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河如画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河】永不褪色的军魂(报告文学)

精品 【山河】永不褪色的军魂(报告文学)


作者:吴金泉 布衣,469.4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11发表时间:2020-07-11 08:09:28

永不褪色的军魂
   报告文学
   作者:吴金泉
  
   一、小村来了新书记
   大泉湖是一个偏远的小村,和奇台县的一O七团场相邻,往南是上户、往东是一0七团六连,东南都属于奇台的地界,往北就是戈壁沙漠了。
   村子不大,是由四个自然小村合并到一块,归属为大泉湖村。这是一个民汉杂居的村。
   杨建涛根本没料到自己会来这里!
   杨建涛是吉木萨尔县二工镇头工街东村人,2002年12月入伍当兵,2018年12月退伍,在新疆马兰63650部队服役16年。2006年9月参加函授学习,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指挥学院学习三年,拿到了本科文凭。杨建涛在部队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训练刻苦,学习认真,积极向上,获得了中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委员会、中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州军分区授予的驻州部队突出贡献个人奖,被63650部队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一次三等功,五次被评为优秀士官,多次获得嘉奖。
   杨建涛于2018年12月退役,他带着随军的妻子金彦彦回到了乌鲁木齐,后来,金彦彦便在一家商场找到了工作。金彦彦的姐姐给杨建涛在他家附近的社区找了一份工作,就等杨建涛做出选择和决定了。
   杨建涛不想应承这份工作,他觉得社区工作就是坐机关,整天待在办公室很难发挥自己的特长。再者,他退役后得到了一笔丰厚的安置费,想用这笔钱自主创业,做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金彦彦的态度是明确的,希望他能呆在乌鲁木齐发展。他的父母于2009年在乌鲁木齐买了一套楼房,算是给他把家安在省城了。金彦彦不希望他去太远的地方,无法照顾到家和女儿。女儿杨紫昕已上幼儿园了,上下学都得接送,他在省城找份工作,即能发挥余热,又能照顾家,应该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
   杨建涛在犹豫着,他受够了夫妻两地分离的煎熬,也不想离开她们母女。他回了趟老家,去吉木萨尔看望父母,恰巧赶上镇上组织党员培训,他去参加了二工镇组织的党员培训,却被镇党委书记马学斌发现了。
   马书记眼睛亮,一眼便看到了一个陌生面孔,而且,他被杨建涛的气质和坐姿吸引了。这个小青年一脸英气,长的虎头虎脑,英俊潇洒。他坐姿端正,眼光坚定、深邃,像一眼望不透的大海,跳动着澎湃的激情,坐在众人中间,立刻显示出与众不同,身上透出一股勃勃英气。马书记乘中间休息的那几分钟,走近杨建涛,平静地问:“你是新来的?”
   杨建涛“咔”地起身,站了个立正姿势,回答说:“是,书记。我刚退伍,是头工东村的。”
   马书记说:“好啊,你的组织关系转来了吗?”
   杨建涛说:“还没有,正准备转呢。”
   马书记说:“你回来跟我干吧,我给你一个村,你到那里去当村官。”
   杨建涛说:“书记,我刚从部队下来,还没有适应,我考虑一下”
   马书记说:“军人的作风是雷厉风行。别犹豫了,从部队下来,现在来给家乡做贡献呀!你三天后准备考试上任。”
   马书记的话这么坚决,杨建涛不好拒绝了。可是,他答应了,怎么做妻子的工作呢?
   金彦彦并没有他想象的那样不通情理,她知道自己的丈夫,一旦决定的事是无法更改的。金彦彦虽然满脸的不高兴,还是给他收拾了行装,恋恋不舍地送他出门。杨紫昕抱住爸爸的腿,稚嫩地喊着:“我不让爸爸走,我不让爸爸走。”
   杨建涛抱起女儿,在她的小脸蛋上亲了又亲,柔和地说:“昕昕,乖,爸爸很快就会回来看你的,你要听妈妈的话,做个好孩子啊!”
   金彦彦抱过女儿,再三叮咛着说:“我不在你身边,你要照顾好自己,记得按时吃饭,不要熬夜!”
   金彦彦已经把这句话说了两三次了。
   杨建涛望着妻子和女儿,心中涌起了一股无法抑制的愧疚:他陪她们的时间太少了。他分明从妻子漂亮的脸上看出了不愉快,从女儿花骨朵一般的脸上看到了留恋和不舍。
   杨建涛和金彦彦是2010年9月结婚的。婚后总是聚的时间少,分开的时间多。本想着退役了可以长相廝守,过一种安逸的小日子,不想又得再一次分开,天各一方。做为女人,她产生一些不满情绪也是人之长情,是很正常的。
   杨建涛望着高楼林立的城市,车水马龙的街道,依依不舍的亲人,毅然离开了繁华的都市,离开了家,正式到家乡吉木萨尔上任了。
   他被分到了二工镇大泉湖村。
   大泉湖的村民一看来了个年青的村官,纷纷议论说:“这个小书记,待不上十天半月就跑了。”
   杨建涛没跑。他被二工镇党委任命为大泉湖村委会副书记,主管党建、环境治理、危旧房改造。杨建涛自上任以来,始终保持着军人本色、听党指挥、令行禁止。在维护总目标上,他政治立场坚定,始终与自治区治疆方略保持高度一致,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倾听村民意见,了解村民困难,积极召开村两委会议,解决村民提出的困难。由于他出色的表现和取得的工作成绩,三月后被提升为大泉湖村党总支书记、主任。
   杨建涛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
  
