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思】穿越时空的激情(书评) ——评乞颜若风电影文学剧本《最后的楼兰》
【引子】:
因为祖上都在内蒙,读着乞力马扎罗《最后的楼兰》就嗅到了一股淡淡的乡情。内蒙是爸爸的故乡,岭南是妈妈的领地。而我,从小不是很喜欢大漠,荒凉的戈壁,漫野的黄沙,料峭的风寒。最后的记忆也留在了1979年。再没回去过了。倒是秀丽的珠江,深深吸引我。
看到我读“楼兰”反应有点淡漠,乞力马扎罗质问我:“那大漠还唤不起冰的诗情?难道大漠不如珠江雄浑?”我深感汗颜。一种自责催促我。刚好此时出差一周,于是,将《最后的楼兰》打印好,伴我惠州行,于是就有了下面的文字。一半深思,一般闲侃。诸位多多鼓励哦。
女神是乞力马扎罗给予珠江的角色,所以,本文用女神口吻赘述。
即使来自天外,即使游移于人神之间,女神随着乞力马扎罗的笔触,目睹了金戈铁马的神勇,真切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激情,也似乎听到骁勇善战那盖过历史涛声的足迹。
女神从始至终被“心灵的激情”感动着。原本落后的游牧民族,用一种落后的文明,荡涤了亚洲和欧洲,蒙古帝国凭借的,竟然不仅仅是长矛和利剑,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激情。就是这心灵的激情,促使美女阿兰和太阳神相爱,于是,便创造了蒙古人。因为蒙古人心向太阳,所以他们是无敌的。
于是,大漠戈壁,残阳如血,硝烟弥漫,铁马冰河。于是,一种穿越时空八百年的力,震撼了世界。
女神就这样游移于历史和现实之间,她心底善良,满怀宽容和理解,她总是出现在人们在爱、迷惘和仇恨的时候。
她对五松和小羽深深祝福:“好一对快乐的情侣!快乐的人都是会幸福的。不管你们正想着什么,你们都将心想事成的。”
当小乞迷惘的时候,她给他以清醒:“我来是想告诉你一个预言家的神奇预言,你将从你爱的人获得灵感成为一名伟大的画家,但你将与爱你的人去远方,就在太阳花盛开的时候……爱。爱将成就你的事业并抚平你躁动的灵魂……”
当帝国陷入战火、仇恨之中,她便循循善诱:“除了征战和杀伐,还有一种力量在推动着历史的进步并使我们人类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那便是,爱、理解、同情。”使他们从迷失中走出,在仇恨里自拔。
女神知道,如果《最后的楼兰》是一首诗,那么她就是一首沉重的史诗。她沉郁、冷峻、大气而又磅礴,她横穿了华夏八百年的历史,将骑士、大刀、长矛、利剑刻入残阳如血、大漠硝烟之中。当苍茫戈壁血流成河,女神也惊心动魄!
在这部撼人心扉的史诗里,始终纠缠着柔柔的儿女情怀,给阳刚的画面凭添了柔柔的凄美。
奴隶出身的老乞,一位堂堂的武士,对美女可兰有着一份知遇之恩,出于报恩,他自愿留在可兰身边,成为可兰的侍卫,并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救护可兰,令可兰芳心大动。他也深爱可兰,却把爱埋在心底。为了能重返帝国西部边疆,继续驰骋沙场,他接受了可兰赐婚,与宝宝喜结良缘。然而在生命弥留之际,终于和心爱的可兰紧紧相拥,实践了钢铁男儿的铁血柔情。这就是蒙族汉子,深沉、豪放、忧郁、柔情、悲壮,像极了草原狼——幽怨、孤独、固执地用仰天长啸来呼唤亲情。
就是这一点,女神被深深打动、叹服:这是蒙古人送给太阳神最美丽的情感、最柔弱的衷肠、最动人的乐章!
还有一人,女神不能不叹:
金国文官阿飞,一腔爱国之心,忍辱负重,机智巧妙,成功地打入帝国内部,用一腔热血,实践了忠心报国之志。此乃真英雄!
