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五周年】乡下的端午(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五周年】乡下的端午(散文)


作者:高令亚 秀才,1133.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18发表时间:2020-06-26 07:39:47


   乡下的端午是忙碌的,村民们很少有闲心专门在家过节,他们割麦插秧,农务和过节两不误。
   今又到端午,村民却少有的轻松,因为麦子早已进仓,禾秧有了这几场雨水应该栽插完毕。今年闰四月,不然,早就过了端午。今年端午是史上最迟的端午,端午过后,时令就进入盛夏七月。
   日子天天有,端午年年过。小时候,我们家在农村,比较闭塞,农村人孤陋寡闻,并不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的,只知道插艾蒿、吃粽子、系耍线、戴荷包(香袋),至于楚大夫屈原其和何人,如何遭奸人陷害,如何投水自尽以殉理想的文事,与农村人无关,甚至对于竞龙舟并无所闻,因为,我们家地处江淮之间,村里人没有见过大江大河,只有大大小小的供灌溉所用的塘坝,所以,端午龙舟赛那时我们并不知晓,只是后来听说过,并没有亲眼所见。
   记忆中,儿时过端午,母亲她们很忙碌。这是赶到收麦子和插秧的季节。农历五月,已经步入初夏,天气渐渐炎热起来,阳光不像春天般的温和,而是热情甚至于热烈。原野里,大片大片的麦子已经金黄,等待农民的收割。割麦子要趁好天气,而这时节雨水通常较多,所以,抢收麦子是农村人的一大忙事。秋冬时种下的麦子和点播的油菜,经过几个月的风雨和辛勤的耕耘,到了此时终有所获。在那个青黄不接的年代里,很多家庭余量所剩无几,就靠这午季的麦子救急,缓解饥饿。
   割麦子很辛苦,全靠一把镰刀,一双手,一副肩膀。母亲她们头顶烈日,挥舞着镰刀,一墒墒,一畦畦的麦子倒伏在地上,而她们时不时的直直腰板,挥汗如雨。每一粒麦穗上都浸湿了她们的汗水。就这样,她们也不会留在家里过“闲节”,一边在田里忙碌,一边准备着过节的东西。她们早早的下田,计划着割掉一块麦地,再回家烧饭菜过节。
   端午,农村再穷,家家也要吃上几个粽子。母亲会在节前,准备好粽叶和包粽子的糯米,然后,趁晚上和姊妹们一起包粽子。粽叶有时候是到山里毛竹林里捡来的,或者亲戚邻居送的,或者从很远的集市上买来的。不过,粽叶很干净,有股竹子的清清味道,用它包裹糯米煮出的粽子香香的,淡淡的,虽然里面并没有放红枣或砂糖,但是,吃着也觉得香甜。粽子数量有限,我们家孩子又多,就不能腆着肚子吃,吃上三两个就很不错了。在家里,我是男孩子,自然分的就比姊妹们多上一两个。
   农村那时条件艰苦,很贫穷。不过,依稀记得,农村人对传统的节日非常重视。过年就不用说了,欢天喜地的,大张旗鼓,那是村子里男女老少吃的最好、睡得最稳、玩的最开心的日子,我们后来也爱用“看你们乐的,过年了”来形容某时某刻人们的欢乐和兴奋劲儿。对于几个传统的节日,小孩子兴奋,大人也乐呵。农村有句老话,大人巴做田,孩子巴过年。巴,眼巴巴,巴望着,这还真是我们小孩子的真实心态。每到快要过节时,我们好像挺精神,扳着手指数日子,就等节日来临,过节的气氛很浓厚,不像现在,大家觉得淡淡的,索然无味,没有多少兴致。
   端午节是元宵节后,农村人最盼望的第二个节日了。我们除了能吃上粽子,还有就是节日菜肴的“丰盛”了。过节,炒几个菜,喝两盅酒,那是不少人盼望的。村里的男人们很辛苦,犁田耙地,挑担子。不少人喜欢喝上两杯。穷,喝不上好酒,就从店里打来散酒,平时喝不起,到了节日可以醉上一回。论起喝酒,俨然记得,每次逢集时,总有一些好酒的村民会下馆子,从上午喝到下午,然后醉醺醺的回家,醉了酒,有的躺在路边的沟沟畔畔里,简直就是醉鬼,我们小孩子见到喜欢耍弄他们,但是,常常是敬而远之,不敢招惹,怕引火上身。我们家女孩子多,母亲又不会饮酒,我那时年龄小,自然不喝酒的,所以,节日里,我家桌子上用不着酒的。
