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浪花】恋乡(散文)

精品 【浪花】恋乡(散文)


作者:李湘莉 举人,5114.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99发表时间:2020-07-12 05:23:30

【浪花】恋乡(散文)
   一
   山脉能阻隔脚步,却阻隔不住深深的思念。故乡的路有多远,思念就有多长。用这句话形容我爸爸的恋乡情结是最合适的。
   我很小的时候,很少听过爸爸说起他的故乡。那怕偶尔提及一次,他并没有过多的语言描述,只是神情复杂地眺望着远方……良久,嘴里喃喃自语地来一句“很美”。不谙世事的我以为爸爸“远望可以当归”。我无法捕捉到爸爸的心思,只知道,爸爸是不苟言笑。
   爸爸是在十七岁那年,离开了故乡。故乡成为了爸爸心中的一缕甜,也是心中永远的一抹痛。听外婆讲,我爸爸的故乡在那满山满坡都盛开黄花的地方——湖南衡阳。每年春天,黄花悄悄地钻出,抽出绿箭般的嫩茎,仿佛竖起了小拳头,给黄色的土地披上绿衣,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待到初夏,黄花盛开,花葶细长坚挺,顶部着花几朵,花形如漏斗,又如聚伞,清丽脱俗。微风拂过,花香飘送,金波翻滚,窸窣作响。我发挥着想象力,努力给爸爸的故乡构图。我觉得爸爸是恋着故乡的美,真想把那些黄花移栽过来,让爸爸天天看。长大后,哪知爸爸满怀的故乡情是无法移栽的。
   黄花,乡人叫它“康乃馨”,是一种“母亲之花”,又称“忘忧草”。白居易写过一句诗: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萱草”乃黄花以前的名字。据《诗经》记载,古代有位妇人因为丈夫要远征,在家栽种萱草,借以解愁忘忧,从此世人称之为“忘忧草”。妇人寄情于物,睹物思人,把对丈夫浓浓的思念寄托在门前的萱草上,看到萱草犹如见到夫君,排解内心的愁绪,忘却忧愁。忘忧,爸爸思念故乡,忧愁多少?他也要忘忧?
   爸爸离开故乡时,带着几粒“忘忧草”籽,落脚现在的家,就撒在屋墙边。一粒籽,一颗思乡的心。爸爸不浪漫,但他这样跟我说。
   80年代初,爸爸经过几天的舟车劳顿,还从故乡带回两箱裹着乡土的黄花苗。他顾不上喘口气,背起锄头,紧挨着我家现居地的墙院,垦出一块荒地。爸爸一边翻着土地,还用一面筛子,将泥土细细地筛过一遍,就为给黄花安个好家。
   当一块四正方方的土床呈现在爸爸眼前时,爸爸默默地依偎在墙根处,从口袋里掏出了旱烟,卷起了“喇叭筒”,吧嗒吧嗒地吸着,透过那一缕缕蓝色的烟雾,幽幽地望着眼前这块平整的土地。似乎在酝酿着一种仪式,他要将自己的生命栽种进去,将故乡的情结埋进去。
   爸爸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小心翼翼地打开箱子,如同在开启稀世宝藏,将黄花苗一棵一棵连着土捧出,如捧自己刚出生的孩儿,眼睛写满了各种复杂的神情。当最后一棵黄花苗捧出箱子时,箱子里遗留着乡土,爸爸把箱子侧翻,让土聚在一起。颤抖着双手,将乡土捧在手心,眼睛久久地疑视着,有一种“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贴在心窝上”的感觉。望着此情,我的脑海里情不自禁地跳出一串串歌词:“亲不够的故乡土,恋不够的家乡水”,“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娘……”
