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走 去天头跟会走(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走 去天头跟会走(散文)


作者:闰土 举人,3787.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82发表时间:2020-07-22 06:40:46
摘要:会上卖什么的都有,有的卖手工机具·有卖麻花、油糕、羊肉泡馍、糖水的,也有卖衣服、鞋帽的,反正五花八门,卖啥的都有。

【丁香】走  去天头跟会走(散文) 我家在陕西省扶风县天度镇,过去,人们一直把天度叫"天头",好像把召公叫"菊村"一样。
   天头是天度的一个地名,有十个生产大队,现叫村委会,分天度、闫东、齐横、羊吉岭、下寨、墩底、鲁上、巩村、晁留、闫马。
   我家住在距天头约七八里地的晁留村,晁留村地大物博,那时有八个生产小队,二千多人口。
   天头,那里有政府办公机构,有商店、银行、粮站、还有邮电所等等。
   从我记事起,妈妈给我换上一身新衣服,并给我取出了一双她亲手做的新布鞋,并叮咛走路向平处走,再包费事了(淘气的意思)。妈妈拉着我的手,招呼二妈、三姨、六婶还有七嫂,她们提前一天就联系串通好了,第二天就去天头跟会。
   天头会没有菊村会和法门会多,至今我记忆犹新的是天头第一个古会,那就是农历二月十八会,接着是三月十二,到四月十五的会,那时人们就收拾买杈把、扫帚、牛笼嘴,准备过忙,收拾镰刀割麦,以后忙毕的会就是六月十五、八月初二,九月初十等等。
   我们晁留村离永寿县店头街非常近,比去天头街还近,不知为什么,我总爱跟店头会,稍大一点了,我和我们一伙娃,有时也不告诉爸爸、妈妈,星期日悄悄一说,就去店头或天头跟会。
   人常说:"三岁记老。"记得第一次跟妈妈去天头跟会,那时我有五六岁了吧?那会上人多的很,我不清楚,这些人跟会都来干什么,都买什么东西,好奇心促使我东张西望,妈妈害怕把我丢了,紧紧拉住我的手,有几次不知谁把我鞋都踏掉了,我赶紧勾上,妈妈一看,赶紧把我拉到街道边上走,那里人相对少些。
   会上卖什么的都有,有的卖手工机具、有卖麻花、油糕、羊肉泡馍、糖水的,也有卖衣服、鞋帽的,反正五花八门,卖啥的都有。
   我走到一位卖糖水的跟前,那红红的、绿绿的水很好看,不知为什么我好像突然渴了,看着那水,腿一点儿都走不动了,妈妈看我不眨眼地看着红糖水,知道我想喝了,她忙一问,一杯水二分,妈妈从她衣袋里掏出了两个一分钱递了过去,不等妈妈端水,我自己拿起杯子一口气喝完了,那红红甜甜的水,喝进肚里,一下进了我的五脏六腑,又进一步勾起了我的渴望,我呆呆地望着妈妈,又不想走了。"妈,我还想喝。"
   妈妈用不情愿的目光望着我说道,"那水喝多了肚子疼。"
   但她虽然这样说,又掏出了一个二分硬币递了过去,这次我又端起了一杯绿绿的糖水,也没让让妈妈,头一扬,一口气喝了下去。
   那次去天头跟会,就喝了两杯红、绿糖水。
   以后,我稍微长大了点,就听到有人把天头叫天度,也把天度也叫天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叫。有一次,我跟爸爸去天头跟会,有一个人骑着自行车,他跟爸爸打招呼说"你去天度跟会呀?"我问爸爸,他是谁,咋么把天头叫天度呢?爸爸用手在我的"钱钱毛盖"(即留的一种头发)一摸说道:"他是咱队里唯一吃"皇粮"的(即商品粮)人,天头也就是天度,咱玩圆木的人(即农民)叫天头,一般有文化的人都叫天度。天度这地名,曾传说过去有个周天子去龙泉寺祭神,渡河于此,度与渡谐韵故名天度。以后人们就把这里叫天度,意思是天子从这里渡过。农村人叫天头,意思天子是人上人,是人们的总头儿,也就叫天头。
   爸爸的一席话,在我幼小心灵里扎根了,从此,我就知道,天头的来历。
   记得有一年快到了腊月,大概是十一月初二天头过古会吧?那时人们生活困难,父母一般早早的就给儿女准备过年的衣服,妈妈身上装了十块钱,准备在天头会上给我和妹妹扯一身衣服,按妈妈计划,扯两身衣服,还能剩余两三块钱。
   谁知,妈妈在会上和我转了一圈,走到布摊子上,看好布,讲好价钱,一掏钱时,不知什么时候贼娃把妈妈的下衣搭搭割了一个口子,那十块钱、据妈妈说还有一丈布证全没了。
   妈妈惊出了一身冷汗,要知道,那十块钱是她很早就攒下的,那是她养的四五只老母鸡下的蛋,一个一个卖掉攒下的,她两腿软了,不由得坐在地下,两股眼泪长流。
   看着妈妈,刚懂事的我心疼了,我紧握住小拳头,恨不得一拳打死那个可恶的毛贼,以解心头之恨。
   我极力地劝着妈妈,给她擦着眼泪。突然我有一个大胆的设想,长大我要上警察学校,当一名公安,把所有毛贼抓一个,枪毙一个……
   妈妈在我的劝说下,擦干了眼泪,仓仓忙忙地从天头街回家了,那次是我们跟天头会最倒霉的一次。
   在我的记忆的长河里,每年每次天头街古会,政府都会叫县剧团来唱戏祝贺。那戏由刚开始兴起的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等,到后来改革开放后的古典老戏《五典坡》《打镇台》《三娘教子》等等。那一场场脍炙人口的大戏,场场暴满,每次戏演到高潮时,台下扛台的几乎把人能踏死,台上维护秩序的用长长的竹杆打压,有时台子扛的,迫使演戏中断。戏园子树杈上、墙上都骑着人,真可谓是人山人海。
   以后我在学校里,只听老师教我们把天头叫天度,说天头那是方言。有时清明节祭奠个烈士、"六一"节搞个活动我们都在天头街举行。
   天度街渐渐的代替了天头街,天头街的一切都变了,街东头的拖拉机站,紧挨着的是乡办的农械厂,后来变成了天度电器元件厂,一次排列的电管站、乡政府、商店、银行、医院、邮电所一直到最西头的粮站。
   唯独没有变的是天头街的古会,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古会,人老几辈子留传下来的古会。
  
