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星月】谈艺二则(随笔)

编辑推荐 【星月】谈艺二则(随笔)


作者:听雨斋 白丁,4.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630发表时间:2020-07-16 11:20:36
摘要:1.“眼前有景道不得”;2.运熟入生


   1.“眼前有景道不得”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据说,李白过黄鹤楼想赋诗,看到崔颢题在壁上的《黄鹤楼》诗,竟改变初衷。如果这事确凿,大约并非全是诗人的谦逊。同是李白,就说过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何等自信!古人云:无所感则不能诗,有所感不能微妙,亦不能成诗。诗人所以“眼前有景道不得”,显然不是用因为对“景”缺少感受,而是不能微妙。所谓微妙,也就是说的个性、独特性和独创性。提笔运思,铺彩擒文,不但要有独特的感受,其表现形式、感情表达的方式也应该不落窠臼,戛戛独造。
   人们由于生活经历、世界观、素养、气质、旨趣等不同,形成感情上的个性特征。他们对于“景”(周围世界)的感受也就不一样。写情,则贵在写出这种“一人之情”(李渔:《闲情偶寄》)。春光烂漫,草长莺飞,万紫千红,会唤起许多人由衷的喜悦,而在苦恼人看来,“我只看见花儿开了,叶儿绿了,而觉不到一点暖气。红的花只是红的花,绿的叶只是绿的叶……这些颜色没有任何意义,春在我心中是个凉的死的东西。”(老舍:《月牙儿》)蔡伯喈中状元后被招赘于牛府,中秋节之夜和牛氏之女同赏明月。他因为家里还有父母妻子,内心难以排解的矛盾、痛苦,使他觉得“月中都是断肠声”。而牛氏却因为心情愉悦,赞语频频:“人生几见此佳景”。同一明月,各有会心。“一座两情,两情一事”。由于移情作用,月染上了不同人物具独特性的感情色彩,而呈现出不同的意象和个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这种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也适用于说明人们表达感情的方式。李白的诗表达感情的方式往往是迸发式的,豪放不羁,一泻千里;而杜甫的诗则是显得沉郁顿挫,浑厚浓烈。中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传统,往往是通过人物富于个性的行动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外国小说则多用直接的、静态的方法,再现人物的心电图像和感情波澜。
   在一个作家、艺术家的创作生涯中,“眼前有景道不得”的事是经常发生的。“道不得”便不强为道,这需要一种真正艺术家的勇气。也许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学之道,被人们说成是甘于寂寞之道。只有具备了这种勇气,才可能发掘出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寻找到独特的表达感情的方式。为名缰利锁所束缚,或因其他原因的干扰,“道不得”偏强为道,便难免使读者感到味同嚼蜡。
  
   2.运熟入生
   避熟就生,运熟入生,是艺术创造的规律之一。它所强调的是艺术表现的陌生性之于刺激读者(观众)的好奇心和审美兴趣的重要性。例如步行,我们每天走来走去,不再(以审美的态度)意识到它,而出现在舞台上的步行姿态却给人以新鲜之感。在艺术审美活动中,人们对十分熟悉的事物总是兴趣索然。另一方面,人们对完全不熟悉的事物也会无动于衷。这就要求避熟就生,运熟入生。
   如果说,“生”强调的是艺术对经验印象的变形和重组,是内容、形式、技巧和风格的锐意创新,那么,“熟”强调的则是艺术再现生活结构的相似性,和文化艺术传统(包括社会的和历史具体的艺术“语言”体系以及交流制度)的连续性。
   在这里,作家面临一种微妙的处境:一方面,他不可能脱离生活这个源头活水的滋养,不可能不用传统磨砺他艺术的雕刻刀;另一方面,他又不可能不超越现实,化分散为集中,化寻常为神奇,并在现实中建构理想的境界,不可能不超越传统从而丰富传统。这种生与熟的相互作用与和谐统一,呈现给读者(观众)的便是一个“不似之似”,陌生又熟悉的世界,一个令人拍案惊奇和陶冶性情、启迪智慧的世界。在戏曲《牡丹亭》里,当我们看到作者将艺术笔触深探进人物潜意识深层(梦境),这种所谓“主观心灵的动作”(弗洛伊德),无论是对作为深闺少女的主人公自己来说,还是对于作为读者(观众)的我们,都无疑是一片使人惊奇的风景。然而,作者正是通过梦境的描写,不但真实地再现了一个妙龄少女意识深处情欲的萌动,也深刻地揭示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以及人物命运潜在的悲剧性,而这一切,我们也绝非全然陌生。

共 162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两篇随笔都是关于艺术创作的感悟。所有的创作,都离不开创作手法的灵活运用,然后再灵活的手法,也需要建立在对事物有感而发的基础上。无感,则只是艺术手法的堆砌,空洞无物;有感,还需要微妙。何谓微妙,如何微妙,作者巧用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一名句借其典故对微妙进行了精妙的诠释。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解释了李白为什么会眼前有景道不得。第二个艺术手法叫运熟入生,这就是为了达到更好有效果,为了能够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属于一种揣摩读者心理进而衍生的写作技巧,这也是符合人们认知规律的。两则谈艺随笔,都非常精妙。推荐欣赏。【编辑:快乐永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20-07-16 12:26:47
  谢谢老师支持。谈得深刻又生动。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