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室雅兰香 >> 短篇 >> 情感小说 >> 【雅香】让兵工精神永放光芒(纪实小说)

编辑推荐 【雅香】让兵工精神永放光芒(纪实小说)


作者:江南老顽童 白丁,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24发表时间:2020-06-21 07:08:16
摘要:作为兵工厂的一员,也是建厂六十年来发展的见证者,曾思阳有幸参与了建厂六十年庆典晚会筹备的全过程。

一.陪考的日子
   陪考的日子紧张而又兴奋。因江南厂没有设考点,曾思阳便得早早地先在市里预定房间。唯恐失塌,又几次三番利用出差的机会找人细细叮嘱。直至提前两天赶到市里,交了房钱,拿到钥匙,进了房间,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才安定下来。
   记得妻在准备一应物品时,思阳还偷偷地夹带了不少“私货”,两篇已构思好的报社约稿,三本厚厚的期刊。心里曾思忖着,只要儿子前脚进考场,后脚便跑回来种“自留地”,总不能时间闲着。
   但真一临近现实,思阳这才发现,这种“公私”兼顾的打算,其实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倒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没有任何灵感,没有写作的情绪。因为整个脑瓜里装的全都是对考场的担心,对考后的希冀,以及早早渴望这一天来临的冲动……
   记得少年时,思阳也是极想读书的。六十年代,江南厂还没有高中,要想继续升学,就只能到市里去读。于是,思阳那一年也积极报名参加中考。当时,绝没有哪一位家长会去陪考。所以,只能由几个年轻老师带队,野营般的住在学校安排的宿舍和教室里。
   因管束不严,初次进城的伙伴们,便放鸭子似的在城里乱窜,还将少有的几块零花钱胡乱地买吃买喝。及至半夜,这才知道了厉害。先是几个人的肚子不约而同的咕咕直响,然后是争先恐后的到外面操场一角噼里啪啦方便。来回折腾了几次,伙伴们全都昏昏然了。
   第二天起来相互审视,哇,仿佛全都瘦了一圈。这种精神和身体状态,理所当然地绝对考不出好成绩(伙伴中只有黎松昇例外,考取了湘潭市一中)。于是,思阳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正规中考,便这样稀里糊涂地断送了。
   现在,思阳又等到这一天了。说实话,他是心甘情愿来陪考的。
   三十三年才盼来这紧张、兴奋、充满搏杀快感的高考,不亲临现场,是绝对体验不到那种特殊氛围和心情的。
   儿子很懂事,他从思阳的眼神里读懂了一切,于是他十分自觉地准备着每一场战斗。
   正是相互间的这种默契,思阳才把每一次的陪考看得很重很重(前后参加过两次中考、三次高考),他觉得这是当父亲应尽的一份责任和义务,能与儿子同呼吸,共命运,成为他们征途上的伙伴,何乐而不为呢!
   后来,两个儿子果然都如愿考上了大学,并一帆风顺地走入了社会,朝着他们看好的目标大踏步地前进着。
  
