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成长】【宁静】缘定江山(小说)
一
早过了下班时间,同事们都走了,律师侯喜仍坐在办公桌前,思绪沉浸在江山文学网的文章里。
《我的律师丈夫》,这是妻子写的一篇散文,文章的开头是自己的照片。身着律师装的侯喜年轻、英俊、潇洒,那是三年前妻子给侯喜拍的。这是江山文学网的独特之处,文章开篇可以插图片,图片可用自己喜欢的照片。
“我的丈夫博闻善辩,正义感强,不知帮助了多少处于困境的弱者……就是太忙,整天不是在开庭,就是走在去法庭的路上。他在家的时间太少了。”看着妻子的文章,侯喜的泪水模糊了双眼。
律所高级合伙人侯喜,凭良好的业绩,创立了广泛的人脉,收入不菲。遗憾的是,三年前妻子因车祸去世,留下他和女儿凌燕悲伤度日。沉湎于对亡妻的思念中难以自拔,四十三岁的侯喜至今还是孤身一人。
妻子是中学语文教师,业余喜爱写作,在当地期刊和省级文学媒体上都发表过作品,但更多的作品是发表在了江山文学网上。文学网站泛滥得厉害,侯喜对妻子的选择并不以为意。后来一上网浏览,才知道,那是一家严肃的文学网站。有严格的上稿要求和编辑审查制度,站内作者写作水平很高。以妻子常年在纸媒上发表文章的水平,在网站竟有多篇作品没获得精品。
妻子一周写两篇文章,到后期,精品的数量越来越多。看得出,她深深热爱着江山网。是自己常年在外忙碌,妻子太孤单,才去写文章?还是妻子就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文学?侯喜想不清楚。应是后者的成分更大。
只要停下手头的活,妻子的音容笑貌就会浮上心头。一家人过往的生活都被妻子写在文章里,看一看妻子的文章,好像妻子就在身边,侯喜的心里才会好过一些。过于思念妻子,心里装不下别的女人。很多人给侯喜介绍对象,都被他拒绝了。
关闭电脑回家,顺便去菜市场买些食材,侯喜要回家给女儿做好吃的。倒是不用为她准备晚饭。高考结束,孩子考得不错,今晚和同学约好出去吃饭。只是小孩子用脑多,消耗大,原来在学校就习惯了每晚的自习后加餐,现在也是常在半夜找吃的。女儿长得像他妈,身材苗条健康,怎么吃也不会胖。想起女儿,侯喜心里马上高兴起来。
只有一个人在家,两层楼的别墅空荡荡的。晚饭后,侯喜仍把自己窝在沙发上看妻子的文章。才十点多,女儿就回来了。见父亲又在拿手机看母亲的文章,就走过来夺下侯喜的手机,“长时间看手机对眼不好。把妈的文章下载下来,装订成册吧,也给我准备一份,上大学时带着看。”
“好主意,明天就去办。多订上几本。”侯喜很高兴女儿的主意,站起身准备进卧室休息。
没想到女儿又把侯喜拉坐在沙发上,“高考结束,你不用再担心我的学习。我要去外地读书,以后见面少了。家里有个女主人,才像个家。给自己找个伴吧,有人照顾你,我放心一些。”认真的样子,仿佛一天之间成了大人。
“等你毕业,成家之后再说吧。”侯喜心内一热,眼睛湿润了。三年来,父女从没提过这个话题,女儿今天郑重其事提出来,看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二
律所里就能复印装订,但侯喜想做得精致一些,于是就去了律所对面的复印社。
店主是一位稳重大方的中年妇女,身材高挑,脸庞精致,得体的商务装更衬托出她的精干。
坐下来,在复印社的电脑上找出江山文学网页面,侯喜用妻子的名字和密码登陆江山网。妻子所有的文章都显示在网页上,题目后一排红彤彤的卷轴映红了屏幕。
“网名和密码给你留下,点击网名进入个人……”侯喜打开一篇文章,给店主介绍怎么复制。
没有得到回复,侯喜转头看店主,才发现店主并没在听自己讲话,而是在阅读文章。专注的神态,早已忘了自己是正在接待客人的老板。