   自从这里种上黄花,此地便成了爸爸的“望乡台”。黄花,在爸爸的潜意识里,是故乡的底片,能冲洗出故乡的旧事。爸爸很得意,种子不负他的厚望,出芽,泛绿,移栽的苗儿也青葱葳蕤。和爸爸说起黄花,他总是说,看来老家的花也可以开在外乡。这话,我没有理解其含义,只是跟着爸爸点头。
   多次,我看见爸爸那孤独的身影,紧紧地依偎着墙根坐着,一声不响地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他手里的点点星火,那般刺眼地一上一下,他眯缝着眼睛死死地盯着眼前的“忘忧草”,很深远地想着什么。我感觉那飘荡在爸爸身边的烟雾,像一条条薄薄的丝绸,涂满了寂寞与思念的色彩,将爸爸紧紧得缠住,我发现爸爸的额头爬上了皱纹,他的黑发中添了些许银丝。我发现了爸爸冷峻刚强的外表背后,藏着一颗是如此的疲惫与柔软,甚至是无奈的心。
   我想起爸爸的话,第二故乡是故乡,可就是想着第一。
  
   二
   每个人的家中都会有几件“珍品”,有的是价值昂贵的珠宝,有的是爱不释手的稀世珍藏品,可我家的一顶“棕篷”,爸爸视如生命。
   爸爸从故乡带回那“忘忧草”的同时,还带回了另外一件东西——棕篷。他出去干活时,不管是雨或晴,他总戴着一顶棕篷。有人不解地劝说爸爸,怎么不戴草帽,轻巧灵便。爸爸总是浅笑不语。有谁可知,棕篷在爸爸眼里,隐藏着故乡的影子,那是他的故乡情,意义非凡。
   棕篷其实就是太阳帽,用棕毛和竹篾编织而成,晴天可遮阳,雨天可挡雨,比草帽要重,比斗笠要轻。在那交通不便,物资不流通的年代,棕篷只属于爸爸故乡的产物,是富有地域特色的“风景线”。棕篷跟黄花一样,在爸爸的眼里,是故乡的底片,能洗印故乡的旧事。
   我小时候不懂事,觉得这“玩意”新鲜,如果戴在头上,外加一披风,颇有几分电影里的蒙面女侠之风范。想着想着,我忍不住搬来凳子,踮起脚尖,从墙上取下,戴在了自己的小头上,忙不迭地从柜子里翻出一条“披风”,扎在了脖颈处,“威风凛凛”地手执“长剑”,满村满巷飞奔着,扮演着“行侠仗义”的角色。
   夜幕就要降临了,“女侠”的瘾也过得差不多了,我回来时,发现棕篷不知何时断了几根竹篾,外层的桐油也斑驳了,爸爸一见,气得怒目圆瞪,举起手就要打过来,手在半空中挥了一下,突然垂下,张了张嘴说道:“算了,去玩吧!”然后默默从我手中夺过棕篷,反复抚摸着那个破洞,仿佛是代我在对一位老友表示着最诚挚的歉意。
   次日,我看见爸爸找来几根竹篾,用心打磨,篾条变得光滑有致。爸爸学着篾匠的手势,精心地将破洞修复好。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不知爸爸从哪里找来桐油,他在棕篷的表面上涂抹着,涂完一层将棕篷拿到太阳底下看看,晃了晃,嘟起嘴巴吹一吹,回来再涂再吹,就这样反复地做了几遍,最后将棕篷挂在了通风口。
   看着爸爸那用心的样子,心里直犯嘀咕:“不就一破棕篷吗,当是什么宝贝!”心里不满,总觉得自己的地位在爸爸的心目中没有棕篷高。
   在后来的日子,爸爸的所作所为更让我费解。
   爸爸出去赶集,走在大街上,如果看见有人戴着和他一样的棕篷,爸爸打破了不善言词的常态,迫不及待地前往打着招呼,如果对方来自爸爸的故乡,爸爸会紧紧抓住对方的手久久不放开,总要盛情邀请对方来家里做客。王维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仿佛就是为我爸爸写的。几次,我见爸爸的眼睛里漓满了泪水,有时黯然伤神,有时又两眼放光,精神抖擞。爸爸在感受着远离的故乡的今昔,同是故乡来,何必问住处,见面就是泪,就是乐。
