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浪花】走样的端午(散文)

精品 【浪花】走样的端午(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29613.1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93发表时间:2020-06-25 11:34:31
摘要:多少人都在纪念端午节,我想起少时过端午的情境,不胜感慨。我想起了妈妈,她的端午节,是对传统文化今日的补充,尽管土里土气的,可一份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让我每每想起就垂泪,“走样”的端午,不变的情怀,我爱这个追悼先人,感恩生活的节日。

【浪花】走样的端午(散文)
   妈妈在世时,对端午这个节日很在乎,很敬重。与我读书后了解的端午节,真的是大相径庭。她把端午过走样了。
   还记得,四年级时,老师布置了“我的端午节”作文题。我问妈妈怎么写,她呵呵笑着,说我读错了“端午”两个字,妈妈读“当五”,而且强调说,一定是“五”,我记住了,农历的五月初五过端午,“五”是对的。作文交给老师,老师红色笔纠错,拨乱反正,还是“端午”。
   我觉得妈妈知识太贫乏了,她已经不能教我。怕伤妈妈的自尊,也不再追究“当五”两个字为什么是错误的。妈妈对节日的敬重心,来不得半点亵渎。
   我家的菜园地就在村东河边儿,不经我家地不能下河采芦苇叶。其实,距端午还有十几天,妈妈就将菜地下的芦叶采光了。
   可能是她自编的“当五歌”,曲调从妈妈嘴里出来是正宗的,很美,我拿小凳坐在她身边看她叠芦叶。
   “一岸的眉眼儿,绿绿的,香香的,编成了队儿过当五……”现在只能记住这些歌词。“媚眼儿”就是芦叶的样子,码在一起就是排队。这是妈妈享受美的时候,可能也是在给我启蒙。妈妈在歌声里,手指巧灵,样子温软,眼儿流露出对我的期盼。在小时候,我就知道这个节日是用来驱邪的。从小,我体弱多病,因为出生三个月患过小儿脑膜炎,妈妈常把我抱在怀中,捋着我的腿,说些庆幸的话。妈妈的呵护和祈祷,才使我长大。
   这段歌词是妈妈的原版,也是绝版,我依稀记得。可能也是走样的,声音远逝60多年了。
  
   二
   芦叶泡好后放进大锅里文火慢煮。妈妈煮芦叶是为了熬煮一锅药汤。好几种山地的野草都倒入锅中,金银花、野菊花、灯芯草,还有狗椒。芦叶煮熟以后,是好闻的草药味儿。汤料不舍得丢掉,留一些泡米。妈妈说,生不生病,全看“当五”粽叶一绳绳。出锅的芦叶,这时才叫“粽叶”,用绳穿起来,挂在屋檐下见几个日头,妈妈说是采阳光的气味,可以祛病。似乎“当五”日可以管全家人一年不得病,福康平安。我想,妈妈在这个节日是最虔诚的,虔敬之心不走样。
   五十年前包粽子,不像如今,材料要什么糯米,还分长粒圆粒。在胶东半岛普通大米也很少,我们生产队有一片水稻田,队上每年可分几斤米,分米不叫分米,叫“分香”,可见其贵重啊。妈妈舍不得过一个端午就倾其所有,总要预留出一些,好做“药物”。
   妈妈不知从何得来的“偏方”,我感冒发烧,她就用一个泥陶碗在锅里熥,泥陶碗的味儿,和着米香,吃起来简直可以撒欢。也怪,生病的我,吃了米饭就好了。后来妈妈说我是得了馋病。我体质不好,居然小时候没有动不动吃药打针,可以证明妈妈的诊断是对的。
   大大小小的器皿放在磨盘上,端午前就泡上了食料。
   小红豆,臌胀胀,就像湿润的红唇在碗里。绿小豆,闪亮眼,就像夜空的星星落于水中。黄灿灿的玉米粒,胖嘟嘟,看着暖心暖意。妈妈最喜欢玉米粒包粽子,香味地道。豌豆粒,圆溜溜,妈妈说,那可是粽子里的眼。胶东收麦正在端午节前几日,妈妈总是去自己园地撸一些还带着绿意的麦穗,手掌一搓,很饱满,妈妈说,半熟的麦香,才是最好,怎么好,她说不上。一旦包在粽子里,是混合香,我深爱那个味儿。
