,在这里品茗能品出岁月的味道。
   忽然想起,成都似乎还有个别称叫做蓉城。据说是五代后蜀主孟昶为保护城墙,命人在成都土城上遍植芙蓉。每当九月芙蓉盛开,远远望去如锦如绣,满城生辉,因此成都又叫芙蓉城。
   看看街上川流不息的过客,再看看茶馆里坐在藤椅上喝茶打牌的老人,忽然明白了什么是窄什么是宽的真正含义。这窄代表的是逍遥自在的生活方式,这宽代表的是安逸知足的人生态度。
   难怪成都人总爱说“安逸”,真正的安逸是在心里的。禁不住问自己,安逸吗?
   至少现在,在这里,在他乡成都的夜雨中,在宽窄巷子的老茶馆里,我的心是安逸的。
  

共 509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他乡或许也曾是故乡,我觉得一个人如果对一个“异地”心存留恋,久别难忘,那一定是他前世生活过的地方。曾经到过平遥古城,在小巷中随意浏览的时候,突然被一处不起眼儿的小街门儿所吸引,一种莫名的熟悉从心头涌起,似曾相识的感觉,令我不禁有推门而进的冲动,那里面是不是还会有我的什么故人?后来,通过歌曲《成都》而开始留意成都这个城市,我的第一印象居然也是因为“武侯祠”,诸葛亮,他的《出师表》,让我在课堂上读得潸然泪下,久有拜谒之意,却总没有这个机会。那一句“走到玉林路的尽头 坐在小酒馆的门口”也是令我久久向往,那种闲适,那种舒缓,那种悠然……我一直觉得那样的生活可以让我忘了内心那些无端的苦闷和纠结的。一座城,有了历史,也变有了故事;有了故事,也就有了底蕴;有了底蕴,便给了在此生活的人内心的依靠,那是一种回到母亲怀抱一般的感觉。以上是我读完全文之后的意识流,冥冥之中,仿佛有什么东西让我们心灵相通……有些胡言乱语了。全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分三个部分讲述了在成都游历的过程,所见、所闻、所感条理清晰,文从字顺,带领读者一同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历览。文章语言亦庄亦谐,庄重的叙述之中,适时点缀幽默诙谐,令人不禁莞尔,也让文章陡然生辉。文章深入挖掘了成都的人文地理和历史现实,表达了对这座城市的向往和喜爱之情,既有历史的厚重,又富含深刻的哲理和生活启示,带领读者细细品味,于恍然间获得生活的顿悟。好文章,令人叹服,拜读了,感谢老师对八一文学的支持!【编辑:今生何求】【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613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今生何求        2020-06-12 08:42:04
  突然就有了许多共鸣之处,但是更加钦佩燕山老师的文采,向您学习!也有了心有灵犀的感觉,很亲近的感觉!握手!握手!!重重的握手!!!
今生何求
2 楼        文友:平林漠漠        2020-06-12 10:01:10
  成都一游,凸显老师侠士好汉风度。
   远祝!
回复2 楼        文友:燕山客        2020-06-12 12:16:52
  感谢漠漠老师留评,我的性格里有不羁的成分,年轻时尤为明显,如今内敛了许多
3 楼        文友:燕山客        2020-06-12 12:15:32
  今生老师的编按总是那样精彩,老师的字字句句都戳中我内心深处的自我,总能引起我的共鸣。一篇编按犹如画龙点睛。老师到平遥似乎找到前世的故乡,我是到西安旧街里找到家的感觉的,如此算来,燕山前世和老师前世应是邻居,你我故乡只隔着一条黄河。
燕山客
4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0-06-12 15:35:56
  他乡是故乡,故乡还在心中。文笔挥洒自如,进退有度。看完此文,让读者不仅了解了成都的前世和今生,而且进一步了解了成都历史文化的厚重和独特风采,还有成都现在的人文景观。不管是漫步雨中,还是坐在茶馆里,成都人的安逸让人沉醉不知归路,他乡是故乡的感觉油然而生。文字亦庄亦谐,精美凝练,不疾不徐,娓娓道来,就像成都的生活节奏。《成都》歌曲动人心弦,此文比《成都》更厚重,回味无穷。燕山客老师美文让人眼界大开,拜读学习!期待更多精彩!
淡淡的云彩
回复4 楼        文友:燕山客        2020-06-13 09:34:24
  谢谢云彩老师的的鼓励。
5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0-06-12 16:45:08
  成都一定很美吧,成熟的美女一定很漂亮吧,有机会一定去看看。拜读老师的文章,对成都有点印象了。感谢老师分享,期待更多精彩。问候老师下午好,遥祝夏安。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回复5 楼        文友:燕山客        2020-06-13 09:33:50
  特别美,温柔中带着慵懒。
6 楼        文友:醉江南        2020-06-13 14:15:01
  拜读佳作,成都的景色幽静典雅,繁华,几年前去过雅安农大,那时也是雨天。欣赏老师佳作仿佛置身其中,回味悠长。
醉江南
回复6 楼        文友:燕山客        2020-06-13 14:38:52
  但凡雨中观景,总觉得跟离愁别绪牵连着,要不然就是和想念牵挂纠缠不清,这感觉其实很微妙的。
7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20-06-13 15:45:43
  燕山客老师才华横溢,让我这个花甲老人羡慕不已。老师用马良的神笔把那些历史人物一个个展现其中,让人大开眼界!老师精彩的文笔,渊博的学识是我这个花甲老人学习的榜样!为老师点个赞!问候老师!期待老师精彩继续!
峥嵘岁月
回复7 楼        文友:燕山客        2020-06-19 07:58:23
  回复晚了,还请老师原谅。
8 楼        文友:绿池朱华        2020-06-14 08:14:51
  的确,“此心安处是吾乡”,一个让人心生安逸的地方,是他乡,也是故乡。佩服老师飞扬的文采,深邃的思想。
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人生很短,活好这一世,做真诚的自己。
回复8 楼        文友:燕山客        2020-06-14 09:14:17
  能得老师留评,燕山幸甚,老师之赞,燕山愧不敢当,还请老师多多指教。
9 楼        文友:小小莲儿        2020-06-14 11:33:31
  他乡亦故乡。这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乡愁。文有情感,便有了灵魂,有了底蕴。欣赏佳作,祝福老师夏安笔丰。
小小莲儿
10 楼        文友:小满花        2020-06-18 23:23:55
  融了侠骨与柔肠的诗篇!
   读来享受,尽兴~~这种感觉当是“安逸”了。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