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浪花】“即墨鞋”的故事(散文)

精品 【浪花】“即墨鞋”的故事(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0246.5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12发表时间:2020-07-24 06:11:40

【浪花】“即墨鞋”的故事(散文)
   一
   我的同学跟我炫耀即墨城,说那是春秋战国时最激烈的古战场,这个我没有兴趣。说到即墨城两大宝,绕着火炉喝老酒,足踏白底的布鞋全城跑。我很动心。
   我的眼睛被我同学足下的一双“即墨鞋”吸引住了,他擎着脚说这叫“纳底鞋”,我称“即墨鞋”,我问与即墨接壤的莱西同学,他说,那是即墨人的苦力鞋,有什么可炫耀的。我认为他是羡慕生嫉妒,并不认同。
   厚厚的鞋底,就像我老家的几片地瓜干垒在一起,是长着雪白的“糖霜”,感觉鞋底也可以甜。仔细数数,鞋底有约七八层薄薄的布底叠成,足有一根男人的粗手指那么厚,我掩饰不住羡慕,说,我们老家有千层饼,即墨有“千层底”。
   上课时,我有过小动作,要坐在后排的即墨同学王志水脱下一只即墨鞋,偷偷欣赏了一节课。
   鞋底布满了麻子点,淡黄色的麻线,挨挨挤挤,密密麻麻,一丝不苟,就像一排排很小的装订针分布着,一个方向,仿佛是一群蚂蚁慢悠悠地蠕动着,我的心也是蠕动,真想有一双这样的时髦鞋。我的手伸进鞋窝子里,撑起发硬的鞋面布,很饱满。
   我不敢再看我脚下穿的那双“解放”军用鞋,黄色的,并不正宗,鞋面与胶底是用黑色釉子粘合的,正品的“解放鞋”用釉都是黄绿色的。
   在我的印象里,那时,鞋子将人分成三等。一等是乌亮的黑色皮鞋,踏地铿锵有声;三等是解放鞋,一脚臭汗泡得脚丫子发白。便宜而又能够入眼的二等鞋就是纳底鞋,即墨鞋就是。穿在脚上,走路带着浪漫和轻盈,仿佛是一只落地的鹰,高脚的鹤,真的有“鹤立鸡群”之感。
   谁说男孩子不爱美?我曾经在上学的日记里这样写道:女孩爱的是雪花膏搽脸蛋,男孩爱的是一双好鞋,就像古书上写那些足踏皂靴的“捕快”,青春的美,写在脸上,也写在脚下……
   在那个时代,这种思想是自私的,是小资的,不能流露,只能埋在心底。
  
   二
   放第一个寒假,跟母亲提及想要一双即墨鞋,很为难的。尽管志水同学告诉我便宜的只要三元钱。母亲一再自豪的是我考上学改变了身份,怎么可以再妄想形式上的改变。不就一双鞋么,母亲有着充分的理由,我更多的是怕给家庭经济造成又一次负担。
   跟母亲说了即墨鞋的好,她说,能不能依样画瓢,弄个样子,妈试试做。要是不贵,咱也托你同学买一双。
   母亲是在婉拒我。我心里早算了一笔账。每个学期,我要花费20块钱,从老家到烟台的学校,汽车票来回是13.60元,剩下的三分之一是给我买烧饼填饱肚子的,学校定量的饭不能满足我长身体的需要。我想从嘴里抠出三块钱来,看看学年末能不能凑够这个数。
   我难忘我们母子年前拿着学校开的卖瓜干换粮票的情境。秋末队上收完地瓜以后,母亲拿着小镢头去复收漏残的地瓜,她挑选了没被镢头切割的好地瓜,切成瓜干晾晒着,母亲是将附着在瓜干表面的灰尘擦净的,她不想让粮管所的人说出“不合格”三个字。
   风雪一途,茫茫之中两母子。母亲在前面拉着车,我驾着小推车,走六里路。这是我和母亲最后走过的路,那画面一直让我心酸,也充满了难得的温暖。一次换30斤粮票,二斤瓜干换一斤粮票,每斤瓜干再给7分钱的报酬,得4.20元。每次上学要走的时候,母亲都是跑邻居,借几个钱,她说,再难也不能难我上学的路。她从来不叹气,更不抱怨什么,甚至,我希望母亲跟我嘟囔几句借钱之难,好让她释放窝在心底的郁闷,可母亲就是从不流露,脸上总是挂着微笑。
   鞋子,可以承重,但却增加了我们家的负担,我怎么忍心。
