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深竹萧萧杜宇悲(随笔)

编辑推荐 【菊韵】深竹萧萧杜宇悲(随笔)


作者:修成国 童生,945.6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45发表时间:2020-07-25 22:24:37


   ——三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深竹萧萧杜宇悲”,是宋代著名诗人陆游《晚泊松滋渡口》诗中一句。杜宇,也叫杜鹃、布谷或子规,是一种人们非常喜爱的益鸟,也是一种吉祥鸟。在春夏之交的大好时光里,在广阔的乡间田野上,人们到处都可以听到它那亲切悦耳的歌唱。
   这诗的上一句是“小滩拍拍鸬鹚飞”,听来似是写鸟呀、竹呀的,是一首写景的诗。但,仅仅一个“悲”字,您就再也读不出悠然、轻松和清闲来,而一定会感觉到一种沉重、凄凉。其实这正是爱国诗人陆游对山河破碎奸佞当道,自己的一腔报国之志不得实现,且屡屡遭贬而发出的一种愤慨。
   范仲淹和陆游,同为宋代人,陆游是在范仲淹离世73年后出生的。范仲淹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宰相。陆游则最大做到州通判。两人均为文人,均有名作流传于世。更为相同和相通的是,两个人均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其忧国忧民之心,均为后世所赞叹。因此,我引用陆游的这句诗来做这篇文章的题目,觉得更为合适一些。
   —题记
  
