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寻】寻找失落的童趣(散文)

精品 【柳岸•寻】寻找失落的童趣(散文)


作者:劳神 秀才,2017.8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31发表时间:2020-06-18 12:40:46


   核桃观大山像巨人伸出一双长长的的手臂,拉扯着左边的雷打包、右边的铧头尖,对面的寨子坡,将新四河水库的库区紧紧包围起来,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山湾。山湾虽贫穷,却也给我的少年时光带来过无穷乐趣。
  
   一
   从春到秋,湾里不光美景醉人,也是我们大饱口福的季节。
   漫山遍岭嫩绿的树林里夹杂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引来阵阵鸟啼蜂鸣;茂林修竹随风摇曳,一幢幢瓦屋在林间半遮半掩。
   绿草茵茵的山坡上,长满了洁白的地泡,沟坎、路边悬挂着鲜红的三月刺泡;农家院落周围,一树树樱桃红了,一树树枇杷黄了,一树树白花桃压弯了枝丫,谁见了都馋得流口水。
   我家老屋院坝边和菜园周围都是果树。放学回家,我们“粘”在果树上吃得直打饱嗝。直到天快黑了,才突然想起母亲铺派的活路一样都没完成。
   “打猎不分界,果木不分家”。这是我们老家的传统。社员们劳动休息时,都爱往果树多的院子跑,爬上树去尽情享受。
   幺叔家门前有棵花红树,结的果子比苹果小一些,味道像苹果酸甜酸甜的很好吃。有天上午劳动间歇,别的社员吃饱下树了,唯独陈表叔还在树上舍不得下来。突然“啊”地一声惊叫,陈表叔从树上掉到了院坝与菜园隔离的篱笆上,幸好这是野胡椒树围成的天然篱笆,要不,那么高摔下来就惨了。
   原来是一只野蜂钻进熟透了的花红果采糖,陈表叔摘下果子就丢进了嘴里,落入“虎口”的野蜂自卫还击,一针把“敌人”螫下了树去。
   几个力气大的社员嘻嘻哈哈把陈表叔从篱笆里抬出来,放在宽大的杀猪凳上仰躺着。眼看他的嘴巴肿得像猪八戒,老队长一声喊:“快点,给他挤奶消毒!”几位妇女急忙掏出奶子一揉一挤,乳汁直接喷射到陈表叔的嘴里……
   从来没有看过戏的我,这回算是饱了一次眼福。
  
   二
   我家屋后竹林里有棵高大的拐椒树,结的拐椒密密匝匝,形状像鸡爪。阵阵秋风吹过,拐椒纷纷落在竹枝上悬挂着,像一串串鞭炮。我们抱着竹子一阵哗啦啦摇晃,拐椒簌簌落落掉到了地上。
   拐椒成熟期,常有白面狸(果子狸)夜晚上树偷吃。听湾里打猎的人说,白面狸肉拌糯米面蒸来吃,又香又嫩又油腻。这话馋得我直流口水。
   每到拐椒成熟季节,湾里那些打猎的就带着猎狗整夜守候在竹林里。他们用手电筒强光直射白面狸的眼睛,白面狸不敢动,紧接着震天动地一声响,一大片铁砂籽喷射出枪膛,打得拐椒树叶唰唰响,白面狸却逃得无影无踪。白面狸是野生动物里的精灵,一般不容易中枪。
   我家门前有棵梨子树,结的梨子味道跟蜂蜜一样甜,果肉细腻无渣,霜降前后成熟。梨子树有大水缸粗,一股枝丫像巨大的弯弓伸出去老远。枝丫上的梨子结得最多,个子也大,但没人敢上去摘到梨子,只好等待果熟蒂落。
   半夜竹林风雨萧萧,我们陶醉在梨子咚咚落地的甜梦中。天刚蒙蒙亮,我们就飞奔到门前竹林里捡梨子。扒开杂草,一个个黄灿灿的梨子躺在草丛里,有的梨子掉在石头上跌得皮开肉绽。
   秋天也是我们上山捡白果、剥板栗尖栗、摘八月瓜、捡香菌、打核桃的收获季节。
   屋后大山核桃观庙上有一棵大白果树,像一把巨伞撑在高高的山顶,夏天绿茵茵,秋天黄灿灿。若是遇上不歇树那年,掉在地上的白果厚厚的一层,我们天天爬上山去捡白果。白果有厚厚的外壳,要捡回来堆放一段时间才剥得出白果。
   后来大白果树被大队派人砍伐了,我们伤透了心,也恨透了砍伐白果树的人。
  