蒙古贵族美女可兰,高贵典雅,在不经意中常常表现其善良本性。她理性而聪慧,又不失女儿的率真。对老乞爱得很深,很苦,很无奈。为了帝国大业,这份入骨爱情,宁可割舍!是女子中的“伟丈夫”。
宝宝是宋朝送往金国和亲的公主,她是女神喜欢的一个奇女子。率性、纯洁、真诚、可爱。可是这些都是她的表象。其实,她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那是为外人所不知的。遭遇了爱情,却死于结婚的礼堂。她是一个悲剧女子。
汀兰着实有几分英气。一个女扮男装的商人,女神对她也充满喜爱。她精明果敢,敢爱、敢恨。遇到荒木将军,她巧施一计,还回女儿装,与荒木双双堕入爱河。就是这前世姻缘,感动女神,于是女神不惜用尽浑身解数,将他们点化,使他们成为转世的五松和小羽,相亲相爱,了却了一桩美好的心愿。
考古教授一来和助手逸然,也是众多人物中栩栩如生的典型。
痴情的逸然,在共同的考古事业中,深深爱上了一来教授,却因后来教授理智的拒绝所伤害,因此演绎了后面的几番无奈,直到投向自己并不爱的合伙人――马丁的怀抱,逸然残酷的用这个办法来报复曾经深爱的一来教授,自己也更加受伤!
一来教授渊博、热情而真挚、浪漫而又理性,对事业有着执着的追求,用情很真、很深,曾为情苦,被情累。最后当这一切失去的时候,他没有颓废,为了心爱的考古事业,他不惜抛弃自尊,来到已经成为江洋大盗的逸然手下,忍受着逸然刻意的伤害,终于完成了将古城楼兰还原为这个啼血故事,为人类揭开了蒙古帝国历史里的伤痛和血痕。令人、神皆为叹服!是事业使他振作。这是一来教授为人类发掘研究出来的宝贵财富。价值连城。
《最后的楼兰》人物众多,各个精彩,恨女神笔拙,恕不能一一道来。
除了鲜活的人物,《最后的楼兰》有两条线索贯穿:
一条线围绕八百年前楼兰古城发生的一幕幕故事展开,一条围绕二十世纪某个旅游团赴楼兰古城遗址观光,引发盗墓、考古等故事展开。
这两条线虽然还显得有些许凌乱,但是跨越了八百年时空,已经难能可贵。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背景大气,画面凄美,气势恢弘,体现了蒙古铁骑的神勇。
尤其喜欢结尾:“地球的海洋、山川、河流、湖泊和森林。镜头对准了楼兰戈壁。镜头中出现了楼兰故城的航拍照。突然,一阵龙卷风样的旋涡气流卷过。楼兰鼓城灰飞烟灭。”它告诉人们,一切悲欢离合,贫穷富贵,随着时间,都会像楼兰古城一样,难免灰飞烟灭。所以,女神感悟: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并把它送给朋友们。
最后用一首诗做结,凄婉而深情,给这部剧增色十分。
如能配上蒙古草原特色的曲调,表现悲壮的勇士面对长生天如歌的情怀,就更好了。
谁与美人共浴沙河互为一天地,谁与美人共枕夕阳长醉两千年?
当爱如种子在泥土里生根发芽,美好故事的相遇却仿佛注定是一场无言的结局。《最后的楼兰》那一场错世情缘便唱出了希望的寻求,坚持的幻想,等待的憧憬。
点评文笔优美,分析到位,艺术感染力不言而喻
今天再见书评,瞬间梦回敏思。回到那些夜阑人静,心中激情奔涌,有什么东西想要说出来,或者是喊出来的峥嵘岁月……
若风在线与敏思文友互动创作《最后的楼兰》,历时三个月+的时间,写好一个章节连载一个章节,三个月中从未断更。文友们说,那是一场历时三个月的大梦呀,真想沉醉其中,不再醒来……
无疑,《最后的楼兰》是敏思成千上万作品中的沧海一粟,却是若风写作生涯中的一个节点。她是可以归入若风个人和若风与朋友们的群体记忆的。
类似荒原月色君说过的那种关于情人的记忆。
而敏思,正是我们敏思人的大众情人!
在此,特借珠江的叶子再说一声:谢谢敏思,谢谢珠江,谢谢朋友们!我爱你们,我的每个梦里都有你们的梦!
最后将片尾曲送给朋友们,以作纪念:
就这样分手吧朋友
我注定要走
英雄的泪光里不该有离愁
未知名的地方是我的故乡
爸爸告诉我她在斡难河畔
水草茂密的地方
野草花四下里开放
发髻中插一支小花的那是我的娘
他们和她们去了哪里
我的族人
没有了篝火听不见琴声
在污泥建造的房屋中我感到迷失
找不到回家的方向
高飞的鹰啊北行的雁
请捎上我流浪的心
当晚霞从草原悄然消逝
让我在马头琴的低诉中
安然小憩
按照电影《可汗的诅咒》的设定,片尾曲应该是用蒙古语填词、蒙古语演唱的长调。可惜若风不会蒙古语,不知此生还有没有机会专门去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