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西风词(微小说)
公元926年秋,洛阳。
斜阳如血时,李嗣源攻入了后唐皇宫。军士来汇报,后唐庄宗李存勖,在绛宵殿中箭而亡。一听到这个消息,李嗣源连皇位玉玺都不去看,急忙赶去绛宵殿。
绛宵殿上,四处狼藉。曾经的一代战神李存勖寂寞地倒在地上,散发乱甲,满脸血污。李嗣源武将出身,对这样的场面并不陌生,他凑上前,仔细看。庄宗正当盛年,勇武无比,脸上中箭后,竟然自己将箭头拔了出来。比起还在呼呼冒血的大窟窿,更瘆人的是那双几乎瞪出来的眼珠。
“他终于死了。”李嗣源长吁了一口气,往事猝不及防的涌上了心头。
初识李存勖时,李嗣源已近而立之年,刚认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为义父。谁能想到当时十一岁的小儿,后来成为令世间无数英豪折服的战神。这一年李嗣源还在义父的军队里厮杀求前程,李存勖已经随父亲觐见唐昭宗,大受称赞,唐昭宗抚其背说:“此子当亚其父”。从此,李亚子的名字名满天下。随着年纪渐长,李存勖越来越出色,完全是个军事天才,不仅如此,还精通音律,文辞华美,神色俊朗。成为继任者的李亚子,势不可挡,南征北战建立了后唐,一时无人可及,而昭宗的预言应验了:功勋超过其父。
李克用的儿子加上收养的义子,世称“十三太保”。然而因为李存勖,所有的人都不再耀眼。他似乎是上天格外眷顾的:出身贵胄,才华横溢,少年得意。这些是历尽磨难的李嗣源不敢想象的。臣服在一个几乎没有缺点的人脚下,这几乎就是李嗣源的宿命。
然而就在李亚子坐上君位的当年,他杀死了意图作乱的叔父。曾经浴血并肩作战的同族倒下了,李亚子也在陷入心魔的路上不可自拔。他再不相信任何高位者,倒是对一些出身微贱的人却各外开恩。比如他的皇后刘氏。
想到这里,李嗣源转身问人:“皇后呢?”
“先帝阵前中箭后,退回宫内,觉得口渴想喝水,皇后给了一碗乳汁,谁知,先帝喝了之后血流不止而崩。皇后带着钱财自己逃命去了。”
听到这话,李嗣源觉得胸口无比难受。那是李亚子啊,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死去。他冷冷地吩咐臣属:“去找皇后,赐死。”
恍惚间,他又忆起当年的刘皇后。出身悲苦,从小就伺候李克用的妻子,长大后被李存勖一见钟情。李存勖的女人很多,豪门出身的也不少,奇怪的是对刘氏格外爱护。刘氏也许是美丽的,不过在心气极高的李亚子那里这不算什么。许是从小吃的苦太多,这个女人爱财如命,身份的转换也不能让她有一点安全感,敛财几乎不择手段。然而,李亚子坐上位子后,任性做了两件事情:立妾刘氏为后,不尊嫡母而尊生母为太后。
离经背道,让所有的人开始对李亚子有了不同的看法。人心就是这样,它也许不会反抗,甚至还会附和,不过谁也灭不了那团火。君王更加猜忌任何位高权重的人,当然包括他李嗣源。压制和打击随之而来,而另一面,纵容皇后及近臣发号施令,内政始乱。
谁也不知道李亚子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心路。人人敬他如神,而那个世所不齿的刘皇后有没有走进过他的心里,触动过他心里最柔软的部分?
天纵英才者,若任性,有弱点,结局必是万劫不复。
李嗣源又抬眼看看刚才答话的宫人,问道:“看你的样子是伶人?”
“小人伶官敬新磨。”
李嗣源“哦”了一声。冷笑道:“伶官了不得。先帝最器重的就是你们不是吗?”
敬新磨是伶官里极机敏的。杀死叔父之后的君王,开始沉迷演戏,并给自己取了个艺名叫“李天下”。有一次在台上,天子大声连喊了两句“李天下!李天下!”敬新磨跑到他面前,照着不由分说“啪啪”扇了两个耳光。庄宗顿时脸色大变,敬新磨却不慌不忙地说:“李(理)天下者只有皇帝一人,你连叫了两声,还有一人是谁呢?你这不是要谋反吗?”
如此伶人,自然深得宠信。一个对戏外世界厌倦的君王,用这些位卑者去管理国家,似乎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然而,这些近乎荒唐的做法,让拥兵自重的将军们日益感到了危机,矛盾最后一触即发。
想到这里,李嗣源挥挥手:“一同处死。先帝如此信任你们,这次协助开城门的竟然是伶官。不可留。”
敬新磨无一丝恐惧之意,哈哈大笑起来:“我等本就是苦命卑贱之人,生死又有什么区别?倒是贵人们在这乱世中今日唱罢,明日可会有机会登场就不好说了!”接着又大声唱起《百年歌》来。
李嗣源竟然心头有些乱,示意赶紧将其拖走。庄宗对伶官的恩宠不可谓不多,这些伶官有些也救过百姓,只是到头来,谁替庄宗效命?
不为同类者,不为其哀。
最伤怀的竟然是自己这个造反者。他此时不知道攻入洛阳,是为了皇位,还是因为李亚子这样的存在,是一直以来,压在所有人心头的一块巨石。
李嗣源缓缓起身走到一张桌前,上面有几张庄宗最后写的词:
一叶落,搴朱箔,此时景物正萧索。
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
吹罗幕,往事思量著。
他将这几页纸揣入怀里,打算离开这里。才转身,一枝冷箭“嗖”地擦耳而过,所有人都大惊。正在慌乱间,一个军官气喘吁吁地过来,说是几个新兵不知道李将军已经入宫,还在外面放箭,虚惊一场。正准备查办。
“不必了。”李嗣源走出绛宵殿,倚栏而立,将庄宗的那几页词,缓缓撕碎后扬向空中,白色的,黑色的,随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