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河】疫情时期读《鼠疫》(赏析)
最近读完的几本书中,印象最深的是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鼠疫》。
这部长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文笔流畅自然,字里行间饱含哲理。作为一部闻名世界的诺贝尔奖作品,确实名不虚传。
作品描述一个叫奥兰的小城发生了一场持续近一年的鼠疫。城市被封锁以后,在惊慌如末日的世界里,政客们狂妄无知、掩饰诿过,百姓们恐慌无助、几近绝望。困在城里的人们,有设法逃离者,有坐以待毙者,有自私贪婪者……当然,也有英勇救人对抗灾难的坚守者,比如正直善良、尽职尽责的里厄医生和志愿者塔鲁、格朗等人,就选择留下来和疫病作战。最后,经过那些坚守一线的人们齐心协力的奋战,鼠疫终于被战胜了,里厄和其他奋勇抗疫者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塔鲁在疫情即将结束时染上病毒不幸去世,格朗也被病毒袭击受尽磨难差点丧命,里厄病弱的妻子也最终没能熬过这场劫难。
《鼠疫》中展现人的求生欲与死神的搏斗,混乱的场面、逼真的细节,读来令人惊心动魄。写被隔离在疫区的人先是千方百计想逃出去的渴望和痛苦,最后有的渐渐陷于麻木和绝望,有的在集体互助中找到寄托和力量。作者在客观冷静地叙述中,穿插着对宗教力量的思考和质疑,以及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探讨等。
“这种传染病也太歹毒了!即使身体没有感染上的人,也有心病。”加缪借文中一个老人之口说出这话很有道理。的确,疫病比其他灾害更有破坏性,在一天天的封闭中,听着每天刷新的死亡人数,人的内心很容易被未知的恐惧击垮。
“为防止感染鼠疫,许多人口含薄荷片,以致药店里已经脱销了。”《鼠疫》中描写的这些场景,与新冠病毒肆掠下的现实何其相似。在这场疫情刚爆发时,口罩、消毒液、酒精等很快价格暴涨四处断货的困境,老百姓半夜疯抢双黄连的闹剧,以及有些媒体编造谎言颠倒黑白的现象……每个刺激着老百姓紧绷的神经。目睹眼前的众生相,再看《鼠疫》中的相关文字,感觉这简直就是预言。都说灾难是一面放大镜,的确,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揭开了许多不为人知的一面,于是,人性中的美丑善恶,毫发毕现。
作者加缪说:“这方面,我们的同胞又跟所有人一样,他们只考虑自身,他们不相信灾祸……于是就认为,灾祸不是真实的,而是一场噩梦,总会过去的。然而,并不是总能过去,噩梦接连不断,陆续有人过世了,首先就是那些自由主义者,只因他们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他们忘记了应当谦虚,还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他们继续经营、准备旅行、与人辩论。他们怎么能想到鼠疫要毁掉他们的前程、打消他们的出行和不让他们与人辩论呢?他们自以为完全的自由,殊不知,只要还有灾难,就永远不可能完全的自由。”
当然,小说重点刻画的是为救治病人而全力以赴的里厄等医护人员,以及各行各业尽职尽责的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如前面提到塔鲁、格朗等人,他们在疫情泛滥时奋不顾身、勇于担当,用诚实、正直、汗水和良知书写出了一个个堂堂正正的“人”字。
在灾难中,我们呼唤勇士和英雄,但英雄不是天神或圣人,他们只是一些坚守岗位的平凡人。因为有良知有担当,能够在危难时刻独当一面,拯救百姓,为国分忧。诚如里厄医生所说:“这里并不存在英雄主义。这只是诚挚问题。与鼠疫斗争的唯一方式是诚挚。”并进一步解释说,“我不知道诚挚在一般意义上是什么,但就我的情况而言,我知道那是指做好本职工作。”多么朴素的话语!是的,对我们每个普通百姓而言,不论在任何时候,做好自己本职工作,远比空喊口号要有用得多。这点看似简单,真正能坚持做好却并非易事,多数人即使平常日子能好好工作,可遇到危难时刻便张皇失措患得患失,以至于糊里糊涂随波逐流迷失自我。因此,与病毒作斗争,最可贵的品质就是诚挚勇敢、直面真相,在这个时候,任何隐瞒和甩锅的行为都是自欺欺人。
作者加缪力求以一种不夹杂个人情感的客观视角来叙述,从而使《鼠疫》成为了一部真正的纪事体小说。加缪在叙事的同时也在反思:“观察到生活的荒谬,不可能是一种终结,而仅仅是一种开端。”他激励人们,不论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希望,他说,面对灾难“首要的一条,就是不绝望。不要听信叫嚷到了末日的那帮人。”
加缪向来是坚持独立思考的人,他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只与自己的选择和意愿有关,不需要有人在前面引领;也不需要有人走在后面追随。甚至不需要并肩同行,真实而不羁的灵魂可以拥抱,也可以遥望。我想,这种独立的人格精神,或许是他能在文学创作上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吧。
对于这篇小说的写作背景,我觉得资中筠先生文章中的这段话很值得我们参考,她说:“20世纪40年代欧洲并未发生鼠疫,而发生了法西斯肆虐。作者作为反法西斯斗争的亲历者,以鼠疫暗喻法西斯浩劫。如果说文学的核心是写人,写人性,那么《鼠疫》正是展现了人性的深处,在生死关头的本能、爱、恨、欲望、善与恶的混杂。”
灾难确实会让人性深处的沉渣泛起、泥沙俱下,但不论怎样,我还是愿意相信加缪的一句话:“人性中可钦佩的多于可鄙视的”。有某种超越痛苦之上的力量能够战胜灾难。
以前觉得这只是一部虚构的小说,而如今新冠疫情中的一幕幕触目惊心的场景,告诉我们这本来就是现实。从国内到国外,从奋战一线的医生到各行各业的百姓……谎言与真相困惑,正义与邪恶的较量,绝望和希望的交织,这一切都会成为此生沉重而独特的回忆。
最后,让我们以作者加缪的一句话来共勉:“真正的救赎,并不是厮杀后的胜利,而是能在苦难之中找到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