   二、荒滩植树
   大泉湖村原先是一个牧业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村里土地肥沃,除部分农田外,四野都生长着茂盛的芨芨草,村子座落在芨芨湖里,就像绿色海洋里的一座小岛。六、七十年代,这里的庄稼是不用灌溉的,只要春天把种子播下去,秋天定是一个丰收年。由于水位逐年下降,这里也变得干旱缺水,没有优势资源了。村里居住着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藏族、土家族等十个民族,是多民族居住村。村民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民族之间涌现出许多互帮互学,相互尊重的动人故事。村民多以种地为生,也有少部份村民重点养殖。那片很大的芨芨湖就是牧民们放牧牛羊的天然牧场了。春、夏、秋三季,牲畜们徜徉在这绿色的草原里,用牙齿啃吃着青青的小草,如同草地流淌出一曲曲优美、动听的牧歌。村子因辽阔无际,有草有庄稼,原先还有一个很大的柳湾水库,而取名叫:大泉湖。这是一个充满诗意,令人产生无限美好联想的名字。它使人想到了水,想到了草,想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它使人想到了牛羊,想到了马,想到了牧马人骑着俊马,在辽阔的草原上扬鞭驰骋。
   村道铺上了柏油,道路两边,绿树成荫。在村子的西边有一条废弃的宽河坝,河坝两边长满了芨芨和蒿草,牧民任意把牲畜牧放在那几片空地上喂养,那片草滩像一块被人遗弃的荒地。杨建涛自从来到大泉湖村,重点抓人居环境治理。他召开村民大会,动员村民把牲畜圈养在自家的棚圈内,带领党员、群众对那条荒废的河坝进行治理。他们把河坝沿那几片空地栽上了杨树、榆树,使荒滩有了成片的林带。小树苗抽芽吐苞,绽放出一片片娇嫩的新绿,成为大泉湖一道靓丽的风景。为了更好地保护好村上的树木、道路的卫生整洁,村上制定出一项公益日活动:每月1日为村里的公益日,村干部组织全体村民、党员、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先后组织了多次活动,每次积极参予的村民有近百人,对村道、树田子及住户外围进行垃圾捡拾和杂草清理,对居民点道路两旁的树木、红柳基地等进行补栽,补栽树苗达5000余棵。
   一次,村里组织公益日活动,杨建涛带领七十多人正在植树,恰巧碰上了县上的下乡干部。那个干部问:“这么多人,干活的人给报酬吗?”
   杨建涛说:“都是义务劳动,参加的人都是自愿的,没有一分钱报酬。”
   下乡干部说:“没报酬的劳动,能有这么多人参加,真是不容易。”
   杨建涛说:“大泉湖的村民,对这种公益活动,热情是很高的。”
   下乡干部因为亲眼看到了,也就信服了。
  