   纯色的粽子也有,红红的高粱米,看着心花怒放,不过,不用芦叶包,是取一个完好的玉米皮,两端用玉米叶系住,鼓鼓的,就像一根粗短的棒槌。还有一色的黍米包的粽子,掰开看,就像拢在一起的金粒,又像天上的星星。妈妈说,吃黍粽,长大挣金。妈妈的愿望也成真了,我参加工作,赶上黄金时代,遍地黄金。好好工作,吃穿不愁,胜过拥金佩银。
   食料在妈妈泡制的草药汤里,用不着下锅就出味,药草的香,弥漫在屋子,也给那些食料以特别的香魂。所以我们家的粽子总是很受邻居的欢迎,邻居六母每年还端着她包的粽子换我家的粽子,走的时候说:“义子媳妇闯朝鲜开饭馆就招人,六子婶就笨得学不会。”其实,六母想掩饰尴尬,走后妈妈很高兴,说,让她一辈子馋我们家的粽子!妈妈留下一两个尝尝,那些都让六母拿回去。妈妈说,你六母家人丁多,小男子汉赛着吃,一堆粽子也怕蝗虫过,包不起粽子啊。
  
   三
   那年代,粽子里包肉简直连想都别想,但贫穷不会限制人们的想象力。为了让粽子掰开有个好颜色,妈妈居然将西红柿切成块儿包进去。
   粽子熟了,掰开,那红红的柿色就漫溢开,就像炸了一样,那才叫灿烂。吃起来泛着微微的酸,妈妈说开胃,的确,小时候我不喜欢吃粽子,妈妈调的这些馅料让我喜欢上了。那时节,包上大枣是奢侈,包上“伊拉克枣”(老家就这样叫,其实就是“蜜枣”),那可甜得腻歪人啊。
   包什么,都是妈妈的发明。就连咸干鱼都包过,上高中带干粮,我最喜欢带咸鱼粽子。屋后一片薄荷,妈妈也采几片叶儿包进去,薄荷的淡香,氤氲在水蒸气里,吃起来舌尖有微微酥麻的感觉,妈妈说,薄荷可祛邪防疮,一点味儿就赶跑了毒气。
   陪妈妈包粽子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那年妈妈在院子里包粽子,响婶借我家的石锤捣米,将锤把儿弄断,响婶满脸惊惧地进院子,声音也不响了,妈妈看了说,来不及就拿点料回家包去,那“锤把”认生得很!“认生”是指别人用不顺手。妈妈起身舀几碗食料,响婶谢过,下午就送来粽子给我家。其实锤把折断了她也很为难,要恳求人做一把,但妈妈的性格是包容的,不会给人难堪。就像妈妈包粽子,什么都可以包进去,她容得别人的错,从不让人下不来台。
   妈妈欣然接受了响婶的粽子,马上拾几个还回去,叫“满碗”。领别人的情,吃着也有滋味。这是妈妈所想,她和人相处从未红过脸。
   端午节的粽子,在妈妈的手里走样了,可是妈妈的精心创造。粽子走样了,习俗却丰盈了,情更丰满了,一颗心没有走样,热爱生活,善待邻里,希望家人平安日子向好的心愿比粽香还浓。
   妈妈不到五十岁就去世了,邻居遇到我说,好人总有坎儿,老天爷不将就……
   妈妈是以善良关怀生命的人,自己却早逝,让我心疼一辈子。端午节驱邪逐疫,妈妈用尽了心思,我追念她,记住她的好。
  
   四
   守好门户,是妈妈在端午节的大事。能跟着妈妈爬山了,总在这天起大早,要的是趁着太阳还未出,去沾点山野的露水,这叫端午“拉露”。端午节这个仪式,意思大约是感天地之灵气,承雨露之恩泽。天地人,借露水而三合一。裤脚要扎死,防止蚊虫钻进来,人在青青的草窠里跑,晶莹的露珠在身边飞,很美妙的体验。
   “过年的鞭(鞭炮),当五的露,我儿长成小老虎……”这是妈妈编的儿歌,其中的逻辑关系,很难解释清楚,或许就是一种心愿吧。妈妈说,蝉儿饮露,蚂蚱喝露,连蝴蝶都要沾露水,看看儿的小胳膊小腿儿,沾点露水才会粗。裤角湿漉漉,回家赶快脱。这是驱疫的仪式,露水未必可以“灭疫”,但在医疗极度薄弱的年代,求安祈福之心令我崇敬。
   从地头沟边采一抱艾蒿,艾蒿上满是露珠,从河边折几根柔柳枝,将柳枝弯成一个圈戴在头上,跟随妈妈回家。柳枝插门左,艾蒿挂门右,把个街门五花大绑,真的好隆重,我总是将这个场景与春节贴对子联系在一起。妈妈说,鞭炮响惊老虫,艾蒿挂是为了驱蚊辟邪,柳枝摆动是留住福气,各有讲究。
   长大以后,我懂得了艾草的作用,知道了艾灸治病,煮艾蒿水洗疱疹,艾蒿熏蒸,艾蒿洗浴,民间习俗,有着朴素成分,更有其道理,百姓生生不息,积累了多少宝贵财富啊。
