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看点】说一(随笔)(外一篇)

编辑推荐 【看点】说一(随笔)(外一篇)


作者:听雨斋 白丁,4.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06发表时间:2020-07-27 20:10:26
摘要: 1.说一: 2.传统是座老房子

【看点】说一(随笔)(外一篇)
   一、说一
   汉语中的“一”既简单又复杂。说简单,是就其字形而言,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楷书皆为一横画,甲骨文“一”为算筹之形;说复杂,是就其象征意义的丰富性、深刻性而言。
   《说文》将“一”归为指事字类,“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一”的本义是计数符号。数字符号是高度抽象的概念。一作为最小正整数,可以用来表示任一有形事物,比如,一只羊,一只鸡,一个人,等等。由此,引申出整体,专一、一切、同一、统一等义。一作为正整数之始,是序数第一位。数系具有无限性,没有尽头。由此,引申出初始、本原、道等义,有至高、至大、至善等意思,如“元”“天”“丕”“帝”等字,皆从一。
   中国文化对一的解释,具有浓郁的人文化、哲学化倾向。“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凡一之属皆从一。”《说文》的这种解释,受《易经》和先秦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易•系辞下》:“天下之动,贞夫一也。”在老子的话语体系中,一和道是同等级的概念,指宇宙万物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说“道生一”等于说有生于无。老子在这里所说的是本体论,而非宇宙发生论。
   老子还从方法论上强调“一”的重要性。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并且由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因此,“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即用一(道)作为观察天下命运的工具,还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老子强调统一,认为对立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最终总是归于统一。并警示统治者应该遵道而行:“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贱”“下”乃是政府的根基。从天人关系到社会组织形式,对统一性的追求,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社会历史情结。中华民族历史上多次出现分裂局面,但最终还是走向统一。
   在西方文化里,数字“1”(one)代表最完美、最美好的东西。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认为:“1”是万物的本原,从完满的“1”与不定的“2”中产生出各种数目:从点、线、面、体,到水、火、土、气四种元素,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从而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
   一是一切之始。释家本体论强调个体即一与全体即一切之圆融无碍、空有相即,认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有有形的事物都从一出,最后又复归于一。
   一还有新生、开始的意思。如“十一”表示数字在第二个层次的开始;“一百零一”又是一个更高层次上的开始。也许正是人们对一的象征格外重视,许多重大节日都选在带“一”的日期,如十一、五一。
  
   二、传统是座老房子
   对待传统的态度历来有两种。一种态度是把老房子看成是文物,关注它的艺术或科研的价值,前者作为观光的对象,后者作为学术的对象。这两个方面的利用,都没有超出老房子作为文物,作为生活方式化石的范围。另一种态度,强调对老房子进行理性审视和创造性的结构——功能的现代转换。因为,无论老房子怎样年代久远,史迹斑驳,无论它被说得如何富有观光或学术的价值,未经任何修缮、改造便拿来供现代人居住,大约行不通。事实上,它曾经的居住或宜居功能——这是它作为房子的本质和核心价值,随着时代变迁以及人们的宜居心理早已发生了变化。因此,要使它仍然宜居,需要对它做创造性的现代转换或改造,比如完善它的居住功能,安装水、电、气、通信网络等设施,添置空调、电视机、电冰箱、燃气灶、抽油烟机等现代家用电器,等等。承接传统的文化精髓,又敏锐地倾听时代的呼声,进行创造性的现代转换,需要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襟怀和格局。
   看不到这座老房子,曾经是鲜活的,有温度的,积淀一个民族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固然是错误的;但是,拒绝对老房子进行理性审视和现代性、创造性的改造,同样不足取。如果说前者的错误是对物(文化产品)的漠视,那么后者的错误则是对人的漠视。沧海桑田,今非昔比。每一代人,都会立足于今天、当下,去处理与昨天和明天,与历史和未来的关系。传统,通常是瑕瑜杂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态度,不是苛求古人。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是生活在历史中、而又不断创新历史的每一代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编者注:百度检索为原创首发)

共 172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两篇非常理性的文章。《说一》诠释了作为初始和本原的本来意义,帮助读者厘清了“一”在人们心中的各种象征意义。《传统是座老房子》则从实用的角度诠释了传统和老房子的意义,提醒每一代人都有不断创新历史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很有意义,推荐赏阅。【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07-27 20:40:56
  一篇感觉理性的随笔佳作,欣赏了,问候听雨斋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