   三、危房改造
   大泉湖村为增加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收入,为能从事劳动能力的人都提供了公益性岗。并安排他们每周对村上的公共区域,道路卫生维护两次,时刻保持道路两边的卫生整洁。为了更好地做好环境治理,不乱扔垃圾和树立村民垃圾回收意识,村上专门成立了垃圾回收站,把有用的垃圾进行回收。回收站以兑换日用品或现金支付的方式,对可回收的垃圾进行回收。这项工作即提升了村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还让村民能够得到一些收入。
   大泉湖村因为只有一部分人搬入了居民点,还有两个村没有统一的居民点,搬入居民点一些破旧的房子年久失修,院墙倒塌,房檐脱落,院中杂草丛生,显示出一种荒村败象。
   杨建涛决定对危旧房进行彻底地治理,拆除危旧房,修建富民安居房,让村民住进新房,改变人居环境。为了使村容村貌更加美观,村两委动员村民将危旧房屋进行拆除,但许多村民都不愿意拆除自己的老宅子。还有一部分村民想要一笔补偿金,否则,他们坚决不拆。
   大部分村民积极响应,拆旧房盖新房,还能享受政府的补助,可谓是最好的事情了。可离开村庄的人即不修房子,也不愿意拆除老房子。最终目的,是想得到一些拆迁款。
   杨建涛想了一个办法,以村委会的名义,给拆除旧房的村民保留永久的一亩二分地。不论什么时候,那一亩二份地永久属于自己。村委会给村民写下保证书,盖上村委会的公章,村上的在职干部都签上名字,让拆除旧房的农户吃了一颗定心丸。旧房拆除,这项工作难度相当大,村民都有守旧意识,觉得一旦拆除就什么都没有了,不愿意让自己的祖业白白消失。他们期望能象县城郊区那样,政府对旧房拆迁搞评估,每家得到一笔可观的拆迁补偿。
   杨建涛告诉大家:“这里是大泉湖村,离县城二十公里,根本就不可能等到政府拆迁,等下去的结果就是房屋一天比一天旧。”看到这样的村落,会使人感觉灰心丧气,那些被主人遗弃的房屋,几乎都是空房,房间的主人去了城市。那些在大城市生活了一段时间的人,谁愿意回到自己的家乡,看到一种荒村的败落景象呢?
   杨建涛和村干部走村入户,苦口婆心地做工作,讲道理、讲新农村的发展与规划,有时,一家要跑几趟,甚至十几趟,磨破了嘴皮子,才把那些家说通了,同意拆除老屋,腾出地块搞新农村建设。村上动用铲车、挖掘机、垃圾清运车,集中对50套危旧房、空心房进行拆除,清理垃圾1000余吨,残垣断壁1000多米。目前,还有七八家危旧房屋没有拆除,村领导和农户还在商谈和动员中。有两家在村委会后边,很不美观,直接影响了村容村貌。村委会计划拆除后,修建小游园或建一个苹果园以美化环境。2020年,大泉湖新修富民安居房16套,有11套享受了国家的补助,5套属于自建,6月10日已顺利完工。
  
   四、马兰精神
   杨建涛在马兰服役16年,任大泉湖书记以来,依然发扬光大马兰精神,让马兰精神伴随着他,在新农村建设中生根发芽。
   杨建涛的办公桌上写着:“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他把这句话铭记在心,做为他做人的座右铭。他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书法作品,大书三个字:“精气神”。笔力酋劲深厚,意义非凡深远。那是杨建涛的老首长送给他的,很励志。老首长现在在北京,是一位军级首长,解放军书法协会副会长。他曾给老首长当过警卫员,退役后去看望老首长,得到了这幅珍贵的字。他把它挂在办公室的正墙上,时刻激励着自己,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在马兰精神的支撑下,杨建涛带领大泉湖村的村民,用短短一年的时间,摘掉了软弱涣散后进村的帽子,发展成为二工镇的模范示范村。
   他刚来大泉湖时,村党组织纪律涣散,一度是他很失望,原本定下的四点开党员会,可等到六点人还没有到齐。针对这种现象,他对党员和村干部实行军事化管理,强化他们的时间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为抓好党员日常管理,他在每周升国旗前对党员进行军事化训练,培养他们遵守时间,遵守纪律的基本观念,强化教育,是党员懂得爱岗敬业,多为社会做贡献,把自己融入到改革的大潮中,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当人民的公仆。刚开始好多人还不适应,可时间一长大家都习惯了,日复一日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纪律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党员整体形象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杨建涛说:“我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兵,16年的军营生活,使我明白了军人的使命与责任。军营是战场,村上也一样是战场。我会带领大泉湖的干部群众,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让大泉湖村与全国一起步入小康社会。”
  
   五、退役军人服务站
   2019年,大泉湖村成立了退役军人服务站,由杨建涛任服务站站长,还配备了一名退役军人协助工作。通过大排查得知:在大泉湖村有一名叫李恩库的老兵,1977年在伊犁尼勒克参军,1980年退伍,祖籍山东,退伍后留在了尼勒克县,2001年签往吉木萨尔县二工镇大泉湖村,党组织关系未签,军人身份没有录入。杨建涛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刻联系尼勒克县组织部和吉木萨尔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经过多方沟通,为他签回了党组织关系、恢复了老军人身份,李恩库老人非常感动!