   那日我看微信,一朋友说,“艾蒿”两个字很吉利,好浪漫,原来“艾”谐音“爱”,“蒿”谐音“好”,民俗文化的不断发展,这样的寓意不可挑剔。走样了,变得却越来越美好,有何不可。“走样”也好,就像女大十八变,蝶变趋美,走样图新。
   端午的早晨,妈妈早就起来了。趁着我还在睡觉时,为我的手腕脚踝扎上“五子”,有人叫“扎五索”,挑五彩线,拧成一根绳,五色是红黄兰白黑,也可换成别的颜色的彩线,妈妈叫“扎五子”,说寓意就是“保安康”,村民说“扎五索”,就是“栓命索”,意思是一样的。端午节前,肩挑货郎们挑着担子沿街叫喊,生意很好,我们曾经围住看,筐子里装满了彩线,我们喜欢听货郎唱着吉祥的歌谣,他们走街串巷,我们跟在后面,也帮着吆喝,一些女人听见就出门“剪彩”,讨个吉利。我妈妈总是亲自做,一点也不含糊,或许她喜欢享受这个为儿保安康的过程吧。
  
   五
   端午节小孩子胸前还挂香荷包。荷包里装着香料,肯定有搓碎的艾蒿,别的我就不知了。荷包上绣着小老虎的彩线图案,我想,大概还是福佑平安的意思吧,老虎威风凛凛,奔如风,吼若雷,世上哪有什么动物可比得上老虎。
   记得有一年,妈妈在荷包上绣了雄鸡图案,我属相是鸡。六母看见了,第二年给她的九个孩子都绣了属相图案,六母家也有两只“鸡”,我看了觉得格外亲情,就像我有了亲兄弟。
   好像到端午之后的第一场雨,妈妈才用剪刀剪断“五子”线,将彩线送到雨中,意思是小难小灾随雨去……
   “当五”,五月五,正当双五,妈妈将个端午叫走样了,但也不是没有道理。读书时,认真学习过屈原的《涉江》和《怀沙》,知道端午,就是“端五”、“重五”的意思,“端”有“初”的意思,按地支推算,每年的五月又叫“午月”,所以五月五又叫“端午”。
   端午,是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如果妈妈活着,我想,还会走样,因为她对节日是虔诚的,对美好的追求始终不停,创造并丰富端午文化,妈妈的心一直在求变图新,在儿的心中,有一本故事书,题目是“妈妈的当五”,我读着读着都“走样”,只能用情感不断填充着不足,更多的是理解妈妈的心,那才是儿子一辈子都不能读完的书。
   如果妈妈还活着,我会领着她走走大江南北,看看赛龙舟,听听吟诗会,目睹纸鸢满天飞……点一个快递,捎来什么广式苏式粽子,什么咸肉粽、枧水粽、豆沙粽、椰蓉粽、莲蓉粽、烧鸭粽、猪油豆沙粽、叉烧蛋黄粽……给妈妈摆在眼前,妈妈会说,眼花了,这粽子,怎么都走样了,不像妈包的,不得了……
   昨晚做了一个梦。我提着网购的粽子为妈妈过“当五”,她看了看大惊失色,说,可了不得了,走样了,走样了!原来粽子都用白白的棉线包扎着,她舍不得。妈妈包粽子用的是撕成窄条的玉米叶,黄黄的稻草,绵绵的蒲草,柔韧的葛藤,哪舍得这样破费啊。妈妈说,儿啊,当年你给妈背诵的啥“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怎么就忘记了呢?妈妈,今非昔比了,日子丰裕,别再为一根线纠结了好不好?妈妈低声嘟囔:节俭的传统该留就得留,别走样了……
   我告诉妈妈还有一种可以香满屋的“荷叶粽”,她说,图省事,一张荷叶,显不出手艺。不过,妈妈一定心底佩服,她坐不住啊,下一年,她会玩一个新花样。
   在外多年的儿,有妈妈裹粽儿必归。妈妈“采蒲裹粽待归期”,儿问今年翻出何花样?不敢说“走样”两个字,生怕妈妈嗔怪儿。
   妈不在了,儿想吃妈妈的“当五”粽子的梦还在。
  
