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河如画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河】黒山翻越趟色河(散文)

编辑推荐 【山河】黒山翻越趟色河(散文)


作者:云水自悠然 白丁,5.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85发表时间:2020-07-08 11:33:15
摘要:黒山在中国版图上,小到可以完全忽略不计的程度。不过,在我早先听说的黒山故事里,黒山却很大,大到竟然令一个“大人物”横空出世,滔滔不绝,留下一段惊天动地故事。

黒山在中国版图上,小到可以完全忽略不计的程度。不过,在我早先听说的黒山故事里,黒山却很大,大到竟然令一个“大人物”横空出世,滔滔不绝,留下一段惊天动地故事。
   30年前,刚参加工作时,单位里有个“250”,说他自己刚从外县调回来,一时半会儿又进不了城,曾经委屈在当年的黒山区机关工作过。“250”没事了就讲些没棱子故事荤段子,逗老同志开心,逗年轻人捧腹,逗得年轻少妇们羞红着脸,又嗔又怒又娇滴滴,羞羞嗒嗒,却忍不住躲在一旁偷偷听。
   过来人经过,那年月,笑得多了也不是啥好事情。笑得多了肚子容易饿,肚子饿了像猫儿抓心,很难受,很闹心。吃公家饭,每人每月4两油,油水不行,干部们搭上好几斤苞谷面,共30斤面面粮是每月口粮极限;工人们多那么3—5斤粮,常常惹得干部群体羡慕嫉妒恨。年轻小伙子,赛过稻粿子,精力旺盛,又没有成熟到非娶媳妇不可的年龄。再说,那时婚育年龄限制卡得很紧,社会很风气,小伙子大多不知女人究竟是啥滋味。
   精神食粮不可没有。关于女人的故事,小伙子们谁不喜欢听?算是贫乏生活中一小碟下酒菜,借以消磨时光。老来忽忆年少事,才觉得一生沦为平凡人,不是老天亏待了自己。有因必有果,最终沦为平常人,就是那段因缘的必然结果。样板戏李玉和唱得好“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
   当年那个年轻“250”,今天仍然健在,也是耄耋老人了。不论怎么也该至少叫人家“2500”吧?算算账,那时1斤猪肉才8毛多,现在竟然变成了20多块,翻了近20倍!给人家升级换代,叫“2500”不为作假虚报吧。
   “250”说,有一个住在比黒山更“山”、“见过大世面”的黒山山里人,当然是那种爱夸夸其谈的人物。说是有一天,这人物,因一场口舌大战与人交上了火,就争辩起来,这人物,语不惊人死不休。“你有啥了不起?我也见过大世面,上过玉皇顶,拜过玉皇爷,见过大人物,背过保长过过河,黑山街上卖过蛮豆……”听语气,他自然生长在解放前,因为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人物速写故事。保长呢,是国民党统治大陆时最基层的“准公务员”;蛮豆,今天即使乡下生长的青年人,绝大多数没见过,不知蛮豆为何物。现在基本没人种蛮豆了;玉皇顶是黒山街西边一座山,山高路陡,旧时上面有一座庙,庙里供奉着玉皇大帝和各路神仙雕像。
   蛮豆是样懒庄稼。蛮豆曾经是山里人的救命粮,虽然产量很低,但生长期相对短,收了麦子才播种,只那么几十天生长期。瘠贫山坡地是蛮豆种植地,蛮豆不择土壤,抗旱强,不施肥,不用锄草,蛮豆形象,颇像当今的小豆,颜色稍显灰红,像个笨拙的微缩棒棰。听老年人讲,旧社会财董家用蛮豆作牲口饲料,喂养骡子驴子和猪牛;生活困难时,蛮豆却成了老百姓的救命粮。
   当时的黑山街道有多大呢?老百姓有口头禅佐证“一跑尿尿不到头就走完了”。经济实在太落后,交通十分不便,百分之十九左右的老百姓,一生都没走出过大黑山。黑山深处、即使上集去趟黑山街的人也不多。要不的话,那老兄怎么会那么夜郞自大?
   走过黑山街道,车子在偌大的“中心广场”左转,从一条陌生人眼里毫不起眼,但山里可能称作“东大街”的昔日繁华老街穿过。车子沿小河,在蚯蚓爬行一般的山路上行驶,只是那条路修成了水泥路,车又不多,偶然会一次车,很麻烦了。我们一路向东,行驶中才发现,黑山街简直就建在“黑山顶上”。行驶中的车子从海拔高点,一路直下,有的地方竟然非常弯急立陡峻险。渐渐的,河水平缓了,到了宽阔地带,山路不再那么窄那么险,视野一下子宽阔起来。因一向干旱,小河断流了。商州山阳的分界地,判若“两国”,我们笑着说,走上高速路了。拓宽的山阳段大路,直了宽了上档次了。小河一路向东,流向色河去。
   每到这般显得神秘的地方,总会浮想联翩。在商州少见的土地神庙,一下子多起来了;叫不上名的山里大神“别墅”屡见不鲜。独自思忖,那年月,太平天国、义和拳,曾经在南方闹得热火朝天,战火纷纷,生灵涂炭,为躲避战乱,成群结队的难民一路向北。今天的山民多是南来移民后代。难民北移,他们祖祖辈辈一直信奉的神灵,也跟着自己的忠实信徒们,走上一条背井离乡的漫漫长路,一路北上,钻进大山深处。时势造英雄,也造神仙,神仙们也只好占山为王了。
   从飞驰的车窗远远望去,偶然看到绿树掩映、山高云深处,有拇指盖大一片白房子,必是某位大神寓所,虔诚的山民们在宗教文化与“人神合一”的思想熏陶下,在蓝天白云里,过着基本与外界隔绝的世外桃源生活与神仙为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繁衍后代。要不这儿的神庙咋像当今某些机关机构冗员一样多?这现象,基本可概括为巫神文化的分支,也是一支庞大的力量与群体啊。也许能从屈原的《离骚》“山鬼”里寻出一丝答案吧。
   由于寺庙颇多,车子又要赶路,也就记不住那么多的“神小区”,留作下次谈资吧。车子很快上了国道,一直向色河镇驶去。这才发现,原来色河,正是那条过去听“250”常常讲起的“水流西”名河。只是那些黄段子,千万不可多说,那句话倒出来,说不定会遭遇数十万人围攻群殴至少唾骂呢,甚至让你遗臭万年!
   众怒难犯,闭口要紧。不过,色河的确有点“色”。

