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看点】向家园(散文)

编辑推荐 【看点】向家园(散文)


作者:松阳云逸 布衣,219.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77发表时间:2020-07-17 09:23:34
摘要:辰溪县石碧向家园村,以文、武、医传统文化教育子弟,人才辈出,书香连绵,可称农耕文明的典范。

民国时期的辰溪县,位于“中国的盲肠”湘西腹地,有迷人的山水风光,又有桐油、石灰、木材、煤炭、柑桔等丰富俏销的物产;既有土匪和黑帮如幽灵般游荡,又有刘晓、刘际舟、陈策、向石宇等不惧牺牲不懈奋斗的身影和开明绅士马公武、张绵周出巨资办学的文明曙光。
   老一辈的辰溪人忆及民国前那兵荒马乱岁月,常感叹:四湾三坪,敢得罪人。因为“四湾三坪”,历史悠久,重视教育,人才辈出,为官经商,四通达,又位于官商过境的要道上,官商兵匪都有所忌惮,而“四湾三坪”的年轻人又爱打抱面不平,因而形成谈资。四湾指龚家湾、湄河湾、石马湾、柳树湾,三坪指桐玉里坪、马路坪、花旦坪。抗战初湘黔公路过境麻家湾,而麻家湾也因人文蔚起而成为谈资。事实上,石碧向家园,立村近400年,传承近20代,代代兴盛,个个成才,其中经验,同样值得借鉴。
   石碧向家园村,始祖向茂兰于康熙初年因帮人经商从中方县新建乡牛眠口村携二子(原地留有二子)来到辰溪石碧向家园定居,将崇文重德定为立村之本,经营农商为业,世代传承,恪守祖训,始终如一。
   经济富裕后,向家园实行家族合伙经营,实业以经营沅水粮运为主业,兼营农业,耕读传家,三百多年来,子孙能文能武能医能仕能商,事业长盛不衰,创造了农耕时代以德立家,文武医多品种传统文化传家,实业兴家,农耕助家的书香世家奇迹。
   一、以德立家
   向家园始祖向茂兰,接受过传统文化教育,成年后帮人经商到辰溪,因一次偶然机遇而暴富。他暴富后不是为了积累财富,而是认真总结了历史上家族发展变化规律,确立以德立家,文化传家,实业兴家的长远规划。重点是创办私塾,集中财力培养子弟,学习文化技能,一部分科举致仕,一部分创办实业,一部分从医,让每一位子孙有充实的人生。向家族谱明确规定,勤俭持家,闲暇时禁止赌博;德育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围绕“仁义礼智信”,强调“忠孝节义”,提倡忠诚担当。向家园向氏家族强大以后,内部团结友好,对外则谦恭良善,从善如流,仗义疏财,树立了整个家族“温良谦恭让”的良好社会形象。经过四五代经营,向家园取得了科举上人才辈出、实业上粮食运销生意兴隆双丰收的大好局面。
   二、文武兼学,文医并修
   向家园设立私塾后,文化上教育上不惜重金,延请名师,进行文武兼学,文医并修,培育多维度思索,多技能在身的经世致用型人才。
   向家园私塾的文化教育用儒家思想文化启蒙教材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笠翁对韵》等,稍长即习四书五经,陆、王理学,形成了系统的儒家传统文化观念。因为旧时读经典方式是唱颂,一旦牢记,终生难忘,构筑丰富的知识体系。
   向家园私塾学子考入县官学馆大酉书院后,表现优秀。至今大酉书院附近的马路坪村老人,提起向家园的读书人,对他们的学习技能和科举考试成绩仍是赞不绝口。
   武术教学上,向家园主要教授外家拳法,基础以四门拳、棍为主,熟练后主习麻阳苗家拳和向家祖传土家拳术,拳风凌厉风行,注重实战。向家园人习武主要是为了健身防身,树立自强精神,向家人虽人人有一身不凡武艺,一般从不外露,历代以文人的形象面世。
   向家园人在学文的基础上习医,古人曰:秀才学医,笼中捉鸡。在文化教育基础上,进行传统基础医药知识学习,主要学习中医传统名著:《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及《医宗金鉴》等,对中医基础理论有全面了解。同时也结合实际,运用刮痧、拔罐、针灸等外治法治疗伤风感冒,风寒暑湿;他们熟悉本土草药,熟练应用本土草药金银花、鱼腥草、车前草、铁马鞭、金钱草、千里香等数十种草药,对一般的疱、疮、癣及皮肤损伤,能足不出村,轻松治愈。
   注重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向家园学子不仅重理论,同时注重实际应用,全方位认知中国传统文化,人人能文能武能医,随处一地,就可创业兴家。
   三、向家园的粮运实业基地在装粮埠
   装粮埠位于潭湾镇石牌村辰河边,这里离县城10余里水程,有一个天然港口,是辰水离向家园最近的地方。向家人在此购地,修建了粮仓、码头。这里虽然离县城10余里,但人力成本低,土地便宜,便于管理,作为辰溪乃至湘西的专业粮运基地,收贮和转运从产粮区常德运入的粮食。同时,这里附近有潭湾、安坪、锦滨的辰河沿岸四万余亩粮田,有很多种粮大户,便于就近转运粮食,减少仓贮压力。