   其实,我跟志水请教过即墨鞋的工艺,只是不能给母亲添加麻烦。为了省下钱,我必须为难母亲了。
   纳鞋底的绳子是麻子加工来的,散麻要在水中揉搓“梳”成头发丝那么细,然后捻成细绳。鞋底是七八层用浆糊加工的鞋垫,沿边黏贴上白色的布料,布料的弧度处用剪刀“咬”一些小口子。母亲说,鞋面她会做,家里的鞋楦有适合我的,是给父亲补袜子用的,大小差不多合适。
   不过,我失望了。母亲告诉我说,“打壳子”(做几层鞋垫)要等春天才好,刷上的浆糊不会长毛,这是她的经验。母亲是慢性子人,她做事向来一板一眼,那年母亲47岁,眼睛已经花了,托人从外面捎来一副老花镜。我实在不忍心她为我“密密缝”。后来她谈到花眼的年龄说:花不花四十八。我也是在这一年花眼的。母亲是让我不要在意她花眼,是人老的节奏而已。
  
   三
   我终于从嘴里省出了三块钱,暑假的时候,托志水代买一双即墨鞋。沉甸甸的,三块钱!我知道志水家也在农村,幼年丧父。他说,他回家给弄一双来,不要钱。这话让我感动,但我不能为难他。我把钱塞在他衣兜,背着简单行李出发了,他追我一段路,无奈地喊着:“你老才,越来越看不起人!”
   宁肯挨骂我也不能欠下人情债。他喜欢绘画,后来他跟我承诺,凡是我的笔记本,全都画上花边,装帧起来。这是他表达与我良好关系的举动,我至今还保留着他画了花边的一个笔记本,睹物想人,仿佛又坐在一起。
   七月的天,是充满着热量的,我的心也高温了,回到家,不敢提做即墨鞋的事,翻弄出妈妈早就打好的一叠“鞋壳子”看,母亲心知肚明,红着脸说,娶妻也没你这么发急的,妈给你做就是。
   我想给母亲减轻心理负担,说,六双鞋子就是一块“中山表”,我不要鞋子了。我曾经不知天高地厚问母亲要手表,中山表20块钱,最便宜,母亲无言。母亲用笑来回答我,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有答案的要求。
   母亲不理睬我了,抓紧时间去做鞋子了。
   街门旁的梧桐树下,我给母亲放了蒲团座,拿过蒲扇,恭请母亲,以为道歉。阳光如绵软的絮,在恍惚里,我觉得母亲的身材小了,不是坐着的错觉,是真的衰老了,她可不到五十岁啊。岁月真的是一个神偷,我看着母亲低头的一瞬,头顶处白发悄然生出,心中一阵惊惧。我早把小饭桌摆好,针线笸箩,捏子,麻绳,剪刀,一应俱全。一本泛黄的书页里夹着母亲给我剪好的鞋垫纸样。
   母亲从旧门板上揭下鞋垫壳子,再用一根小擀面杖反复擀压,然后,把鞋样画在壳子上,一手抬起我的脚,量了量,说,脚板大了。她脸上露出不易察觉的笑。她小心地持剪,在壳子上抠出鞋垫样子。七八片鞋垫放在一起,用白线穿钉在一起,固定了鞋底。我搬来一块平整的大石头,压住,母亲说,不能让垫子翘起来。
   母亲用穿着麻绳的针划拉着头皮,说,磨磨针尖,想想走线。我总以为母亲们喜欢用针挠头皮是因为痒,原来她们就像写文章时咬着笔的末端,是在思考。做事要打个草稿,有个计划。有时想想母亲这些原本根本不会让我在意的举动,都潜含着一些哲理,母亲分明是在告诉我怎样做事。
   母亲说,给八路军做军鞋那几年,她还小,没有试过针线,只顾得忙着搬鞋子了,真后悔那时没有学点手艺。我算了一下,母亲那时大约十三四岁,应该是学针线活的年龄,但妈妈是老小,两个姨娘护着她,认为做针线没出息,不能沾手。
   “以后……”母亲与我说话,总是像藏着什么,不肯吐清,“就找个会做即墨鞋的媳妇,别像妈这样半天也不敢穿针引线。”哦,原来母亲为难自己的手艺不地道。
   “妈做过的鞋,我都喜欢穿。”真的,这不是安慰母亲的话,上高中我才穿上解放鞋,棉猴子鞋,花靴子(布底,冬天无雪时穿),我都穿过。
   母亲会唱歌,她哼起了“做军鞋”的词儿,我记得头两句:一更月儿圆喃,姐妹们坐灯前喃……
   我用脚踮着拍儿,母亲显得羞赧起来。