   在我的记忆里,那时出来打拼的人,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落脚点,来者只要说是爸爸故乡人,爸爸准会留饭留宿,有的甚至一留就是半年,直到对方有了更好的去处。那时的我,心里有时也会埋怨爸爸,总认为爸爸犯傻,因为我家的日子过得并不富裕,捉襟见肘那是经常有的事,可我爸爸却总是乐此不疲地带着故乡情帮助故乡人,也许只有这样,爸爸的心才会感觉与故乡贴得更近,能触摸到故乡的脉搏,这也是一种心灵的安慰吧,我这样认为着。
  
   三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久旅不归者最真实的写照。我爸爸就是王维笔下的那位“思亲者”。
   每逢过节过年,爸爸明明很累,却苦苦干着活儿不肯停下来,总是用忙碌,来掩盖自己那份思乡之苦,来麻醉自己不去奢望回乡的念头。
   腊月二十八了,大街小巷,人头攒动,家家户户,装灯结彩,一派喜庆。
   入夜,爸爸在昏暗的灯光下,低垂着头,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对故乡的思念,就像荒草一样蔓延无边。突然,爸爸抬起头,从喉咙里蹦出一句:“今年回家过年。”显然,爸爸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妈妈转过头,先是一惊,缓过神之后马上应和着:“好呀,好呀。”知夫者莫若妻,其实妈妈懂爸爸的心思,回老家过年,那是爸爸做梦都想的事情,但由于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宽裕,加上几个儿女尚幼,经不起折腾,何况是舟车劳顿,路途遥远。爸爸一次次捂住自己的胸口,不敢动“回家”的念头。爸爸这次既然做了决定,再苦,妈妈都支持。
   连夜,妈妈收拾着,爸爸用那双笨拙的手帮忙叠着衣物。天边的启明星还来不及升起,爸爸便起床了,叫醒着我们姐弟几个,背着大包小包朝着“家”的方向赶。一路上,我觉得爸爸变得像一只矫健的鸟,好似身长翅膀,脚生云,他恨不得能穿云破雾,一口气就能来到故乡的家门。在车站里,爸爸把我们娘几个安顿好,来回走动,上下打听,看有没有更快开动的车。不管是什么车,我都感觉他嫌跑得太慢,时间太长,太长。此时此刻,爸爸有一颗按捺不住的心,像烈火在燃烧,是兴奋或是不安,谁也说不清了。是呀,那里有生他养他的老父母,有他的兄弟姐妹,那里有他的根呀,他怎不归心似箭哪!
   一路上,倒火车,坐汽车,搭三轮,快到老家时已是次日黄昏,我和弟弟们耷拉着脑袋,感到异常疲惫。可爸爸一反常态,两眼放光,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十几岁,感觉连他的头发丝都在散发着活力。他包揽了大大小小所有的包裹,一个人冲在最前头,走了一段路,放下包裹,折回,一把把小弟弟抱起,让小弟弟骑在了自己的肩头,嘴里哼起了“唐僧骑马咚那个咚……”
   在老家的时日里,爸爸一刻也不闲着,一日三顿,围着灶台,和爷爷奶奶一起唠着嗑,就着黄花梗子,煮着可口的饭菜。而我们一帮淘气鬼则穿梭在大人中间,渲染着热闹。比我大一岁的小叔叔偶尔也围着灶台,嬉笑着伸出小手“偷”块菜吃,奶奶看见了,拍一下小叔叔的脏手,故作责怨。整个房子里充溢着温暖与满足。
   饭罢,爸爸带着我们走街串巷,拜访着乡邻。只见爸爸一路递烟,一路握手,一路寒暄。说不完的故乡话,道不完的故乡情。
   几次,我看见爸爸踱步于黄花地里,感受着那氤氲的湿气里弥漫着的泥土的芬芳,他闭上眼,张开怀抱,他感觉像到了仙境,那怕是冬风拂过,他都感觉好似母亲温暖的手,天如此蓝,地如此宽,空气如此新鲜……喝一口凉水故乡的好,就像杜甫的诗里所说的,月也是故乡的明呀。
   此时,故乡所有的一切,都令爸爸销魂。爸爸喃喃地说:“回家,真好!”