共 842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永不褪色的军魂》是一篇讲述退伍军人杨建涛在改变大泉湖村的村容村貌,基本建设中所作所为的报告文学。这篇报告文学分了七个小节进行了详细阐述。一,小村来了新书记。杨建涛从新疆马兰63650部队退役,他带着随军的妻子金彦彦回到了乌鲁木齐。金彦彦的姐姐给杨建涛在他家附近的社区找了一份工作,就等杨建涛做出选择和决定了。杨建涛回吉木萨尔看望父母,恰巧赶上镇上组织党员培训,他去参加了二工镇组织的党员培训,却被镇党委书记马学斌发现了。马学斌要杨建涛去大泉湖村当村官; 二、荒滩植树。为了更好地保护好村上的树木、道路的卫生整洁,村上制定出一项公益日活动:每月1日为村里的公益日,村干部组织全体村民、党员、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先后组织了多次活动,每次积极参予的村民有近百人,对村道、树田子及住户外围进行垃圾捡拾和杂草清理,对居民点道路两旁的树木、红柳基地等进行补栽,补栽树苗达5000余棵; 三、危房改造。 杨建涛决定对危旧房进行彻底的治理,拆除危旧房,修建富民安居房,让村民住进新房,改变人居环境; 四、马兰精神。在马兰精神的支撑下,杨建涛带领大泉湖村的村民,用短短一年的时间,摘掉了软弱涣散后进村的帽子,发展成为二工镇的模范示范村; 五、退役军人服务站。杨建涛以军人服务站站长的身份,在微信群发起倡议,号召他在马兰基地的战友,对大泉湖村四位老军人进行慰问; 六、疫情防控。杨建涛带领全体村干部坚决执行二工镇党委指令,给村民宣传防疫知识、疫情动态、防控疫情的措施,调动村民参与防疫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较好的维护了村里的稳定;在疫情期间,尽心尽力地解决村民的生活困难,被授予全县疫情防控优秀工作者。 七、女儿眼中的爸爸。女儿对杨建涛的印象,就是一个书记爸爸,是电话多的爸爸,不回家的爸爸。大泉湖村党总支书记杨建涛上任以来,履职尽责、敢于担当,保持共产党人的底色,起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领路人的作用,做到了让基层党的组织强起来,让党的旗帜飘起来,让党员身份亮出来。牢记职责使命,积极争当群众的“主心骨”、发展的“领头雁”、稳定的“顶梁柱”,更好地为大泉湖的百姓而服务。成功地树立了杨建涛一心扑在大泉湖村,舍小家,为大家的公仆形象。语言简洁,条理清晰,人物刻画生动立体。力荐赏读!【编辑:极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714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极冰        2020-07-11 08:10:13
  感谢老师赐稿山河如画!(=_=)
极冰
2 楼        文友:极冰        2020-07-11 08:11:49
  看到老师归来,非常高兴。为您的成功“潜伏”,喝一杯。(=_=)
极冰
3 楼        文友:极冰        2020-07-11 08:13:51
  文章个性鲜明,把杨建涛写活了。形象树立很成功。一个有想法,有行动,有追求的退役军人。人民的好公仆。时代需要这样的人。(=_=)
极冰
4 楼        文友:极冰        2020-07-11 08:16:24
  女儿眼中的爸爸一节,让人读得好心酸。杨建涛不是一个好爸爸,他把精力都放在了大泉湖村。自古忠孝不能两全。(´;︵;`)
极冰
5 楼        文友:极冰        2020-07-11 08:18:32
  再次欢迎您胜利归来。想开瓶酒,陪您喝一杯。想沏壶午子仙毫,请您慢慢品茶。(=_=)
极冰
6 楼        文友:吴金泉        2020-07-11 09:29:04
  感谢极冰老师精彩的编按和美评!其实,我并没有离开社团,没有离开山河如画。如果短暂的离开也叫离开的话,那就为我们的再次重逢干一杯吧!
   为文学。
   为山河如画。
   为社团相识相知的友人。
   共同举杯!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