“好文章。语言优美,意境出新;立意高远,眼界开阔。”店主边看边说,禁不住拍桌叫起好来。
“大姐,我想……”侯喜咳嗽一声,说出自己的要求。
“对不起。文章太好了,文后的编按和评论也不错。看得入了迷。”店主意识到自己失态,忙解释道。对侯喜的要求,店主表示已经听明白了,“这样吧,咱们加个微信。我设计好后发给你,你提出意见,我再修改。”
感受到店主的热心和真诚,侯喜彻底放了心。“后溪”,“映山红”,二人互加了微信。
下午下班,正准备回家的时候,“映山红”的微信到了。工作已完成了四分之一。她把一天的设计发给侯喜,让他提意见。
每篇作品都分了三部分。单独的一页留给了题目前的照片或图片,每个图片的下面是摘自文章的精彩语句。原来的文章缺少图片的,“映山红”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做了添加。第二部分是文章的正文。第三部分是编辑的编按和文友的评论。让侯喜意外的是,文友评论的最后一段都是今天新加的,评论者就是“映山红”。看得出,“映山红”对妻子的文章和集子的设计真是用了心。
“设计之精美,超出了我的想象。满意。”微信里,“后溪”对“映山红”竖起了大拇哥,同时敬茶一杯表示感谢。
“那就继续。”“映山红”做了个不好意思的表情。
侯喜兴奋地把微信转给女儿,得到女儿一个“verygood”的评论。
吃完晚饭,等女儿回家的功夫,侯喜又坐在沙发上看“映山红”的设计和点评。出乎侯喜的意料。“映山红”的点评相当专业,或挖掘深意,或画龙点睛,每个评语都说到了侯喜的心里。
正看得专注的时候,“映山红”的微信闪了起来。
“后溪对文章的点评,很中肯,有见地。但似乎有些太不客气,态度直接了点,是否能略作改动?”“映山红”以商量的口气询问。
“后溪”就是侯喜,侯喜在网站上注册的名字,专门给妻子的文章做点评。出差在外,有时间的时候,侯喜就看妻子的文章,以文友的身份给文章做个点评。虽然眼高手低,但常年写辩护词的锻炼,让侯喜的点评带有法律人特有的逻辑。赞扬和批评总是一步到位,赞扬得人心花怒放,批评得人脸颊发热。也时有接近嬉戏的话语,那是侯喜在逗妻子玩呢。
“不用了。都是当时的真实想法,能让人回忆起过往的情景,留着当个纪念吧。”侯喜回到。江山网上、微信上,都用了“后溪”的名字。“映山红”应该猜到了,“后溪”就是自己。
“周五能做完吗?”侯喜问道。后天是妻子的祭日,如能做完,就能带一份去她的墓前祭奠了。
“争取吧。”“映山红”做了一个努力的表情。
三
周四中午,临近下班,“映山红”微信通知:“完稿了,单印了一份,抽空来审查一下。”
“够快。”侯喜心中赞叹。
只有几十米的距离,开车更麻烦,侯喜便步行过马路去了精印社。
“看看吧,提提意见再修改。”“映山红”递上样本。
和出版社出版的书没什么两样。封面的图画简约,书名用了集子内一篇文章的题目,出版社的位置用映山红精印社替代。《我的律师丈夫》《我家有女初长成》《泰山行记》,一百多篇文章,六十多万字,编成了三册书。
心中感到非常满意,侯喜没有去看文章的内容。所有的文稿都在微信上看过了,有不同想法的地方也已商量着改进。侯喜相信“映山红”的工作。
见侯喜摩挲着书册,高兴的样子,“映山红”也感到欣慰,倒了一杯水给侯喜。
“非常满意,也谢谢你对文章的评论。没什么需要改动的,做上十份吧。”
“就做十份?这么好的文章,不让更多的人看到,可惜了。”“映山红”惋惜地说。
“信息化时代。有谁会关心与己无关的人和事,我们是自娱自乐罢了。”侯喜没做更多解释,对妻子思念本就是自己和女儿的事。