   三
   清晨我们还赖床上,鸟儿就在竹林里一阵阵歌唱;炊烟从老屋瓦上飘进竹林的时候,竹林里尽是我们叽叽喳喳闹嚷声。
   一根根竹笋从厚厚的腐叶下冒出来,争先恐后地拔节疯长。紫色的竹笋壳包裹着翠绿的嫩笋,笋壳彩色的叶尖挂着一串串露珠,一缕缕阳光斜射进竹林,把露珠照得亮晶晶的。
   一天早晨,我们在屋后竹林边发现几个粉红色的圆球,用手一捏软软的,像母鸡下的软壳蛋,圆球还飘着淡淡的醪糟香甜味。
   我们很好奇,捡回家给母亲看,母亲说这是生长竹荪菌的菌蛋,她要我们好生放回竹林去,等竹荪菌从菌蛋长出来了再捡回来。
   每天清早,我们就在竹林里眼巴巴地守着,看这些软乎乎的菌蛋怎么长出竹荪菌来。几天后,粉红色的菌蛋慢慢裂开,露出了绛紫色的帽子,过了好一会儿,一根嫩生生的白柱子顶着帽子慢慢升高,帽子里面露出洁白的伞网,随着网伞慢慢撑开,网伞头上的帽子渐渐融化,大半天时间过去,一朵洁白的竹荪菌就从菌蛋里脱胎长成了。
   竹荪菌生长在春秋两季,一般在晴朗天气才能从菌蛋里顺利长出,如是阴雨天,粉红色的菌蛋几天也不裂口。我们将这些菌蛋捡回来放在水缸边潮湿的地方,等它慢慢开放长出竹荪菌,晒干后卖了钱,买了一些连环画册。
  
   四
   四季长流的山泉从核桃观半山腰一条条石缝里泊泊涌出,变成一道道小溪,时而叮叮咚咚,时而低吟浅唱,流入坝上的小河里,河水穿过双叉河上的木桥汇入了新四河水库。
   在小河的上游有一段落差较高,流水将石板冲刷得溜光,下面是一个较大的水潭。一到夏天,我们并排仰躺在石板上,让河水将人冲到水潭里,然后手舞脚蹈学游泳,累了蹲在潭里一不也不动,一些小鱼儿游拢来,在我们身上嘬得痒痒的。后来伙伴们能够在新四河水库里游泳,还多亏这个水潭呢。
   “水至清则无鱼”,这话用来形容故乡的小河是不准确的。
   河水清澈见底,五颜六色的砾石和螃蟹壳、小蚌壳等清晰可见。河里的小鱼在水里懒散地游动,暗红色的“餐子鱼”成群结队在河里游弋,一旦发现有人,箭一样地逃逸了,这种鱼特别好吃也特别不容易捕捞。我们在下游用石头筑一道堤,留个缺口上安上一个撮箕,从上游把鱼赶进撮箕里。遇上涨水季节,有时还可以捕捉到从水库里游到河里的草鱼、鲤鱼。
   小时候在河里捉螃蟹那是很刺激的。搬开石头,一般都不会落空,有时居然有一窝,不过都是比较小的。大螃蟹在石缝里或在河堤边打孔居住。伸手到石缝或泥孔里捉螃蟹,一不小心,很容易被螃蟹夹住手指。有一回,我的手指被螃蟹夹住了,疼得我大喊大叫,将螃蟹提起直甩,可是越甩越夹得紧。伙伴们教我把手指连同螃蟹沉在水里,一会儿螃蟹就慢慢松开夹子了。
   如果泥孔里冒水泡,里面一般有螃蟹,但有时伸手进去会抓出一条水蛇来,水蛇一般无毒,也不会咬人。时间一长,我们摸到了门道:泥孔较大呈圆形或方形的一般是水蛇居住的地方,泥孔扁的才是螃蟹的家。
   田里秧苗返青,又到了我们捅黄鳝的季节。黄鳝在田里打洞,把出洞口留在田坎边,在不到一米远的田里或者田坎外边露出一个很小洞口,黄鳝一般白天藏在洞里,夜晚出来活动。
   我们把手伸进田坎边洞口慢慢朝前移动,如果黄鳝不出来,就用拳头在洞里捅,逼着黄鳝倒退出来。这时就要准确把握黄鳝出洞的时机,如果黄鳝刚露出尾巴就抓,黄鳝就会迅速缩回洞里;如果黄鳝身子退出了洞口大半截才抓,黄鳝就会像箭一样溜走。
  