   母亲在右手的中指上套上顶针开始飞针走线了。选几个点固定了针线,然后拿过锤子敲打实,母亲体弱,可手劲很大,常年使针线,手节处还磨出了茧子。一针连一针,就像乳黄色的蚂蚁爬在鞋底,密密的,像平推到岸的海浪,也像清风掠过莲池荡起的涟漪。母亲的审美感,我从来不怀疑,她曾经说,那鞋底的样子就像一个宝葫芦,脚底下有宝贝。是啊,人生的路,靠一双脚板来走,每一步脚印,都应该是宝,是可以回头欣赏的。母亲用小脚走路,一个集市也不落地去买鸡蛋,我相信母亲的话不是凭空而来,是真切的人生经验。我这样理解母亲的话,只是失去母亲才悟出的理儿,没有机会和母亲交流这些人生经验。其实,还有一种痛在其中,母亲是裹脚的女人,她曾经说自己的脚像个尖辣椒。那种苦辣在母亲的心底,她不忍跟儿子喊痛,只能羡慕起我的脚板来。
   爱自己的这双脚吧,“每一脚踏在地上都是一个响亮的吻”,这是散文家毕淑敏的感悟,我的母亲说不出这样诗意的句子,但她并不比作家的感悟浅显。我想,我也应该有一双好鞋,即墨鞋是我的钟爱。
  
   四
   暑假里有机会好好陪着母亲,也是我的想法,可母亲闲不住,我上学去了,家里还有不到两亩责任田,母亲盼着我回来锄草。那些日子,我锄草,母亲坐在蒲团上在地头拔草。她是一双尖尖的小脚儿,土地软,一踩容易陷进去。母亲看着我的脚板,总是羡慕,说我脚底硬,脚掌庞(宽)了。也许是做即墨鞋让她有了感触吧。我真想听到母亲念叨一声“我儿长大了”,可她除了微笑,还是微笑,不善于表达。
   暑假里,母亲做的即墨鞋底还是半成品,她有点不好意思,唠叨说,再艰苦一阵,妈等农闲赶出来就是。我把母亲做的鞋底拿在手心里握着,仿佛母亲的温度已经移就到了鞋底上,我相信,温度是可以通过媒介永久地传递着。
   上学后我就穿上了即墨鞋,志水将三块钱夹在我的书里,直到快年底我接到母亲“病危”的电报,他才告诉我,他担心我路费不够。我顾不得和他争执,匆忙乘车赶到县医院,母亲已经阖眼而去了。
   父亲从坑头上的一个布包里找出母亲已经做好的一双即墨鞋。眼泪滴在鞋面上,一袭的黑,还有臂上的黑纱,我将即墨鞋握住,贴在胸前,很久不肯放下。
   我脱下脚上的那双即墨鞋,老同学的一份承诺,一种真切的情感,随之而出。毕业后有一年,我出差路过即墨,看到沿途很多制鞋工厂,我脑子里出现了那双即墨鞋的样子,多么希望老同学马上出现在制鞋工厂的大门口。
   母亲做的那双即墨鞋,我始终不舍得穿。每当我试脚时,仿佛就出现了母亲的影子。作为怀念吧,一直放在我的行李箱。
   1980年新年,我要结婚了,我一无所有,也没有准备好,妻子的家人给我买了一双皮鞋,但我还穿着母亲亲手为我做的那双即墨鞋。鞋子一直被我穿得周边都发毛了,妻子劝我脱下,不舍得扔,一直放在地下室。后来几次搬家,鞋子也不知去向了。那双鞋子,在我的心底,一直崭新。
   眼前是母亲飞针做鞋的影子。父亲曾经告诉我,母亲病前的晚上就没有停下,怕赶不出来。这是母亲给儿子的礼物,她特别用心,为此父亲还和母亲吵过,父亲不舍得母亲夜晚操劳,也许父亲已经觉察出母亲有什么不对头。我知道,即墨鞋是一份母子相亲的礼物,一定不会因为鞋子而让母亲突然撒手人寰。
   即墨,我的同学读“织密”,地方口音而已,可每当想起,我觉得读作“密”是有着深刻含义的。
   鞋底,密密的针线,无隙的同学缘,无间的母子情,都是密密的。鞋有余温,尚可暖足,更可暖心。
   孟郊《游子吟》唱道:“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我的母亲,则是儿行已千里,还在密密缝。
  