   端午节有很多的习俗,现在有的保留,有的失传了。插艾蒿,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个习俗都还保留着。夏季,农村到处是蒿草,所以,艾蒿用不着事先准备的,母亲会趁着在田里劳动的当儿,砍来一捆艾草,回来插在门楣上屋檐下。以前,我们住的是土墙、草顶屋子,所以,插艾草十分方便。据说,艾草可以辟邪,驱鬼,这是农村人头脑里最朴素的想法,倘若以迷信对待之,也不冤枉,不过,这是多年保留下来的习俗。后来,我读了书,上了师范,才知道插艾蒿也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的。再细究起来,屈原活着时喜欢香花异草,他用香草作配饰,美化自己,清洁自己,香草成为屈原美好品格的象征和道德情操的隐喻,这些,村民当然一无所知,也无需知道。艾草,其自然功用的确可以驱虫避害,而煮沸的艾水可以薰身提神,活络血脉。农村的新嫁娘,在出嫁前需要沐浴,有的地方就有用艾草薰身的习俗,以寻吉利。
   端午时,小孩子手腕上常常系上五彩的丝线,我们那儿叫耍线。这丝线,常常是从货郎挑那里买的。丝线是可以绣花的线,细细的,软软的,亮亮的,色彩鲜艳,系在手腕上很好看。女孩子自然喜欢,家里男孩子稀少的也会系上耍线。这耍线在端午系上,直到七夕节来临时,才将耍线剪掉,然后,使劲扔到房顶上,据说,神灵的喜鹊会在七夕衔着耍线,飞到天上,为牛郎织女架设鹊桥,让他们会面呢。农村人没有复杂的思想,没有诗情画意,但是,他们有着朴素的愿望,那就是让牛郎织女这对夫妻年年见上一面,关于牛郎织女七月七相会的传说,老百姓是知道的。天上人间一样,在爱情和别离上。
   挂香包,这是端午节上女孩子的专利。一到端午,女孩子会自己缝制小香包,我们叫“荷包袋”,货郎挑也有卖的。记忆中,荷包袋特别香,也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香料。农村女孩子自制香包,就在布片里装上香叶什么的,然后缝制起来,外观椭圆形,既香又好看。她们会把香袋用线系着,挂在胸前。五月的时候,香花也多,金银花,栀子花,都有幽幽的特殊香味,至今想起来,仿佛还能嗅到那浓郁的味道。野花与村民倒很相宜,因为他们素朴,就像田里的庄稼。
   赛龙舟,我们农村的孩子当时是没有这个概念的,估计在江南水乡保留了这个风俗。现在,赛龙舟成了端午的大戏。
   每到端午时,母亲两腿泥从田地里回来,我们小孩子待在家里等着母亲做饭做菜——过节。那时,年龄小,不会替母亲多想,只想吃上一顿好餐。后来,母亲搬到了镇上,每到端午时,我们一家三口就和母亲一起过端午,烧一桌好菜,喝着酒,说着话,其乐融融。端午时,母亲会包上很多粽子,分给我的姊妹们,因为,姊妹们家在农村,赶到端午时正忙,没有闲暇包粽子,这任务就落在母亲身上。
   如今,母亲已经撒手人寰八年之久,每到端午,我忆起父母,想起过去的岁月,内心里总是空落落的,好像缺少什么,好像有些东西再也回不来了。
  
   20200625端午节

共 263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虽然地域不同但是都大同小异。这篇文章围绕端午这个节日,阐述了它的由来,阐述了农村端午节农民对它的重视和种种进行过节的习俗,作者更结合自己亲身的经历和那个时代贫困的背景,赋予了端午节与众不同的深刻体验和记忆,这样的描述增加了端午节的厚重和沉淀。端午节大意义的范围是纪念屈原,小意义到家庭就是一家人的和睦温馨。欣赏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20-06-26 07:41:43
  问好高老师,迟到的端午节祝福,祝万事如意阖家幸福,感谢你的赐稿,创作辛苦了,期待更多精彩作品!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2 楼        文友:高令亚        2020-06-26 14:33:51
  谢谢叶老师编辑和点评,祝您工作愉快。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想太累。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