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八一】欲先超胜,必先会通(赏析)

精品 【八一】欲先超胜,必先会通(赏析) ——读王充闾先生《国粹·人文传承书》有感


作者:媛婕嫣 布衣,236.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06发表时间:2020-08-01 13:24:46

【八一】欲先超胜,必先会通(赏析) 历史很有趣,但从中欲出或已出的思想更有趣。从“君本位”到“人本位”,只要有人的地方便自然会有文化的产生。同理,有文化的地方,也必会借助人的发现而变得更有意义。在贡献意义的同时,文化又必会通过人的记述而变得更有价值、更有影响,以至更有效的传播与承载。
   所以,所谓人文,简而言之,就是以人为主体所衍生的文化。换言之,则是一个书写者对民族记忆的“周期率”和不同时期所产生的文化现象,然后结合自己的体悟与想象,进行合情的梳理与分析的记述性精神史卷。左史为人,右史为文。出经入史,把看不见的东西看见化,把演变的脉络艺术地拉近。在此过程中,历史大范围的时空信息被统统付诸于纸上。于是,人物在纸上走动,马在纸上奔腾,山河在纸上延展春秋,他们均活了过来。并推动民族的命运起起伏伏,兴盛与衰亡。从历史的门廊看过去,从现代的回廊以顾视,议古论今,发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关联。这是“哲学的艺术”,是一个民族动态的概念与符号,是人类固有文化中最精髓的组成部分与核心部分,也是心灵洗礼的一次再出发,更是历史人物与风物的一种身份探寻。
   《国粹》一书是王充闾先生人文三部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散文体史书。它既是一部生动的中国人文传统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思想成长史。全书共分四大章三十五篇幅,内容覆盖了古代的政治、经济、气象、地理、思想、文化、礼仪等诸多方面。开篇从先祖黄帝讲起,直到晚清的溥仪为止。
   历史性散文,通常也称史传文。从体例上分,有国别、编年、纪传、断代和通史五种体例。而王充闾先生的《国粹》显然用的是纪传体。也就是以人物为中心,然后对历史进行个人风格的叙写与视点论述。此体例是由西汉伟大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司马迁开创,如《史记》。而在这五种体例当中,应属纪传体对后世最为影响,也最能深化记忆而得以传承。
   本书不但以鲜明的主体意识与表达个性作出精神上的试探,更以严密的结构横向纵向提供了铭入心田的人生学说、生活智慧、政治智慧,以及文明大地下的情怀与内涵,不可复制的生命标识与民族特质,真实感、疼痛感,古今中外的文明参照与对比。它看起来更像中国的往事,于各个典型人物悉数登场中不断述远与考近。它既尊重了史实依据,又洞悉了历史不为人知的秘密。当时间的维度被一点点打开,仿佛一下拧亮了亚历山大的灯塔。它让我们在历史的游述中看到你方唱罢我登场、整体与个体的相互影响、传统与文明的精神碰撞,以及时代的思想认识与美学范畴。他用宏阔的视野、活跃的智慧,旁征博引有机衔接地诗化了叙述的笔调。哗变的色彩,深刻的交锋。它们破空而来,兼顾之间的内在联系,“一等襟抱一等诗”。
   王充闾先生是当代的散文大家,在全国散文界极具影响力。以至《王充闾人文三部曲》一经问世,便被称为中国当代历史散文之艺术杰作。这也充分说明先生的国学知识储备非同一般。众所周知,读史、述史光爱好是不够的,若不能熟读深吃,就不足以撑起历史这幅宏大的框架。在读史方面,先生常采用苏东坡的“八面受敌法”。他说,他在读史过程中,会尝试着变换不同视角,寻找不同切入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每次作一意求之,然后层层递进,渐次深入。有时正读,有时反读;有时深读,有时浅读;有时找出多种史籍,就着不同流派、不同观点比较,对照着读,有时带着悬疑、预设一些问题有目的地读。但光读,不思考是不行的。而先生的思之法则是:“要么重视必然,要么关注偶然;有时会自其变者而观之,有时又自其不变者而观之;或强调今人本位,或侧重理性审视和客观评判;或以宏观视野勾勒历史之经纬、研讨广阔的社会转型,或把注意力集中在更生动、更具体、更富有个性的微观历史景象上。然后进行分析、排比、归纳、综合,包括对于史实的重新把握。”看来,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国粹》一书之所以能六次再版且深受好评,无不与先生对文学的谨严作风、深刻的探究与执着的态度有关。正如明代末年著名思想家徐光启而言,“欲先超胜,必先会通”!
   密特朗总统曾说:“一个民族不教授自己的历史,就丧失了自己的认同。”这似乎意味着在说,一个民族若不读史不知史的话,就相当于背叛。但不可否认的是,读史确实可以使人明智,也可以使人通心。唐太宗说:“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参照历史,可以更好地面向未来。
   《国粹》一书,以其独特的叙事艺术、广博的学识以及庞大的艺术理解力使其充满了哲理意蕴,同时又不失散文的清新隽永,读罢不禁令人酣畅淋漓,也令读者最大限度地获得知识与体验。
   “南余北王”一直是先生享有的盛誉。他在超越传统又摒弃以类相从的过程中,常以最清晰、最诗情、最雄浑的文风在古今间架起一座桥梁,引领着读者一步步穿越至错综复杂的亘古时代,参与先人们的生活,也见证了历史的进程。他的文辞优美,见解精妙,且擅长剖解文情。文字中时常流出一股灵魂之气,既强化了阅读的畅快,也强化出文章的咀嚼与回味。
   “人文是中国人的根脉”。“事是风云人是月”,是王充闾先生对历史的概括。他认为整个人文学科都是相通的。不过是“文”“史”“哲”而已——文学表达命运、历史揭示命运、哲学思索命运。所以,“人生命脉”一章在全书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篇幅。他让我们“既关注了历史,也关注了人生、人性与命运。”
   《国粹》一书,与我而言,它不单单是一本书,更是一组鲜活的画卷,一组人文的极简脉络图。它在我面前慢慢打开。我看到时代的背景与应运的环境,看到像血管一样围绕着人所展开的哲学与艺术,看到四幅画背后的终极主旨,以及它带给我们的深度营养。
   第一幅画《人生命脉》,是从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开创人世乐园开始的,一直到曾国藩的苦味人生结束。这似乎是先生的有意安排,从乐园到苦味,一种对立式的解读,但这也正是尘世的常态。而关于这一篇幅,我想用两个字来总结,那便是“追求”。无论是黄帝的统一,还是庄子的心灵自由、孟子的精神陶铸,以及秦始皇奋扫六合,统一天下与传之万世的煞费苦心和欲求无涯,再到曾国藩超越的炼狱,他们都是追求,同时也是传承。当然,这里的传承有甜蜜,有痛苦;有值得推崇的,也有必须摒弃的。王充闾先生认为,曾国藩所留下的家训、书札等均是名副其实的痛苦的传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追求不同,人生自然大不一样。不过,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不合理性,因为,这就是人生。
   第二幅画《生命符号》,则是从贺兰山岩画开始,到座次格局结束。我依旧用两个字来总结它,那就是“文明”。一切文明的成果,文明的根脉,一切引以为荣的艺术文明,包括礼仪。它们都是生命里刻下的标识。这让我想起一本书《自然·生命·文明》。不可避免,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文明,是历史沉淀下来的,即便多解多义难以把握,依旧不会妨碍它以艺术的形式出现。它是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并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比如,“周易”,比如孟子对《尚书》提出的未可尽信的观点,比如“广陵散”等,毋庸置疑,它们都是被大部分人所认可的文明成果与认知。
   第三幅画《文明大地》,记述了从三峡气象到丝绸之路。锦绣山河,我需要用两个字来抒发,那就是“传奇”。无论是三峡绵邈无际的心灵境域,还是那一条千古的文脉,它们都是“历史文化传统的光辉之处,”也是中华大地所孕育的传奇。
   第四幅画为《生活智慧》,从贤母的品格讲起,一直到历史的周期律。“知识者理应是思想者”,所以这幅画的主题是“哲学”。生活处处是智慧,但也处处是哲学。它就在我们身边,我们需要宠辱不惊的去接纳它。接纳它的滋养,它的争议,它所映射的困惑。它的小逻辑,它“特殊的思维运动”。它不够立体,却足够抽象。它需要你去品,去咀嚼,去思考。
   但不论做何种归纳,它们都在王充闾先生的会通中别有根芽,都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符号与印记,都是一种人文传承,都是国粹!
  

