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西风瘦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西风】我曾客串说书人(散文)

精品 【西风】我曾客串说书人(散文)


作者:寒江孤鸿 举人,4189.4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90发表时间:2020-07-19 17:36:16

【西风】我曾客串说书人(散文)
   在我的记忆里,我的小学生涯好像与连环画紧紧缠绕在一起。由于看多了连环画,由此记住了不少有趣的故事。一有机会,就想在小伙伴们面前卖弄一下。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江南农家,几乎家家养羊。于是每天割羊草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到每个小学生的肩上。我记得每天下午放学回家,放下书包,第一件事就是左手挽一只大号竹篮,右手握一把镰刀,走出家门,满地里晃悠,争取晚饭前能背一筐鲜嫩的青草回家。
   我那些发小们几乎都有相同的割羊草任务,不多会儿,割草的发小们在某个地方聚集,然后顺着排水沟、田埂、宅前房后,到处转悠,看到羊爱吃的嫩草就割几刀,放篮子里。走走割割,一小时过去了,于是大家围坐在某个田角落。有个孩子就凑到我身边,满怀期盼的眼神,轻轻推我一把:“你今天有啥好故事?”
   我大模大样地翘着二郎腿,居中而坐,傲然问道:“有谁听过‘石门开’的故事?”
   小伙伴们纷纷回答:
   “没有。”
   “没听说过。”
   “你快讲呗,磨蹭个啥。”
   于是我讲了穷渔夫胡四因做了善事,遇到一个神仙,给他一根青高粱桔,去沂山敲开百丈崖的大门,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可胡四老婆贪婪成性,逼着胡四去找仙人要金银,结果金银都变成了石头,胡四夫妇追悔莫及,投崖而死的故事。
   那天傍晚,孩子们列队走在回家的田埂上,时不时地齐声喊上几句:石门开,石门开,受苦的人要进来……
   那时,隔壁生产队有个小我三岁的男孩子,名叫竹囡。他家不养羊,可他为了能听我讲故事,每天拎着把镰刀,跟在我身后,帮我割羊草。夏收或秋收季节,轮到我去生产队打谷场上值夜班,他三扒两口吃完晚饭,背起一卷被子,等着,好陪我值夜班。当然,代价是每次给他讲一个故事。
   如果那时有“粉丝”这个词,那么竹囡绝对是我的铁粉。
   初中毕业后,我回乡务农。有一年,公社组织农民围垦长江边新涨的沙地。修建水闸时,怕潮汛冲毁堤岸,大队里派出二十来个精壮汉子,在大堤上值班。有一天晚上十点多,巡逻完毕,那些青年围住我,非要我讲一个故事。于是我指手画脚,绘声绘色地讲了《岳传》里岳飞枪挑小梁王的故事。讲罢,大家都觉得不过瘾,热情地要我再讲一个,我就讲《聊斋》里的《续黄粱》。
   讲着讲着,不知不觉已经是深夜了。突然,一阵浓重的倦意袭来,我怎么也招架不住,直想睡觉。可大伙儿听得正来劲,哪容得我半途而废,把我团团围住,说什么也不让我走。我告饶说,讲了半天啦,我唾沫都讲干了,没法讲了。话音未落,一只盛着凉开水的搪瓷缸直送到我嘴边。我喝足了水,睡意还是很浓,我说我的眼皮重得快睁不开。立即,有人摸出一根香烟,不由分说,要塞我嘴里。我连连摆头躲避,说我不吸烟,不会。可听上瘾的青年们不听我的讨饶话,有人硬是把香烟塞进我的嘴,命令道:叼住!别让烟掉地上浪费了。那可是我最后一根好烟,一直熬着,舍不得抽呢。另一个青年掏出火柴,“兹”地一声,打着了火,往我烟头上凑。命令我:快吸,狠狠吸一口!能提神。
   虽然我从没吸过烟,但我在大伙儿的控制下,下意识地吸了一大口。立即,我感到一把尖刀插进我的喉咙。接着,我的肺好像被火烧灼了似地,疼得缩作一团。我双手抱肩,跌坐在地上,随即爆发出一连串撕心裂肺的咳嗽,直咳得我头昏眼花,气喘吁吁,全身发颤。
   围我而坐的青年们带着善意的微笑,津津有味地欣赏着我的窘相。我觉得受到了严重的不敬和侮辱,睁着一双流泪不止的眼睛,彻底愤怒了,任大家如何解释与劝慰,坚决不再讲故事了。
   在漫长的冬夜里,一家人集中在堂屋里,正在读初中的妹妹和读小学的弟弟围着微弱的电灯光做作业,母亲坐在老式的木制布机上,双脚踩着踏板,左右手有规律地轮换着操纵机杼和梭子,双手翻飞,穿梭往复,在一踩一投一推的程式化动作中娴熟地织着土布。而父亲则将弹好的棉絮撕成一长条,铺在桌面上,上面放一根打磨得很光滑的竹条,再抓起一块带柄的木板,在棉絮和竹条上轻轻一压一推,于是棉絮裹住竹条,形成一根棉棒。抽出竹条,棉棒就成了中空的棉条。待做够一大把棉条,父亲嘴角上衔一支烟,坐在纺车前,开始纺线。
   父亲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识得不少字,他最喜欢听《三国演义》,而且百听不厌。于是,我在织布机的“唧唧复唧唧”声中,在纺车的嘤嘤嗡嗡声中,打开竖排版的《三国演义》,用崇明岛上独特的方言,大声读讲三国故事。当然,我不可能将《三国演义》从头讲到尾,只能挑一些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段,如桃园结义,千里走单骑,长坂坡,火烧赤壁,华容道,甘露寺,反西凉,定四川等。
   大概受中国数千年封建正统观的影响,父亲对三国里的人物爱憎分明。每当他听到所敬仰的刘皇叔吃了败仗,抛妻弃子,流离失所的凄惶样,不由自主地皱着眉头,连连叹息,惋惜之情溢于言表。有时听得太专注,连嘴角上叼着的烟也忘了抽,任烟头上积攒着长长的烟灰。连他操作着的纺车也受了他的影响,转速明显缓慢,并且沉重。而当他听到曹操濮阳遇吕布掩面而逃,华容道跪关羽假哭求饶,潼关战马超割须弃袍等狼狈情节时,则乐得眉飞色舞,哈哈大笑,连香烟掉地了也不知道。令我惊奇的是,母亲的织布机似乎也听懂了我的讲述,兴奋得吱呀嘎呀地叫个不停。一旁的妹妹和弟弟早忘了他们的作业,用手支撑着脑袋,听得出神。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之间,半个多世纪已经过去了。可每当我回忆起当年给小伙伴们,给父母亲讲故事时,那清晰的生活场景,立即浮现在我的眼前。我仿佛能听到小伙伴们快乐、天真的欢笑声,纺车的嘤嘤嗡嗡声,织布机的唧唧复唧唧声。于是,我觉得神清气爽,心静如水,心想,如果这时父亲还活着,我一定再给他讲一段他酷爱的三国故事。
  