共 208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黒山翻越趟色河》是云水自悠然老师回忆写的30年前,单位那个“250”,讲述的陈年旧事,说有一个住在比黒山更“山”、“见过大世面”的黒山山里人,当然是那种爱夸夸其谈的人物。结合自己一路的车程见闻, 走过黑山街道,车子在偌大的“中心广场”左转,从一条陌生人眼里毫不起眼,但山里可能称作“东大街”的昔日繁华老街穿过。小河一路向东,流向色河去。每到这般显得神秘的地方,总会浮想联翩。在商州少见的土地神庙,一下子多起来了。曾经在南方闹得热火朝天,战火纷纷,生灵涂炭,为躲避战乱,成群结队的难民一路向北。时势造英雄,也造神仙,神仙们也只好占山为王了。虔诚的山民们在宗教文化与“人神合一”的思想熏陶下,在蓝天白云里,过着基本与外界隔绝的世外桃源生活与神仙为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繁衍后代。这才发现,原来色河,正是那条过去听“250”常常讲起的“水流西”名河。众怒难犯,闭口要紧。文章由听“250”说起,到自己开车去旅行,边回忆旧同事。闲适,笔墨散淡,语言流畅,力荐赏读!【编辑:极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极冰        2020-07-08 11:33:53
  感谢老师赐稿山河如画!o(* ̄︶ ̄*)o
极冰
2 楼        文友:极冰        2020-07-08 11:34:51
  文章写得就像老师的生活一样,散淡,闲适。闲云野鹤一般。o(* ̄︶ ̄*)o
极冰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