   宋代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写的那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岳阳楼记》,我读过多少遍已记不清了,能记得的是差不多每年都会翻读几遍。而在初中读书时,则更是对这篇文章背得滚瓜烂熟。这里副题用的“三读”,当然不是指的读了三遍,或是第三次读了,确切地说是指由粗到细由浅入深的三个阶段。所谓粗细浅深,自然也只是个人所思所得。
   初读是陶醉,为文章的文采和洞庭湖的美丽而陶醉
   记得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我读初中时,语文课本中有范仲淹这篇著名的散文《岳阳楼记》。我读初中时就多少有些偏向文科,喜欢作文,也喜欢古诗词,当我读到《岳阳楼记》时,立即就喜欢上了,且很快就背诵下来了。
   当时特别欣赏的是作者对洞庭湖湖光山色,气象万千的景物描写:“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这是作者对洞庭湖总的概述,给人一种大气磅礴,宏伟壮观的印象。而文中对雨天和晴天的洞庭湖的描写,就更为生动诱人了。如写雨天的洞庭湖:“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写到晴日的洞庭湖:“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一个十几岁的农村孩子,连省城都没去过,当然,更不知道文章中的远山是什么山了,长江有多长了,也更不会了解巫峡在何处,潇湘是何方了。只是感觉到这散文写的如同对联、诗歌,不仅“衔”、“吞”相对,“南”、“北”互衬。特别是那两段关于洞庭雨天和晴天的景物描写,则更可谓字字珠玑,流畅明快,平仄押韵,朗朗上口,令人阅读吟诵,如同含糖茹蜜一般,每读一遍,都感到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享受。
   后来,通过学习中国地理,方知洞庭湖位于我国的湖南省,与我国的母亲河之一的长江相通。记得那位地理老师还给我们归纳说,洞庭湖“容纳四水”,“吞吐长江”。而这“容纳四水”则是指湘资沅澧(即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吞吐长江”,则与《岳阳楼记》中写的“吞长江”如出一口。这时激起的,除了对文学上的美的追求以外,还有地理风光上的美的追求,这就是什么时候能到这美丽的洞庭湖那仙境般的地方去看看,什么时候也能站在范仲淹写此美文的岳阳楼上,把酒临风,览物抒情一番。
   这便是初读《岳阳楼记》的收获,至于当时老师讲到的什么主题思想,写作手法和风格等等,则基本上没有留下什么印象。
   又读是感动,为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精神境界而感动
   又读《岳阳楼记》时,再也不是天真幼稚不明世事的少年了,再也不是寻章摘句吟风咏月的浪漫学生了,而是置身于复杂的社会之中,深谙于世态炎凉的成年人了。这时,虽然自己已经有了热爱文学的爱好,可是,又读《岳阳楼记》时,更多的兴趣已不是那些美丽的词句了,不是那些美丽的洞庭景色了(尽管至今我仍未去过湖南,未到过洞庭湖),而更多地思考的是文章中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展示的作者的胸襟和抱负了。
   我国古代文人骚客,写景抒情文章,可谓汗牛充栋,其中风花雪月,观景抒情,解愁泄愤之作不少,当然也不乏警世醒人的名篇佳作,但范仲淹,做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士大夫,在《岳阳楼记》中,竟然能吟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具有高尚的志趣和崭新道德境界的千古绝唱,实在是令后世之人赞叹不已。时下再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联系社会上的拜金主义、贪污腐败、敲诈勒索、抢劫盗窃等等丑恶现象,我的思维已经完全冲破了文学领域的空间,也超出了时代的精神阻隔,而飞翔得很远很远。我在诘问:难道我们不应从中悟出深邃而强大的道德力量吗?难道我们不应从中悟出我们向往的理想社会的深厚而绵长的文化渊源吗?难道我们不应悟出我们今天理论大厦的坚实而牢固的思想根基吗?难道我们还仅仅把它当作古文诗句去阅读,而忽视它的历史的和现实上的深刻意义吗?
   范仲淹,无法去改变当时封建的历史环境,他能在那个政治上封闭保守,经济上原始落后,观念上因循陈旧的情势下,提出这样一个流芳千古光芒闪射的光辉思想,应该说是一种超历史的思考,是相当难能可贵的,这难道不应令读者感动吗?
   再读是愤慨,为君王的卑劣和作者的境遇而愤慨。
   再读《岳阳楼记》,是在我读了一本关于范仲淹的书之后,先前的那种陶醉被淡薄了,后来的感动也被淹没了,充盈于脑海和胸际的,是不可抑制的愤慨和愤恨。原来《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是范仲淹有感而发的。范仲淹当时以一腔热血,为国为民,积极推行“庆历新政”失败后,又一次被贬出京时,应巴陵郡守滕宗谅(即滕子京)之邀,登临岳阳楼写的,因此,读来大有“句句如电”“字字血凝成”的感觉。
   范仲淹,字希文,为唐代宰相范履冰之后,今江苏吴县人。宋真宗大宗祥符八年进士,历任县令、秘阁校理、知州、右司谏、经略副使、天章阁待制、参政知事等职。他曾多次因诤言直谏,被贬官离京,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坚定不移。宋仁宗庆历三年,时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的范仲淹,因抵御西夏入侵,巩固边防有功,被擢升天章阁待制、参政知事。此时,正值宋仁宗处于国家急需改革更新,力图振兴大宋江山社稷之时,便命范仲淹和当时任枢密副使的富弼二人,“舍弃杂念,集中精力,为朕分忧,办好这头等大事。”一向以天下为己任的范仲淹见效力江山社稷机会来了,便在宰相晏殊及富弼、监察御使石介等人的全力支持下,充分运用自己从政28年酝酿已久的各种改革构想,很快就拟就了《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项改革主张,即庆历新政纲领,包括严格考核官员,优升劣汰;限制高官特权及纨绔子弟;改革考试内容,选拔真才实学;罢免州县两级大批冗官庸吏;以及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等。由于这次改革触犯了以枢密使夏竦、大宦官蓝元震等一批守旧势力的根本利益,这些奸佞之人便极力抵制新政,他们捏造谎言,屡进馋言,污蔑范仲淹等借改革之机培植党羽,阴谋篡夺大宋江山。宋仁宗本来就是这些奸佞势力的总代表,于是他便听信谗言,怪罪起范仲淹来,使得他险遭杀身之祸。他举荐由滕宗谅任吏部尚书不仅未获恩准,反因夏竦的诬陷险些使滕宗谅遭害。自此,他推行的庆历新政纲领宣告失败。范仲淹于是被罢免参知政事,再次被贬至邠州(今陕西彬县)。富弼也被罢免枢密副使,改知鄂州。至于石介,则下场更为悲惨。
   这篇《岳阳楼记》,正是在范仲淹遭受沉重打击,出任西北苦寒边塞邠州途中,应滕宗谅之邀,为重修于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所作的。在了解了范仲淹这番经历之后,再来反复吟诵《岳阳楼记》,更深切地感触到,《岳阳楼记》这篇千古不朽的美文,只有在那个时间那个环境那种心境下,才能吟生,舍此,是不会有这样好的文章产生的。它决非是什么赋闲文人灵机一动,文思奔涌便可一蹴而就的。而且,我在反复吟诵中,更深切的感触到,作者描写刻画洞庭湖那“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商旅不行,樯倾楫摧……”根本不是什么景物描写,分明就是写的宋朝皇帝那翻云覆雨,朝令夕改,听信奸佞,为了维护封建王朝专制统治集团的既得利益,置江山社稷于不顾的丑恶嘴脸。
   读到这里难道我们没有理由引起对封建君王宋仁宗及其统治集团的极大愤恨吗?难道我们没有理由对忧国忧民的改革派范仲淹等人的遭遇引起极大的同情吗?