“好吧。文章很好,我想多印一份,自己留着看,可以吗?这份不会给你算钱。”“映山红”真诚地说,“你的妻子是一位才女。想多学习。”
这当然没问题,侯喜心中有一点感动,要按十一份开账,但“映山红”坚持不收,侯喜只得作罢。
临出门时,专门看了一眼营业执照上店主的名字。“杨红。”侯喜默默记住,心里说,有素质,也是个喜欢文学的人。
拿着已经装订好的书,高兴地出了精印社的门,侯喜站在人行道的边沿上,准备过马路到律所开车。
两个中学生模样的少女,应该比女儿小两三岁吧,一个穿红衣服,一个穿白衣服,正从马路对面穿过机动车道进入侯喜这边的自行车道。在自行车道上,二人说笑着挥手告别。另一个少女蹦蹦跳跳地跑上人行道右行,红衣少女向精印社走来。
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已经跑出几步的少女,转身喊了句:“晓晓”。晓晓应是红衣少女的名字,听到喊声就扭头看向伙伴,脚步却停在自行车道的中间。一辆电动四轮正疾驰而来。本可正常通过,不想孩子突然停下,开车的中年妇女赶紧着急地踩刹车。但车的速度太快了,在惯性的作用下,电动车仍急速地撞向毫无察觉的少女。
“快躲开。”司机吓蒙了,只顾着喊叫和刹车,却忘了摁喇叭。
见车马上就要撞上同伴,白衣少女瞪大了眼睛,双手捧脸,发出一声惊呼。
仍没有发现危险,红衣少女还站在车道中间,迷惑于同伴夸张的表情。
车离人只有不到两米了。没有丝毫犹豫,丢掉手中的书册,侯喜疾步上前挡在少女和电动车之间,双手奋力推开红衣少女。
醒来时已在医院病房里了。杨红焦急的脸呈现在侯喜眼前,“太好了,你终于醒了。”
红衣少女和白衣少女都在,还有一个陌生的中年妇女,应是电动车司机。见侯喜醒了,中年妇女高兴地走上前来,“是我撞了你。当时的情形还记得吧,你是见义勇为。放心吧,你的药费我出。咱就不报警了,怎么样?”
“那怎么行?他救了我孩子的命,药费自然是我出。”杨红急着打断电动车司机的话,生怕开钱的机会会被抢去似的,同时向侯喜解释,被撞的少女是自己的女儿晓晓,刚放了学,要到精印社来,没想到因自己的不注意,造成了侯喜受伤。
竟救了杨红的女儿。侯喜心里感叹事情的巧合,同时觉察到身体的疼痛。腿像是被打了石膏,胳膊也有伤,不过应该都没大问题。“我哪里不好了?”侯喜问。
“腿部骨折,胳膊擦伤,头部轻微脑震荡。已经做了手术,医生说不会留下后遗症。”杨红给侯喜解释完,又加了一句,“给家里打电话,让嫂子过来吧。”
在妻子的忌日前被撞,不能去给妻子扫墓,侯喜感到有些郁闷。好在是为了救人,而且自己被撞得也不厉害,应是妻子在冥冥之中保护了自己。这样一想,侯喜也就释然。“她已车祸去世三年,打给我女儿吧。”看见杨红吃惊的样子,侯喜才想起自己从来就没向她提过给妻子的作品结集的原因。
“怪不得,你要给嫂子的作品做个合集。”杨红一边道歉,一边分析着,很是遗憾的样子。
交足了押金,留下联系方式,撞人的妇女先走了。
低低声音嘱咐了几句,杨红让女儿去外边买饭。
晓晓刚走,凌燕就急匆匆冲进病房。“爸,怎么弄成这个样子。”人还没到床前,泪水已流了满面。
简单地说了事情经过,杨红一再表示着歉意。
“一点轻伤,没事的,正好借此机会休息几天。你杨红阿姨给你妈的作品做的册子不错,你看看吧。”侯喜安抚着女儿,要转移她的注意力。
见孩子的情绪逐渐平复,杨红拿出已经装订好的作品样本递过去,“闺女,提提意见。”
精致的样书,让凌燕一下就喜欢上了。三个人的话题,马上从侯喜的伤转移到了妻子的文章和江山文学网。
“你妈喜欢江山网,是因为她有人情味,是个有温度的网站。”侯喜说出自己的想法。
“满满的都是正能量。”凌燕接着父亲的话说。
“是啊。能互动,相互促进。我也加入了江山网,要投文章了。”杨红的话里满带着迫切。