   五
   新四河水库是一个裤衩形,双叉河下边的田坝是库区最大的一个岔湾。水库里自然繁殖了大量的野生鱼,最常见的是草鱼,鲤鱼和鲫鱼。鲫鱼一般喜欢生活在水库库尾的浅水里,这个岔湾正是捞鲫鱼的好地方。
   每天黄昏,我们跑到水库边跟着大人们下水库摸鱼。
   傍晚,水库边几个院子飘出一缕缕炊烟,昏黄的灯光从窗户里泄露出来,从水面上望去,一个个院子的倒影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晃动,像连环画里面的海市蜃楼。
   一阵微风吹过,瓦屋上袅袅上升的炊烟弯下屋檐,飘进竹林,扑向水库,贴着水面慢慢向远处飘去。
   “炊烟顺地跑,天气好不了”。居住在水库边的远房大爸和幺叔说,这种天气鲫鱼就会游到浅水来。湾里人觉得大爸他们知神气,一个个佩服得五体投地。其实这是因为大爸他们长期居住在水库边“近山懂鸟音,近水知鱼性”。
   这时,天边的彩霞一片金黄,云彩变幻出各种各样的动物,反射到宽阔的水面上,像巨幅水彩画飘在水库里。
   大爸幺爸他们先在下游安上篾笆箦拦网,然后招呼大家一起下水排好队,来来回回走动,使劲把水搅得越浑越好。鲫鱼遇上浑水,顾头不顾尾倒插在泥浆里,有的钻进脚窝里一动也不动。这时大人小孩各显身手,趁浑水摸鱼,有时在一个脚窝里能够摸出好几条呢。
   “哈格咂的!”有人一惊呼,众人抬头望去,只见幺叔手里举着一条鱼,嘴里衔着一条鱼,裤子两边的荷包还胀鼓鼓的。他急步撩上岸去,把鱼放进篾篓里,又返身“咚”地一声跳进水里。大家既是羡慕,又有些嫉妒,生怕幺叔把鱼摸完了。
   浑水摸鱼的时间不知不觉溜过去了,大人小孩的蔑篓里,或多或少都有收获。
   草鱼和鲤鱼就没有鲫鱼那么好糊弄了,像浑水摸鲫鱼这样的搞法行不通。大爸和幺爸他们请来篾匠编织鱼罩,两尺多长的鱼罩是喇叭形,上口有小盆大,下口有筛子大。一有时间,他们就提着鱼罩,两眼紧盯着水面,一有机会便迅速下罩,来不及逃避的草鱼和鲤鱼就被罩进了笼子。
   草鱼和鲤鱼要比鲫鱼狡猾,往往趁人将它从鱼罩里抓出来的那一瞬间,突然弓腰摆尾,“咚”地一声逃回了水里,害得捞鱼的人空欢喜一场。
   每回大爸他们“罩”到大鱼,很快成为湾里人眼红的头号新闻。于是家家户户编织了鱼罩,每天早晚或生产队放假时间里,水库里人声闹嚷嚷,鱼罩“唰唰”响。可是收获最大的总是水库边上那几家人,这也许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道理吧。
  