共 228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围绕“说书”一线,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以下场景。其一,田埂畔,三五个装满青草的竹筐随地而放,三五赤足光背少年,团团围坐,眼神里满是期盼,听“我”讲“石门开”的故事,表情随故事时而兴奋,时而沮丧。之后,行走在路上,嘴上还不忘喊着“石门开”“石门开”的调调。其二,江堤防汛工地,一群青年热情地围“我”而坐,邀我讲《岳飞》,讲《聊斋》……夜半,“我”困倦难耐,工友们却兴致不减,为能够继续听书,他们殷勤倍至,用凉水和烈烟为“我”提神。其三,夜晚灯下,温馨一室,弟弟妹妹写作业,母亲织布,父亲纺线,“我”在为他们讲故事,《三国》,曹操,刘备……听得入神,父亲竟忘了嘴里最爱的香烟,或者让其烟灰老长,或者干脆任其掉到地上;母亲的织布机也兴奋地吱呀嘎呀响不停;弟弟妹妹则凝神屏气,托着脑袋,早已把作业忘到九霄云外。以上场景通过对动作、表情及环境的描写,营造出浓厚的“书场”氛围,把说书人的自豪、愉悦与洒脱,听书者的渴望、兴奋与满足表现得淋漓尽致。“我”曾客串说书人,说着纯真、快乐、温暖的故事。文章线索明朗,结构紧凑,画面感和故事性很强,语言灵动,引人入胜。佳作,推荐赏阅。【编辑:檐下听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721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檐下听雨        2020-07-19 17:44:14
  每次编辑寒哥的文,都是一次学习机会,也深感自己文字功底浅薄,恐有理解不当之处,还望指正,以便我能有所提高。
回复1 楼        文友:寒江孤鸿        2020-07-20 21:31:10
  我发现近来投稿时间,潜意识里总放在星期天。大概我太期待你的按编吧。
2 楼        文友:之中        2020-07-19 21:06:17
  三段说书经历,三截珍贵回忆,让我们随着叙述来到了那个时代,看到了那个年代的人物风情。好!
回复2 楼        文友:寒江孤鸿        2020-07-20 22:13:56
  我们那时代,爱读书的人比较多,大概没啥娱乐吧。我相信那时的你,也是个爱读书的孩子。
3 楼        文友:衢四海        2020-07-20 15:13:58
  说书,也就是讲故事,在没有电视手机,演戏和放电影难以普及的六七十年代,是最简易最流行最为大众接受的文艺方式。作者客串说书时,听众那如饥似渴的神态,那如醉如痴的状态,不正说明传统文化从民间来,深入到民间去,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吗?
回复3 楼        文友:寒江孤鸿        2020-07-20 22:16:31
  由此想起《桃花扇》里的说书先生柳敬亭,只要他一说书,整个秦淮河桃叶渡的游客全都拥过来听,因为那是极大的精神享受。
4 楼        文友:悠然无语        2020-07-20 17:48:20
  栩栩如生的年少趣事,似乎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寒哥淋漓尽致写出一段温暖往事!
回复4 楼        文友:寒江孤鸿        2020-07-20 22:17:19
  无语美女,你好长时间不交文啦。我甚是想你的精品文呢。
5 楼        文友:杨子        2020-07-26 09:15:40
  童年有很多趣事,寒哥能够把这些小事写出来与大家共享,也让我们回忆起自己的那个年代发生的故事。比如我也喜欢看连环画,小人书,现在也可以想的起来看过的一些故事的内容,不过,那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今天看到这篇文倍感亲切。
( (
6 楼        文友:文明俭朴        2020-07-31 17:21:01
  祝贺寒江老师又摘红豆!文章巧用“一线串珠”写作技法,使小事件表现了大主题。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