晓晓买回了饭菜,进门见到凌燕就愣住了,“是你。”两个人同时说到,随即亲热地拉住了手。
“我俩都是校学生会的,晓晓读高一。”凌燕对爸爸介绍。
杨红把女儿拿回的食盒打开,“红烧狮子头”,“蒜爆羊肉”,都是侯喜爱吃的。
侯喜望了一眼杨红,心中感叹她的细心。妻子在文章中提到过自己喜欢吃的食品,没想到都被杨红装在了心里。
四
为了方便,专门请了个男护工照顾侯喜的作息。病房里用不着人,杨红和凌燕就专门负责侯喜的饮食。有时在饭店买,多是杨红在家做好,有凌燕和晓晓送到医院。天天有好吃的,饭菜都对侯喜和女儿的胃口,父女二人好像回到了妻子在世时的美好时光。
看见女儿和晓晓进进出出,充实而高兴的样子,侯喜感到欣慰。孩子多了个好朋友,自己就少了份牵挂。
晓晓领着自己的父亲来看侯喜。穿着华丽,油头粉面,一看就是一个精明而市侩的男人。他要扔下两万元钱,作为对侯喜救自己女儿的答谢。
“不管是谁,我都会救的。”侯喜拒绝了晓晓父亲的钱,表明自己只是尽一名父亲的道义和责任。见那个男人还喋喋不休,侯喜干脆说自己是名律师,并不缺钱,一下堵住了晓晓爸爸的嘴。
寒暄几句,男人摇头告辞,侯喜感觉轻松了很多。
开电动车的中年妇女领了两个陌生人来到病房,说是见义勇为办公室的,要核实侯喜救人的经过。侯喜从不想做名人,更没时间做无谓的应酬,坚决拒绝了中年妇女的好意。
不久,时报的记者又到了病房,说要采访不顾自己安危、挺身救人的英雄。也被侯喜婉言谢绝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拍照,浑身裹满了纱布的救人律师上了快手和抖音。知道病房里住着个英雄,病友们都以各种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敬意。
真的不胜其扰。只住了十天,侯喜就要求出院回家静养。
在家养病的时间成了侯喜一生中最难得的清闲日子。伤势并不严重,拄着拐,侯喜已经可以自理生活了。妻子的作品集早就印好,侯喜无事就在家翻书,重新思考人生。
女儿常去杨红家学做饭,在杨红的指导下,厨艺大有长进。两个女孩关系好,凌燕一半的时间都是在精印社或杨红家度过的。
还有一周就要去读大学了,凌燕特地请杨红母女来家给自己准备行装。
两个孩子去二楼准备东西,大人则坐在一楼客厅闲聊。杨红把一篇文章转到侯喜微信,嘴里说:“请大律师给指导指导。”
是一篇发表在江山文学网上的随笔,题目是《危难之处显身手》,已获得精品。文章从侯喜救孩子入手,又写其淡泊名利,拒绝见义勇为称号,赞扬他是一个有担当,胸怀正义的好律师。
“世间竟有这么好的律师,真是我学习的榜样。”侯喜打趣着自己。“没想到你文笔这么好。像个专业作家。”
“差得远,还只是省作协的会员。”杨红微笑地看着侯喜,“我正抓紧写文,争取早日成为江山签约作者。”
“这么厉害,那我做你的死粉好了。每篇都跟评。”
“你可不要应付,我要的是毫不客气的评论,一针见血,直接一点的。”
“做什么死粉,今天让红姨给我们做河粉好了。我和晓晓去买菜。”女儿拉着晓晓的手,从楼梯上走下来,“杨红阿姨早就和晓晓爸爸离了婚,也是独身一人。我和晓晓商量好了,我上学前就把你们的婚事办了,让红姨每天给你做饭吃。”
“啊,你离婚了!这就对了吗。”侯喜心里原本想说一看你们就不般配,没想到话一出口,却有了幸灾乐祸的味道。
杨红的脸上现出红润。“小孩子,什么时候做起了大人的主。”嘴里说着,手中却把削好的苹果递到侯喜手中。
作者老师笔下一场小小的车祸,引出一串串情节。故事跌宕起伏,结局完美。读之领略人生。
拜读佳作,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