   六
   时光随着湾里的河流远去,如今的山湾已经变得陌生了。
   有一半以上的人家先后外迁落户,一些老屋院子人去楼空,有的老屋已经不在,庭院里的果树也很少了。原来的一条条小河沟变得更小,水库边沿安装了水泥护栏,拉上了铁丝网,变成了集镇水源保护区。昔日上学的羊肠小道变成了水泥公路,小学生上下学还有车辆接送。
   留守湾里的几个儿时伙伴都已鬓发斑白,但还没像我这样满头白发。谈起儿时的诸多乐趣,生活在湾里的伙伴们虽然都有些留恋,但毕竟不会像我们离乡背井的人那样,离开的年代越久,对故乡的体会越深刻,灵魂的触动越大。
   我们的记忆从儿时回到现实,一个比我年纪稍大的儿时伙伴打量着我说道:“你这辈子虽是比我们耍得好,可比我们显老得多呢!”言下之意,他们似乎得到了某种心理上的平衡。
   是啊,将近半个世纪以来,儿时伙伴们在各自不同的人生路上有顺境也有坎坷,有得意也有失意,有富贵也有贫穷。小时候大家在一起嬉笑怒骂,无拘无束。如今大家在一起见了面却互相拘谨客套起来了。
   难道这还是当年那个山湾,还是当年那些人吗?
   时过境迁,湾里失去的不仅仅是旧时的风貌,还有我们快乐的童趣。毕竟儿时的生活已经回不去了,快乐的童趣已经找不到了,那就让她成为萦绕在梦里的一缕乡愁吧。
   感谢几位儿时伙伴还固执地留守在湾里,总算给湾里留住了一些人气。更让人欣慰的是,湾里还冒出了两幢新建的别墅楼,这是在外面创业有成的老板近两年回家修建的,可见他们没忘记“树高千丈,叶落归根”的祖训。
   在我看来,乡村要振兴,就需要他们这些有眼光、有头脑、有资本的年轻人回归创业,带着湾里人走向明天,走向幸福!
  
   2020年6月18日首发江山文学

共 442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寻找失落的童趣》,以活灵活现的文字,叙述了家乡,一个封闭的贫穷山湾,曾给“我”少年时光带来过无穷的乐趣。从春到秋,湾里美景醉人,花红树绿,鸟啼蜂鸣。农家院落周围,一树树樱桃红了,一树树枇杷黄了,一树树白花桃压弯了枝丫,谁见了都馋得流口水。作者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大饱口福的季节就呈现在了读者的眼帘:因为老家有“打猎不分界,果木不分家”的传统,社员们劳动休息时,都爱往果树多的院子跑,爬上树去尽情享受各种果子的味道。还有我家老屋院坝边和菜园周围都是果树。每当放学回家,我和小伙伴们会“粘”在果树上吃得直打饱嗝。文中还用细腻的笔墨介绍了自家屋后竹林里有棵高大的拐椒树和门前那棵梨子树的境况。以及秋天小伙伴们上山捡白果、剥板栗尖栗、摘八月瓜、捡香菌、打核桃的场景,也是收获满满……时光匆匆,如今的山湾已经变得陌生了,留守湾里的几个儿时伙伴都已鬓发斑白,谈起儿时的诸多乐趣,生活在湾里的伙伴们自然不会像我们离乡背井的人体会的如此深刻。是啊,时过境迁,湾里失去的不仅仅是旧时的风貌,还有我们快乐的童趣。文章回忆往昔,感悟儿时童趣,虽然快乐的童趣已随时光走远了,但可以让她成为萦绕在梦里的一缕乡愁。作品文情并茂,段落清晰,情节生动,令读者动容点赞!问候作者,推荐文友共赏。【编辑:安平静好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620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安平静好君        2020-06-18 12:42:01
  拜读佳作,问候老师!
   欢迎您投稿柳岸花明社团!
2 楼        文友:安平静好君        2020-06-18 12:42:47
  祝福写作快乐,生活美好!
   期待佳作连连,再次绽放柳岸!
3 楼        文友:劳神        2020-06-18 13:05:44
  感谢安平静好君老师的精心编辑和精彩编按,拜读后受益匪浅。
4 楼        文友:老百        2020-06-19 11:16:08
   佳作欣赏,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