   2020年7月24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44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用真情浇灌的散文。文章以一双“即墨鞋”为线索,穿起了最重的友情和最暖的亲情。“即墨鞋”也是“纳底鞋”,因即墨同学王志水穿了一双“即墨鞋”让“我”心生羡慕,我欣赏了一节课,并在日记中写过。深刻突出了作者对这双鞋的爱慕之情。放第一个寒假,跟母亲提及想要一双即墨鞋,母亲婉拒了“我”。其实,作者心里清楚,“我”上学所有费用都是母亲拿小镢头复收地瓜和去邻居家借的。这段细腻描写,体现了家中贫困,也凸显了一位母亲对孩子的浓浓的关爱之情。“我”不忍心增加家里的负担,跟志水请教过即墨鞋的工艺。母亲说要等到来年春天刷上的桨糊不会发霉。“我”很失望。到第二年暑假时,“我”终于从6.40元买烧饼填肚子的钱里抠出3元,要同学志水帮“我”代买一双即墨鞋。志水不收“我”钱,“我”不想欠人情债,硬塞了过去。七月的天是充满热量的,街门旁的梧桐树底下,“我”恭请母亲为“我”做鞋,“我”发现不到五十岁的母亲衰老了,心里一阵惊惧。母亲一手抬起我的脚量了量,说脚板大了,脸上露出不易察觉的笑。母亲是裹脚女人,说自己的脚像个尖辣椒,羡慕我的脚……这里,小编插句题外话:此时,这位母亲是最幸福的,因为儿子有一双大脚,可以“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作为母亲,心里是欣喜若狂的。就像我不怎么满意我的身高,现在我女儿比我高,我心里舒服的不得了。上学后,我穿上了志水帮买的即墨鞋,志水将三块钱夹在了我书里,直到年底“我”接到母亲“病危”的电报,他担心我不够路费,才告之。当“我”赶回,母亲已经阖眼而去。父亲从坑头布包里找出母亲做好的鞋子,“我”紧握贴胸口,眼泪滴鞋面。不难看出,当时的作者那是肝肠寸断!这双鞋“我”始终不舍得穿,一直好好珍藏,做个念想。结婚时,妻子家人为“我”买了一双皮鞋,但“我”却穿着母亲为我做的即墨鞋做了新郎。可见作者当时心里没有做新郎的喜悦。是呀,越是隆重的日子,心里越是思念自己的母亲。父亲曾告诉过“我”,母亲病前晚上就没有停下过,就怕赶不出这双即墨鞋。母亲飞针走线的影子时时在“我”眼前出现……文章夹叙夹议显深度,富有哲思,给人启迪。文中深刻体现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自责和浓浓的怀念之情。其实没必要,天下母亲都一样,只要自己孩子过得好,母亲就会认为自己炅天底下最幸福的人!我想,如果地下有知,此时作者的母亲一定在点头含笑!本文将亲情和友情结合起来写,互相辉映,新颖别致,可见作者有超强的驾驭文字的能力!细节描写生动具体,情感真挚细腻,浸透了同学情、母子情,浸透了世事沧桑,诉说着人生的甘苦和悲欢离合。可以说本文是一种心声的倾吐,情感的宣泄,字字看来皆是血,每每读来,令人欷歔不已!编辑此文,小编几次落泪,我想,不管怎么写编按,都是多余与苍白的!力荐文友品原文得原理,感染世间最真最暖的情义!问候作者祝好!【浪花诗语编辑:李湘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725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7-24 06:25:16
  文章真情实感,打动人心!小编编按难以下笔,几次泪目,编按写的语无伦次,请见谅!感谢投稿浪花,辛苦了!遥握问好祝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7-24 07:24:09
  谢谢湘莉老师,按语精彩细腻,很打动我,谢谢啊。想起母亲,母亲为我们做了很多,每一件小事都成了我们回忆里沉甸甸的大事。表达出来,心情就好点。按语精美,我珍藏于心,感谢的话太浅,问候湘莉老师夏安。
2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7-24 06:41:02