共 31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是读王充闾先生《国粹·人文传承书》后有感,既让读者明白了此书的中心思想与理论观点,又领略到作者赏读后的所思所想。赏析文章从几方面来领会《国粹·人文传承书》的思想根源。介绍了《国粹》是一部历史性的散文,生动的中国人文传统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思想成长史。全书分为四大章三十五篇,内容覆盖了古代的政治、经济、气象、地理、思想、文化、礼仪等诸多方面。赏析作者还从王充闾先生本人读史的视角来帮读者整理出一套获得知识与体验的捷径。指出《国粹》一书,与我而言,它不单单是一本书,更是一组鲜活的画卷,一组人文的极简脉络图。赏析文章还从四幅画来精细地分析《国粹》一书,归纳出王充闾先生的《国粹》之精华。好赏析,语言优美,条理清晰,文笔流畅,笔法老到。推荐共赏,感谢赐稿八一社团,期待更多精彩。问好老师,祝创作愉快。【编辑:黄金珊瑚】【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809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0-08-01 13:27:40
  读一本好书,需要一种引领。欲先超胜,必先会通。文章详细地介绍了王充闾先生《国粹·人文传承书》,让珊瑚蠢蠢欲动,想立即手捧宝书,欣赏佳作。这是赏析文的魅力所在。好文章,欣赏学习了。感谢老师赐稿八一社团,期待更多精彩。问好老师,祝创作愉快。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回复1 楼        文友:媛婕嫣        2020-08-06 16:23:33
  谢谢老师精彩点评
2 楼        文友:墨林        2020-08-01 20:22:12
  赏析的核心思想和概略分析比较精准。好文章,欣赏了!感谢赐稿八一文学,祝创作愉快!
墨林
回复2 楼        文友:媛婕嫣        2020-08-06 16:23:17
  谢谢老师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