   2020年6月25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432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端午节来临,怀才老师倾情奉献了一篇《走样的端午节》,我感到新奇,既然是端午节,怎么会走样呢?原来,作者是在佳节到来之际,想起了自己深爱的妈妈来了,想起了与妈妈曾经的端午节的故事。妈妈在世时,对端午节很在乎,很敬重。与读书后的儿子了解的端午节不同,而是走了样。妈妈把端午称作“当午”是妈妈从自编的歌词里流出的。妈妈对端午节是最虔诚的,煮粽子前,总是先用芦苇叶熬一锅水,然后用金银花,野菊花,灯芯草,还有狗椒等,混合熬制成汤。妈妈知道儿子从小身体虚弱,这汤是可以祛儿子病的。五十年前包粽子不像今天这么讲究,糯米要好。以前的材料,有稻米就很稀罕。有限的几斤稻米还舍不得用完,总要留点给儿子做“药物”。妈妈的粽子花样多,小红豆,绿小豆,玉米粒,高粱米,半熟的麦粒香,都是儿子爱吃的美食粽子。妈妈泡制的药汤煮的粽子总是不一样的流香。粽子里掺西红柿,开胃。粽子里放枣,倍甜。粽子里包咸鱼干,味美。粽子里有了薄荷,麻嗖嗖的香。这是妈妈的创造,走样的粽子里是满满的情,满满的爱。端午节听着妈妈自编的儿歌:“过年的鞭(鞭炮),当五的露,我儿长成小老虎……”一起成长,跟妈妈去地里采带露珠的艾蒿,艾蒿挂在门上可驱邪,手脚上“扎五索”,意寓“保孩子”。端午节小孩子胸前挂香荷包,妈妈绣的雄鸡图案最难忘,妈妈采用剪刀剪断“五子”线,将彩线送到雨中,意思是小难小灾随雨去……民俗就是图个吉利。用作者的话说,妈妈对节日是虔诚的,对美好的追求始终不停,创造端午文化,妈妈是不自觉的,她的心一直在求变图新,在儿的心中,有一本故事书,题目是“妈妈的当五”。这是一篇亲情满满的散文,作者用深情的文字,优美的语言,把敬爱的母亲,曾经不一样的端午节,表现的淋漓尽致。情结生动,故事感人。妈妈的慈祥与伟大流入在每一句的字里行间。好文及时推荐,佳节围观共赏精彩!【浪花诗语编辑:习之乐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6260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06-25 11:37:51
  惊喜来临,在举家欢度端午佳节之际,怀才老师给我们倾情奉献了《走样的端午节》。到底怎样走样,快快吃着粽子,围观欣赏吧!感谢作者投稿浪花,问候作者,端午(当午)节快乐!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6-25 12:44:08
  就像我们对话的那样,再穷也要吃跟葱,再贫也要在端午节吃个粽子。想起那些年妈妈活着时候包粽子的情境,就有了很多的感慨啊。所以,赶快趁着这个端午节的日子,写一篇纪念文章。我也知道,习之老师在京城,一个人的端午节,有些寂寥,好在有这篇文陪一陪你把。莫说滋味,都在心头啊。谢谢习之节日无休拨冗编文。万水千山粽是情,且问京城一人行不行……
2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06-25 15:09:30
  哈哈!书是精神食粮,怀才老师的美文岂不是精神中的细粮?美文中的妈妈的粽子岂不是细粮中的精品?先不说妈妈发明的各类的家常材料的粽子,就凭妈妈的咸鱼粽子,今天的习之就可吃酒就咸鱼,来个酒足饭饱了。谢谢怀才老师关照!在北京不孤独,有浪花的友友们,这个节日很丰盛很愉快!遥握!节日的问候!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6-25 17:03:08
  习之老师的留言,总让我马上想起妈妈。端午节前后的日子,妈妈好几次包粽子,也许是一种追求日子完美的意思吧,我不认为妈妈的手艺很就精美,但那份爱生活的心却是让我感动。上高中,吃咸鱼粽子,就像现在兴起的咸粽子吧,也算是可盐可甜的生活啊。习之老师一人在京城,吃饭可不能将就啊,尤其今天这个端午节,买几个粽子,品出家乡味,也是对家中老母报一个吃粽子很安康的平安。说实在的,往年我不大喜欢吃粽子,今年不知怎么了,吃了好几个了,似乎与想妈妈埋怨任何关系,老了,嘴巴挑剔了?解释不清了。再谢习之老师,问候端午安康。