  

共 222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天头跟会是作者年幼时接触并激起灵魂`情感和记忆深处的古会。跟会的热闹,对糖水的馋涎,妈妈从口袋里掏一分·二分的硬币是作者最初的甜蜜记忆;贼娃偷走母亲一丈布证和卖鸡蛋攒下的十块钱,母亲的心痛,我的愤恨;还有天头街古会大戏盛况,都引领我们回到那个年代做一场回忆的梦游。散文朴实清澈情感真挚,富有特色的方言,介绍天头这个天子来过的地方经过几十年的变迁从古朴走向现代,几经变迁,唯独不变的是年复一年老一辈留下的古会。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以及深深地眷恋之情。感谢赐稿丁香【丁香编辑:崔雁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闰土        2020-07-22 09:12:59
  谢谢崔雁玲老师在百忙之中编辑拙作,老师编按写的十分到位,能抓住文中重点,写出了水平,引导读者加深对拙作的理解。再此谢谢老师。
2 楼        文友:闰土        2020-07-22 09:22:31
  天度,地名启源于周天子去龙泉寺渡过,至今二千多年的历史,这地方有深厚的历史意义,古会繁多,这天度是这个大镇政治、文化、经济的重镇。回忆过去,展望未来,感谢党的好政策。
3 楼        文友:孙巨才        2020-07-22 11:20:22
  闰土老师用朴实无华的语言生动活泼地向大家讲述了去天度跟会的历史变迁,热情歌颂了故乡农村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情感真挚,土色土香。拜读学习、热烈点赞!
回复3 楼        文友:闰土        2020-07-23 22:37:41
  谢谢孙老师,见文如见人,谢谢您的精美留评,向您学习。
4 楼        文友:崔雁玲        2020-07-22 14:04:45
  喜欢闰土老师的文字,让我们坐在家中就瞭望了一场热闹的天头跟会。希望再次拜读老师美文,让我们更多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
回复4 楼        文友:闰土        2020-07-23 22:39:50
  谢谢老师精美留评和编辑,向老师学习。
5 楼        文友:天山        2020-07-22 15:37:43
  闰土老师的文章贴近生活,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喜欢!2159
幸福生活在不断奔跑中获得。
回复5 楼        文友:闰土        2020-07-23 22:42:35
  谢谢天山老师留评,你很勤奋,丁香有你而自豪,继续努力。
6 楼        文友:秦雨阳        2020-07-23 10:18:46
  闰土老师的散文情节丰富,语言乡土气息浓厚,叙述清晰流畅,特色分明。地名因天子摆渡而得名,更凸显地理位置的优越,加上赶会上的一幕幕精彩叫卖,也证明了“会”在人们心中的重要位置和作用。文章很好,感觉题目还应再推敲。问好老师。
文学是讲实话道实情的学问,用最美文字表达心声。
回复6 楼        文友:闰土        2020-07-23 22:44:42
  谢谢社长留评与关注,你很辛苦,为丁香而奔波,向社长学习。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