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丁香】咀味二题(随笔)

编辑推荐 【丁香】咀味二题(随笔)


作者:听雨斋 白丁,3.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17发表时间:2020-07-01 10:48:47
摘要:一.唐韵菰味 二.孔子食菖蒲

一.唐韵菰味
  
   菰,一种生长在水泽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嫩茎叫茭白、茭瓜、菰菜、蒋草等,是一种味美且营养丰富的蔬菜;果实叫菰米,也叫雕胡米、凋菰,它在古代曾经是人们主要的食粮之一。
   粮食作物古代统称五谷或六谷,但五谷六谷究竟指哪些谷物,古籍记载历来含混,说法不一。郑玄《周礼•天官•疾医》注:“五谷,麻、黍、稷、麦、豆也。”王逸《楚辞•大招》注:“五谷,稻、稷、麦、豆、麻也。”据2002年西安南郊汉墓出土的木牍记载,五谷指粟、豆、麻、麦、稻。汉代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这枚木牍的出土第一次明确了西汉时期“五谷”的种类与名称。木牍关于五谷的排序,反映了当时粮食生产的比例。
   菰走上中国人的餐桌有悠久的历史。《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馈,食用六谷。”郑玄注引郑众曰:“六谷,稌、黍、稷、粱、麦、苽。”其中的稌即稻,苽即菰米。菰米不仅荣列“六谷”,而且走上了周天子的餐桌。东汉以降,菰米作为主食的地位已经开始动摇,而菰菜作为美蔬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菰菜和莼羹、鲈鱼脍,成为著名的“吴中三味”。特别是因它与故乡、田园的天然联系,成为读书人难以割舍的牵挂。《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在都市与田园、出仕与归隐的二元对立中,凝固了故乡和田园记忆的菰菜,在食味之外别具诗味,成为一种自由的活泼的生命情调的象征。
   在唐代诗人的笔下,菰米是一个经常出现的意象:
   “香饭青菰米,嘉蔬绿笋茎。”(王维:《游化感寺》)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杜甫:《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
   “波漂菰米沈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杜甫:《秋兴八首》)
   “夏来菰米饭,秋至菊花酒。”(储光羲:《田家杂兴八首》)
   “闲烹芦笋炊菰米,会向源乡作醉翁。”(郑谷:《倦客》)
   “数卷蠹书棋处展,几升菰米钓前炊。”(皮日休:《鲁望春日》)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张志和:《渔歌子》之四)
   有唐一代,特别是在中晚唐特殊的社会环境中,由于各种原因,行旅和客寓已经成为中下层文人的一种生活常态。唐诗中的菰米的意象,不是来自于对故乡的记忆,而是出现在行旅或客寓中——民间以菰米饭待客,从而与漂泊的母题结缘。菰米饭给诗人们的印象无疑是深刻的,当热情好客的主人端上一盘香气诱人的菰米饭的时候,漂泊的艰辛、饥渴以及寂寞、孤独,顿时得到了抚慰!一份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感动,让他们多年之后还追念不已。菰饭之美,也许更主要的是它表达了某种超越社会身份的人间真情,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彼此间的疏远、隔阂和冷漠。
   从唐人的诗里,我们可约略知道,菰米黑色,用菰米煮的饭香且滑。但香是气味,滑也只是一种咀嚼感。菰饭的食味究竟怎样,诗人们多语焉不详。
   唐朝末期,水稻开始在我国大面积种植,北方小麦的比例也大幅度增加。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的主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菰米属于粗粮,无论是野生的还是栽培的,其食味应该不会好过稻饭或面食。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北方回鹘族乌介可汗率兵南侵,引起边地人民纷纷逃亡。杜牧在《早雁》诗中借对“云外惊飞四散哀”的南飞鸿雁的关切,表达了诗人对苦难中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怀:“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菰米绿苔均可济饥。
   入宋以后,人们就很难再吃到菰米了。如北宋药物学家苏颂在《本草图经》中所说:“(菰)至秋结实,乃雕胡米也。古人以为美馔,今饥岁,人犹采以当粮……然则雕胡诸米,今皆不贯。大抵菰之种类皆极冷,不可过食,甚不益人。惟服金石人相宜耳。”古人以为美馔的菰米从餐座上撤退的个中缘由,除了营养保健方面,食味应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今天,菰米已经完全走进了历史帷幕的背后。但是唐代诗人所创造的菰米的审美意象,它所表达的那份珍贵的人类情感,仍然让我们感动和愉悦。
  
