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微型小说 >> 【丹枫】刘一笼(微型小说)

编辑推荐 【丹枫】刘一笼(微型小说)


作者:鲁敦喜 白丁,12.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57发表时间:2020-07-06 19:54:55

永安城官阜桥,旧时是一处码头,从这里坐船出向阳湖,入长江直达汉口。码头旁边有一座木廊桥,连接东西两条街,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素有官阜桥小汉口之称。
   小汉口有三杰,一杰东街“足下”修鞋铺的修鞋匠黄三,二杰官阜武馆的陈教头,三杰西街刘一笼包子店的老板刘一笼。
   刘一笼做的汤包,馅挑的是猪前夹精瘦肉,剁细了,加上香葱,胡椒等佐料搅拌而成,面粉是小石磨磨出来的,用老面发酵,麦香浓郁,汤包个大,皮簿,肉厚,汤汁多。所以吃刘一笼做的汤包,不能急,要慢,首先轻轻咬破一点包子皮,露出一个小口,滋溜吸干包子内的汤汁,再大口吃下去,那韵味,赛过做神仙。
   第一次去刘一笼包子店买汤包吃的食客,往往不晓得这个吃法,拿起来一大口咬下去,那边刘一笼吼道,客官,慢点,小心烫着嘴了。但已经迟了,汤汁烫得食客哇哇大叫,他又恋那口美味,舍不得吐,哦哦哦的,囫囵吞下去,都烫到心里边去了,还不忙竖起大拇指骂道,他妈的,好吃,真的好吃。
   刘一笼笑咪咪的,很是受用,做包子更认真,更讲究,一丝一毫不掺假。他的包子店前面,每天天不见亮,食客们便赶来排队,热气腾腾的汤包一出笼就被他们抢购一空。但刘一笼卖包子有个习惯,每天必留一笼。这下排了一早上队没有买到汤包的食客们不依不饶了,说,刘老板,这样做生意不厚道,我们站一个早晨了,你有包子却不卖,硬要留一笼,为什么?给个理由。刘一笼笑笑,家有老娘,留给她吃的。
   食客们这才作罢,并朝刘一笼竖起大拇指,离去,第二天来得更早。
   可不久,有人说,刘一笼老娘都死三年了。食客们气愤之极,骂刘一笼太不地道,要砸他的包子店。
   正当此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被一位青衣女子搀扶过来,说,谁说刘老板的老娘死了,我便是,他那一笼汤包就是留给我吃的。
   食客们见了老太纷纷向刘一笼抱拳竖起大拇指说,刘老板,对不起,对不起,便一一散去。是,老太不是刘一笼老娘,而是西街一位孤寡多年的老人,青衣女子是老太新近收的一个流浪女。
  

共 82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官阜桥小汉口有三杰,包子店的老板刘一笼是三杰中的其中之一。他做的汤包个大,皮簿,肉厚,汤汁多,远近为名,每天天不见亮,食客们便赶来排队,热气腾腾的汤包一出笼就被他们抢购一空。但他还有一个习惯,每天必留一笼,这一笼是为西街一位孤寡多年的老人,和她新近收留的一个流浪女而留。文章虽短,却突出主题,彰显刘一笼善良情怀!力推欣赏!【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0-07-06 20:49:01
  文章虽短,却突出主题,彰显刘一笼善良情怀!为佳作点赞!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金华烟雨        2020-07-06 21:30:02
  包子好吃,源于真材实料,源于做包子的人“认真”、“讲究”、“一丝一毫不掺假”,更源于包子铺老板一颗善良的心,他的包子与他的名字一样每天都与“刘一笼”,别人给多少钱都不卖,就是为了留给孤寡老人。这样善良的人值得每一个人尊敬,生意也会更兴隆。文好意义深刻,弘扬正能量,大赞。
3 楼        文友:鲁敦喜        2020-07-06 22:44:42
  刘一笼,人如其名,做汤包在官阜街是一杰,所以他的汤包生意兴隆,远近闻名;做包即做人,做人在官阜街也是一杰,所以他才名留野史,口口相传至今,远近遐迩。
4 楼        文友:太阳花儿        2020-07-06 23:51:51
  作品对善良的致敬。
5 楼        文友:黄河岸边        2020-07-07 20:31:59
  为人诚实,心地善良,生意才会做大做强;投机取巧,损人利己,最终不得好报。刘一笼的善良让人们点赞。祝老师生活愉快!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