共 342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修老师的这篇随笔选材典型论述尖锐中肯,把自己多次阅读我国北宋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篇赋文中的体会感悟一层一层地呈现给读者,抒发自已的体会,写出了不凡的评论。作者说他初读这篇美文时 年龄尚小,是一懵懂少年,那时只注意词藻的壮美,气势的雄浑,对其它则浑然不觉。到再读此文时人已到中年不惑,便从中体悟出了范仲淹那一腔伟大的爱国忧民之心。“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高高情操叫人击赏叫人钦佩!而到后来他了解到范仲淹的身世和从政遭遇以及写这篇赋文时的社会处境时,他的敬仰之情又化为了满腔愤慨,变为了对诗人的深深同情。当时,范仲俺被朝廷罢黜到僻远的邠州(今陕西彬县),改革大政被废,强国富民的抱负难以实现且屡遭诬陷打击,要是常人早已心灰意冷不黯政事,而诗人兼政治家的范仲淹并未如此,反而更关心百姓疾苦和国家大事,仍要为君分忧为民谋福。先天下之忧而后天下之乐。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何等伟岸的人格!老师的随笔文采飞扬词藻凝重,思想向上爱憎分明,行文凝练有层次,抒情流畅。诘问句的反夏运用使文章的气势更为宏大情感更为强烈,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不言而喻,本文亦把当代的改革开放和宋时的昏眛政治做了鲜明的对比,赞扬与针砭目了然,实乃一篇借古论今之佳作,歌颂改开之美文。实当赞赏!亦应鼎力荐读学习!【编辑:刘银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银科        2020-07-25 22:29:06
  一篇叙事与抒情水乳交融的美文,以古衬今以昏衬明,针砭与歌颂寓于笔尖,给人以心灵的撞击。感谢赐稿,期待更多大作支持!
2 楼        文友:静虚散人        2020-07-25 22:45:16
  每次读老师的编按都是享受!
冰川飞鸿,身体力行!
3 楼        文友:飞云流瀑        2020-07-25 23:04:39
  欣赏老师作品,亦有爱国爱民之情,所以才几读《岳阳楼记》几度深谐政理,几度忧患意识,推荐阅读深度好文,敬茶!
  
  
  
  
  
  
  
   ”
4 楼        文友:修成国        2020-07-26 07:37:41
  谢谢编辑刘老师的精心编辑和热情鼓励!辛苦了!
5 楼        文友:修成国        2020-07-26 07:39:43
  谢谢飞云流瀑老师的阅读和鼓励!
6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07-26 08:18:27
  很好的文采!多多写,写来我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
7 楼        文友:修成国        2020-07-26 09:01:40
  谢谢黄老师鼓励!向你学习!
8 楼        文友:修成国        2020-07-27 09:14:10
  谢谢静虚散人老师的鼓励!向你学习!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