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淡泊,是一种人品,更是文品(随笔)
看到微嗔在2018年6月16日他发的向懒惰伸手党宣战,看到文章我就笑了。他的好意我能理解,为了网站使良性发展。但我始终认为有好的文章才是激发网友的活跃性。
人生下来就是很艰苦,要努力打拼,尤其是刚开始时的起步阶段,能得到别人赞赏自然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可是别人也没义务帮你,最终还是靠自己。别人帮不了一世,也千万不要卖惨博取他人同情——这些都是老话了。
看来我对他的了解还是不够啊。
现在我说这些,目的很单纯,他们原本就有一些小问题。人无完人,我自己也有不少缺点,但我不会被人迷惑(也没那条件啊,哈哈),不会因为文章的不好而攻击读者“不识相”,说他们不尊重自己劳动,辛苦写作得不到回应。真够愚蠢的。我以前没说过,今后也不会说这种糊涂话。
有些事,有些人,我一直在想,假如能容忍一些异己的作文也不是什么坏事,既能让读者对比,又可以知道写作人能不能做到应有的公正中立。
因为保留下来的好处就是看到有容人之量也好,让后来者看了嘲笑作者也罢,不全是没有一点用处的。
这个是建议,其实是老问题了。在上个世纪就有人做了,当年有人收集鲁迅与梁实秋,陈西滢等人对骂的文章编在一个文集出版,据说销量不错。供读者观众自己评论孰是孰非。我不是自比他们,但上个世纪的人有这类的观点很有意思。
我觉得现代小说的作者与读者之间界线逐渐在泯除,作者不是高高在上,读者也不是低人一等,一定要接受作者的灌输。作者与读者的地位是平等的,最好不要有那种想法,说:我写小说,你看,看完了你还得给我评论点赞。不是这样的。
现在的读者是自由的,他不愿听人驱使,也不想大作家们大喊大叫教他怎么做人,指手画脚地骂读者不尊重自己,这样是会叫读者反感的。
读者本人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脑去想,他觉得文章是好的,符合自己口味的,自然不用大作家本人亲自下跪苦口婆心地求评论也是会给的。况且这要来评论,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不过是读者怜悯大作家的行为而为之,不是真心实意发自内心的。
现在读者他们的口味杂、叼,供他们选择的小说实在太多,他们选也选不过来,在偶然机会下读上你的文章,难道不是一种缘分么?我不敢说自己在讨好读者,也没这必要,至少不应该为了赢得读者,故意去做一些自己违心又惹人讨厌的行为,我以为不仅不负责任,而且是非常不道德的。
文学(看到这词我就想笑,可能被石头、微嗔他们过于正襟危坐解释文学有些反感,这里借用一下。用“小说”更合适,有意为之),应该使人看了有所感触,有所收获,也是我之前所讲,“凭什么让人读你的而不读别人的,”除了文章有附加值,至少让人觉得浪费的时间看你的作文花得值吧。
淡泊,是人品,也是文品。一个甘于淡泊的作者,才能不去抢行情,争座位的;才能真诚地写出自己所感受到的那点东西,不耍花招,不搞牛鬼蛇神。
也许有人误会我在推销自己,我没有,因为我作文写的很一般,也没想过卖文。别人我管不着,但我不会去做。我纯粹在说自己的看法,看到有人没有了常识。所以,我在普及常识,虽然我说的都是老常识了,很平淡,不过能有机会“老调重弹”还是蛮高兴的一件事。如果说我好为人师,那也仅仅是针对作者这个群体而言。
我从来没有想过写作文卖钱,能力有限是一方面,另一面我比其他人实在,想靠小说发财(维持生活)的人转数慢,不想说愚钝,千万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不要以为看到几个上千万收入的网络作者就信心爆棚加入这个行业。
主流网站写小说月入几千上万的不到整个行业的5%(2016年看到的新闻,题目好像百万人写小说之类的,当时匆匆一瞥,说出现今写网络小说写手收入的惨状,随即记住了)。
靠写文养家糊口真不知那些人脑袋怎么想的。其实早在传统纸媒时代,很多出名大家都不是靠写书养活自己的,著名如金庸,他靠办报,在**也许只有倪匡和他妹是纯写书发大财。
说句实话,当我看到有个作者靠写这个以此营生,我是很愕然,当我知道他人到中年时,更加震惊,他就是**。
听说现在他退出了卖文了,不如说被市场淘汰。其实也好,早点清醒是件好事,有家庭加上人到中年了。写小说,还是玩票性质,当业余爱好来得好,个人看法。如果在不影响到个人家庭生活的前提下,又可以挣取外块,自然是好事。但起码心态不要过于浮躁,过于把长期的工作当作短期,把别人当傻子来收割韭菜。除非不在这行混了。
咦,我好像跑题了,明明是说微嗔、石头这两家伙,算了,赶紧扯淡走人罢!
欢迎您投稿柳岸花明社团!
佳作连连,不断绽放柳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