  
   二.孔子食菖蒲
  
   “窃慕诗人之遗风兮,愿托志乎素餐。”(宋玉:《九辩》)素餐,即简单的饮食。屈原弟子宋玉之所以选择素餐,是因为这是“诗人之遗风”,它寓意一种生活态度。
   托志,可以说是中国文人饮食的一个重要特征,从而重视味外之旨。其致思方式则是“比德”,将对象物的特征赋予主体所期待的精神品格。食物和饮食行为由此成为饮食主体人格的象征,折射人性的光辉。
   儒家肯定食色是人的基本需要。孔子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但是,饮食活动必须依乎仁合乎礼。“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孔子食菖蒲的故事。《吕氏春秋•遇合》记载:“文王嗜昌蒲菹,孔子闻而服之,缩頞而食之,三年而后胜之。”昌,通“菖”。先秦采菖蒲作菜。菖蒲根的腌制品,称昌菹。菖蒲的食味不佳,所以孔子皱眉(缩頞)食之。显然,菖蒲也是孔子“托志”的对象,以此寄寓其政治态度和人生理想。儒家文化的伦理政治型的特征,在饮食态度和饮食象征的意义指向中折射出来。
   老子最先提出“道法自然”的命题,“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三十七章》)。从“道法自然”出发,强调恬淡、寡欲,“众人熙熙,我独泊兮。”(《老子•第二十章》)在饮食上提倡“味无味”,以无味为至味,形成道家淡泊、怡神、养生的自然主义饮食观,并对后世道教饮食文化的形成及方士、医家对饮食理论的研究起到了奠基和指导性的作用。“实淡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曹植),“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中国历代文人出入儒道,道家思想是他们谐调内心世界的重要通道。在食味上,通常以淡雅清真为美。
   莼菜,亦作“蓴菜”,又称“水葵”。野生,以其嫩叶和嫩梢供食用。《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成语“莼鲈之思”即由此而来。张翰,字季鹰,吴江人。张翰是个才子。李白曾写诗称赞:“张翰黄金句,风流五百年”。张翰辞官归隐,既为美食,亦为适志。与渊明爱菊、喜饮菊花酒可引为同调。也正为这样,后来的文人雅士,尤其是唐宋时诗人写下了不少赞美莼菜鲈鱼的诗词。去江南品尝一下莼菜鲈鱼,在那时似乎成了一种文人的食尚。
   “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唐•白居易)
   “雨来莼菜流船滑,春后鲈鱼坠钓肥。”(唐•皮日休)
   “莼菜银丝嫩,鲈鱼雪片肥。”(唐•元稹)
   “季鹰真得水中仙,直为鲈鱼也自贤”;“若问三吴胜事,不唯千里莼羹。”(宋•苏轼)
   “清词不逊江东名,怆楚归隐言难明。思乡忽从秋风起,白蚬莼菜脍鲈羹。”(宋•欧阳修)
   “今年菰菜尝新晚,正与鲈鱼一并来”;“店家菰饭香初熟,市担莼丝滑欲流。”(宋•陆游)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宋•辛弃疾)
   “已办扁舟松江去,与鲈鱼、莼菜论交旧。”(宋•葛长庚)
   莼鲈之美,已经超越了它功能价值(食味和食养)本身,食物的味外之味——浓酽的乡情乡思和主体对淡泊适意人生的刻意追求,赋予了它表意的张力。莼鲈由此成为了一个表达特定的文化意蕴和生命情趣的文化符号。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饮食象征,主要是通过人和食物建立某种隐性的意义关联,而其价值指向则主要是某种精神人格。
  

共 305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今天,菰米已经完全走进了历史帷幕的背后。莼鲈之美,已经超越了它功能价值(食味和食养)本身,食物的味外之味——浓酽的乡情乡思和主体对淡泊适意人生的刻意追求,赋予了它表意的张力。莼鲈由此成为了一个表达特定的文化意蕴和生命情趣的文化符号。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饮食象征,主要是通过人和食物建立某种隐性的意义关联,而其价值指向则主要是某种精神人格。但是唐代诗人所创造的菰米和莼鲈之吴的审美意象,它所表达的那份珍贵的人类情感,仍然让我们感动和愉悦。问好作者,此随笔文章意境和立意高。推广各位文学爱好者共赏。【丁香编辑:天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天山        2020-07-01 10:50:37
  感谢听雨斋老师投稿支持丁香社团,期待老师更多佳作发表。天山奉茶敬上。
幸福生活在不断奔跑中获得。
2 楼        文友:天山        2020-07-01 10:54:36
  老师这篇文章百度搜索结果在新浪微博发表过,故社团不作推荐。
幸福生活在不断奔跑中获得。
回复2 楼        文友:听雨斋        2020-07-01 11:01:16
  理解。支持。老师辛苦了。香茗奉上。
3 楼        文友:粱小岳        2020-07-04 06:53:42
  有文化内涵的文章!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