  怀才老师对做鞋工艺那是了如指掌呀,让我们这些女性朋友汗颜呀!我小时候看过我外婆做鞋,我认真回忆了一下,那程序跟怀才老师描写的是一样一样的。看来怀才老师穿针引线纳双“千层底”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湘莉在此开一下玩笑,调解气氛,希望老师愉快,祝安!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7-24 07:29:58
  千层底鞋,我不会做啊,看过母亲做,一下子回忆起来。但我会踏缝纫机风上衣和裤子,只是不够精致。我们家有缝纫机一台,我是看着母亲和婶子在缝纫机上的动作无师自通的。但我不会裁衣服,总觉得里面的数学计算太难了,没有用心去学。想不到,赣江那一带也做千层底鞋啊,可不如我们这的吧?哈哈,原来怀才抱器拿这个跟心理老师较劲。开玩笑的。遥握,感谢美编。
3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7-24 06:55:42
  怀才老师与志水同学这份情义值得歌颂!两个人都极其贫困,做到互相体谅,互相关爱!是君子之交。这份情,值得深藏!湘莉再次拜读点赞!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7-24 07:33:27
  是的啊,想起老同学志水,眼前就出现了他的画面。长长的脸,高高的个子。在我毕业7年之后,他还专程到我这里看过我,为我篆刻了两枚写书法用的图章,现在还用着。我曾经开玩笑说,若志水不穿什么即墨鞋,就不会让我那么不安分了。谢谢湘莉老师精彩而温暖的留墨。
4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0-07-24 08:44:34
  母恩难忘,何况还是一名写者,母亲便常常是笔端的命题。一双很普通的鞋,却有不普通的情怀,简单而又朴实,清丽间却又浓烈,这是人间真情所体现出来的特质。有这样的好母亲,她的教化是不会错的,点点滴滴的清纯之水,流到如今,已然汇聚成江河。问候老师!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7-24 08:48:46
  谢谢孤独老师精彩留墨鼓励,您的点评让我泪目,说到心坎了。母亲是一个人成长一辈子的港湾。最近一些文章时不时就想到了母亲,控制不住了,见谅啊。喜欢您多彩的森林系列,让我有了更远的视觉。遥握,期待佳作。
5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07-24 09:03:09
  即墨鞋的故事好感动,在怀才老师的每一篇与家有关的故事里,总有母亲辛劳慈祥的影子。不是老师会煽情,而是真情故事让你不能不感动。一双普通的即墨鞋,在那个年代也可以着代表身份,蹭亮的黑牛皮鞋是高贵的象征,很牛,普通人希望有双即墨鞋,已是奢望。最有意思的三等人的“解放鞋”,可惜的是,那个年代有人连解放鞋都是奢望,虽然脱鞋一脚臭。从老师对一双即墨鞋的深深回忆里,我看到了老师对同学的真情难忘,看到了对妈妈的无限的爱意和思念。妈妈,伟大的妈妈,哪个做儿女的不深爱自己的妈妈呢?一双即墨鞋,我想象得到,怀才老师对妈妈的爱更深更厚。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7-24 09:53:42
  谢谢习之老师点评。是啊,一双鞋,代表的是身份,尽管是穷学生,但也爱臭美,给妈妈,给家庭经济,带来不少的冲击。难忘那双鞋,难忘同学情母亲的爱。过往的日子,有的是无奈,但也有我们值得怀念的东西,一双鞋就是最值得我怀念的东西。想想现在的日子,什么样的鞋也可以穿,不止一双,很多,这是奢侈,我们应该感恩。最喜欢读习之老师的泰山系列,昨天看科教频道,还介绍了泰山“螭霖鱼”,想起习之老师的那篇介绍此鱼的故事,很亲切。遥握,谨祝笔健!