  
   二.师傅的俏皮话
   说话也是一门艺术,这是人所公认的。如果说话也像领导作报告一样,“王八敬神--作古正经”,那听的人绝对厌烦透了。
   五十年前碰到的一位师傅,便让曾思阳领教了语言的真正魅力。
   思阳那时在铸造车间木模班当学徒,班里的一位长沙师傅文化程度虽然不高,但那张嘴巴却锋快的。每次只要他开口,那妙语佳句便有如那山中关不住的泉水,倾刻间就哗哗地流了出来,让在场的众人好有一乐。
   比如夸哪个积极肯干,他从不用新闻似的套话,而要形容人家是“翘屁股堂客--领事干”;班里图纸多任务重,他不说忙这类字眼,而要说成是“蔡九哥赶鸭子--连冒得气歇”。
   那个时候,各种各样的会议多得出奇,白天开了晚上还要开,人人心里都烦得要命,但却又无人敢埋怨。而他会偷偷地在下面小声嘀咕,这硬是“抱着菩萨敬神--冒事找事做”。个别干部作风不深入,喜欢指手划脚,他便故意恭维人家,到底是“弹花匠养的千金--弹(谈)得呱呱叫”。
   他一贯心直口快,偏又不怕场合,往往三言两语,就活脱脱地替人画了一幅语言“漫画”。让人忍俊不禁,却又叫你气不得,恼不得,又奈何不得。
   那时年轻气盛,思阳除学做木模外,还喜欢舞文弄墨,大凡车间里有“大批判”之类的活动,总少不了他的份儿。写稿的次数多了,每月的图纸做的就少,工时稀稀拉拉的,连没得看相。
   有一年年终评比,班长照顾情绪提了曾思阳的名,说是他的工时虽少,但“突出政治”不错,“觉悟”也高,评个先进还可以,有的师傅也附合着同意。
   轮到长沙师傅发言,他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只是眯缝着眼睛不咸不淡的说:“烧三根香,打九个屁--菩萨不讲,自己要过得意”。他的话刚一落音,顿时引得全班一阵哄堂大笑。尴尬中,思阳虽也勉强笑着,但脸上却火辣辣地难受……
   自那以后,思阳便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学木模,即便还有写稿的任务,也大多拿回家晚上加班写,并逐步养成了晚上看书学习的好习惯。
   次年的评比中,还未等班长“引导性”发言,长沙师傅便抢先提了曾思阳的名。不过,在摆了他的几点成绩后,末尾却加上,“今后还得努力,千万莫学六月的笋子--到时候变卦”。
   这回班里的师傅都没笑,而是齐刷刷的举手投了赞成票。那一刻,思阳的心里热呼呼的,连眼睛都湿润了。以后,因工作需要,思阳虽换过好几次岗位,且大都与文字有关。相比较而言,这些地方环境好多了,再没有了噪声和灰尘,也没有了汗爬水流的辛劳。但不知为什么,心里却总觉得空落落的。出来进去,踫着的总是一副副木然没有变化的脸,连语言也是干瘪无味的。思阳仔细想起来,恐怕还是少了那种老少都无拘无束的氛围,还有那幽默谐趣,却又让人刻骨铭心的俏皮话……
  
  
   三.让兵工精神永放光芒
  
   2012年,是江南厂历史上颇不平凡的一年。这不仅仅是因为,它将迎来建厂六十周年的华诞,更重要的是,在公司领导集体的决策下,还将集中人力、物力,深入挖掘工厂百年历史底蕴,全力彰显企业文化特色,以促进江南未来的更大发展。
   作为兵工厂的一员,也是建厂六十年来发展的见证者,曾思阳有幸参与了建厂六十年庆典晚会筹备的全过程。因这台晚会要求颇高,它既要有观赏性、艺术性,又要充分体现兵工精神。故主创人员梅其望、曾思阳、龙献宝等人,从酝酿之初起,便三番五次讨论了内容、形式、及其表现手法等,力图在没有外援专业团队参加的情况下,奉献一台能让干群基本满意的庆典晚会。
   根据内部分工,曾思阳主要负责语言类节目的创作,这是一块硬骨头,自接手起,他就觉得身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在快速发展的电视文化的冲击下,群众性的文艺演出活动,已经日见萎缩。以往湘潭市每年一次的文艺会演,现在早已无人问津。在此情况下,曾思阳也早已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新闻的学习和采写中。现在突然要重操旧业,还真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
   但任务接了,是不可能打退堂鼓的。在认真熟悉厂史的情况下,思阳决定把目光聚焦在二八二首任厂长吴运铎的身上,以他时刻关注军品生产,大力提倡技术革新,并亲力亲为的故事作为切入点,着重体现当年干群同心同德,奋力为抗美援朝战争争作贡献的动人场面。
   经过三易其稿,一个名为《责任》的情景话剧终于交付排练。在株洲歌舞团导演手把手地指导下,一批没有演出经验的大学生担当了其中的角色。
   十月二十八日晚,俱乐部前坪广场张灯结彩,特地搭起的露天舞台,灯光明亮,能容纳五、六千人的广场座无虚席。大家都期待着,六十年厂庆的庆典晚会,能否带给大家由衷的欢乐。
   在近一百分钟的演出中,曾思阳的心呯呯直跳,他关注着台上每一个节目的上演,更关注台下观众的表情变化。终于,当主持人高兴地宣布晚会结束,全场观众报以热烈掌声祝贺演出成功时,曾思阳那颗悬着的心才真正放了下来。
   六十年来,江南厂在楠竹山这块土地上,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仅建设了一个现代化的兵工企业,而且也建起了一个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居民满意的宜居小城镇。作为这个企业中的一员,曾思阳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并衷心地祝愿,在百年军工精神的鼓舞下,工厂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四.牵 挂
  
   《往事如烟》主题曲之三
  
   分明是豆蔻年华,
   一个个却貌美如花。
   他(她)那里心如止水,
   你这厢却常常牵挂。
   桥归桥,路归路,
   到头终归是有缘无份,
   你娶她嫁。
   满腹的相思情,
   全化作大江东去两鬓白发。
   罢,罢,罢!
   休信那少年痴狂,
   莫道那浪迹天涯。
   但愿那,
   如醉如痴的“梁祝梦”,
   能化作来日的莺歌燕舞,
   相伴永远的蝶恋花!
  
