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室雅兰香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雅香】“练”字、“诗眼”字词的选择、诗词中的位置及其浅析(随笔)

编辑推荐 【雅香】“练”字、“诗眼”字词的选择、诗词中的位置及其浅析(随笔)


作者:康康乐 白丁,16.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54发表时间:2020-07-03 13:20:57
摘要:练字常选用生动、形象的动词或形象有力的动词以作诗句谓语中心词。“练字”之处,往往是“诗眼”之处。

练字常选用生动、形象的动词或形象有力的动词以作诗句谓语中心词。“练字”之处,往往是“诗眼”之处。著名的“推敲”的故事说明这个道理,相传贾岛在驴背上得句“鳥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犹豫不决,用手作推敲的样子,不知不觉地冲撞了京兆尹韩愈的前导,韩愈问明白了,就替他决定了用“敲”字。这个“敲”字也就是谓语中心词。
   (一)何谓炼字、诗眼、炼句
   1、“炼字”、“诗眼”
   诗是语言凝炼的艺术,又是诗人抒情言志的形象载体。从“炼字”下功夫。字、词、句是构成诗词的主要艺术手段和第一语言要素。杜甫说:“为求一字安,耐得半宵寒。”、“一字未安,绕室终日。”,“炼”字要千锤百炼,堪称“诗眼”的警句佳章。元杨载《诗法家教》则提出“诗眼”说:“诗要炼字,字则眼也”,例如下列“诗眼”:李白的“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桐。”中的“寒”和“老”是“诗眼”:王维诗的“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中的“浮”与“动”;孟浩然诗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中的“蒸”与“撼”都是喷珠吐玉,堪称诗中“诗眼”。
   2、何谓炼句
   王力教授说:“炼句是修辞问题,同时也常是语法问题。诗人们最讲究“炼句”,将ー个句子练好了,全诗为之生色不少。我国古代诗人写诗大都重视在填词造句上下工夫。”
   杜甫说自己“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他又说:“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辞丽句必为邻。”(《戏为六绝句》之五),他赞扬李白练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
   (二)“炼字”(“诗眼”)字词的选择与在诗词中的位置及其作用
   1、“炼字”(“诗眼”)的词性,
   古代汉语对于字、词,只分实字(词)和虚字(词)类。现代汉语的实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虚词亦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感叹词、象声词六类。”、谓语中心词一般用动词充当。因此,“炼字”往往也就是炼动词,我们写诗应首选动词、形容词来炼字为“诗眼”。
   例1、杜甫《春望》第三四两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鳥惊心。”“溅”与“惊”都是“炼字”。它们都是动词:花使泪溅,鸟使心惊。春天来了,鳥语花香,本来应快乐,但当时由于国家遭逢丧乱,一家人流离分散,花香鸟语只能使诗人溅泪惊心罢了。
   例2、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后阕第一二句:“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卷”字是“炼字”。用“卷”字来形容红旗迎风飘扬,显示红旗是革命战斗力与胜利的象征。
   (2)形容词:
   例1.王维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形容词“直”、“圆”形容大漠孤烟与长河落日,平常中见奇。
   例2.雁断知风急,湖平得月多。(白居易《松江序》)
   以上诗句的诗眼“急”、“多”、都是形容词,它们对人或景物作了准确、贴切、生动、有意味的描绘,因此被编者认为“精绝”。
   (3) 炼字(诗眼)在诗词中位置及其作用:在格律诗中,“诗眼”经常见到在中间颔联(三、四联)、颈联(五、六联)上。
   首先,它们都常常处在五言诗第三字和七言诗第五字的位置上。吕本中《童蒙诗训》载:“潘邠老云:七言诗第五字要响,如‘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翻’字、‘失’字是响字也。五言诗第三字要响,如‘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浮’字、‘落’字是响字也。所谓响者,致力处也。”潘邠老就是北宋诗人潘大临。这则记载表明,他最早提出“七言诗第五字要响”、如`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五言诗第三字要响”,`翻'字、`失'字是响字。五言诗第三字要响,如`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浮'字,`落'字是响字也。他所谓的响字,就是诗人致力处。”
   以上对诗眼位置的论述,颇有些道理,但我觉得对于诗眼的具体位置不能定的过死,这样会太过主观,易流于教条,也给诗人的创作余地太过狭小。应进一步总结古今文人黑客的论述。
   “炼句”、“诗眼”在诗词中的作用:鲁迅诗“一笑泯恩仇”中的动词“泯”;谢觉哉诗“黄埔翻寒浪,洪湖借逝波。”中的“动词“翻”与“借”,都是喷珠吐玉,堪称诗中“诗眼”。综合上述,“炼句”、“练字”在诗词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强化诗意,与诗意相称、生动、贴切。
   3. 诗词中炼字诗眼实例鉴别
   例一,毛泽东词《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礡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此诗写长征,此诗的诗眼是在颔联(第三、四句)的“腾”、“走”两个字,反映了红军在长征中的艰难与豪迈。五岭蜿蜒不断,阻挡了前进的道路,但在红军眼里却似翻腾的小浪。乌蒙山高大雄伟,而红军却像走泥丸一样,在重重险境中。
   例二、《七律•壶口瀑布》 :
   “落日千河永不休,千堆汹涌一壶收。
   黄涛滚滚飞崖口,白雾腾腾锁石沟。
   战鼓声擂秦勇怒,槽头海立晋商忧。
   何须彩练生睛雨,瀑布同裁扮古州。”
   此诗的“诗眼”应是颈联上的“擂”和“立”,此两个动词揭示了此瀑布的声威与气势,是全诗最响亮、生动之处。而“飞与“锁”是颔联中的“炼字”。
    例三、旧游如梦先生《七律·感撞机事件》:
    “冲冠一怒忍听闻,沧海无声剑泪痕。
    短发九州惊世界,长歌一曲动乾坤。
    宁将热血千穿鼓,敢向刀锋再断魂。
    环宇猶能称大国,岂容魍丑数欺门。”
    此诗的诗眼应是颈联(第五、第六句)上的“穿”与“断”,因为这两字充分又生动表现我英勇空军对祖国的忠诚与对挑衅者的大无畏的精神。“穿”与“断”是该诗最响亮处,而颈联(第三、第四句)“惊”与“动”不是是诗眼,应说这是颌联中的“练字”,因没有触及该诗的中心思想,同时也没有“穿”与“断”响亮。”
                                                  
   (原创首发)

共 24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练字”之处,往往是“诗眼”之处。这是作者长年学习的心得体会与文友们分享,并举例说明让读者一目了然,增加了很多知识点,作者立意和思路不错,层次感分明,行文朴实,娓娓道来,情感真挚,是篇接地气的好作品。推荐阅读。【编辑:闲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20-07-03 13:21:45
  感谢支持社团,祝笔丰。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2 楼        文友:竹山居士        2020-07-03 14:40:28
  读了此文,胜读十年书!
竹本无心但有节
3 楼        文友:康康乐        2020-07-03 17:32:21
  感谢闲妹认真编辑,编辑按对我拙文中肯支持与鼓励。我敬酒奉茶。
4 楼        文友:康康乐        2020-07-03 17:38:54
  謝谢竹山居士文友真挚支持与鼓励。我敬酒奉茶表示谢意。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