3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6-25 15:34:41
  走样的端午,看似写端午,走样了,走成深深怀念妈妈了!一位聪慧、能干、善良、疼爱孩儿的母亲跃然纸上。文章构思巧妙,情感深厚!读罢令人垂泪!遥握问好,谨祝端午安康!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6-25 17:05:45
  走样了,想起妈妈总是调和着贫穷的日子,不管怎么贫穷也要把节日过出滋味,心中就不忍了,若活着,一定好好和妈妈过节,真想撒娇,但这个权利已经不属于我了。谢谢湘莉老师精美留墨。正当五月五,好好过端午。谨祝湘莉老师端午节安康幸福。
4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6-25 18:39:21
  读到吃了泥陶碗蒸的饭病就好了,想到我外婆说我妈妈小时候,到吃红薯渣的时候就病了,到吃米饭的时候,病就好了。怀才老师那里说是“馋病”,我们这里说是“好吃病”。其实哪里是什么病,就是营养不良呀。又想起我妈妈说我小时候,要我干活就要“死了”,不用干活的时候能飞天。????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6-25 21:48:03
  湘莉老师看病很准的哦,是营养不良。不然怎么会好呢。小时候一碗大米饭就可以治病,现在可治不了,因为欲望很大了,一碗米饭,太苍白了啊。还是不能忘记过去。我想起,我吃了米饭,妈妈用勺子刮粘在碗边的米粒,生怕浪费。穷日子就是那样挺过来的。感恩时代,不忘过去。想起过去会泪目,处在今天应该高兴。听说湘莉老师也有端午美文待发,在期待。谢谢精彩留墨。遥握!
5 楼        文友:岚亮        2020-06-25 20:05:24
  读罢走样的端午,相当过了一个精神上的端午节。我老家称端午为重午,除了包粽子,还得煮蛋吃。粽子的主料是糯米,用浆水浸泡过,很香,我小时候吃过的要不没馅,有馅的就豌豆、红枣、赤豆三种,我最喜欢的是红赤豆粽。重五节是要到外婆家拜节的,就像春节去拜年一样。怀才老师的母亲是一个心特灵的人,居然想出了那么多的花样,包了那么多别样的粽子,可能是为逗儿子开心吧。想想她如果去写文章,一定是位高手,思维开阔啊!遗憾呀,老人们都不在了,惟有思念在心头。祝节日快乐!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6-25 21:53:15
  能够勾起岚亮弟的怀念,小文足够了,过端午吃粽子,我们还多了一件事,那就是读文章,怀旧过往,念叨亲人。在江山,真的很开心幸福啊。这是一般人不能及的啊。岚亮老师是天堂人,自然生活好,我在乡下,日子艰难,大米就是一般的饭米,而且我们队上还算幸运,有水稻田,每年每人可能分2斤左右,这是已经是好香的日子了。没有我们现在包粽子用的糯米,为这个节日,我的妈妈只能找食料代替,所以我说,生活里有智慧。谢谢岚亮老师美评。期待岚亮老师佳作频出,光耀江山。遥握。
6 楼        文友:罗莲香        2020-06-25 20:35:20
  怀才老师情感细腻丰盈,文字耐人寻味!您有一位可亲可敬、心灵手巧的妈妈。她变着花样包各种馅味的粽子,想尽办法熬制中药调理幼时体弱的您,而且她还会自编歌谣,情味盎然,执着地认定端午其实是当午,不知疲倦地为儿子祈福……这里面的所有环节、所有细节都彰显着妈妈的智慧,浸透了比大海还深沉辽阔的母爱,同时字里行间写不尽对妈妈的思念,早已刻骨,为妈妈的早逝而抱憾,哪怕午夜梦回依然泪湿衣衫。端午时节忆妈妈,永恒的怀念!问候老师端午安康!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6-25 21:56:26