  
   五.《我们要飞》
  
   《往事如烟》主题曲之四
  
   你有无数的幻想,
   我有飞翔的愿望。
   相聚在伟人的故乡,
   我们一起度过那快乐的求学时光。
   更深嫌漏短,
   拔节盼春长。
   一声声,一句句,
   严师的教诲牢记心房;
   一字字,一句句,
   不倦的脚步时刻匆忙。
   你想飞,
   我也想飞,
   奋进的江南啊,
   时刻召唤我们亮翅跟上!
  
   你有殷勤的嘱托,
   我有感恩的力量。
   成长在伟人的故乡,
   我们一起走过那躁动的青春时光。
   山重探新路,
   水复觅方向。
   不服输,不气馁,
   争论中方显手足情长;
   比智慧,比贡献,
   闪光的年代豪情激荡。
   你要飞,
   我也要飞,
   崛起的中国啊,
   永远激励我们亮翅跟上,
   永远跟上!
  
  
   结束语
  
   由于战乱,也由于生活所迫,一九四六年,一个幼小的生命随母亲嫁到了汉阳三十兵工厂,并由此开始了他长达七十一年的兵工之旅。
   这么多年来,兵工厂几经迁徙,历经磨难,直至解放后的一九五一年,才最后落根于湖南湘潭楠竹山这块风水宝地,并相继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兵工儿女。
   回首往事,这里曾有过神秘的光环,奉献的荣耀,更有过市场经济中的迷茫。
   在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尽管江南人历经风风雨雨,但从始至终,后代人永远不会忘记,百年兵工精神铭刻在每个人身上、心灵上深深的印记:“生为兵工人,死为兵工魂”。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每个兵工人自觉奉行的人生信念。
   抱着这个信念,我(曾思阳)把自己的一生,用传记小说的形式记录下来,间接地折射出一个兵工子弟,以及他的同学、同事们的成长、奋进的历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生活是千变万化的,各人走过的路也是不尽相同的。但只要到这个世界上走过一回的人,那怕是最普通、最不如意的人,他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另样生活。能在有生之年,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并尽可能地为后代留下一点有味、有趣、且积极向上的念想,我以为它应该是一件老少皆大欢喜的好事。于是,我便写了这本构思可能不太严谨,语言不太出彩,情节还不够动人的《往事如烟》,供那些知情或不知情的读者们消遣消遣。如能起到丁点的潜移默化作用,补充一点正能量,我便高兴万分了!
  
  
   六.难忘“江南情结”
  