   黄花,已经在另一块土地上扎根了,却曾经扎根的地方,还留着黄花缤纷的美景,美景里有一种难舍的情感,那就是——恋乡。
  
   2020年7月12日首发江山文学

共 403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如果读书,在文字里出现一个“恋”字,也许会让你想入非非。如果是一个常年漂泊在外的游子,在话语和文字里听到或发现一个“乡”字,我想你会情不自禁的有一种伤感。读作者的“乡恋”却有另一种乡愁在心头。这篇文章是最敬爱的父亲的一种乡愁,是作为父亲最疼爱的女儿解读的父亲的乡愁。黄花,早在花名为“康乃馨”成为母爱的象征之前,就有一种“母亲之花”,它就是黄花,又称“忘忧草”。这是读到的作者对黄花的诠释,也是作者父亲最为喜爱的黄花,是千里之外的家乡的“母亲花”,这花是一种思念,是一种难忘,是一种乡愁,父亲从遥远的故乡把“黄花”安放在这里,就是为了念念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实际上“黄花”就是一种“恋乡”,“棕蓬”何尝不是呢?父亲从故乡带回那“忘忧草”的同时,还带回了另外一件东西——棕篷。因为棕蓬里隐藏着故乡的影子,那是他的故乡情。作为一种故乡的“符号”,凡有戴棕蓬的人,总以为是故乡人。归心似箭,也许这是每个游子的最透彻的表白。是的,生活的艰难,路途的遥远,拖家带口真正回一次故乡应该有多难。但“箭”在弦上,是任何力量难以挽回的乡愁利剑。这就是“恋乡”的义无反顾,这就是“黄花”和“棕蓬”的魅力,这就是作者心目中的父亲那份思乡的执着。整篇文章紧紧围绕父亲的那份执着的“乡情”,以声情并茂地文字,动人心弦的故事,把父亲的“乡恋”娓娓道来。感人,心动,钦佩。这是一部漂泊在外游子的宝典,是思乡望乡回乡的“高德”导航。美文推荐,精彩共享。【浪花诗语编辑:习之乐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713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07-12 05:32:01
  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就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就是一张窄窄的船票。而有位美女作者的父亲的乡愁却是一束“黄花”和一顶戴在头上的“棕蓬”,但表达的都是一种深深地思念故乡之情。请围观赏读湘莉老师的新作《恋乡》,你会得到一种意想不到的美的享受。感谢投稿浪花,问候作者人美笔丰!
回复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7-12 06:07:41
  感谢习之老师倾情编辑,编按写得声情并茂,让久旅者思归垂泪!给拙文添彩增色!辛苦了!湘莉此时把酒斟满,陪习之老师小酌一番,以表谢意!
2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07-12 06:48:16
  拜读湘莉老师的美文,本是就是一种享受精神大餐。现在又得到湘莉老师的美评回复,心里乐滋滋的,更令人欣喜的是湘莉老师亲自陪习之小酌一番,这让浪花的男神们,不嫉妒的跳小河沟才怪呢!哈哈!
回复2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7-12 07:05:41
  习之老师,你咋这么幽默呢?看来不喜欢你,不陪你小酌不行。对了,“酒趣”啥时面世,湘莉期待,到时不醉不还!
3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07-12 07:47:10
  哈哈!酒趣太俗,不敢与怀才老师的茶趣媲“丑”,不过,习之到有意拾起以往酒趣,目前正过筛选趣,争取早日来浪花,让胆大的文友,一睹“酒趣”之粗雅。到时,湘莉可要陪习之酒酒吆!
回复3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7-12 07:59:16
  一个“茶趣”,一个“酒趣”,惊现浪花,那是何等的“趣”啊!心里想想就美!滴酒不沾的我,也要痛饮三杯!
4 楼        文友:岚亮        2020-07-12 10:29:02
  他乡水也清,他乡人亦好,但怎比故乡一片情。故乡、异乡,父亲、母亲、我,黄色的花、奇特的棕蓬、故乡人,通过文字的串联,构成了一篇父亲的乡恋。一篇很美的散文,欣赏学习了!
回复4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7-12 12:54:34
  谢谢老哥,百忙之中抽空留评,老哥的美评湘莉权当鼓励了!再谢!遥握问好,谨祝创作愉快!
5 楼        文友:罗莲香        2020-07-12 10:50:27
  又见莉莉大作啦!文中以故乡的黄花、棕篷为特色标志,串起父亲绵绵不绝的故乡情。父亲种黄花的细节特别细腻感人,那眼神、泪花、烟圈……对故乡的眷恋已深入骨髓,以黄花寄托乡愁、乡恋,其情动人。父亲爱惜棕篷,亦是念故乡呢,作者淘气,扮成女侠损坏了棕篷,父亲小心翼翼十分爱惜地缝补。对故乡来的人,款款相待;回故乡,归心似箭。全文以“恋”为主线,“情”为主旨,写得动人心扉,引人共鸣!好文,赞才思!问候莉莉创作愉快,夏安!