  谢谢罗老师唯美留言。我相信,天下的母亲都有缺点,但都被光环和母爱的风采盖住了。而且,在子女面前,母亲是完美的,无暇的。想起妈妈,可能我们都一样,有很多想说的话,很多无需冥思苦想就可以回忆的故事。也期待罗老师写出精美的故事。母早逝,母爱还在。谨祝罗老师端午节安康快乐。期待罗老师佳作频出。遥握。
7 楼        文友:风中求静        2020-06-26 20:07:05
  拜读怀才抱器老师的《走样的端午节》,“当五”里都是妈妈的样儿,都是妈妈的善良慈祥,都是儿的无尽思念。文章情深意切,十分感人!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6-26 20:13:28
  早就关注“风中求静”这个名字了,这么诗意,这么具有思考长度的名字!谢谢老师能够治愈理解这篇小文的意义。妈妈,即使做得再怎么不起眼,在儿心中就是伟大。穷日子里,没有限制妈妈的创造力想象力,这是一种超越端午节的影响。也读过好几篇您的文章,很有情调,暗中学习呢。希望多指瑕。问候端午节快乐,谨祝安康!
8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0-06-26 21:13:04
  是端午还是“当午”?是芦叶还是“媚眼”?薄荷、咸鱼也能包进粽子里?妈妈的端午、芦叶和粽子确实“走样”了。但是“走样”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创造,不变的是热爱生活、感恩生活的情怀。耐人寻味的是:当今的端午、时尚的粽子,在妈妈眼里也是“走样”的。妈妈认为:对节日的虔诚不能变,“对节俭的传统该留还得留,别走样了”。读怀才老师的文章,最大的感觉是在掩卷之后,让你辰齿留香,欲摆不能,凝神沉思,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吧。点赞、敬茶!祝贺怀才老师又斩一精。问候夏祺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6-26 21:16:55
  太喜欢梅骨老师的美评了。我总在想,穷日子下的妈妈,不变的是好好过的心,变的是她总想着法子改善着日子,包括端午节。妈妈埋怨文化,但她有一颗敬重文化的心,敬重日子的情怀。过去,我总觉得有点丢人,其实,这是一笔财富,如果妈妈活着,我会跟妈妈道歉。问候梅骨老师端午节快乐,谨祝家人安康幸福。更期待梅骨老师的佳作。尤其看了您精美的点评,我更有看你文章的冲动。遥握!
9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0-06-26 21:51:09
  梅骨虽然是一个文字的浪子,但当我专注文字的时候,还是抱着一颗虔诚之心的。喜欢有情感、有深度、有文化内涵的文章。最大的缺点是漂浮、游移,抵抗不了干扰,不能凝神、专注,读得很杂,写得很少。去年端午节,我们一家三口在苏州,观看了一次赛龙舟,还有点印象,梅骨就应个景,试着写一篇吧。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6-27 05:36:34
  梅骨老师好,非常感谢留墨美评、怀才抱器期待你的《姑苏龙舟》啊。生活里总有发现,美在我们的身边。期待您的佳作。怀才抱器问候晨安。
10 楼        文友:最美的诗意        2020-06-28 20:07:00
  赞赞赞赞赞
最美的诗意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6-28 21:15:01
  谢谢诗意老师留墨鼓励,问候夏祺。谨祝笔健。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