   学友热议《往事如烟》
   在曾思阳的心目中,他一直把同学情看得很重很重。为什么,因为他自小是独子,再加上家中又是重组家庭,一直少有家庭亲人的关爱。故在他的成长历程中,同学的关怀、体贴、帮助,始终都是他前进路上最大的动力。
   这次写作《往事如烟》的全过程,从始至终又得到各地学友真诚的厚爱和关注,这让思阳再次感动不已。
   树有根,水有源。之所以这帮同学的感情,能如此深厚和长久,思阳认为,是“江南情结”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一九五一年算起,六十多年来,江南人与工厂同荣辱,共患难;父辈及其子孙,蜗居在三平方公里的狭小环境中,鸡犬之声相闻,朝夕常相往来。这些,都必然地让“江南情结”缠绵于心,挥之不去,并源远流长。
   为了牢记这份情谊,也希望这份情谊真正能传承下去,思阳将学友们看了《往事如烟》的感想、体会、意见悉心整理后,决定全部附于书中,以此作为我们这代人相互关心,友谊长存的历史见证。
   曾思阳衷心地祝愿:望我们共有的“江南情结”茁壮成长,永远长青!
   彭球瑜(老彭):老顽童,你又开始写传记小说啦!很好。希望看到续集!
   王麦英(四金花):老顽童的回忆小说写得真实,很喜欢看,望有续集!
   彭钧铨(军长):金声,又发声了。等待你的优美声音。
   王家成(WJC):金生老弟,看了你的小说,让我又回到了少年时代。太好了,从柳州到楠竹山,是我们生活的开始。等待续集。
   彭球瑜(老彭):老顽童,只要记事是真实的,名字记不清了没关系,可用“小李”、“阿平”等代名称替代。这是我的建议,供你定夺。静待后续。
   聂杏云:老顽童,你好。拜读了你发表在“江南情”上的作品,此章应为精品之章,看后趣味油然而生。(指十六《绰号溯源》)这段文章目前来讲,是精典之作,因它来自校园生活,是真实的同学写照。
   是我们这一辈最基础的欢乐与友爱,现又活生生的反顾于我们老年生活的回忆之中。故这一切来得辛酸,也来得幸福,其回味无穷。谢谢你的劳作,给我们带来了远久的、甜甜的回忆。
   彭钧铨(军长):对过去的回忆,是诠释、宽恕、解脱,更是永久的赞歌。谢谢学友的作品这么优秀,引人入胜。
   彭球瑜(老彭):老顽童,你的纪实散文写得不错。你是否有意以后要发表或投稿?如有意,请再审核一下错别字。
   聂杏云:老顽童,这节写得很好(指三十一《初试锋芒》),层次清楚,人物特点刻画深刻。班长也很到位,符合那个年代。处女作的依时托出,带出了刘云的鼓励,正是体现了传帮带的当时风尚。此节朴实无华,正是六十年代的真实文风。
   彭球瑜(老彭):老顽童,这个章节写得很好(同上),望继续保持。
   聂杏云:老顽童你好。本章节语言简单明了,构思真实。现越写越好,手法也越来越高。
   王家成(WJC):老顽童,我们的大作家,你的杰作我每期必看。你笔下的阿林已离开我们两年了吧,阿秋还在湘潭,应该是“鱼泡”吧(指二十四《扯不断的红丝线》)。希望你的结局有一个好的收尾。
   贾秀梅(梅子):这封给妻子的信实在太感动了,看得情不自禁……
   你确实是个有情有义的好丈夫。有几个丈夫会给自己妻子写感谢信的,值得我们学习。昨天的那篇文章也很感人(指四十一《养父大于天》),原来思阳还有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这两篇文章都值得点赞。
   聂杏云:老顽童,大丈夫不好做,做真实的自己,也就是最真实的自己。
   王家成(WJC):金生,看了你给妻子的信,我觉得你真是一个好丈夫。我为有这样好的同学感到高兴。
   彭球瑜(老彭):老顽童,你的文章我都拜读了,整体构思还不错,往事有些与文章描述有些不同也没有什么关系。但请一定要注意检查错别字。
   王家成(WJC):老顽童,《往事如烟》全都读了,感觉的确不错,写出了江南工人的心声。除少数的错别字外,其它都好。感谢你,我们的大作家。
   熊大秀:我看了你这几天的回忆录,觉得你真还有点文化水平,写得不错,我为你点赞。
   王家成(WJC):金生,《往事如烟》这部传记小说已全部结束,你用回忆的方式,写出了自己的一生。
   回忆往事有时是高兴的,有时是痛苦的。不过高兴也好,痛苦也罢,你还是大胆地写出来了。
   有一位外国作家说了一句名言:“在人生的道路上又何必胆怯。”他这句话,现在在你身上已真正体现出来了。这便是我对这部作品的点评。
   彭球瑜(老彭):老顽童:谢谢你有心收集了大家对你杰作的点评。不过,从头至尾我对你的文章建议的多,赞扬的少,你不会有看法吧?
   聂杏云:老顽童:祝你健康,幸福,快乐!
   熊大秀:在我们这个朋友圈里,不论写作,还是写诗,我觉得你都很了不起。我赞美!
   彭球瑜(老彭):老顽童:谢谢你对我的理解。希望你的杰作早日付印,到下次聚会时,我们一定仔细拜读。
   (原创)
  

共 596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曾思阳两个儿子也很争气,都如愿考上了大学,并一帆风顺地走入了社会。 在曾思阳的心目中“江南情结”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朋友的理解更让曾思阳感到欣慰。作品立意鲜明,结构布局合理,作品中人物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描写成功,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是篇成功之作。推荐阅读。【编辑:闲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20-06-21 07:10:05
  欢迎支持社团投稿,今天是夏至,还是父亲节,祝作者节曰快乐!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