6 楼        文友:岚亮        2020-07-24 09:48:50
  记得有首歌唱道:最爱吃的菜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清清白白做人不掺假;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站得稳走得正踏踏实实走天下;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怀才老师以方块字,以含泪滴血之笔,倾情书写了一篇关于鞋子的文章。文中涉三情,同窗情谊、军民鱼水、母子连心,慈母手中线,无疑是最能拨动心弦的。人人几乎都穿过母亲亲自做的鞋,那种厚度和暖意,不思量,自难忘。我还穿过父亲为我编织的草鞋,到四方坑砍柴,那种深沉和坚强,同样让人难以忘怀。可叹的是时光流逝,斯人已去,吾等只能泣咏: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拜读大作,遥祝夏祺!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7-24 09:57:21
  读岚亮老师的美评,怀才抱器泪目了,我们都可以在过往的年代找到一个让我们无法不敢当的点,就像我写的即墨鞋,虽然现在看着普通,那时就是一种奢望。很期待岚亮老师的父亲打草鞋的故事,重回父亲在的时代,温暖着我们的心。散文是用情感拼出的,没有了这份情感,散文的文字再美也是苍白的。读岚亮老师的文章,内容丰厚,情感充沛,每每泪目。真好。遥握,谢谢美评。
7 楼        文友:雨中太阳        2020-07-24 11:34:55
  慈母手中线,日日密密缝,缝出一双爱意盈然的“即墨鞋”。将身边的所有,都按下静音健,一字一句读完这篇用深情织就的母爱文,世人唯母爱为大爱!令人潸然的留白,扎破泪腺的文字,墨漾深情!太阳拜读,遥祝怀才老师安好!
女人不仅要丽质更要励志!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7-24 11:41:27
  谢谢太阳一缕给小文,谢谢社长的精彩留墨。每每想到母亲的爱,心中总是涌出汩汩的文字,以此告慰母亲吧,一些东西无法留住,只能靠回忆来铭记。读太阳社长的散文诗,散文,喜欢欣佩精彩的文字,期待你的佳作。遥握!
8 楼        文友:罗莲香        2020-07-24 12:05:22
  最真同学谊,最浓母子情!没有一杆秤能称得动一双即墨鞋的重量,没有一个人能算出即墨鞋的价值!血泪和爱交融凝成的文字,字字润心,句句催泪!作者深情地回忆喜欢即墨鞋,上课分神专注观察抚摸即墨鞋,即墨鞋做工的精致与温暖令人神往,进而想拥有。母亲收拾残剩的地瓜,用心地打点,只怕“不合格”,卖点小钱补贴儿子所需,做鞋时的倾心倾情令人动容,一双鞋,母亲用尽最后的力量,只为给儿子留下一份执着的深爱。同学不收三元鞋款,最终归还,令作者心涌感激感动。全文情感细腻,表达酣畅,让人热泪盈眶。感人的作品,赞!问候怀才老师创作辛苦,敬茶,遥握,夏安大吉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7-24 13:50:27
  特别感谢罗老师的精彩美评。是啊,一个情,一个有益,人生的富足,不能忘却。当年那段贫寒酸冏,让人回忆起来,不胜唏嘘。如今,成了人生的温暖。但愿那样的日子不再,也一定不再。当下,我们富足了,物质可以不去祈求,但精神的财富不能失却,所以应该铭记。罗老师的美评,入心撞心。谢谢。也很喜欢读您细腻的文笔,总有惊人的收获。期待您的佳作。遥握,问候夏安。
9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0-07-25 11:41:49
  即墨鞋,第一次听说,看了文章,才感觉到针针线线都是爱呀。想起母亲给我们全家做的布鞋,包含着多少辛酸与爱呀。那时我也好奇纳鞋底,每一针每一线都透着辛苦。拜读老师美文,学习了。问好老师,遥祝夏安。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7-25 11:45:11
  江南的苏州多水,纳底鞋可能不适合水乡穿吧。过去做鞋都是一针一线,天下的母亲都那样,唯美难忘母亲密密缝的身影。即墨鞋,是怀才抱器给的名字,因为之前我就没有穿过那么好的纳底鞋,所以名字是有着认知上的局限的。谢谢珊瑚老师拨冗留墨鼓励。问安!
10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0-07-25 16:51:39
  怀才老师好,怪我没有说清楚,在1969年12月底,我随父母一起下乡,在农村渡过了十年艰苦的日子,所以农村题材的文章或是有乡土情结的文章,珊瑚读来亲切。苏州的孩子,一般都有皮鞋穿的,日子也过得好的。问好老师,遥祝夏安。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7-25 17:00:58
  我常想,江南的雨水多,穿纳底鞋会浸水的,乡下也是吧?我的偏见。我们这里少雨,写字是布底的可以,不担心被雨水浸湿。我们都是农村的孩子,当年,很多相似性,明白您的意思。从小我很向往一双皮鞋,但肯定是痴心妄想了。所以一直在结婚前没有穿过。后来就报复性地穿皮鞋,放在鞋柜的有10几双,现在不穿了,恢复了休闲鞋,真好,我常想,100年以后,休闲鞋肯定不过时,哈哈。别在意说什么,随便聊就是啊。谢谢您关注。遥握!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