回复5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7-12 12:58:08
  香香老师如此细腻的点评,让湘莉好生感动呀!文中多处不足,请多指教呀。再谢香香老师雅评鼓励!遥握问好!
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7-12 11:29:14
  逃离故乡,可能是因为种种原因,不管怎么样,逃离的是身,而心依然在故乡的土地里扎了根。读湘莉老师这篇散文,我感觉眼睛湿润了,不是矫情,年岁越大,思乡恋乡的情结就系得越紧,似乎是将跳跃的心瓣都扎死了啊。一粒黄花种,一株黄花苗,一件遮雨的棕蓬,都是寄托性情的信物,因为来自故乡的,就是有温度,可以催人垂泪。莫问从何来,但闻故乡音,就多了一种亲切感,把方便给故乡的人,也是为了缓释故乡的情。这篇散文,蓄意温暖,可以引起读者同感和感动。描写细腻,表达深情,感悟唯美。习之说,乡愁就像余光中说的邮票,我觉得文雅了,乡愁就是就那株黄花苗……怀才抱器拜读留言。
怀才抱器
回复6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7-12 13:09:36
  小文能让怀才老师感动,真的不易呀,不管是真是假,我都满足了!湘莉想尽量写出当初爸爸“恋乡”的那种情感,但由于文笔稚嫩,想破头也达不到那种感觉。算了,就这样吧,放过自己。谢谢怀才老师倾情润笔留墨,为小文添彩增色!续茶一杯,聊表心意!
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7-12 11:31:41
  一株黄花苗,意见棕蓬,一趟归乡之旅。文章写得层层递进,乡愁步步加深。美感流淌,韵味弥漫,从容道来,却在心底激起乡愁的浪花朵朵。好文章,推介赏读。
怀才抱器
回复7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7-12 13:15:42
  怀才老师是一位德文双馨的好老师,对湘莉不嫌不弃,一路扶持,一路鼓励……再谢!
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7-12 11:39:16
  如作者的爸爸,若少了这份岁月留给的故乡情,就觉得躯壳不是自己的了。我有体会,本来我走出故乡42年了,故乡里没了父母,但生活过的地方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还是留着我的记忆,无法逃离,所以有时候村中走一走,遇到的村民并不认识,但自己的故乡人,微笑或者点头,带给自己的是一种温暖的抚摸感。我理解作者写的爸爸的情感。岁月打磨人老去,可岁月打磨的情感越来越浓厚。
怀才抱器
回复8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7-12 13:25:38
  是呀,我爸爸就像怀才老师说得那样,对故乡有一份扯不断的情感!几年前,我的爷爷奶奶相继离去,可我爸爸回老家的次数一点也没减少,一次比一次勤,村里人戏称我爸爸回故乡比人家上街赶圩还勤。谢谢怀才老师理解,我一次跟我爸爸好好唠唠,告诉他,有个怀才老师跟他一样,也有这种“恋乡”情结。遥握问好!谨祝安康幸福!
9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0-07-12 14:38:29
  忘忧啊忘忧!那株草寄托了太多的情思。感受到一位父亲的思乡的情结,这个情结是这个世上最为深沉的情结。好细腻的文字啊,细细的,款款的,把心灵深处的那段温情,描画的那么清晰,把整个心都陶醉了。
回复9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7-12 15:55:53
  感谢男孩老师深情的留墨!看来故乡是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再谢老师的雅评抬爱!遥握问好,谨祝夏祺!
10 楼        文友:雨中太阳        2020-07-12 15:11:39
  把从故乡带回的黄花苗植入现居地院内,将从故乡带来的棕篷挂于屋里,为得就是给浓浓的恋乡情怀有所寄托。父亲那种执着的恋乡情在莉莉姐声情并茂的文字间,彰显得淋漓尽致,打动人心的美文,太阳学习了。
女人不仅要丽质更要励志!
回复10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7-12 15:58:14
  谢谢太阳老师精僻解读,你的美评让湘莉心花怒放呀!再谢!遥握问好!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