   销售方面,沿辰河向上运输,麻阳、凤凰、铜仁地区都是缺粮区;沿沅水向下运输,泸溪、吉首地区是缺粮区。向家园人常年从事粮食营销,熟悉供需市场,掌握了粮价季节性波动规律,因而常年盈利,富甲一方。
   四、向家园人才济济
   向家园因为重视文化教育,历代有能人从政从教从医从商,散居全国各地。向家园作为富裕家族,解放前,大部分人接触了共产主义理论宣传,解放后大部分适龄青年和知识分子投身新中国建设。解放后,分布在国家行政、教育、卫生等各行各业的多达300余人,他们以文化知识见长。
   向石宇家庭,父向接奎,早年中进士,任过清朝州、县级官员。生有六子,个个学有所成。长子向先高,清末考取功名后,不到30岁就担任清热河省都统,后一直在华北一带高层任职,晚年赋闲回乡。其幼子向绍让,又名向绍彦,毕业于湖南大学,解放后先后任教于辰溪一中、二中,是著名外交家刘晓的妹夫;向绍奎幼子向石宇,就读明德大学,一生追寻贺龙,追求革命,1937年曾带领族中青年向绍敬、向绍廉及县内青年5人赴延安投奔共产党;1938年奉命回乡从事地下工作后,又带领族侄向炀,亲戚陈显荣等投奔共产党。向石宇的长孙女向梅林现在是长沙大学的中文教授。
   向绍轩于清末留学英国,取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学成归国,是著名的教育家,学术成果丰硕。其子向祖觉,早年留学加拿大,是首都钢铁公司很有成就的科研专家。向祖觉之子向亦龙,留学英国并定居英国,传媒实业家;向祖觉之子向亦中,留学美国并定居美国,核能专家。
   留学日本的向绍番,学成归国后被天津南开大学聘为一级教授,他的二子一女均学有所成,长子向泽昆,定居香港;次子向泽沛,国家级音乐(小提琴)专家,现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演奏员,马思聪研究会副会长。
   向祖珽,地质工程专家,广东省工程勘测协会副秘书长。主持完成我国第一座大型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选址工作,及“广东二核”、“广东三核的”前期工作,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向家园子孙不仅重视文化教育,而且关心国家大事。参加黄埔军校后投入抗战的有向祖田,投奔延安参加红军有向石宇,向绍敬,向廉。其中向石宇1938年被党组织从河北调回辰溪从事地下工作,1949年他因为从国民党暂二军拖出湘西纵队而牺牲;向廉参加红军后,解放战争时已任某部师长,解放后在河南省从事行政工作。向绍敬被党组织从延安派遣回辰溪从事地下工作,为迎接湘西解放作出较大贡献。
   向家园不仅重视对儿子的文化教育,同样重视女儿文化教育。解放前,向家园女子经过私塾教育,有多人初、高中毕业,其中,向祖悟1947年毕业于桃源女中,解放前在县城中学任教。辰溪解放时,她参加解放军解放大西南,后长期在广州军区工作。
   重视对女儿的文化教育,进一步提升了向家园的人文素养和姻亲关系,扩大了社会信息资源,为和向家园的兴盛起到了扶助和推动作用。
   向家园子孙在中医领域卓有建树的代有其人,上世纪90年以前,石碧卫生院的向祖武,以善治疑难杂症,敢下猛药,累起沉疴而有名;潭湾卫生院的向老尔,以善治儿科有名,用药轻灵,简便快捷高效。他们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经常有省内外患者登门求治,创立了很多宝贵的中医临床经验。
   向家园的教育理念,归根结底,就是高瞻远瞩,自强自立,以国家大义为重,注重社会公德,服务社会,利人利已。
   辰溪石碧向家园,以道德为本、文武医传统文化为根,培植子孙,根繁叶茂,满目苍翠。
  

共 317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向家园人严格遵循“以德立身,耕读传家”的古训,培养出了一代代出类拔萃的人物,为中华文明和中国革命做出了贡献,值得尊敬和颂扬!本篇散文较详细介绍了辰溪石壁向家园人才辈出的教育成果,并饱含深情地赞扬了向家园人的教育理念。是一篇极有教益的佳作!特别是在当前重视家风家训的情况下,这篇文章更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推荐阅读!【编辑:荥阳家族】【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7240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荥阳家族        2020-07-17 09:25:52
  感谢赐稿看点!期待更多佳作!
2 楼        文友:陶桃        2020-07-17 12:50:43
  谢谢老师赐稿看点,看点有您更精彩,祝文丰夏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